卡座、LED燈座組合及入水梯子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5:23:36

本發明涉及一種入水梯子及其LED燈配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卡座、LED燈座組合及入水梯子。
背景技術:
一些自上而下懸掛使用的場所,比如船艇、遊艇等上為了方便人員跳水、遊泳或作業,通常裝有固定式扶梯或伸縮扶梯,固定式扶梯或伸縮扶梯打開時,會有部分梯段沒入水中,在此統稱為入水梯子,入水梯子在夜晚或燈光較暗的場合下使用時,人員不方便找到梯子,且無法找準梯段的踩踏部,帶來諸多不便。為此,本申請人提出了一種具有入水亮出水熄功能的梯子,通過在入水的梯段上安裝入水亮出水熄的LED燈,可使梯段入水時自動亮起來,給使用人員提供照明,方便人員找到沒入水下的梯段,踏準梯子的踩踏部,在梯子不使用收起來時,梯段會自動熄滅,節省電能,延長使用時間。但是,如果梯子在白天使用時,LED燈也會沒必要的自動亮起來,無法根據照明條件進行熄亮的控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卡座、LED燈座組合及入水梯子,通過卡座實現了將LED燈組件快速安裝到入水梯子用於水下的梯段上的功能,通過開關件實現了LED燈的開關控制,這樣,可實現根據照明條件對LED燈進行熄亮控制的功能。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卡座,包括卡座本體、所述卡座本體一側形成有與梯子踩踏部卡接的卡槽,所述卡座本體上背對所述卡槽的一側形成有定位LED燈組件的收容槽。
進一步的,所述卡槽的豎向截面呈橢圓U形,所述收容槽一側開口,且所述收容槽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
一種LED燈座組合,包括LED燈組件和卡座,所述LED燈組件包括封閉的外殼和組成閉合迴路的開關件、LED燈和電池,所述LED燈和所述電池封閉定位於所述外殼內部,所述開關件設於所述外殼外側上,且與所述外殼之間密封連接,所述外殼可拆卸固接於所述收容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閉合迴路還包括調壓電阻,所述電池、所述調壓電阻、所述LED燈、所述開關件通過導線串聯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外殼通過緊配、粘貼或卡扣的方式固定於所述收容槽內。
一種入水梯子,包括若干梯段,每個梯段分別包括兩扶手部和連接兩扶手部的踩踏部,用於水下使用的至少一個梯段上安裝有LED燈座組合。
進一步的,所述踩踏部包括踏板管和卡合固定在所述踏板管上的踏板,所述踏板的豎向截面呈底部未封閉的橢圓U形,所述卡槽從所述踏板底部卡接於所述踏板上。
進一步的,所述踏板包括踏接面、自該踏接面兩側同向折彎延伸形成的兩個卡接面,所述踏接面及所述卡接面上形成有防滑筋條。
進一步的,所述入水梯子為伸縮梯子,用於水下使用的每個梯段上均安裝有所述LED燈座組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卡座、LED燈座組合及入水梯子,卡座通過橢圓U形的卡槽可快速安裝到梯子的踩踏部上,卡座通過收容槽可固定LED燈組件,即通過卡座實現了將LED燈組件快速安裝到入水的梯段上的功能。這樣,使用時,通過卡座快速將LED燈連接至梯子上,不使用時,快速的拆卸下來,實用方便。LED燈組件包括封閉的外殼和組成閉合迴路的開關件、LED燈和電池,LED燈和電池密閉在外殼內,開關件設於外殼外側上,並與外殼之間密封連接,這樣,可通過開關件實現LED燈的開關控制,即根據照明條件需要對LED燈進行熄亮控制。通過在入水梯子用於水下使用的梯段上安裝LED燈座組合,在夜晚或燈光較暗的場合下,先通過開關件打開LED燈,可點亮水中的梯段,給使用人員提供照明,方便人員找到沒入水下的梯段,踏準梯子的踩踏部;在梯子不使用收起來或白天時,通過開關件關閉LED燈,梯段就不會被點亮,節省電能,延長使用時間。較佳的,收容槽一側開口,且收容槽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外殼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外殼從收容槽的開口側滑接於收容槽內,開關件設於所述外殼背向滑入方向的一側。這樣,可以方便LED燈組件的外殼與卡座的快速可拆卸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卡座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LED燈座組合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LED燈座組合側視圖;
圖4為本發明LED燈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卡座與梯子踩踏部配合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閉合迴路示意圖;
結合附圖,作以下說明:
1——踩踏部 11——踏板管
12——踏板 121——踏接面
122——卡接面 123——防滑筋條
2——LED燈組件 21——外殼
22——開關件 23——LED燈
24——電池 25——調壓電阻
3——卡座 31——卡座本體
32——卡槽 33——收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特舉以下實施例詳細說明,其目的僅在於更好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非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如圖1所示,一種卡座,包括卡座本體31、所述卡座本體一側形成有與梯子踩踏部卡接的卡槽32,所述卡座本體上背對所述卡槽的一側形成有定位LED燈組件的收容槽33。
優選的,所述卡槽的豎向截面呈橢圓U形,所述收容槽一側開口,且所述收容槽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但卡槽的形狀及收容槽的形狀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根據梯子及LED燈組件形狀,卡槽及收容槽可設計成相匹配的形狀,這樣,卡座通過橢圓U形的卡槽可快速安裝到梯子的踩踏部上,卡座通過收容槽可固定LED燈組件,即通過卡座實現了將LED燈組件快速安裝到入水的梯段上的功能。這樣,使用時,通過卡座快速將LED燈連接至梯子上,不使用時,快速的拆卸下來,實用方便。
參見圖2、圖3、圖4和圖6,一種LED燈座組合,包括LED燈組件2和卡座3,所述LED燈組件包括封閉的外殼21和組成閉合迴路的開關件22、LED燈23和電池24,所述LED燈和所述電池封閉定位於所述外殼內部,所述開關件設於所述外殼外側上,且與所述外殼之間密封連接;所述卡座本體31一側形成有與梯子踩踏部卡接的橢圓U形的卡槽32,所述卡座本體背對所述卡槽的一側形成有收容槽33,所述外殼可拆卸固接於所述收容槽內。這樣,卡座通過橢圓U形的卡槽可快速安裝到梯子的踩踏部上,卡座通過收容槽可固定LED燈組件,即通過卡座實現了將LED燈組件快速安裝到入水的梯段上的功能。LED燈組件包括封閉的外殼和組成閉合迴路的開關件、LED燈和電池,LED燈和電池密閉在外殼內,開關件設於外殼外側上,並與外殼之間密封連接,這樣,可通過開關件實現LED燈的開關控制,即根據照明條件需要對LED燈進行熄亮控制。通過在入水梯子用於水下使用的梯段上安裝LED燈座組合,在夜晚或燈光較暗的場合下,先通過開關件打開LED燈,可點亮水中的梯段,給使用人員提供照明,方便人員找到沒入水下的梯段,踏準梯子的踩踏部;在梯子不使用收起來或白天時,通過開關件關閉LED燈,梯段就不會被點亮,節省電能,延長使用時間。
優選的,參見圖6,所述閉合迴路還包括調壓電阻25,所述電池、所述調壓電阻、所述LED燈、所述開關件通過導線串聯在一起。這裡,調壓電阻分擔部分電壓,滿足LED燈的額定電壓需要。
優選的,所述外殼通過緊配、粘貼或卡扣的方式固定於所述收容槽內。這樣,外殼在收容槽的固定形式,可以採用緊配、粘貼或卡扣等多種形式,具體根據實際需要設計。作為一種更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收容槽一側開口,且所述收容槽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所述外殼豎向截面呈倒等腰梯形,所述外殼從所述收容槽的開口側滑接於所述收容槽內,所述開關件設於所述外殼背向滑入方向的一側。這樣,將外殼劃入收容槽中即可實現LED燈座組合的固定,操作非常方便,且便於設置開關件。
參見圖5,一種入水梯子,包括若干梯段,每個梯段分別包括兩扶手部和連接兩扶手部的踩踏部1,用於水下使用的至少一個梯段上安裝有至少一個LED燈座組合。所述踩踏部包括踏板管11和卡合固定在所述踏板管上的踏板12,所述踏板的豎向截面呈底部未封閉的橢圓弧形,所述卡槽的豎向截面呈頂部未封閉的橢圓弧形,所述卡槽從所述踏板底部卡接於所述踏板上。這樣,入水梯子在夜晚或燈光較暗的場合下,先通過開關件打開LED燈,可點亮水中的梯段,給使用人員提供照明,方便人員找到沒入水下的梯段,踏準梯子的踩踏部;在梯子不使用收起來或白天時,通過開關件關閉LED燈,梯段就不會被點亮,節省電能,延長使用時間。
優選的,所述踏板包括踏接面121、自該踏接面兩側同向折彎延伸形成的兩個卡接面122,所述踏接面及所述卡接面上形成有防滑筋條123,以達到防滑的目的。
優選的,所述入水梯子為伸縮梯子,用於水下使用的每個梯段上均安裝有所述LED燈座組合。固定式扶梯佔用船空間,且影響船艇美觀,本實施例優選為伸縮梯子,以實用於遊艇或船艇等經常需要將梯子置於水下的特徵。伸縮梯子具體結構為:每個下方梯段的兩扶手部插入套接於相鄰上方梯段的兩扶手部內,每個下方梯段的插入端的端部固設有配合件,所述配合件的外周側具有防滑作用,且與所述扶手部的內周側摩擦接觸。這樣,由於配合件具有防滑作用,在配合件具有防滑作用的外周側與扶手部的內周側間的摩擦力的作用下,梯子的各梯段不會在重力的作用下打開,只能依靠外力才可以打開,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梯子各梯段滑出打開時的不安全因素,同時,在外力作用下打開梯子時,在上述摩擦力的作用下,下方梯段的扶手部與上方梯段的扶手部緊密配合,在轉動梯子時,能夠有效解決因各梯段配合鬆動而產生的曠動的問題。
每個下方梯段的兩扶手部插入套接於相鄰上方梯段的兩扶手部內的結構是:每個下方梯段的兩扶手部的插入端的端部外周側設有翻邊,相鄰上方梯段的被插入端的端部內周側設有止檔,所述翻邊能夠掛接於所述止檔上;配合件可以為一塞子,塞子一端套接固定於下方梯段的插入端內,另一端的外周側面具有防滑作用,且與扶手部的內周側面摩擦接觸。配合件還可以為一圈環,所述圈環的內周側與所述下方梯段的插入端的外周側固定連接,所述圈環的外周側具有防滑作用,且與所述扶手部的內周側面摩擦接觸。
以上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通過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形式上的修改或變更,但不背離本發明的實質的情況下,都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