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15:25:06
專利名稱: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涉及在全地形車上
由變速箱主軸驅動前軸和後軸的驅動裝置領域。
技術背景 在汽車上由變速箱的主軸驅動前軸後軸,再由前後萬向節驅動前後橋而使前後輪 轉動,這樣技術方案是很成熟的,但對於全地形車,要通過發動機帶動變速箱主軸轉動後, 再驅動後軸、前軸,就需要專門設計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進而 通過前後萬向節、前後橋使前後輪行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 在全地形車變速箱箱體內通過變速箱主軸驅動副軸、小傘齒、大傘齒、後軸、鏈輪、鏈條、前 軸而構成全整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在主軸和副軸上還可安裝有一些變速齒輪,以達到變 速驅動的目的。 —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它由變速箱主軸、主軸油 封、主軸後軸承、主軸前軸承、變速箱蓋、變速箱箱體、主軸齒輪、副軸齒輪、副軸、副軸過渡 齒輪、小傘齒過渡齒輪、小傘齒、小傘齒前軸承、小傘齒後軸承、大傘齒、後軸、後軸軸承、後 軸鏈輪、鏈輪隔套、墊片、變速箱前蓋、前後軸鏈條、前軸鏈輪、前軸、前軸軸承、前軸軸套組 成,安裝在變速箱箱體內的主軸後軸承和主軸前軸承內的變速箱主軸上帶有的主軸齒輪與 副軸上安裝的副軸齒輪嚙合,副軸上安裝的副軸過渡齒輪與小傘齒上安裝的小傘齒過渡齒 輪嚙合,小傘齒與後軸上安裝的大傘齒嚙合,後軸上安裝的後軸鏈輪通過前後軸鏈條驅動
前軸上安裝的前軸鏈輪;變速箱蓋和變速箱前蓋分別安裝在變速箱箱體上;副軸及其副軸 軸承、小傘齒、小傘齒前軸承、小傘齒後軸承都安裝在變速箱蓋和變速箱箱體內;後軸、後軸
軸承和前軸、前軸軸承都安裝在變速箱前蓋和變速箱箱體內;在後軸軸承一端的後軸上安 裝有後軸油封;前軸一端套裝的前軸軸套安裝在變速箱箱體內。 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可由變速箱主軸上 的主軸齒輪通過副軸的副軸齒輪、副軸過渡齒輪、小傘齒過渡齒輪、小傘齒、大傘齒驅動後 軸、後軸通過後軸鏈輪、前後軸鏈條和前軸鏈輪驅動前軸,所述的變速箱主軸、副軸和小傘 齒均安裝在變速箱蓋和變速箱箱體內;所述的後軸和前軸均安裝在變速箱前蓋和變速箱箱 體內,且分別延伸出變速箱箱體外和變速箱前蓋外,變速箱前蓋通過前蓋箱體連接螺釘與 變速箱箱體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優點是結構緊湊,運 行可靠,可通過換擋撥杆、撥叉以及變速箱主軸和副軸上的變速齒輪進行變速,從而可由變 速箱主軸經副軸、小傘齒、大傘齒、鏈輪驅動變速箱內的後軸和前軸。
圖1 :為本實用新型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的剖視結構 示意圖。 圖2 :為圖1中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圖2中表示後軸16和前軸24在變速箱箱 體6和變速箱前蓋21內的安裝驅動結構。圖3 :為帶有主軸齒輪7的變速箱主軸的主視示意圖。圖4:為副軸9主視示意圖。圖5:為副軸齒輪8剖視示意圖。圖6 :為副軸過渡齒輪10剖視示意圖。圖7 :為小傘齒過渡齒輪11剖視示意圖,小傘齒過渡齒輪11為斜齒輪。圖8:為小傘齒12主視示意圖。圖9:為大傘齒15主視示意圖。圖10 :為後軸鏈輪18剖視示意圖。圖11 :為前軸鏈輪23剖視示意圖。圖12 :為前後軸鏈條22主視示意圖。圖13 :為前後軸鏈條22剖視示意圖。圖14:為後軸16主視示意圖。圖15 :為前軸24主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變速箱主軸1安裝在主軸後軸承3和主軸前軸承4的軸承內圈內,主軸 後軸承3安裝在變速箱蓋5內,在變速箱主軸1的主軸後軸承3後部,安裝有主軸油封2,主 軸油封2安裝在變速箱蓋5內;主軸前軸承4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內。 變速箱主軸1上的主軸齒輪7與副軸齒輪8相嚙合,副軸齒輪8安裝在副軸9上, 副軸9兩端軸肩安裝在副軸前軸承和後軸承內,副軸後軸承安裝在變速箱蓋5內,副軸前軸 承安裝在變速箱箱體內,在副軸9上安裝有副軸過渡齒輪IO,副軸過渡齒輪10與小傘齒過 渡齒輪11相嚙合,小傘齒過渡齒輪11安裝在小傘齒12的軸上,小傘齒12的軸穿裝在小傘 齒前軸承13內圈和小傘齒後軸承14內圈內,小傘齒前軸承13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內,小 傘齒後軸承14安裝在變速箱蓋5內,在小傘齒12上安裝的小傘齒前軸承13和小傘齒後軸 承14兩者大小不相等。 參見圖2,小傘齒12與安裝在後軸16上的大傘齒15相嚙合,後軸16安裝在兩隻 後軸軸承17的內圈內,兩隻後軸軸承17分別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和變速箱前蓋21內,在 大傘齒15和下端的後軸軸承17之間的後軸16上,加裝有後軸鏈輪18、鏈輪隔套19和調間 隙用的墊片20,在後軸16下端的後軸軸承17下部安裝有後軸油封29,後軸油封29安裝在 變速箱箱體6內,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和變速箱箱體6內的後軸16—端延伸出變速箱箱 體6夕卜。 後軸鏈輪18通過前後軸鏈條22與前軸鏈輪23相連接,前軸鏈輪23安裝在前軸 24上,前軸24 —側穿裝在前軸軸承25的內圈內,在前軸24上加裝有前軸油封28,前軸油 封28和前軸軸承25都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內,前軸24的另端加裝的前軸軸套26在變速
4箱箱體6內,前軸軸套26可在變速箱箱體6內轉動;變速箱前蓋21通過前蓋箱體連接螺釘 27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上,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和變速箱箱體6內的前軸24 —端延伸出 變速箱前蓋21外。 參見圖3,主軸齒輪7為變速箱主軸1整體件上的一個零件,即變速箱主齒1上制 作有主軸齒輪7。 參見圖4、圖5和圖6,在副軸9上可安裝副軸齒輪8和副輪過渡齒輪10。 參見圖7和圖8,小傘齒過渡齒輪11可安裝在小傘齒12的軸上。 參見圖9,大傘齒15可與小傘齒12相嚙合,大傘齒15由小傘齒12驅動。 參見圖10、圖11、圖12和圖13,前後軸鏈條22可加裝在後軸鏈輪18和前輪鏈輪
23上。 參見圖14和圖15,分別為後軸16和前軸24的主視示意圖。
權利要求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它由變速箱主軸(1)、主軸油封(2)、主軸後軸承(3)、主軸前軸承(4)、變速箱蓋(5)、變速箱箱體(6)、主軸齒輪(7)、副軸齒輪(8)、副軸(9)、副軸過渡齒輪(10)、小傘齒過渡齒輪(11)、小傘齒(12)、小傘齒前軸承(13)、小傘齒後軸承(14)、大傘齒(15)、後軸(16)、後軸軸承(17)、後軸鏈輪(18)、鏈輪隔套(19)、墊片(20)、變速箱前蓋(21)、前後軸鏈條(22)、前軸鏈輪(23)、前軸(24)、前軸軸承(25)、前軸軸套(26)組成,其特徵在於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內的主軸後軸承(3)和主軸前軸承(4)內的變速箱主軸(1)上帶有的主軸齒輪(7)與副軸(9)上安裝的副軸齒輪(8)嚙合,副軸(9)上安裝的副軸過渡齒輪(10)與小傘齒(12)上安裝的小傘齒過渡齒輪(11)嚙合,小傘齒(12)與後軸(16)上安裝的大傘齒(15)嚙合,後軸(16)上安裝的後軸鏈輪(18)通過前後軸鏈條(22)驅動前軸(24)上安裝的前軸鏈輪(23);變速箱蓋(5)和變速箱前蓋(21)分別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上;副軸(9)及其副軸軸承、小傘齒(12)、小傘齒前軸承(13)、小傘齒後軸承(14)都安裝在變速箱蓋(5)和變速箱箱體(6)內;後軸(16)、後軸軸承(17)和前軸(24)、前軸軸承(25)都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和變速箱箱體(6)內;在後軸軸承(17)一端的後軸(16)上安裝有後軸油封(29);前軸(24)一端套裝的前軸軸套(26)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變速箱前蓋(21)通過前蓋箱體連接螺釘(27)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在變速箱主軸(1)的主軸軸承(3)後部安裝有主軸油封(2),主軸油封(2)安裝在變 速箱蓋(5)內。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在小傘齒(12)上安裝的小傘齒前軸承(13)和小傘齒後軸承(14)兩者大小不相等。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和變速箱箱體(6)內的後軸(16) —端延伸出變速箱箱體 (6)外。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安裝在變速箱前蓋(21)和變速箱箱體(6)內的前軸(24) —端延伸出變速箱前蓋 (21)外。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其特 徵在於在大傘齒(15)和下端的後軸軸承(17)之間的後軸(16)上,加裝有後軸鏈輪(18)、 鏈輪隔套(19)和墊片(20)。
專利摘要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涉及全地形車變速箱驅動裝置領域。變速箱箱體(6)的變速箱主軸(1)上的主軸齒輪(7)與副軸(9)的副軸齒輪(8)嚙合,副軸(9)的副軸過渡齒輪(10)與小傘齒(12)的小傘齒過渡齒輪(11)嚙合,小傘齒(12)與後軸(16)的大傘齒(15)嚙合,後軸(16)的後軸鏈輪(18)通過前後軸鏈條(22)驅動前軸(24)的前軸鏈輪(23);變速箱蓋(5)和變速箱前蓋(21)分別安裝在變速箱箱體(6)上。全地形車用變速箱主軸驅動的前軸後軸驅動裝置結構緊湊,運行可靠,可由變速箱主軸(1)經副軸(9)、小傘齒(12)、大傘齒(15)及鏈輪驅動後軸(16)、前軸(24)。
文檔編號B60K17/06GK201494312SQ20092023256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6日
發明者俞冬, 陳玉梅, 黃玉軍 申請人:江蘇林海動力機械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