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
2023-05-30 10:04:36
專利名稱: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析方法和用於進行該分析的系統。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用於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和可用於該測定的系統。
背景技術:
用於液體採樣、將樣品與試劑混合併直接對與試劑混合的樣品進行光學分析的一次性比色管早在美國專利4,088,448中已知。這種已知的比色管具有若干優勢,如其尤其簡化了取樣過程、減少器皿的數量並通過使分析過程不受進行分析的操作者的操作技術影響而顯著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基於相同原理且流動特性得到提高的比色管結構被公開於美國專利5674457中。
根據這些專利開發的一次性比色管目前廣泛用於未稀釋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測量(Hb測定)。為此,所述比色管管腔已用試劑進行預處理,以便當將血樣被引入比色管時,紅細胞壁被分解並引發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使得可直接經比色管透明壁進行吸收測量而進行Hb測定,所述比色管在也被稱為光學窗的測量區域具有預定且精確定義的相對平面壁的內表面間距。測量方法是基於Vanzetti,G.Am.J.Lab. Clin.Med.67,116(1966)中的改進的疊氮高鐵血紅蛋白(azidmethemoglobin)法。
分光光度法測量在570和880nm處進行。基於乾式化學的該定量測量方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在例如von Schenck等人發表於ClinicalChemistry,32卷,No 3,1986的文章中所示,因為與測定Hb的標準溼法得到的結果相比,該方法得到相同或甚至更好的結果。所使用的試劑包括溶解紅細胞的去氧膽酸鈉、將血紅蛋白轉換為疊氮高鐵血紅蛋白的疊氮化鈉和亞硝酸鈉。
由於所使用試劑的吸溼性,所以其貯藏期有限且要求將所述比色管貯藏於含有乾燥劑的密封包裝內。甚至更麻煩的是這樣的事實,即在高溼度氣候中比色管必須在去除包裝後的幾分鐘內使用,否則試劑將被破壞並且測量將不準確並因此無效。
然而,源自所使用試劑吸溼性的問題可以消除,因為已發現根據共同未決的專利申請PCT SE01/01442所公開,這些試劑非必須使用,根據這項專利,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直接對微量比色管中的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但是,根據這項專利申請中所公開的發明,有必要在進行測量前將血液溶解。因此比色管腔必須包含用於分解紅細胞並釋放這些細胞中所包含的血紅蛋白的溶血劑。當進行血樣中血紅蛋白的光度吸收測量時使用溶血劑的必要性也公開於例如美國專利5064282中(Artel)。
不使用溶血劑而定量光學測定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是已知的,但這些方法的共同之處在於它們都相當複雜。這首先取決於由於存在高濃度的紅細胞而導致的血液不均勻性,其結果是光與這些不均勻的血樣微粒之間相互作用而被散射。因此,光不是直接通過樣品傳播而是在一定散射角範圍內偏轉。另一個引起問題的因素是血液可含有5種之多的不同種類的血紅蛋白的事實。針對這些問題的專利公開尤其有美國專利6262798(Shepherd)和WO 01/53806(Radiometer)。
根據美國專利6262798中所公開的發明,為獲得準確的測量,需要測定多個波長。需要多個波長的事實使得分光光度計相當複雜。波長的選擇是根據它們以最小散射和最大吸收區分血紅蛋白種類的能力。該專利還公開了可減少檢測區域外散射的問題的大型檢測器的使用。
WO 01/53806公開了一種特別適用於對全血進行光學測量的裝置。該裝置包括吸收濾光片或幹涉濾光片,其對檢測器靈敏度和不同散射水平時所觀察到的有效光程長度的誤差提供校正。該裝置使用大型檢測器,用於測定傳播通過吸收濾光片或幹涉濾光片的散射光。
因此,本發明的發現,即全血中血紅蛋白總量的精確測定不僅可以不使用溶血劑而且可不使用如美國專利6262798所公開的多波長或WO01/53806中所公開的對檢測器靈敏度和不同散射水平時所觀察到的有效光程長度的誤差提供校正的特殊的吸收或幹涉濾光片,是最為出人意料的。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用於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的快速定量方法。
第二個目的是提供用於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其可在一次性微量比色管中進行。
第三個目的是提供帶有毛細管入口且不含活性劑和溶血劑、用於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比色管。
第四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處理吸收測量結果的方法以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
第五個目的是提供用於實現測定未改變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的系統。
根據以下描述和隨後的權利要求,其它目的將顯而易見。
發明概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所述血紅蛋白測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準備光程長度小於1mm的一次性毛細比色管;以未改變的全血樣品填充所述比色管;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直接對比色管中的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進一步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和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其中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由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對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的結果和對所述樣品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確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樣品中血紅蛋白濃度的方法。該方法包括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測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其中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該血紅蛋白測定的系統包括在490至520nm的第一範圍內的第一波長處和第二範圍內的第二波長處發光的裝置,用於放置毛細比色管的比色管架,所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小於1mm並容納未改變的全血樣品,用於檢測傳播通過樣品的光的檢測器,在第一次吸收測量中為所述第一範圍內的光,在第二次吸收測量中為所述第二範圍內的光,和用於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濃度的處理單元,其中的處理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因此,已出人意料地發現血紅蛋白的定量測定可容易地對未改變的,即未稀釋和未溶血的全血進行,不僅無需化學試劑疊氮化鈉和亞硝酸鈉,而且無需溶血劑。由於未改變的全血含有血細胞,因此樣品中存在顯著的光散射。因此,此前已預期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的血紅蛋白需要檢測和分析散射光。根據本發明,血紅蛋白測定可通過兩次吸收測量完成,無需定量了解血液內容物的散射係數或通過物理方法減少散射光的測量影響。已出人意料地發現通過在第二次吸收測量中補償樣品的吸收水平,可容易地解決散射的影響。因此,根據本發明,血紅蛋白測定並不複雜,僅需要兩次吸收測量。
因此根據本發明已發現,吸溼試劑可排除。此外,還發現可減少用於得到分析測定的時間。由於在例如醫院和血庫中分析以大量進行,所以時間方面非常重要。
在本申請的上下文中,術語「吸收測量」應被解釋為與樣品吸收有關的測量。在吸收測量中,將與樣品相互作用後所測得的光強度和照射在樣品上的光強度進行比較。所檢測的光相當於樣品的透光度。沒有到達檢測器的光視為被吸收。因此,在測量結果中,透光度可用來替代吸收度。由於透光度是吸收度的倒數,所以檢測透光度仍舊可作為吸收度測量。然而,所測量的吸收度並非僅相當於真正被樣品吸收的光,因為一部分光在樣品中散射以至於其不能到達檢測器。
此外,術語「測定」可被解釋為無需獲得樣品中血紅蛋白濃度的絕對精確值的測量。因此,血紅蛋白濃度在合理誤差限度內被測定,因而所述結果並非僅給出濃度大小的數量級,同時不必給出絕對值。
附圖簡介現將參考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的流程圖,圖2是血紅蛋白吸收的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發明的系統的示意圖,圖4A是本發明方法與目前使用的HemoCue微量毛細管法相比較的初步評價示意圖,圖4B是本發明方法和國際參照法相比較的初步評價示意圖。
發明詳述現將參考圖1對本發明的測定血紅蛋白的方法進行描述。首先,步驟1以未改變的全血樣品填充一次性毛細比色管。由此獲得待分析樣品。然後,步驟2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對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步驟3進一步對樣品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第二次吸收測量在650至120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該第二次吸收測量用於補償樣品中的光散射,以下將詳述。最後,步驟4使用預定算法處理測量結果以測定樣品中的血紅蛋白濃度。
根據本發明所使用的一次性微量比色管可以是公開於美國專利4088448中的類型或優選公開於美國專利5674457中的類型,所述專利在此引入作為參考。所述比色管可定義為包括至少一個帶有光學窗(測量區域)的管腔的單一結構成分(unitary body member),其中面對管腔的兩個平面或曲面以相距預定的距離放置,從而限定了預定的光程長度。該限定測量區域的表面間距是提供適當的血紅蛋白測量的光程長度的關鍵參數。光程長度應小於1mm,以便確保傳播通過比色管中樣品的光強度足夠進行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測定。在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該距離小於0.2mm,並且更優選介於0.05和0.2mm之間。剩餘管腔的內表面間距的大小優選為0.1至2mm,其可有效使樣品通過毛細力經與該結構成分外部相連的管腔入口進入管腔。此外,管腔具有預先固定的小於約25μl的容積。根據本發明方法的測定無需活性添加劑如試劑或溶血劑。
根據本發明的比色管可由任何適宜的材料製成,所述材料能夠形成必需緊密度容限(tight tolerance)水平。優選地,比色管是通過對透明聚合材料進行注射模塑而製造。
為克服與比色管的毛細填充有關的問題,可能有必要預先處理比色管的內表面以使這些表面具有親水性。這可通過將所述表面塗布以適宜的洗滌劑(如Brij 35)而實現。另一個可能性是選擇親水材料製造比色管。發明方法的關鍵特徵在於吸收測定應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更優選在500至510nm範圍內,並且最優選在506nm處進行。第二次補償性吸收測量優選在650至120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更優選在850至910nm範圍內,並且最優選在860至900nm範圍內進行。
優選直接對樣品中的全血進行吸收測量,即血液是未改變的(未稀釋和未溶血)。
在490至520nm波長範圍內,5種不同形式的血紅蛋白,即氧合血紅蛋白、脫氧血紅蛋白、碳氧血紅蛋白、高鐵血紅蛋白和硫血紅蛋白的吸收相似並且顯著。因此,在該波長範圍內的吸收將僅略微取決於血液中不同形式血紅蛋白之間的分布。特別是,在506nm處,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度差異接近於0。由於這些形式的血紅蛋白在正常血液中佔優勢,氧合血紅蛋白和脫氧血紅蛋白的吸收可有利地用於測定在506nm處所測量的吸收值與血紅蛋白濃度相關的吸收係數。相應地,對血樣中不同形式血紅蛋白的含量作了一些假設。因此,如果對各形式血紅蛋白的分布相差非常大的血液樣品進行測量,則血紅蛋白測定未必精確或必須對測量結果的處理進行改進。而且,所述測量將僅僅測定血紅蛋白的總濃度而非具體形式的血紅蛋白的濃度。
第二次吸收測量在血液光吸收相當小的波長處進行。該吸收測量可適宜地在650至120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然後,將吸收測量之間的差異視為由血紅蛋白的吸收所致。
然而,光的散射隨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而變化,但是光的散射又不僅僅取決於血紅蛋白的濃度。光的散射是由於光和血液中微粒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脂質和其它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所致。根據本發明,已意想不到地發現散射的影響可以與第二次吸收測量的測量結果相關,如參考圖2的示意圖所釋。在圖2中,實線示意說明在具有高濃度血紅蛋白的第一個樣品中所測量的吸收。所述吸收包括真實吸收和被散射以至不能到達檢測器的光。圖2中虛線示意說明在具有低濃度血紅蛋白的第二個樣品中所測量的吸收。應當注意的是圖2中的示意圖僅僅強調全血樣品吸收的主要特徵,並沒有說明真實樣品的吸收。由圖2可見,第一個樣品在506nm處的第一波長和在880nm處的第二波長之間吸收的差異實際上和第二個樣品的相應的吸收差異相同。因此,如果直接自所測量的吸收差異確定血紅蛋白的濃度,將得出錯誤的結果,至少對於樣品之一如此。因此,需要對光散射進行補償,根據本發明已發現對吸收水平進行補償將解決光散射的問題並可簡化血紅蛋白的測定。
從經驗上已確定當使用與吸收水平成比例的補償時,可得到血紅蛋白濃度的正確數值。
根據上文,吸收測量的結果應當進行處理以測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該處理可通過預定算法進行。該算法根據上述方案計算血紅蛋白的濃度。
光散射的補償優選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補償函數可通過對一組具有已知濃度血紅蛋白的血樣進行吸收測量而確定。這些吸收測量在將被使用的測量設備中進行。然後,將為獲得準確結果所需的光散射補償與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值進行比較。這樣,可發現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函數將給出補償,從而使所測定的血紅蛋白濃度處於可接受的誤差範圍內。
在一個簡化模型中,所述補償至少在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範圍內與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線性相關。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範圍可跨越那些用特定測量設備獲得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標準值。
處理可通過計算下列公式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Tot Hb]=(Abs1-Abs2)·k+F(Abs2)其中[Tot Hb]是樣品中血紅蛋白的總濃度,Abs1是所測量的第一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Abs2是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k是校準係數,其取決於測量設備,且F(Abs2)是取決於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的函數。校準係數k對於用於血紅蛋白測定的各種儀器是特異性的。補償函數F(Abs2)可有一個恆定部分,也是對各種儀器的校準,和一個可變部分,其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並如上所述獲得。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位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結果範圍中間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所述可變部分可為0。
現參考圖3描述實施上述方法的系統。所述系統包括用於在490至520nm的第一範圍內的第一波長處和在650至1200nm的第二範圍內的第二波長處發光的裝置10。該用於發光的裝置10可通過在若干波長處或在寬波長範圍中發射的光源和濾光片的組合而實現。因此,光源既用於在第一波長處又在第二波長處發光。使用所述濾光片,所發出的波長可選擇性地被控制在這些範圍之一中。或者,可使用第一和第二光源分別發出第一和第二波長。可使用發光二極體作為光源。然後,通過接通和切斷兩個光源,可選擇性地控制發光裝置10在第一或第二波長處發光。
優選地,發光裝置10所發出的第一波長在500至510nm範圍內、更優選在506nm處。此外,發光裝置10所發射的第二波長優選在850至910nm範圍內、且更優選在860至900nm範圍內。
所述系統還包括一個用於放置毛細比色管的比色管架12,所述毛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小於1mm且容納未改變的全血樣品。當比色管被置於所述比色管架12中時,光學窗口將被準確定位以便其可被光源發出的光照射。優選地,比色管架用於放置光程長度小於0.2mm的比色管,且更優選地被用於放置光程長度為0.05至0.2mm的比色管。
傳播通過樣品的光可通過檢測器14檢測,以便獲得對第一範圍中光的第一次吸收測量和對第二範圍中光的第二次吸收測量。
所述系統還包括用於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結果的處理單元16以根據上述算法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
該系統可適宜地在光度計中實施,所述光度計包括發光裝置10、比色管架12和檢測器14。適宜進行這些測量的光度計可通過使用用適宜波長的濾光片和發光二極體改進的光度計獲得。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光度計測量兩個波長處的吸收度,內置的微處理器根據預定算法計算血液中血紅蛋白的總濃度。因此,無需WO 01/53806中所公開的對檢測器靈敏度和有效光程長度的誤差提供校正的特定吸收或幹涉濾光片。
在上述情況中,處理單元16被嵌入光度計。但是,亦可將處理單元16與光度計相連,由此在光度計外實施。例如,可使用和光度計連接的計算機。
檢測器14可用於檢測基本上僅直接傳播的光,因為散射光無需檢測。這意味著檢測器14檢測的光基本上處於照射於樣品的光束的直徑內並直接經樣品傳播。當然,一些光可被散射,但仍然處於該直徑內。根據一個優選實施方案,檢測器14的檢測區直徑通常可為約2mm。檢測器14優選被置於距樣品架不足10mm處。這意味著可檢測到小角度散射的光。
以下非限制性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方法。
已發現與在已知的、目前使用的HemoCue微量比色杯中測定血紅蛋白的方法相比,本發明的方法分析血液的時限縮短了30秒。這使得血紅蛋白測定的總時間明顯減少,這在繁忙的醫院和其它進行多次測定的情況下是有優勢的。另一個優勢是比色管無需含有活性試劑和溶血劑。因此,比色管的貯藏對貯藏環境中的溫度和溼度不敏感,這使得使用比色管前的處理更加簡單。
新方法和HemoCue法比較的初步評價公開於圖4A中。所述評價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正如所見到的,兩種方法間的一致性非常好。
對於已知方法,分光光度法的吸收測量在約570nm處進行,而對於新方法在約505nm處進行。兩種方法的補償性測量均在約880nm處進行。
此外,所述新方法和標準ICSH法進行比較的二次評價公開於圖4B中。可見,兩種方法間的一致性也非常好。
以上是本發明某些優選實施方案的描述,但其並非用於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相反,可在本發明的範圍內進行許多修飾、變化和細節改變。
權利要求
1.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準備光程長度小於1mm的一次性毛細比色管;以未改變的全血樣品填充所述比色管;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直接對比色管中的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進一步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和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其中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吸收測量在500至51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更優選在506nm處進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第二次吸收測量在650至1200nm範圍內、更優選在850至910nm範圍內、最優選在860至90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的吸收測量在無吸收濾光片或幹涉濾光片的光度計中進行,所述吸收濾光片或幹涉濾光片對檢測器靈敏度和有效光程長度的誤差提供校正。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小於0.2mm。
6.根據權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處於0.05至0.2mm範圍內。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處理通過預定的算法進行。
8.根據權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處理通過計算以下公式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Tot Hb]=(Abs1-Abs2)·k+F(Abs2)其中[Tot Hb]是樣品中血紅蛋白的總濃度,Abs1是所測量的第一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Abs2是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k是校準係數,其取決於測量設備,且F(Abs2)是取決於所測得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的函數。
9.由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對樣品進行的第一次吸收測量的結果和對所述樣品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確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樣品中血紅蛋白濃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其中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10.根據權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處理通過計算以下公式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Tot Hb]=(Abs1-Abs2)·k+F(Abs2)其中[Tot Hb]是樣品中血紅蛋白的總濃度,Abs1是所測量的第一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Abs2是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k是校準係數,其取決於測量設備,且F(Abs2)是取決於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的函數。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的方法,其中第一次吸收測量在500至51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更優選在506nm處進行。
12.根據權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第二次吸收測量在650至1200nm範圍內、更優選在850至910nm範圍內、最優選在860至900nm範圍內的波長進行。
13.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血紅蛋白的系統,包括在490至520nm的第一範圍內的第一波長處和在第二範圍內的第二波長處發光的裝置,用於放置毛細比色管的比色管架,所述毛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小於1mm並容納未改變的全血樣品,用於檢測傳播通過樣品的光的檢測器,在第一次吸收測量中為所述第一範圍內的光,在第二次吸收測量中為所述第二範圍內的光,和用於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濃度的處理單元,其中的處理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
14.根據權利要求13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發光的裝置、比色管架和檢測器安裝於光度計中。
15.根據權利要求14的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被嵌入光度計中。
16.根據權利要求14的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與光度計連接。
17.根據權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所述檢測器的檢測區域的大小使得基本上僅檢測直接傳播的光。
18.根據權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所述檢測器被安裝於距樣品架不足10mm處。
19.根據權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發光的裝置包括一個光源,其用於在第一波長處發光並在第二波長處發光。
20.根據權利要求13至18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所述用於發光的裝置包括第一光源,其用於在第一波長處發光,和第二光源,其用於在第二波長處發光。
21.根據權利要求13至20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用於發光的裝置所發出的第一波長在500至510nm範圍內、優選在506nm處。
22.根據權利要求13至21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用於發光的裝置所發出的第二波長在650至1200nm範圍內、更優選在850至910nm範圍內、最優選在860至900nm範圍內。
23.根據權利要求13至22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的比色管架用於放置比色管,所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小於0.2mm。
24.根據權利要求23的系統,其中的比色管架用於放置比色管,所述比色管的光程長度在0.05至0.2mm範圍內。
25.根據權利要求13至24中任一項的系統,其中所述處理單元使用預定算法以進行所述處理。
26.根據權利要求25的方法,其中所述處理通過計算以下公式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Tot Hb]=(Abs1-Abs2)·k+F(Abs2)其中[Tot Hb]是樣品中血紅蛋白的總濃度,Abs1是所測量的第一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Abs2是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k是校準係數,其取決於測量設備,且F(Abs2)是取決於所測量的第二次吸收測量的吸收度的函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定量測定未稀釋、未溶血全血中血紅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準備光程長度小於1mm的一次性毛細比色管;以未改變的全血樣品填充所述比色管;在490至520nm範圍內的波長直接對比色管中的樣品進行第一次吸收測量,並且進一步進行第二次吸收測量,處理第一次和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以確定樣品中血紅蛋白的濃度,其中的處理步驟包括對樣品中的散射進行補償,所述補償取決於第二次吸收測量的結果。還公開了用於實現所述方法的系統。
文檔編號G01N33/48GK1610827SQ02826327
公開日2005年4月27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12月28日
發明者J·彼得松, J·斯文松 申請人:海莫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