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8:37:36 4
專利名稱: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音樂器件,尤其是一種多聲道塑料板二胡。
背景技術:
二胡是我國的一種廣為人們喜愛和使用的傳統樂器,它的主體是一根帶有琴頭、且上部開有上、下兩個弦軸孔的琴杆和一個前蒙蛇皮,後裝音窗的琴筒,琴筒安裝在琴杆的下部。附件有弦軸、千斤、琴碼、弦線、琴託、琴弓等。傳統二胡發音振動的膜都是蛇皮,以蟒皮為上品。蛇,尤其是蟒蛇,當今已為生態保護的動物,故再取用大量蛇皮來做琴,是違背生態環保要求的。再者蛇皮二胡也存在有不少缺點①、由於蛇皮厚薄不均,(鱗片中心位厚,兩鱗片間隙處薄),皮上許多的「汗」孔也會大小不一,分布不均,這些能導致在演奏時容 易出現雜音,特別是在一些固定音高上出現一種尖叫聲,俗稱「狼」音;②在琴筒上遮拉上蛇皮(即蒙蛇皮),是一項頗有難度的關鍵技術,蒙的鬆緊很關係到音質的好壞,而又很難蒙得最佳的鬆緊度、即使有一把蒙皮時理想的二胡,受氣候溫度、溼度影響,它也會發生音質變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傳統二胡使用蛇皮作為發音振動膜而產生的與生態保護的矛盾,同時解決由蛇皮本身原因所導致在演奏時容易出現雜音和受氣候溫度、溼度影響會發生音質變化等缺點的材料與技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琴杆由鳳形琴頭杆、架弦軸杆和管杆三部分著膠套接而成,所述鳳形琴頭杆的造型,是在傳統二胡的原彎曲向後的鳳尾形琴頭的前下方處增造一有身頸的鳳頭而成;所述架弦軸杆是實心的,上開有兩相同梯度、相同大小的孔,以備裝上、下弦軸;所述的管杆是用噴塑不鏽鋼管制成,在它與架弦軸杆套接的一段上鑽有通達管杆腔的出音孔,該出音孔下安裝有微調裝置,該微調裝置下的一小段管杆上裝有千斤,該千斤下的一大段管杆是演奏時左手在它上面活動的區間,該管杆下端管口由一連接頭封閉,所述連接頭的方頭段穿過琴筒,與琴託相嵌連接,在琴筒裡的一段管杆上開有一長方形孔,兩弦軸與琴託間有琴弦,所述琴筒的琴面為一圓蓋上的薄麵塑板,它通過圓蓋邊緣的內螺紋與琴筒前部的外螺紋相擰合而連接,所述薄麵塑板內表面中心部位固定連接有彈簧,該彈簧活動端上固粘有一片比琴筒內徑稍小的薄塑圓片,薄麵塑板、彈簧、薄塑圓片三者粘連成了一體,共同承擔發音振動的使命,故可以稱該整體為本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發音振動的組合膜」;所述薄麵塑板,在其靠近周邊一圈上對稱開有幾對出音小孔;所述琴託上固定安裝有倒勾扣。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突出有益的效果
I、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部件多為注塑製品,如薄麵塑板蓋、琴筒、琴頭杆、架弦軸杆、琴託等,製作這些塑料製品的原料都選用無氣味無毒,耐酸鹼、耐摩擦,不怕水,不易老化的原料,如PP,其適應溫度-20°C—+120°C。故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製作完全符合了生態環保的要求,它的製作工藝能相對簡易,製作成本能大有降低,產品能達到美觀耐用。2、前面已述蛇皮二胡易出現雜音、「狼」音等缺點的原因主要在蛇皮的內因上。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的發音振動膜——薄麵塑板,質地均勻,表面光滑,產生雜音的機率幾乎為零,故所發音能無雜而純。但薄麵塑板有振動發音能力不強的缺點,為彌補它的該缺點,採取的措施是在該薄麵塑板內表面中部固定連接一彈簧,該彈簧活動端上再裝貼一塊比琴筒內徑小一些的薄塑圓片。該彈簧的作用是把它所接收的薄麵塑板的振動進行振幅的放大,該薄塑圓片的作用是以增大彈簧接觸空氣的面積來提高了它們推動空氣振動的能力;要注意讓該薄塑圓片與管杆上的長方形孔接近,但不碰觸,這能使進入杆管共鳴腔的振動的空氣量增多。3、傳統二胡的共鳴箱是唯一的琴筒,出音口是唯一的音窗。本發明的共鳴箱卻有三個以「發音振動的組合膜」上的薄塑圓片振動平衡位為起界,前到周邊對稱開有數對出音小孔的薄麵塑板為琴筒的前共鳴箱,後到音窗為琴筒的後共鳴箱,再一個是琴杆管的內 腔共鳴腔。出音口也是三個音窗、薄麵塑板蓋上的多個對稱邊孔、架弦軸杆與管杆相套膠接段上鑽有的相通管腔的出音孔。4、以上所述技術的整合應用產生的音響效果是使用多聲道塑料板二胡演奏的聲音,從低把位到高把位的音色都能銳耳動聽,且具有「多聲道」的音響效果。5、琴筒與薄麵塑蓋兩者間以螺紋形式連接,這能方便安裝與維修。6、安裝在管杆共鳴腔出音孔之下的微調裝置,順或逆時針旋動其上的旋紐,琴弦線就能被調緊或調松,本微調裝置因不會勾掛斷琴弓上的馬尾線而優於另一種市購的安裝在弦上的微調。7、在琴託上固定裝有倒勾扣,把它扣在演奏者皮帶(腰帶)上,不管是站立演奏,還是坐著演奏時,持琴都非常穩固。8、在傳統二胡的原彎曲向後的鳳尾形琴頭的前下方處增造一有身頸的鳳頭而成的鳳形琴頭杆,不僅更美觀,且增加了鳳背脖位上能掛放琴弓的功能。本發明採用的技術對專利號為201120164522. 7的同名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的改進點為
I、本發明所敘述的「發音振動的組合膜」技術,是指在圓蓋薄麵塑板的內表面中心部位固粘一彈簧,再在彈簧活動端上固粘一薄塑圓片;專利號為201120164522. 7的同名實用新型專利的「發音振動的組合膜」技術,是在圓蓋薄麵塑板的內表面中心部位固粘一彈簧,再在彈簧活動端上固粘一塑喇叭筒,塑喇叭筒的前面還固粘一塑紙膜,這一改進中,要減去塑喇叭筒的原因是經現改用適當增長彈簧長度和啟用面積更大的薄塑圓片直接牢固粘貼在彈簧活動端的方法,要比原有塑喇叭筒推動空氣振動的能力更強大。2、本發明裡的管杆對201120164522. 7的同名實用新型專利的管杆的改進有
r原製作的材料取用鋁管或不鏽鋼管,現是用噴塑不鏽鋼管制成,這一在金屬管杆上噴塑的改進,是為防阻金屬的良導熱性,以免天冷涼手,且噴塑的色彩可選控,有利琴的美觀;藝在插入琴筒裡的管杆的中心位置上原來是開的是一方形孔,管杆上還裝有的瓶狀共振器罩著該方形孔,現改方形孔為長條形孔,且取消了套在管杆上的瓶狀共振器。此長條形孔的面積大於原方形孔的面積,從而能擴大進入孔的振動的空氣量,這有利於管杆內腔產生共鳴;要取消套在管杆上的瓶狀共振器的原因是因為原進入瓶狀共振器裡的塑喇叭筒和塑紙膜都已取消了,再保留瓶狀共振器不僅無益,且它會阻礙在彈簧活動端加裝大面積的薄塑圓片。3、本發明的琴頭,是在原彎曲的鳳尾形琴頭的前下方位增造一含身頸的鳳頭,這一全鳳形造型不僅美觀,且鳳背脖位上能掛放琴弓,這要比把琴弓直接掛放在上弦軸上好,因為它提高了琴弓的掛放位置,不會再致使弓尖的一大段下墜在琴託之下。
圖I是本發明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發音振動的組合膜」結構示意圖。圖3是微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倒勾扣的形狀與所在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發明作進一步闡述。琴杆由鳳形琴頭杆I、架弦軸杆2、和管杆3三部分相套膠接而成;架弦軸杆2上裝有上、下弦軸14各一;在架弦軸杆2與管杆3的套接段上安裝有微調裝置,還鑽有連通管腔4的出音孔5 ;從該出音孔5到管杆3下端長方形孔7,該段管杆的內腔形成了管共鳴腔4 ;所述微調裝置包括有板塊18和支撐杆19,支撐杆19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板塊18上,另一端則是插置在架弦軸杆2與管杆3的套接段上鑽有的孔眼內;板塊18內設有兩條半明半暗的縱向通道,還有兩條橫向通道各獨自與一條縱道相通,橫向通道上安裝有微調旋紐20,其內螺杆端頭頂著小柱體21,當琴弦16由下而上穿過半明半暗的縱向通道時,琴弦16會搭架在小柱體21的頂端;管杆3的上面一段上安裝有千斤15,下面一段上裝有琴筒8,穿過琴筒8的管杆下端的連接頭6與琴託22相嵌連接,兩弦軸14與琴託22之間裝有琴弦16 ;所述琴筒8的琴面為一圓蓋上的薄麵塑板9,該薄麵塑板9的周邊對稱開有幾對出音小孔10,在該蓋的薄麵塑板9內表面中部牢固粘接有彈簧11,該彈簧11活動端上牢固粘有薄塑圓片12 ;所述圓蓋薄麵塑板9與琴筒的連接,是通過該蓋邊緣的內螺紋與琴筒8前端的外螺紋連接的;所述琴筒8下的琴託22上設有固定的倒鉤扣23。
權利要求
1.一種多聲道塑料板二胡,其特徵在於琴杆由鳳形琴頭杆、架弦軸杆和管杆三部分著膠套接而成,架弦軸杆上裝有上、下弦軸各一,管杆是用噴塑不鏽鋼管制成,在架弦軸杆與管杆相套膠接段上鑽有通達管腔的出音孔,該出音孔下還安裝有微調裝置,管杆下面一段上裝有琴筒,琴筒的下部連接琴託,在琴筒裡的管杆中部有一長方形孔,所述琴筒的琴面為一圓蓋上的薄麵塑板,該薄麵塑板周邊對稱開數對小孔,該蓋的薄麵塑板內表面中部固定連接有彈簧,該彈簧活動端上固粘有薄塑圓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聲道塑料板二胡,其特徵在於所述琴面為一圓蓋上的薄麵塑板與所述琴筒的連接,是通過圓蓋邊緣的內螺紋與琴筒前部的外螺紋相擰合連接的,完成它們的連接後,薄麵塑板內面上所裝彈簧活動端上的薄塑圓片正對且接近管杆上的長方形孔。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聲道塑料板二胡,其特徵在於所述微調裝置是一有支撐杆的板塊,把該板塊支撐杆插入架弦軸杆與管杆套接段上的插孔裡,就完成了板塊與管杆的連接,所述板塊內設有兩縱向通道,還有兩橫向通道各獨自與一條縱道相通,橫向通道上安裝有微調旋紐,其內螺杆端頭頂著一可動的小柱體,琴弦由下而上穿過縱向通道時,該琴弦搭架在小柱體的頂端。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聲道塑料板二胡,其特徵在於所述琴筒下的琴託上設有用於方便掛勾的倒鉤扣。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多聲道塑料板二胡,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鳳形琴頭杆,是在原彎曲向後的鳳尾形琴頭的前下方處增造一有身頸的鳳頭,即成為了具有能掛放琴弓的功能的完整鳳形琴頭杆。
全文摘要
一種多聲道塑料板二胡,琴杆由鳳形琴頭杆、架弦軸杆、管杆套接而成,架弦軸杆與管杆的套接段上鑽有通達管杆內腔的出音孔,並裝有微調裝置,管杆下段插裝在琴筒裡,琴筒裡的該段管杆上開有長方形孔,琴筒裡被激發振動的空氣能從長方形孔進入管杆內腔,所產生共鳴的聲音從管杆出音孔流出,琴筒的琴面膜為一薄麵塑板,薄麵塑板周邊對稱開有多對小孔作為出音孔,薄麵塑板內表面中部固定有彈簧,彈簧活動端上連接有薄塑圓片,以該薄塑圓片振動平衡位為起界,前到薄麵塑板形成琴筒的前共鳴箱,後到音窗又形成琴筒的後共鳴箱,與現有技術相比,琴面膜質地均勻、安裝容易,產生雜音的機率小,不受氣候、溫度的影響,能形成多聲道,演奏時具有動聽的效果。
文檔編號G10D3/14GK102820024SQ2012102929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7日
發明者肖毅 申請人:肖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