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防盜功能的隨身移動電源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4:53:41 2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電源,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帶有防盜功能的隨身移動電源。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等智能終端的發展,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但終端的體積卻越做越小,那麼在有限的電池容量支撐下,智能終端的一次充電使用時間在逐漸的縮短,也就意味著隨身移動電源已成為越來越多用戶的剛性需求。
隨身移動電源在使用中,以要和智能終端連線在一起,所以無形中增大了終端在使用隨身移動電源時的「捆綁體積」,將會出現一種場景就是用戶覺得一同拿著「隨身移動電源+智能終端」太不方便,而將這兩件放置在一邊,那麼在公眾場合就會有丟失的風險。
傳統的移動電源功能較少,只具有簡單的充電功能,也容易丟失。
因此,需要一種防盜型隨身移動電源來解決此類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帶有防盜功能的隨身移動電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方案來實現:一種帶有防盜功能的隨身移動電源,該移動電源包括外殼、電池殼、電池、主板,所述外殼呈方形盒體,其上端面設有開口,開口處蓋有電池殼,所述電池殼與外殼扣合連接,連接後在內部形成容腔,所述移動電源還包括喇叭、指紋識別模組;
所述外殼內底面設有喇叭定位槽,喇叭定位槽底面設有喇叭出音孔,所述喇叭嵌於所述喇叭定位槽內,在外殼側壁,設有充電孔、放電孔、指紋鍵開孔,其底面設有主板裝配定位柱、電池定位槽;
所述主板上焊接有主控晶片及與主控晶片電路連接的加速度傳感器、RAM存儲器、供電連接器、外接充電口、外接放電口、FPC連接器、喇叭觸點,所述主板上還設置有主板裝配孔,所述主板通過主板裝配孔套入主板裝配定位柱定位於外殼容腔內,定位後使外接充電口對準充電孔、外接放電口對準放電孔;
所述喇叭通過喇叭引線連接主板上的喇叭觸點;
所述電池設於電池定位槽內,使電池觸點與供電連接器電性接觸;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設有指紋FPC,所述指紋FPC連接於FPC連接器上,所述指紋識別模組的觸摸部裙邊通過背膠粘貼於外殼內側壁,使指紋識別模組的觸摸部從指紋鍵開孔處穿出。
進一步的,所述主板呈直角L型狀,其L型內側設於電池的電池定位槽邊緣。
進一步的,所述供電連接器採用彈片接觸型連接器或FPC板板連接器型的連接器。
進一步的,所述喇叭與喇叭觸點的引線連接可以使用彈片壓接替代。
進一步的,所述電池殼蓋合面的三邊邊緣設有凸起的電池殼卡扣;
所述外殼內側壁的其中三個面上,設置有與所述電池殼卡扣匹配的外殼卡扣;
電池殼與外殼通過電池殼卡扣扣合在外殼卡扣上連接在一起。
相對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移動電源較為小巧,容易攜帶,在移動電源側面設有指紋識別模組,當非原指紋觸摸時,移動電源的喇叭會發出報警,以達到防盜的目的,主控晶片採用常規的晶片,報警電路也是採用常規的報警電路。本實用新型移動電源結構分布緊湊,RAM存儲指紋信息,非移動電源用戶使用解不開鎖且觸摸後會發出報警,有效的防止被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移動電源爆炸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外殼與喇叭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外殼與喇叭連接後示意圖;
圖5為圖4裝入電池後示意圖;
圖6為圖5安裝指紋識別模組示意圖;
圖7為圖6蓋上電池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徵能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照附圖1-7,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帶有防盜功能的隨身移動電源,該移動電源包括外殼1、電池殼2、電池3、主板4,所述外殼1呈方形盒體,其上端面設有開口,開口處蓋有電池殼2,所述電池殼2與外殼1扣合連接,連接後在內部形成容腔,所述移動電源還包括喇叭5、指紋識別模組6;
所述外殼1內底面設有喇叭定位槽11,喇叭定位槽11底面設有喇叭出音孔12,所述喇叭5嵌於所述喇叭定位槽11內,在外殼1側壁,設有充電孔13、放電孔14、指紋鍵開孔17,其底面設有主板裝配定位柱15、電池定位槽16;
所述主板4上焊接有主控晶片及與主控晶片電路連接的加速度傳感器41、RAM存儲器42、供電連接器43、外接充電口44、外接放電口45、FPC連接器46、喇叭觸點47,所述主板4上還設置有主板裝配孔48,所述主板4通過主板裝配孔48套入主板裝配定位柱15定位於外殼1容腔內,定位後使外接充電口44對準充電孔13、外接放電口45對準放電孔14;
所述喇叭5通過喇叭引線51連接主板4上的喇叭觸點47;
所述電池3設於電池定位槽16內,使電池觸點31與供電連接器43電性接觸;
所述指紋識別模組6設有指紋FPC 61,所述指紋FPC 61連接於FPC連接器46上,所述指紋識別模組6的觸摸部裙邊通過背膠7粘貼於外殼1內側壁,使指紋識別模組6的觸摸部從指紋鍵開孔17處穿出。
所述主板4呈直角L型狀,其L型內側設於電池3的電池定位槽16邊緣。
所述供電連接器43採用彈片接觸型連接器或FPC板板連接器型的連接器。
所述喇叭5與喇叭觸點47的引線連接可以使用彈片壓接替代。
所述電池殼2蓋合面的三邊邊緣設有凸起的電池殼卡扣21;
所述外殼1內側壁的其中三個面上,設置有與所述電池殼卡扣21匹配的外殼卡扣18;
電池殼2與外殼1通過電池殼卡扣21扣合在外殼卡扣18上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移動電源安裝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主板4通過主板裝配定位柱15定位,定位後使外接充電口44對準充電孔13、外接放電口45對準放電孔14;
步驟二、將喇叭5裝入喇叭定位槽11內,使其發聲面朝向喇叭出音孔12,喇叭5通過喇叭引線51連接主板4上的喇叭觸點47;
步驟三、在電池定位槽16內裝入電池3,電池3為鋰電池;
步驟四、將指紋識別模組6通過背膠7粘貼於外殼1內側壁,使指紋識別模組6的觸摸部從指紋鍵開孔17處穿出;
步驟五、蓋上電池殼2,並使電池殼卡扣21扣合在外殼卡扣18上,完成移動電源的裝配。
在本實用新型中,採用的是指紋識別方案提供用戶的身份識別,如果為了降低成本,亦可選用設計較為隱蔽的物理按鍵來關閉或開啟防盜功能。移動電源和智能終端的充電線,可以將一個pin腳定義為防盜檢測,一旦移動電源開啟防盜功能,則在充電線連接通路時一直處於安全狀態,而在未關閉防盜功能時就將充電線拔下,檢測pin腳將可以識別到斷路狀態,從而觸發報警。在上文提到的實施案例中,將用戶的指紋信息存儲在RAM單元,同時也可將功能擴展為將加速度傳感器的數據採集也收集到RAM單元,則該移動電源可以記錄諸如跌落,摔倒等信息,作為後續產品出現損壞時的免責證據。由於移動電源自帶喇叭,那麼該移動電源還可拓展為音箱模式,通過數據線連接或者藍牙連接即可。可以增加LED指示燈作為燈光報警輔助,同時也可以作為移動電源剩餘電量指示,也可以用於提示防盜功能開啟或者關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