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蟹類養殖籠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2:32:41
專利名稱:一種蟹類養殖籠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蟹類養殖籠,屬人類生活必需之水產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梭子蟹、青蟹等蟹類是重要的水產養殖品種,但因其螯足強大好鬥,在傳統池式養殖模式下,脫殼時和交配季節自相殘殺現象嚴重,養殖成活率很低。為此,各地開展了單體籠養方式,即將蟹獨個放在由上下抱箍和網衣構成的籠體中,而籠吊在水中養殖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提高了養殖成活率,但由於在每次投餌時需要將養殖籠逐個提離水面,打開籠子後進行投喂,投餌勞動強度很大,投餵效率極低,人工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種投餌時不必提離水面的一種蟹類養殖籠。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蟹類養殖籠,有抱箍和網衣構成的籠體,所說籠體有多個並以上下相疊的方式組合,各層籠體都有一根投餌管向上穿過籠頂到達水面之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在多層籠體上為各層專設了一根投餌管。需要投餌時,可以直接將餌料投進升出水面的各投餌管管口中,餌料通過重力作用經投餌管分別落入到該投餌管下口所在籠體內,從而實現精準投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投餵時無需將養殖籠提離水面,直接通過浮出水面的投餌管道投餌,大大降低人工投餵勞動強度,同時避免投餵餌料對養殖品種造成驚擾,提高了養殖效率和梭子蟹成活率。所說各層籠體的籠頂為頂板,頂板上有安裝投餌管的孔,下一層籠體的頂板為上一層籠體的籠底,使投餌管在活動的水體中不會對籠頂因撕扯撐擠而產生破壞。所說各層籠體的籠底為底板,上層籠體的底板為下層籠體的籠頂且開有供下層籠體的投餌管通過的孔,使籠體內的蟹停留在底板上,而底板使上下兩層籠體完全隔絕,徹底避免了兩層籠體內的蟹的爭鬥。所說網衣成圓筒狀圍在各層的底板和頂板外,並以抱箍固定在板的側邊上。所說網衣在每層籠體位置上各有一個啟閉門,啟閉門用來對籠體內部進行操作,如投放、捕捉、清理等。所說投餌管上端固定在同一塊投餌平板上,投餌平板上開有與籠體層數一致的孔,投餌管插在孔內。所說投餌平板上固定投餌管的孔有標誌裝置,各標誌裝置與該孔內安裝的投餌管所對應的籠體層次相聯繫,以方便認準投餌。所說底板和頂板和投餌平板是大小一致的,並且開有數量和位置和大小都相同的投餌管孔,以方便製作。同時配置有對未穿插有投餌管的孔進行堵塞的孔塞,以防蟹和餌料的逃逸。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中:1_投餌平板,2-投餌口,3-投餌管,4-頂板,5-網衣,6-抱箍,7-拉鏈,8-底板,9-孔塞;圖2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部分結構剖視圖,圖中:11_投餌平板,12-連接螺母,13-投餌管,14-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例,進一步闡述但並不能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1、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結構如圖1所示,由等徑的圓形頂板4和底板8以及圍在兩
板外的網衣5構成養殖籠的單兀-籠體,本例有六層籠體上下疊加為一圓柱形籠,其中網
衣是整片圍在各頂板和底板外並用抱箍6固定在板側柱面上,而隔在上下層之間的上層籠體底板和下層籠體頂板為同一塊板。所有頂板和底板上都有同一圓周上六等分開設的等徑圓孔,有六根長短不一的投餌道3,它們的下端穿過目標籠體頂板及其以上的各頂(底)板上所開的孔,上端分別固定在一投餌平板I的孔內,上端管口即為投餌口 2。六根投餌管的下端的目標籠體在不同的層,即每層籠體各有一根專門的投餌管連通到投餌平板的孔內。對於最上層籠體底板以下的各板上未插投餌管的孔用孔塞9封閉。每層籠體柱面上的網衣上都有一個啟閉門,是網衣上切出一門形割線並安裝上拉鏈7形成的,用以對籠內操作時通過。2、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總體結構同上,各板與投餌管的連接結構如圖2所示。圓盤形投餌平板11和底板14、頂板各板都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製成,外徑366毫米,厚度2毫米,圓盤近邊處的一個圓周上等分設置6個投餌孔。投餌孔孔徑58毫米,孔壁向下凸出28毫米,孔壁厚2.5毫米,孔內、外壁都有螺紋。投餌管13有兩種長度,一種長500毫米,另一種150毫米,都採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製成,投餌管外徑58毫米,下端有與投餌孔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上端無螺紋而有擋箍,用於插入投餌孔下部。連接螺帽12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製成,有與投餌孔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底端有供投餌孔穿過的孔的內臺階,用來通過將擋箍壓在投餌孔下端而將投餌管上端固定在板上。還有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製成的標記圈,標記圈有與投餌孔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和不小於投餌管內徑的孔,用於旋嵌在投餌平板上的6個投餌孔中,以作投餌識別。對於未安裝投餌管的板孔用孔塞封閉,孔塞是前述標記圈的悶蓋形式。安裝時先將短的投餌管下端固定在各層籠體底板上,再逐層將頂板(上層籠體的底板套在投餌管上端並用連接螺母固定,隨後將長的投餌管下端固定在最上層籠體頂板,再將投餌平板套在投餌管上端並用連接螺母固定,最後將網片長1050毫米、寬950毫米,網眼規格為10毫米XlO毫米的網衣圍在六層養殖空間的頂底板外,用抱箍固定。網片上與6個養殖層對應位置分別裝有一條呈倒「U」型的塑料拉鏈,用於捕獲等操作的通過啟閉門。利用該養殖籠進行養殖時,每層籠體空間內放養一個梭子蟹,固定於圍塘的投館棧橋或淺海浮筏上。投餌時,養殖人員直接將餌料投進浮出水面的投餌平板上的6個投餌口中,使得餌料通過重力作用經六根投餌管道分別垂直降落到所對應的一層籠體中,實現對每層籠體內的蟹做到精準投喂。
權利要求1.一種蟹類養殖籠,有抱箍和網衣構成的籠體,其特徵是所說籠體有多個並以上下相疊的方式組合,各層籠體都有一根投餌管向上穿過籠頂到達水面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各層籠體的籠頂為頂板,頂板上有安裝投餌管的孔,下一層籠體的頂板為上一層籠體的籠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各層籠體的籠底為底板,上層籠體的底板為下層籠體的籠頂且開有供下層籠體的投餌管通過的孔。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網衣成圓筒狀圍在各層的底板和頂板外,並以抱箍固定在板的側邊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網衣在每層籠體位置上各有一個啟閉門。
6.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投餌管上端固定在同一塊投餌平板上,投餌平板上開有與籠體層數一致的孔,投餌管插在孔內。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投餌平板上固定投餌管的孔有標誌裝置,各標誌裝置與該孔內安裝的投餌管所對應的籠體層次相聯繫。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其特徵是所說底板和頂板和投餌平板是大小一致的,並且開有數量和位置和大小都相同的投餌管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蟹類養殖籠,有抱箍[6]和網衣[5]構成的籠體,所說籠體有多個並以上下相疊的方式組合,各層籠體都有一根投餌管[3]向上穿過籠頂到達水面之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蟹類養殖籠,在多層籠體上為各層專設了一根投餌管。需要投餌時,可以直接將餌料投進升出水面的各投餌管管口中,餌料通過重力作用經投餌管分別落入到該投餌管下口所在籠體內,從而實現精準投喂。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投餵時無需將養殖籠提離水面,直接通過浮出水面的投餌管道投餌,大大降低人工投餵勞動強度,同時避免投餵餌料對養殖品種造成驚擾,提高了養殖效率和梭子蟹成活率。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999065SQ2013200086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7日
發明者袁久堯, 徐志進, 吳一挺 申請人: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