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溫包覆釜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6:19:16
本發明涉及包覆釜結構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溫包覆釜。
背景技術:
現有的需要包覆和碳化處理的材料是通過包覆釜和碳化爐分別進行材料加工而形成的,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材料的製作周期長,且現有的包覆釜在經行攪拌的過程中,物料放料的速度慢,包覆釜的內壁的粘附料多,進而使得整個包覆釜內的溫控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溫包覆釜,其將物料投入釜體內後,可以同時完成包覆、碳化,且釜內壁的粘附料少、物料放料速度快,其使得物料可以一次成型,提高了物料的生產效率。
一種高溫包覆釜,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釜體結構,所述釜體結構的外部包覆有電加熱爐,所述釜體結構的上部上凸於所述電加熱爐,所述釜體結構的底部下凸於所述電加熱爐,所述釜體結構的上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釜體結構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其特徵在於:所述釜體結構包括上部入料位置、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下部收口位置、底部出料位置,所述釜體結構的內腔中心軸位置設置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頂部上凸於所述釜體結構後連接有電機的輸出軸,所述攪拌軸的底部對應於所述出料口的位置設置有出料螺旋結構,所述攪拌軸位於所述釜體結構的上部入料位置的內腔部分固裝有上封頭刮刀組件,所述上封頭刮刀組件的套筒緊固套裝於所述攪拌軸的對應上部位置,所述上封頭刮刀組件的刮刀沿著所述上部入料位置的內壁的形狀布置,所述攪拌軸的中下部分固裝有雙螺帶攪拌器,所述雙螺帶攪拌器包括內螺旋、外螺旋,所述外螺旋順著螺旋方向設置有間隔布置的外刮板,所述內螺旋對應於所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的部位順著螺旋方向設置有間隔布置的推板。
其進一步特徵在於:
所述上封頭刮刀組件的刮刀所對應的刮刀面和所述釜體結構的對應內壁間距為10~25mm,確保刮刀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的內壁;
所述外刮板的外壁和所述釜體結構的對應內壁見留有8~10mm的間距,確保外刮板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的內壁;
所述攪拌軸上設置有自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至下部收口位置自上而下水平橫向布置的安裝杆,所述安裝杆對應於所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的兩端分別為長端、短端,所述內螺旋順著最底部的安裝杆的一端自下而上螺旋布置,所述內螺旋經過所有的位於所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區域內的所述安裝杆的短端,所述外螺旋順著最底部的安裝杆的另一端自下而上螺旋布置,所述內螺旋經過所有的位於所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區域內的安裝杆的長端;
所述安裝杆位於所述下部收口位置的結構順著收口的內壁自上而下兩端均勻收縮,位於所述下部收口位置最上部的安裝杆的對應於所述內螺旋的經過位置設置有安裝避讓位,確保內螺旋進入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後形成較小的螺旋直徑;
位於所述下部收口位置的至少兩個所述安裝杆的兩側最外端固裝有一組下部刮板,所述下部刮板的外壁和所述釜體結構的對應內壁見留有8~10mm的間距,確保下部刮板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的內壁;
所述釜體結構的上部設置有機架安裝座,機架的底部固裝於所述機架安裝座,電機固裝於所述機架,所述攪拌軸的頂部上凸於所述釜體結構後延伸至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位置,所述攪拌軸的頂部通過聯軸器連接所述電機的輸出軸;
所述機架安裝座的中心位置設置有軸向的滑動軸套,所述滑動軸套深入所述釜體結構的內部,所述攪拌軸的貫穿所述滑動軸套的部分的外環面設置有高溫機械密封結構,其確保釜體結構內部的密封性;
其還包括有測溫儀器,所述測溫儀器深入至所述釜體結構的內腔內,便於實時監測釜體結構內腔的溫度,然後實時調整;
所述釜體結構的上部入料位置通過法蘭結構固定連接所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的安裝法蘭,其使得整個釜體結構拆裝方便,且穩定性好。
採用本發明的結構後,通過內螺旋、外螺旋組合形成的雙螺帶攪拌器,其使得物料在順時針攪拌過程中物料運動方向從電機上方看順時針旋轉是外圍物料向上提升中間部分物料向下運動,同時控制電機熱爐對溫度進行控制,整個工藝反應結束後,攪拌旋轉改為逆時針、從而方便物料出料,且由於出料口的位置設置有出料螺旋結構,使得放料速度快,雙螺旋結構使得內圈的粘附料少,上封頭刮刀組件、外刮板結構使得內壁的粘附料少,進而確保釜體結構內腔的溫度;綜上,其將物料投入釜體內後,可以同時完成包覆、碳化,且釜內壁的粘附料少、物料放料速度快,其使得物料可以一次成型,提高了物料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釜體結構1、電加熱爐2、進料口3、出料口4、上部入料位置5、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下部收口位置7、底部出料位置8、攪拌軸9、電機10、出料螺旋結構11、上封頭刮刀組件12、套筒13、刮刀14、雙螺帶攪拌器15、內螺旋16、外螺旋17、外刮板18、安裝杆19、安裝避讓位20、下部刮板21、機架安裝座22、機架23、聯軸器24、滑動軸套25、高溫機械密封結構26、測溫儀器27、法蘭結構28、推板29。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高溫包覆釜,見圖1:其包括釜體結構1,釜體結構1的外部包覆有電加熱爐2,釜體結構1的上部上凸於電加熱爐2,釜體結構1的底部下凸於電加熱爐2,釜體結構1的上部設置有進料口3,釜體結構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4,釜體結構1包括上部入料位置5、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下部收口位置7、底部出料位置8,釜體結構1的內腔中心軸位置設置有攪拌軸9,攪拌軸9的頂部上凸於釜體結構1後連接有電機10的輸出軸,攪拌軸9的底部對應於出料口4的位置設置有出料螺旋結構11,攪拌軸9位於釜體結構1的上部入料位置5的內腔部分固裝有上封頭刮刀組件12,上封頭刮刀組件12的套筒13緊固套裝於攪拌軸9的對應上部位置,上封頭刮刀組件12的刮刀14沿著上部入料位置5的內壁的形狀布置,攪拌軸9的中下部分固裝有雙螺帶攪拌器15,雙螺帶攪拌器15包括內螺旋16、外螺旋17,外螺旋17順著螺旋方向設置有間隔布置的外刮板18,內螺旋16對應於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的部位順著螺旋方向設置有間隔布置的推板29,推板29推動黏結的粉料,加強粉料運動強度、同時既起到強度加強作用。
上封頭刮刀組件12的刮刀14所對應的刮刀面和釜體結構1的對應內壁間距為10~25mm,確保刮刀14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的內壁;
外刮板18的外壁和釜體結構1的對應內壁見留有8~10mm的間距,確保外刮板18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的內壁;
攪拌軸9上設置有自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至下部收口位置7自上而下水平橫向布置的安裝杆19,安裝杆19對應於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的兩端分別為長端、短端,內螺旋16順著最底部的安裝杆19的一端自下而上螺旋布置,內螺旋19經過所有的位於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區域內的安裝杆的短端,外螺旋17順著最底部的安裝杆19的另一端自下而上螺旋布置,內螺旋經過所有的位於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區域內的安裝杆19的長端;
安裝杆19位於下部收口位置7的結構順著收口的內壁自上而下兩端均勻收縮,位於下部收口位置7最上部的安裝杆19的對應於內螺旋16的經過位置設置有安裝避讓位20,確保內螺旋16進入到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後形成較小的螺旋直徑;
位於下部收口位置7的至少兩個安裝杆19的兩側最外端固裝有一組下部刮板21,下部刮板21的外壁和釜體結構1的對應內壁見留有8~10mm的間距,確保下部刮板21對於粘附料的刮除、且不損壞釜體結構1的內壁;
釜體結構1的上部設置有機架安裝座22,機架23的底部固裝於機架安裝座22,電機10固裝於機架23,攪拌軸9的頂部上凸於釜體結構1後延伸至電機10的輸出軸位置,攪拌軸9的頂部通過聯軸器24連接電機10的輸出軸,電機10具體為齒輪減速電機;
機架安裝座22的中心位置設置有軸向的滑動軸套25,滑動軸套25深入釜體結構1的內部,攪拌軸9的貫穿滑動軸套25的部分的外環面設置有高溫機械密封結構26,其確保釜體結構1內部的密封性;
高溫機械密封結構具體為金屬波紋管機械密封;
其還包括有測溫儀器27,測溫儀器27深入至釜體結構1的內腔內,便於實時監測釜體結構1內腔的溫度,然後實時調整;
釜體結構1的上部入料位置5通過法蘭結構28固定連接中部圓柱形攪拌位置6的安裝法蘭,其使得整個釜體結構1拆裝方便,且穩定性好。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發明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發明創造的實施範圍。凡依本發明創造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發明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