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裝飾頂蓋的瓶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09:45:41 1
專利名稱:帶裝飾頂蓋的瓶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瓶 蓋裝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
背景技術:
當前帶裝飾頂蓋的酒瓶蓋,頂蓋與外蓋裝配方式主要採用超聲波焊接、粘膠、硬壓入等裝配方式。超聲波焊接方式不足之處主要1)裝配麻煩,エ序多,需專門機器與人員;2)生產成本高;3)質量不穩定,廢品率高;粘膠方式不足之處主要1)在生產過程中,膠容易流到產品表面造成報廢;2)生產效率低,成本高,人工多;硬壓入方式不足之處主要1)對配合產品尺寸要求高,過盈量太大,產品裝配過程中容易裂,過盈量太小產品易鬆脫;2)質量不太穩定。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ー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它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裝配麻煩、エ序多、生產成本高、質量不穩定等缺點。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包括外蓋和裝飾頂蓋,所述外蓋上具有一與所述裝飾頂蓋匹配的凹陷結構,該凹陷結構的內壁上設計有ー圈凹槽,該凹陷結構的底面上設計有一止轉筋,所述裝飾頂蓋上設計有卡扣結構和缺ロ,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凹槽卡止固定,所述止轉筋與所述缺ロ卡止固定。作為優選,所述卡扣結構設於裝飾頂蓋底部圓周邊緣。作為優選,所述卡扣結構由均勻圍繞裝飾頂蓋的若干個扣耳構成。作為優選,所述卡扣結構由三個扣耳組成。作為優選,所述止轉筋位於凹陷結構底面靠近凹槽位置,所述缺ロ位於裝飾頂蓋底面靠近邊緣位置。作為優選,所述裝飾頂蓋底端設有ー圈圓錐導向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I)結構簡單,裝配方便;2)結構可靠,裝配牢固;3)單人可作業,效率高,生產成本低;4)因為都是機械結構進行裝配,質量穩定,廢品率低。
圖I為本實用新型裝飾頂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裝飾頂蓋仰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裝飾頂蓋剖視圖;[0021]圖4為圖3中A處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外蓋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外蓋剖視圖。圖中1、裝飾頂蓋;2、缺ロ ;3、扣耳;4、圓錐導向面;5、外蓋;6、凹槽;7、止轉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如圖I至圖6所示,一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包括外蓋5和裝飾頂蓋1,所述外蓋5上具有一與所述裝飾頂蓋I匹配的凹陷結構,該凹陷結構的內壁上設計有ー圈 凹槽6,該凹陷結構的底面上設計有一止轉筋7,所述裝飾頂蓋I上設計有卡扣結構和缺ロ
2,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凹槽6卡止固定,所述止轉筋7與所述缺ロ 2卡止固定,所述卡扣結構設於裝飾頂蓋I底部圓周邊緣,所述卡扣結構由均勻圍繞裝飾頂蓋I的若干個扣耳3構成,本實施使中卡扣結構由三個扣耳3組成。所述止轉筋7位於凹陷結構底面靠近凹槽6位置,所述缺ロ 2位於裝飾頂蓋I底面靠近邊緣位置。為使裝配更容易,在裝飾頂蓋I底端設有ー圈圓錐導向面4,其在裝配過程中起導向作用。本實用新型的裝配過程如下首先讓裝飾頂蓋I的缺ロ 2沿外蓋5的止轉筋7方向進入,此時止轉筋7與缺ロ 2卡止起到防止裝飾頂蓋I轉動的作用;接著將卡扣結構扣入凹槽6內,使裝飾頂蓋I與外蓋5兩者固定在一起,裝配完成。
權利要求1.一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包括外蓋(5)和裝飾頂蓋(1),其特徵在於所述外蓋(5)上具有一與所述裝飾頂蓋(I)匹配的凹陷結構,該凹陷結構的內壁上設計有一圈凹槽(6),該凹陷結構的底面上設計有一止轉筋(7),所述裝飾頂蓋(I)上設計有卡扣結構和缺ロ(2),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凹槽(6)卡止固定,所述止轉筋(7)與所述缺ロ(2)卡止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結構設於裝飾頂蓋(I)底部圓周邊緣。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結構由均勻圍繞裝飾頂蓋(I)的若干個扣耳(3)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卡扣結構由三個扣耳(3)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止轉筋(7)位於凹陷結構底面靠近凹槽(6)位置,所述缺ロ(2)位於裝飾頂蓋(I)底面靠近邊緣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其特徵在於所述裝飾頂蓋(I)底端設有ー圈圓錐導向面(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帶裝飾頂蓋的瓶蓋,包括外蓋和裝飾頂蓋,所述外蓋上具有一與所述裝飾頂蓋匹配的凹陷結構,該凹陷結構的內壁上設計有一圈凹槽,該凹陷結構的底面上設計有一止轉筋,所述裝飾頂蓋上設計有卡扣結構和缺口,所述卡扣結構與所述凹槽卡止固定,所述止轉筋與所述缺口卡止固定。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裝配方便;結構可靠,裝配牢固;單人可作業,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因為都是機械結構進行裝配,質量穩定,廢品率低。
文檔編號B65D51/24GK202464392SQ20112054311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2日
發明者李晏 申請人:成都鑫豪斯數控機械製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