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器的室內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5-29 20:48:06 1
專利名稱:空調器的室內單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提高的能量效率及淨化吸入空氣功能的空調器室內單元。
背景技術:
空調器是一種根據需求目標將預定空間中的空氣調節至最佳狀態的裝置。近來,對空調器的需求不斷增加以使得生活環境更加舒適。空調器安裝在交通工具、辦公室、家等的室內空間或牆壁上,用於冷卻或加熱內部的空氣。空調器依次在壓縮-冷凝-膨脹-蒸發這樣的循環中操作。
空調器概略地分為分體式和整體式,其中在分體式中室外單元和室內單元單獨地安裝,整體式中室外單元和室內單元一體地安裝。室外單元中安裝有冷凝器和壓縮機,且通常安裝於室外。在另一方面,室內單元中安裝有蒸發器,且其通常安裝於室內。
根據相關技術的空調器室內單元包括構成外型的本體和構成前部外型的面板。熱交換器、風機等設置在本體內部,而且允許使用者來對空調器進行操作的操作單元設置於面板。
用於排出調節空氣的出口形成在本體的前部上部,而且將空氣吸入本體的入口形成在本體的下部側部。
多個葉片旋轉安裝在入口和出口中,用於控制吸入空氣或排出空氣的方向。
然而,根據相關技術的空調器室內單元,由於通過形成在本體側部的入口吸入,這樣僅吸入了本體側部空間內的空氣,從而降低了空氣吸入效率。
並且,由於降低了空氣吸入效率,也同時降低了本體的空調效率,並最終降低了空調器室內單元運轉的能量效率。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基本上可以避免由於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陷產生一個或多個問題。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能夠通過將空氣由多個方向吸入本體來提高空氣吸入效率及能量效率。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能夠淨化由多個方向吸入的空氣。
本發明其他的優點、目的和特點一部分將在隨後的說明中闡述,其餘部分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隨後的審查中將會更加明顯或可通過發明的實踐獲知。本發明的目的和其它優點可通過書面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指出的具體結構實現並獲得。
為了實現這些目的及其他優點並根據本發明的目的,在這裡做具體化及概括地描述,這裡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包括構成外型且其中具有熱交換器和風扇單元的本體;形成在本體前下部的前入口;形成在本體兩側的側入口;形成在前入口內部且具有至少一個淨化吸入空氣的過濾器的吸氣過濾單元;以及容納吸氣過濾單元的過濾器殼體。
對於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這裡提供的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包括構成外型的本體;構成在本體下部外型且具有形成於底座前側的前入口的底座;形成在前入口內部且具有至少一個淨化吸入空氣的過濾器的吸氣過濾單元;以及同底座的上表面相連來容納吸氣過濾單元的過濾器殼體。
根據本發明,由於入口形成在本體的側部及前部,能夠由多個方向吸入空氣,從而提高了空氣吸入效率。
因此,提高了室內單元的空調效率,這樣導致了在室內單元工作時能量效率的增加。
並且,由於空氣由多個方向吸入本體,能夠減少用於空氣調節的時間。
並且,設置吸氣過濾單元來淨化吸入空氣。由於吸氣過濾單元安裝於過濾器殼體,其能夠容易地更換。
並且,吸氣過濾單元安裝於過濾器殼體,防止了吸氣過濾單元中心部彎曲。
應該理解,本發明上文的一般性說明以及下文的詳細說明只是示範性和說明性的,旨在為要求保護的發明提供更進一步的解釋。
附圖提供對本發明更進一步的理解,是併入以及組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示出具體實施方式
與說明書一起足以闡明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的透視圖;圖2示出了室內單元的分解透視圖;圖3示出了安裝有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吸氣過濾單元的底座的透視圖;圖4示出了不帶吸氣過濾單元的底座的透視圖;圖5示出了底座的分解透視圖;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構成過濾器殼體的前殼體的透視圖;圖7示出了前殼體的後部透視圖;以及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構成過濾器殼體的後殼體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優選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中示出了本發明的實例。儘可能地,對於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所有這些圖中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的透視圖,以及圖2示出了室內單元的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1和2,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空調器室內單元1概略地包括構成外型的本體10以及與本體10相連作為前部外型的前門60。
詳細地,本體10包括構成前側部外型的前部框架20、構成後部外型的後部框架30、一對布置在前部框架20下部兩側並用於引導空氣吸入本體10的吸入單元40以及安裝在吸入單元40和後部框架30下的底座。
前門60構成本體10的前部外型,並通過鉸鏈旋轉安裝在本體上,從而有選擇地遮蓋本體10的前表面。
更詳細地,前部框架20構成前部外型,並將本體10內部的空氣排至室內空間。
並且,前部框架20的形狀為後側開口的箱形。側出口210和220在前部框架20的左右側面的豎直方向上伸長,而且頂部出口230在前部框架20頂表面的水平方向上伸長。
排出葉片212、222和232安裝在出口210、220和230上,用於有選擇地分別遮蓋出口210、220和230。此處,排出葉片212、222和232通過鉸鏈旋轉安裝在前部框架20中,因此使用者能夠控制排至外側的空氣的方向。當空調器不工作時,排出葉片212、222和232關閉出口210、220和230,以防止室內空氣通過出口210、220和230流入本體10。
因此,在本體10內調節了的空氣通過側出口210和220在本體10的側向排出,並通過頂部出口230在本體10向上的方向上排出。由於空氣由本體10的兩側方向和向上方向排出,空氣在三個方向三維地進行調節。
大致成矩形板狀的前蓋250安裝在前部框架20的前表面。詳細地,用於容納多個用來操作本體10的電子部件的安裝凹部252在前蓋250的中心部向後凹進。
前門60安裝於前部框架20的前表面。前門60包括構成外型的門框610、容納於門框610的前面板620。前面板520的前表面由前玻璃形成,而且前玻璃由回火玻璃形成。
詳細地,將平板玻璃加熱至接近軟化溫度的500至600℃,並然後用壓縮的冷卻空氣迅速地冷卻,從而壓縮玻璃表面及擴展玻璃內部。
這樣的回火玻璃與一般的玻璃相比,其彎曲強度大3-5倍,衝擊阻力大3-8倍,並具有極好的耐熱性。由於回火玻璃內部保持了平衡的應力,即使輕微地切割回火玻璃的邊緣也會導致整個回火玻璃碎成小塊。因此,在玻璃的回火處理之前,平板玻璃必須模製成適於預定目的的形狀和尺寸。
回火玻璃形成的前面板620構成前門60的前表面。前門60為具有長度的矩形板狀。前門60的前表面可以預定曲率向前彎曲或成平板形狀。前面板620的前表面或後表面中的任一個或兩個表面可覆有彩色薄膜。
用於室內單元1外部操作的操作單元630布置在前面板620的上部中間部位。操作單元630包括允許使用者來操作室內單元630的操作按鈕632和用於顯示空調器工作狀態等的顯示單元634。
一對吸入單元40布置於前部框架20下部兩側,且可分為右吸氣單元和左吸氣單元。吸入單元40相對於前部框架20和底座50可旋轉地安裝。此處,該對吸入單元40安裝在不同的位置,但是它們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以下的描述適用於左和右吸入單元兩者。
詳細地,每一吸入單元40包括構成外型且具有側入口412的框架410、與側入口412相連用於有選擇地遮蓋側入口412的吸入葉片420、以及布置在框架410內部用於淨化吸入空氣的預濾器430。
更詳細地,側入口412在框架410中豎直地延伸。吸入格柵414在側入口412內部成格柵形狀,用於為吸入的空氣提供流動通道。
吸入葉片420可旋轉地安裝於框架410,用於根據旋轉角度來控制吸入的空氣量。
導引肋416安裝於框架410,用於導引預濾器430的安裝,藉此預濾器430滑動並安裝於框架410。
同時,後部框架30安裝在前部框架20的後側。後部框架30構成本體10的後部外型,且在頂表面和底表面敞開。頂面板310與後部框架30的敞開頂表面相連,而且底座50與後部框架30的敞開底表面相連。
後部框架30其中包括熱交換器320、排水單元330、風扇單元340以及集塵器350。熱交換器320進行吸入本體10的空氣與製冷劑之間的熱交換。排水單元330收集熱交換器320熱交換時產生的冷凝水。風扇單元340強制空氣流入本體10。集塵器350過濾流向風扇單元340的空氣中的灰塵。
詳細地,在後部框架30上部,熱交換器320以預定的角度傾斜地安裝,從而增加熱交換面積。
排水單元330布置在熱交換器320下部,用於接收熱交換器320熱交換時產生的冷凝水。此處,排水單元330中收集的冷凝水可通過排水軟管(未示出)等排出本體10。
風扇單元340安裝在排水單元330下部用於產生吸力。當風扇單元340工作時,室外空氣能夠通過入口藉助吸力流入本體10。
集塵器350安裝在風扇單元340的前側,用於再次過濾通過吸入過程過濾的空氣,因此能夠將淨化空氣排至外側。
底座50安裝在後部框架30和吸入單元40下部,用於支持後部框架30和吸入單元40。也就是說,底座50的後頂部與後部框架30相連,而且其前頂部與吸入單元40相連。
底座50形成有前入口510,用於從本體10前側吸入空氣。並且,底座50的上部形成有吸氣過濾器單元520,用於淨化通過前入口510吸入的空氣。吸氣過濾單元520可通過過濾器殼體550安裝於底座50。
在下文,將描述吸氣過濾單元520的安裝結構。
圖4示出了不帶吸氣過濾裝置的底座的透視圖,以及圖5示出了底座的分解透視圖。
參見圖3至5,底座50包括用於過濾通過前入口510吸入的空氣的吸氣過濾單元520。吸氣過濾單元520包括多個安裝在過濾器殼體550中的過濾器。
詳細地,過濾器殼體550安裝在底座50的上部,且其包括前殼體560和與前殼體560後側相連的後殼體580。前殼體560可用各種方法與後殼體580相連,例如可使用鉤來進行連接。
吸氣過濾單元520水平地安裝在過濾器殼體550中。因此,通過前入口510水平吸入底座50的空氣豎直地流過吸氣過濾單元520。
此處,前入口510可在向上方向上圓化,因此水平吸入的空氣能夠容易地在豎直方向上流動。並且,底座50內部形成的流動通道可在向上的方向上圓化。
並且,為了流暢地過濾空氣,吸氣過濾單元520對應於前入口510來布置。
吸氣過濾單元520包括安裝在過濾器殼體550下部的預濾器522、安裝在預濾器522之上的高效微粒捕集(HEPA)過濾器524、以及安裝在HEPA過濾器524之上的毫微(nano)過濾器526。
詳細地,預濾器522初始淨化通過前入口510吸入的空氣,並過濾淨化空氣中含有的相對較大的灰塵及異物。
HEPA過濾器524淨化預濾器522不能淨化的、相對較小的灰塵和異物。
毫微過濾器526淨化流過HEPA過濾器524的空氣中含有的細微細菌及氣味顆粒。
如上所述,由於吸入過濾單元520包括多個過濾器預濾器522、HEPA過濾器524及毫微過濾器526,因此能夠更徹底地淨化通過前入口510吸入的空氣。
每一個過濾器522、524及526能夠用過濾器套530來支持並保護防止外部撞擊。過濾器套530形成有把手534,因此使用者能夠容易地安裝或分離每一個過濾器522、524及526。
並且,多個障礙突起532形成在過濾器套530的側部,用於防止安裝在過濾器殼體550中的過濾器套530容易地由過濾器殼體550脫落。
障礙突起532與形成於過濾器殼體550中的障礙肋(圖7中573)互相干涉。也就是說,當過濾器套530安裝在過濾器殼體550中時,障礙突起532與障礙肋幹涉,藉此防止過濾器套530與過濾器殼體550容易地脫離。
此處,在過濾器套530的安裝過程期間,障礙突起532表示過濾器套530的安裝程度。也就是說,當過濾器套530由過濾器殼體550前側安裝至後側時,障礙突起532的後表面與障礙肋的前表面彼此幹涉。就此,當使用者進一步將過濾器套530推至後側時,障礙突起532由於障礙肋的彈性通過障礙肋插入後側。
因此,由於障礙突起532與障礙肋彼此幹涉,使用者都能夠容易地把握過濾器套530的安裝程度。
以下,將詳細描述過濾器殼體550的結構。
圖6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構成過濾器殼體的前殼體的透視圖,圖7示出了前殼體的後部透視圖,以及圖8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構成過濾器殼體的後殼體的透視圖。
參見圖6和7,多個過濾器在可安裝的高度形成在前殼體560中,而且用於容納過濾器的容納槽由多個水平梁形成。
詳細地,水平梁包括構成前殼體560上部外型的上梁565、由上梁565向下且以預定距離間隔的上部中間梁567、由上部中間梁567向下且以預定距離間隔的下部中間梁569、以及由下部中間梁569向下且以預定距離間隔來形成前殼體560下部外型的下梁571。
此處,水平梁565、567、569和571之間的間隔由於過濾器522、524和526的厚度可能不同。
用於容納過濾器522、524和526的容納槽分別由水平梁565、567、569和571形成。詳細地,用於容納毫微過濾器526的毫微過濾器容納槽566形成在上梁565和上部中間梁567之間。用於容納HEPA過濾器524的HEPA過濾器容納槽568形成在上部中間梁567和下部中間梁569之間。用於容納預濾器522的預濾器容納槽570形成在下部中間梁569和下梁571之間。
如上所述,由於容納過濾器522、524和526的容納槽566、568和570分別由水平梁565、567、569和571形成,因此過濾器522、524和526能夠安裝在前殼體560的水平方向。
用於將前殼體560安放在底座50上側上的安放端部562由前殼體560的兩側水平地伸出。
前殼體560可以鉤方式採用預定部位疊置來與後殼體580相連。由此,前殼體560包括與形成在後殼體580的鉤相連的鉤連接孔。詳細地,鉤連接孔包括形成於安放端部562中的下部連接孔563和形成於前殼體560上表面的上部連接孔564。
同時,如上所述,障礙肋573一體地形成於前殼體560的後側面。障礙肋573形成在每一個容納槽566、568和570的兩端,用於同障礙突起532彼此幹涉。
參見圖8,後殼體580的前表面以與前殼體560的後表面相對應的形狀來形成,因此後殼體580與前殼體560相連。
用於將後殼體安裝至底座50的安放端部582形成在後殼體580兩側。與連接件相連的連接件孔584形成在安放端部582中,因此與前殼體560相連的後殼體580固定至底座50。
詳細地,後殼體580形成有插入前殼體560鉤連接孔563和564中的固定鉤。固定鉤包括形成於安放端部582上表面前部的下部鉤583和形成於後殼體580頂表面前部的上部鉤585。
此處,固定鉤形成於後殼體580,且與固定鉤相連的鉤連接孔形成於前殼體560。然而,與之相反,固定鉤可形成於前殼體560,且鉤連接孔可形成於後殼體580。
同時,過濾器導件在後殼體580中水平地延伸,從而導引過濾器522、524和526的插入。
詳細地,過濾器導件包括導引毫微過濾器526插入的上部導件587和導引HEPA過濾器524插入的中間導件586。
此處,導引預濾器522插入的過濾器導件形成在前殼體580的下梁571,且其能夠作為下部導件572。
並且,用於加強後殼體580強度的強度加強肋588形成於上部導件587和中間導件586。詳細地,強度加強肋588從每一個上部導件587和中間導件586的兩端豎直地形成。
在下文,下面將描述具有根據本發明的吸氣過濾單元的空調器室內單元的操作。
當使用者利用操作按鈕632操作室內單元1時,電壓施加到風扇單元340。然後,由風扇單元340產生吸力,從而通過入口412和510將室外空氣吸入本體10。詳細地,室外空氣通過側入口412由側向吸入本體10,且通過前入口510由前側吸入本體10。
通過側入口412吸入的空氣在流過安裝在吸入單元40中的預濾器430同時被淨化。通過前入口510吸入的空氣被淨化,而且在流過吸氣過濾單元520預濾器522、HEPA過濾器524和毫微過濾器526的同時去除空氣所含的不好氣味。
淨化空氣通過風扇單元340在向上方向上流動,並流過熱交換器。在此過程中,在空氣和熱交換器的製冷劑之間進行熱量的交換。
熱交換後的空氣通過頂部出口230和側出口210和220排至外側。
在下文,將描述將吸氣過濾單元520安裝至過濾器殼體550的過程。
空氣初始經過的預濾器522插入由下梁571和下部中間梁560形成的預濾器容納槽570,並通過下部導件572來導引插入。
同時,HEPA過濾器524插入由下部中間梁569和上部中間梁567形成的HEPA過濾器容納槽568,並通過中間導件586來導引插入。
毫微過濾器526插入由上梁565和上部中間梁567形成的毫微過濾器容納槽566,並通過上部導件587來導引插入。
使用者能夠通過把握形成於過濾器套530前部的把手534來插入每一個過濾器522、524和526,並同時將其推入每一個容納槽566、568和570。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顯然能夠對本發明進行各種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的各種修改和變化由所附得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的內容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包括構成外型且其中具有熱交換器和風扇單元的本體;形成在本體前下部的前入口;形成在本體兩側的側入口;形成在前入口內部且具有至少一個淨化吸入空氣的過濾器的吸氣過濾單元;以及容納吸氣過濾單元的過濾器殼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安裝於構成本體底部的底座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前入口形成於構成本體底部的底座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吸氣過濾單元包括預濾器、HEPA(高效微粒捕集)過濾器和毫微過濾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還包括容納並保護過濾器的過濾器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防止過濾器由過濾器殼體脫離的障礙突起形成在過濾器套的至少一側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用於與障礙突起幹涉的障礙肋形成在過濾器殼體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包括導引吸氣過濾單元安裝的前殼體,和與前殼體相連來支持吸氣過濾單元的後殼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前殼體利用鉤和鉤連接孔來同後殼體相連,其中鉤形成在前述殼體中任一個上,而鉤連接孔形成於另一個殼體上。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導引吸氣過濾單元插入的過濾器導件形成在過濾器殼體上。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用於容納過濾器的容納槽形成在過濾器殼體前部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包括多個彼此間隔預定距離的水平梁。
13.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其包括構成外型的本體;構成本體下部的底座,該底座具有形成於底座前側的前入口;形成在前入口內部且具有至少一個淨化吸入空氣的過濾器的吸氣過濾單元;以及同底座的上表面相連來容納吸氣過濾單元的過濾器殼體。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包括導引過濾器插入的前殼體和與前殼體相連來支持過濾器的後殼體。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前殼體利用鉤和鉤連接孔來同後殼體相連,其中鉤形成在前述殼體中任一個上,而鉤連接孔形成於另一個殼體上。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用於容納過濾器的容納槽形成在過濾器殼體前部中。
17.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包括導引過濾器插入的過濾器導件。
18.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吸氣過濾單元包括淨化空氣的預濾器、布置在預濾器之上的HEPA過濾器和布置在HEPA過濾器之上的毫微過濾器,而且每一個過濾器通過過濾器套來保護。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套包括防止過濾器由過濾器殼體脫離的障礙突起,而且過濾器殼體包括與障礙突起彼此幹涉的障礙肋。
20.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室內單元,其中過濾器殼體包括多個彼此間隔預定距離的水平梁。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空調器的室內單元。室內單元包括構成外型且其中具有熱交換器和風扇單元的本體,形成在本體前下部的前入口,形成在本體兩側的側入口,形成在前入口內部且具有至少一個淨化吸入空氣的過濾器的吸氣過濾單元,以及安裝吸氣過濾單元的過濾器殼體。
文檔編號F24F13/28GK101025280SQ20071000222
公開日2007年8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06年2月20日
發明者金江永 申請人:Lg電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