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李雕花取核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24 13:21:06 1
專利名稱:梅李雕花取核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水果加工機械領域,具體而言屬梅、李、杏和桃等水果雕花、取核技術領域。
雕梅是雲南省洱源民間傳統手工藝果品,是一種既有特殊風味又具藝術造型的佳品,花型有燈籠形、人字菊、扭絲菊等,相傳自大理南詔國就為人們喜愛,一直沿襲至今。
目前雕梅仍是手工作業,每個梅子要雕24-36刀,熟練工人花費2-3分鐘方能一個,效率低、成本高、不衛生、操作者手易受傷等問題,均有待解決。
現有技術中,水果去核機械不在少數,但無雕花機械,雕花取核者更鮮為人知。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雕花取核機,滿足傳統名特果品造型及加工風味的工藝要求,具有高效、衛生、安全的效果。
結合附圖1-4說明如下本發明由機架(1)、床座(2)、餵料機構(3)、水平刀盤(4)、豎直刀床(5)幾部分組成。
機架是由金屬型材構成的框架,框架內固定著一個床座(2),它由上、中、下三個平行臺板及垂直於臺板的一根空心立柱連成一體。
所述餵料機構由上橫梁(11)、餵料杆(6)、定位杆(7)、踏板(8)、下橫梁(9)、豎杆(10)組成。豎杆扦入床座(2)的上、下臺板軸套內,踏下踏板(8)豎杆可在其中滑移。定位杆上端在空心轉軸(21)內,下端與下橫梁(9)連接。
水平刀盤(4)由上盤(12)、刀杆(13)、刀頭(14)、壓蓋(15)、彈簧(16)、下盤(17)和手柄(18)組成。刀頭套裝在刀杆上,可根據鮮果直徑及雕花型式更換不同規格的刀頭。刀杆為徑向安裝,可在下盤的槽內移動,刀頭指向中心。上盤有若干條阿基米德螺旋線(或直線)筋條扦入與之對應的刀杆的槽內,上盤旋轉則刀杆徑向位移(進刀、退刀)。上盤迴位處於靜止位置時,刀刃形成一個特定迥轉空間,其直徑可有20-80毫米。
豎直刀床(5)安裝在床座(2)的中、下兩臺板上,主要有轉軸(21)、進給螺旋座(25)和豎床座襯套(26)三部分。扎頭(20)將一把具有彈性的錐形、多辨取核刀(19)旋緊在轉軸上端,空心轉軸(21)則支承在螺旋座(24)和豎床座襯套(26)內,可在二軸套內旋轉和滑移,軸端襯套裝一個皮帶輪,由馬達驅動。
進給螺旋座(25)包括導向套(22)、拉杆(27)、耳盤(24)、尾套(28)和踏板(29)。螺旋座(25)外圓至少有兩個螺旋槽與導向套(22)的銷釘配合,螺旋座可在導向套內旋轉和滑移,從而帶動轉軸移位,兩根拉杆(17)與導向套連接,穿過床座下臺板固定於尾套(28)。
水平刀盤的手柄(18)與螺旋座耳盤(24)之間有一根撥杆相互連接,當手柄轉動時(順時針方向),螺旋座旋轉上升,推動取核刀上行進刀,手柄轉到死點後在回位機構作用下,刀頭(14)回位,取核刀才進入水平刀盤中心,相對刀頭略微滯後。
床座(2)上臺板上有一把「十」字刀,裝夾梅果前先使果基劃一「十」字,可以減小取核刀的孔口直徑。
雕花取核的動作如下啟動馬達,轉軸(取核刀)旋轉,果基劃一「十」字,踏下踏板(8),餵料杆(6)與定位杆(7)擴張,放置梅果於其間,鬆開踏板夾緊梅果的果基與果頂,旋轉上盤,刀頭雕花後回位,誏出取核刀進刀的位置,避免兩種刀相撞,取核刀(19)比刀頭(14)稍滯後進入果內旋轉取核,踏下踏板(29),牽動導向套(22)連帶轉軸(取核刀)下移,定位杆(7)也隨之下移,使果核離開果體,轉動手柄使上盤迴位,螺旋座(24)和取核刀(19)下移,定位杆將果核頂出取核刀,同時果肉落入收集器內。
本發明優點1.可對梅、李、杏、桃進行雕花或/和取核,使加工後的鮮果不僅味美而且具有工藝美術品的造型。
2.手工雕花3分鐘/個,本裝置僅用10秒/個,工效提高15倍,加工費也不高於手工雕花費。
3.果肉損失率低於10%。
4.果核完整,可以栽種或取仁。
5.安全又衛生。
附圖1雕花取核機總體結構1.機架2.床座3.餵料機構4.水平刀盤5.豎直刀床附圖2餵料機構6.餵料杆7.定位杆8.踏板9.下橫梁10.豎杆11.上橫梁附圖3水平刀盤12.上盤13.刀杆14.刀頭15.壓蓋16.彈簧17.下盤18.手柄附圖4豎直刀床19.取核刀20.扎頭21.轉軸22.滑套23.拉簧24.耳盤25.螺旋座26.豎床座襯套27.拉杆28.尾套29.踏板實施例對雲南省洱源縣青梅加工,抽樣檢測5公斤約350個,果徑26-32毫米,經分級後分三批進行,結果如下工效10秒/個果基孔口8-10毫米果頂孔口6-8毫米果肉損失率7%花紋與手工接近結論符合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有機架(1)、床座(2)、餵料機構(3)、水平刀盤(4)、豎直刀床(5)。
2.如權利要求1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架(1)是金屬型材構成的框架。
3.如權利要求1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床座(2)是由上、中、下三個平行臺板和與臺板垂直的一根空心立柱連接成一體,上臺板面放置一把「十」字刀。
4.如權利要求1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餵料機構(3)由上橫梁(11)、餵料杆(6)、定位杆(7)、踏板(8)、下橫梁(9)、豎杆(10)組成,豎杆扦入床座(2)上、下臺板的軸套。
5.如權利要求1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刀盤(4)由上盤(12)、刀杆(13)、刀頭(14)、壓蓋(15)、彈簧(16)、下盤(17)、手柄(18)組成。刀杆上的刀頭可根據鮮果直徑或花紋要求更換,刀杆則徑向安裝在下盤的槽內,刀頭會聚於刀盤中心,上盤的阿基米德螺旋線(或直線)筋條扦入與之對應的刀杆的槽內,上盤旋轉則刀杆徑向位移。
6.如權利要求1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直刀床(5)安裝在床座的中、下臺板上,由轉軸(21)、進給螺旋座(25)和豎床座襯套三部分組成。
7.如權利要求6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轉軸(21)包括取核刀(19)和扎頭(20),扎頭把具有彈性的錐形、多辨取核刀旋緊在轉軸上端,空心轉軸(21)則支承在螺旋座(25)和豎床座襯套(26)上旋轉並滑移。
8.如權利要求6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進給螺旋座(25)包括導向套(22)、拉杆(27)、耳盤(24)、尾套(28)和踏板(29)、螺旋座(25)外圓至少有兩個螺旋槽與導向套(22)的銷釘配合,螺旋座可在導向套內旋轉和滑移,連接導向套的兩根拉杆(24)穿過床座(2)下臺板固定於尾套(28)。
9.如權利要求5、7梅李雕花取核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水平刀盤(4)的手柄(18)與螺旋座(25)上的耳盤(24)之間有一根撥杆連接,水平刀盤與螺旋座同步旋轉。
全文摘要
一種用於梅、李、杏、桃等水果雕花、取核的機械裝置,為製作既有特殊風味,又具藝術造型的傳統食品,該機主要由機架、床座、餵料機構、水平刀盤和豎直刀床等幾部分組成。工效10秒/個,比手工提高15倍,取核孔口8~10毫米,花紋有燈籠菊、人字菊、扭絲菊等,整機重量81公斤,加工費低於手工雕花費,既衛生又安全。
文檔編號A23N4/04GK1036924SQ8810227
公開日1989年11月8日 申請日期1988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1988年4月15日
發明者馬文嵩, 吳永昆, 馬莉仙, 孫在昌 申請人:雲南省林業科學院, 雲南省副食果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