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
2023-06-24 14:03:06 2
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涉及肉鴨育種【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選取以丹麥麗佳鴨公鴨與福建連城白鴨母鴨雜交、經多世代選育而成的外貌性能遺傳穩定的改良型連城白鴨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將獲取的成年改良型連城白鴨母鴨與法國奧白星公鴨成年後雜交繁育產生F1代;雜交F1代公母鴨自群繁育產生F2代;將F2代中表型為黑羽、烏嘴、黑腳的個體選留下來;F2代被淘汰的個體表型包括花羽花腳個體、灰羽個體、白羽個體;對選留的F2代個體體重進行選擇,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一定公母比例選留下來,並建立家系,形成烏嘴黑腳黑羽肉鴨。
【專利說明】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肉鴨育種【技術領域】,具體來講是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肉鴨產業快速發展,我國肉鴨產業已經進入由數量向質量、由產量向品質方向的轉型階段,消費者對產品的多樣性、質量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人們追求消費品質量與特色的時代已經到來,一些地方性風味產品和特色產品逐步受到消費者青睞,鴨肉產品消費市場也呈現出多元化特點,其中醬滷鴨、烤鴨、鹹水鴨、板鴨、燒鴨、樟茶鴨、老鴨湯製品等為消費主體。
[0003]在肉類食品供給不足的過去,易於規模化、生長快的快大型肉鴨品種迅速成為市場上的主導產品,但快大型肉鴨屠體水分含量高、脂肪含量高、肉質風味差,用於生產地方性風味產品和特色產品時,嚴重影響了鴨肉產品的質量和口感。目前,部分企業屠宰加工鴨的來源主要以當地肉蛋兼用鴨品種來滿足,但大部分鴨子沒有經過系統選育,其生產性能參差不齊、養殖成本較高,不能滿足產業化生產需求。根據大型屠宰加工企業產品需求,培育專用的肉用性能良好的本土化肉鴨新品種勢在必行,其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0004]連成白鴨屬蛋肉藥兼用型品種,主產於福建省西部的連城縣而得名,2000年被列入我國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品種。連城白鴨與其它鴨相比具有「白羽、烏嘴、青腳」特殊的遺傳外貌,且肉質細嫩,製作的鴨湯食用時無腥味,且肉質鮮美;此外還有神奇的藥用功效;在臨床中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寧心安神、開胃健脾等功效。但是由於其成年鴨體重較輕、生長速度慢,飼養時間長,並不適合深加工企業的產品需求。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該方法以自然群體法國奧白星鴨、丹麥麗佳鴨、福建連城白鴨為基礎,進行三元雜交,利用雜種優勢選育出外形獨特、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好的肉鴨新品系,符合深加工企業的產品需求。
[0006]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採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選取以丹麥麗佳鴨公鴨與福建連城白鴨母鴨雜交、經多世代選育而成的遺傳性能穩定的改良型連城白鴨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步驟S2.將經過步驟SI獲取的成年改良型連城白鴨母鴨與法國奧白星公鴨成年後雜交繁育產生Fl代;步驟S3.雜交Fl代公母鴨自群繁育產生F2代;步驟S4.將F2代中表型為黑羽、烏嘴、黑腳的個體選留下來;F2代被淘汰的個體表型包括花羽花腳個體、灰羽個體、白羽個體;步驟S5.對選留的F2代個體體重進行選擇,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一定公母比例選留下來,並建立家系,形成烏嘴黑腳黑羽肉鴨。
[0007]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步驟S2中,採用30隻法國奧白星公鴨為父本,180隻改良型連城白鴨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30個家系,按家系雜交生產Fl代個體。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步驟S3中,從Fl代個體中選擇42隻公鴨和226隻母鴨,按公母比1:7-8建立30個家系,每個家系自群繁育產生F2代個體,剩餘公鴨為後備鴨。
[0009]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步驟S5中,所述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為70日齡體重達2000-2500g的個體。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步驟S5中,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公母比例1:7選留下來,並重新建立30個家系,剩餘鴨做後備鴨。
[0011]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步驟S5中,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3]本發明以自然群體法國奧白星鴨、丹麥麗佳鴨、福建連城白鴨為基礎,進行三元雜交,利用雜種優勢選育出外形獨特、生長速度快、產肉性能好的肉鴨新品系,不僅滿足了企業需求,而且豐富了品種資源,並且其獨特的外形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為配套系育種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的流程圖;
[001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F2代產生路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7]參見圖1和圖2所示,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8]步驟S1.選取以丹麥麗佳鴨公鴨與福建連城白鴨母鴨雜交、經多世代選育而成的遺傳性能穩定的改良型連城白鴨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
[0019]步驟S2.將經過步驟SI獲取的成年改良型連城白鴨母鴨與法國奧白星公鴨成年後自然繁育產生Fl代;具體採用30隻法國奧白星公鴨為父本,180隻改良型連城白鴨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30個家系,按家系雜交生產Fl代個體。
[0020]步驟S3.雜交Fl代公母鴨自群交配繁育產生F2代;具體從Fl代個體中選擇42隻公鴨和226隻母鴨,按公母比1:7建立30個家系,每個家系自群繁育產生F2代個體。
[0021]步驟S4.將F2代中表型為黑羽、烏嘴、黑腳(包括肩下、腹下、翅尖一小塊白)的個體選留下來;F2代被淘汰的個體表型包括花羽花腳個體、灰羽個體、白羽個體。
[0022]步驟S5.對選留的F2代個體體重進行選擇,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公母比例選留下來,所述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為70日齡體重達2000-2500g的個體。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公母比例1:7選留下來,剩餘鴨做後備鴨,選留下來的個體重新建立30個家系,形成烏嘴黑腳黑羽肉鴨,即可得到本發明。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0023]實驗數據:
[0024]一、採用30隻奧白星公鴨為父本,180隻改良型連城白鴨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30個家系,按家系雜交生產Fl代個體共1422隻,從中選擇42隻公鴨和226隻母鴨,按公母比1:7-8建立30個家系(每個家系公鴨與母鴨在上個世代不為同一家系,以防近交),按家系繁育共繁育出4500隻F2代個體,從中選育烏嘴黑腳黑羽鴨共360隻(其中公鴨50隻,母鴨310隻)作為核心群,留種率達8.0%。
[0025]二、羽色、喙色、腳色統計
[0026]親本雜交後代Fl代個體羽色均為淺灰羽和深灰羽(部分鴨翅尖、腹部、頸下為白色),喙和腳大部分呈黑色,部分帶黃斑。F2代個體羽色大致出現10種羽色,從10種羽色中歸類分為黑羽(代號B)、白羽(烏嘴青腳,代號WB)、白羽(黃嘴黃腳,代號WY)、灰羽(代號G)、花羽(代號C)五種大類型,其中白羽烏嘴青腳、白羽黃嘴黃腳為兩個親本羽色,其它羽色為產生變異羽色。
[0027]表1:F2代各種羽色所佔百分比(單位:% )
[0028]
【權利要求】
1.一種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選取以丹麥麗佳鴨公鴨與福建連城白鴨母鴨雜交、經多世代選育而成的遺傳性能穩定的改良型連城白鴨為素材,自群繁育一代; 步驟S2.將經過步驟SI獲取的成年改良型連城白鴨母鴨與法國奧白星公鴨成年後雜交繁育產生Fl代; 步驟S3.雜交Fl代公母鴨自群繁育產生F2代; 步驟S4.將F2代中表型為黑羽、烏嘴、黑腳的個體選留下來;F2代被淘汰的個體表型包括花羽花腳個體、灰羽個體、白羽個體; 步驟S5.對選留的F2代個體體重進行選擇,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一定公母比例選留下來,並建立家系,形成烏嘴黑腳黑羽肉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2中,採用30隻法國奧白星公鴨為父本,180隻改良型連城白鴨為母本,以公母比1:6建立30個家系,按家系雜交生產Fl代個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3中,從Fl代個體中選擇42隻公鴨和226隻母鴨,按公母比1:7-8建立30個家系,每個家系自群繁育產生F2代個體,剩餘公鴨為後備鴨。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5中,所述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為70日齡體重達2000-2500g的個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5中,將生長速度較整齊的個體按公母比例1:7選留下來,並重新建立30個家系,剩餘鴨做後備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烏嘴黑腳黑羽肉鴨的制種方法,其特徵在於:步驟S5中,所述重新建立家系是為了避免全同胞和半同胞交配。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4126543SQ20141034598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王麗霞, 郝立曉, 葉勝強, 劉定成, 鄧兵, 龔萍, 楊宇, 雷雯, 夏道娟, 錢運國, 劉武 申請人:周黑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