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0:20:56
專利名稱: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開式模鍛技術領域,具體為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開式模鍛其鍛模安裝後上模與下模之間會發生錯移,因而還需要對鍛模進行錯移調整,以往鍛模上模與下模之間的錯移是通過鍛模的兩個互相垂直的基準面進行定位的。調整錯移時先將上模固定,然後根據錯移量分別在下模基準面處增加或去除鐵皮、鋼帶等加塞物使得下模移動,從而達到前後錯移量調整的目的。該方法對於尺寸較小的鍛模既方便又實用,但是對於尺寸規格比較大的鍛模(外形尺寸長度大於1700_),使用該方法顯得很吃力,加之大型鍛模加工尺寸精度較之小型鍛模難以保證,尤其是讓重達4 5噸的鍛模很順利移動I 2mm十分困難,且該方法還是沿用「試錯」的方法進行調整,延長了大型鍛件佔用大型設備的時間,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能保證鍛模的一次性安裝到位,大大減少鍛模安裝後的錯移調整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模座和鍛模,所述鍛模安裝於所述模座內,並且所述鍛模由兩側的鍥鐵橫向定位夾緊於所述模座內,所述鍛模位於所述模座的前、後端部懸空, 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座的一側縱向內側壁上安裝固定有調位塊,所述調位塊設有凸起定位部分,所述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定位邊按鍛模錯移調整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在所述鍛模的橫向一側壁、對應所述調位塊開有定位卡槽,所述鍛模安裝於所述模座時、所述調位塊的凸起定位部分卡合於所述定位卡槽中。
其進一步特徵在於所述調位塊的橫截面呈「凸」字形,其包括底板部分與所述凸起定位部分,所述底板部分安裝於所述模座內側壁,所述凸起定位部分與所述鍛模側壁上的定位卡槽卡合連接;所述凸起定位部分包括小頭導向部分與大頭定位調節部分,所述小頭導向部分與所述大頭定位調節部分通過斜面過渡連接,所述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所述定位邊根據鍛模需要調整的錯移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所述調位塊安裝時其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為所述小頭導向部分朝上、所述大頭定位調節部分朝下;所述鍛模的上模與下模均設置有所述定位卡槽,在合模狀態下所述上模的定位卡槽與下模的定位卡槽聯通,所述下模定位卡槽的設置方向與所述調位塊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一致,所述上模定位卡槽的設置方向與所述調位塊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相反;所述調位塊的凸起部分與所述鍛模的配合間隙為單面O. 05mm O. 15_。
採用本發明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有益效果在於模座一側內壁上安裝有調位塊,並且調位塊上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定位邊根據鍛模錯移調整量及錯移調整方向整體,而鍛模一側壁、對應調位塊開有定位卡槽,鍛模在安裝到模座內的過程中通過調位塊凸起定位部分與定位卡槽的配合即將鍛模位置調整安裝到位,鍛模安裝後不再需要進行大量的鍛模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加工成本低,有效提高了鍛模的安裝效率,並提高了整體生產效率。
圖1為本發明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中鍛模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結構中調位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結構意圖5為本發明結構中調位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結構中調位塊的定位凸起部分兩側定位邊整體向左偏移示意圖;圖7為為本發明結構中調位塊的定位凸起部分兩側定位邊整體向右偏移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本發明其包括模座I和鍛模3,鍛模3安裝於模座I內,並且鍛模3由兩側的鍥鐵4橫向定位夾緊於模座I內,鍛模3位於模座I的前、後端部懸空,模座I的一側縱向內側壁上安裝固定有調位塊2,調位塊2設有凸起定位部分5,凸起定位部分5的兩側定位邊6、7根據鍛模錯移調整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在鍛模3的橫向一側壁、對應調位塊2開有定位卡槽8,鍛模3安裝於模座I時、調位塊 2的凸起定位部分5卡合於定位卡槽8中。調位塊2的橫截面呈「凸」字形,其包括底板部分9與凸起定位部分5,底板部分9安裝於模座I內側壁,凸起定位部分5與鍛模3側壁上的定位卡槽15或16卡合連接;凸起定位部分5包括小頭導向部分10與大頭定位調節部分 11,小頭導向部分10與大頭定位調節部分11通過斜面12過渡連接,凸起定位部分5的兩側定位邊6、7根據鍛模需要調整的錯移量和調整方向整體反向偏移,即實際鍛模在安裝時需要向左調整錯移時需要選用凸起定位部分5的兩側定位邊6、7整體向右側偏移相應錯移調整量的調位塊2,反之,實際鍛模在安裝時需要向右調整錯移時需要選用凸起定位部分5 的兩側定位邊6、7整體向左側偏移相應錯移調整量的調位塊2 ;調位塊2安裝時其小頭導向部分朝上10、大頭定位調節部分11朝下;鍛模3的上模13與下模14分別設置有定位卡槽15、16,在合模狀態下上模13的定位卡槽15與下模14的定位卡槽16聯通,下模14的定位卡槽15的設置方向與調位塊2凸起定位部分5的安裝方向一致,上模13的定位卡槽 16的設置方向與調位塊2凸起定位部分5的安裝方向相反;調位塊2的凸起部分5與鍛模 3的配合間隙為單面O. 05mm O. 15mm。圖6和圖7中,17為調位塊2的模座固定基準面, A為調位塊2上凸起定位部分5與鍛模3的理論配合面,B為凸起定位部分5向左整體偏移後與鍛模3的配合面,δ為偏移量;圖1中,18為鍛模3位於模座I的前、後端部的懸空示意;19為模座I的橫向示意,20為模座I的縱向示意。
權利要求
1.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包括模座和鍛模,所述鍛模安裝於所述模座內,並且所述鍛模由兩側的鍥鐵橫向定位夾緊於所述模座內,所述鍛模位於所述模座的前、後端部懸空,其特徵在於所述模座的一側縱向內側壁上安裝固定有調位塊,所述調位塊設有凸起定位部分,所述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定位邊按鍛模錯移調整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在所述鍛模的橫向一側壁、對應所述調位塊開有定位卡槽,所述鍛模安裝於所述模座時、所述調位塊的凸起定位部分卡合於所述定位卡槽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位塊的橫截面呈「凸」字形,其包括底板部分與所述凸起定位部分,所述底板部分安裝於所述模座內側壁,所述凸起定位部分與所述鍛模側壁上的定位卡槽卡合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定位部分包括小頭導向部分與大頭定位調節部分,所述小頭導向部分與所述大頭定位調節部分通過斜面過渡連接,所述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所述定位邊根據鍛模需要調整的錯移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位塊安裝時其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為所述小頭導向部分朝上、所述大頭定位調節部分朝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鍛模的上模與下模均設置有所述定位卡槽,在合模狀態下所述上模的定位卡槽與下模的定位卡槽聯通,所述下模定位卡槽的設置方向與所述調位塊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一致,所述上模定位卡槽的設置方向與所述調位塊凸起定位部分的安裝方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調位塊的凸起部分與所述鍛模的配合間隙為單面0. 05mm 0. 15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大型鍛模的定位調節結構,其能保證鍛模的一次性安裝到位,大大減少鍛模安裝後的錯移調整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其包括模座和鍛模,鍛模安裝於模座內,並且鍛模由兩側的鍥鐵橫向定位夾緊於模座內,鍛模位於模座的前、後端部懸空,其特徵在於模座的一側縱向內側壁上安裝固定有調位塊,調位塊設有凸起定位部分,凸起定位部分的兩側定位邊按鍛模錯移調整量向需要調整的方向整體偏移,在鍛模的橫向一側壁、對應調位塊開有定位卡槽,鍛模安裝於模座時、調位塊的凸起定位部分卡合於定位卡槽中。
文檔編號B21J13/03GK102974735SQ20121051901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6日
發明者劉攀登, 王平剛, 李湘軍 申請人: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