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1:27:16
秸稈-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秸稈-煤炭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爐體設有外部水夾套,爐體內分隔為爐膛區和煙塵區,爐膛由下部互通的秸稈爐膛和燃煤爐膛組成,該兩爐膛各自設有加料口;燃煤爐膛以一個含有環形內腔的環形風盤將燃煤爐膛分為互通的上部的二次燃燒室和下部的一次燃燒室,環形風盤的環形內腔設有外接風機的進風口,環形風盤的內圈壁面排布有多個出風小孔;煙塵區上部設有豎向隔擋,使二次燃燒室與爐體的排煙口之間形成兩個折流煙道;二次燃燒室及兩個折流煙道內均分布有水管。本熱水鍋爐利用秸稈燃燒煙氣中含有的大量可燃成分,將它與煤炭協同燃燒,提高了煤的燃燒效率,而且農村廢棄秸稈得以應用,實現節能減排。
【專利說明】秸稈-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常壓熱水鍋爐,特別是採用打捆秸杆和煤炭協同燃燒的常壓熱水鍋爐。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售的常壓熱水鍋爐通常根據適用燃料分為燃煤鍋爐或成型生物質燃料鍋爐。但10噸以下燃煤熱水鍋爐大多存在難以達標排放等問題,因不符合環保要求而將被逐步淘汰。生物質成型燃料雖然以植物桔杆等廢棄物為原料加工製成,但由於原料收集、貯存、造粒成型各環節成本較高,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目前還難以大面積推廣使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將打捆秸杆和煤炭協同燃燒的常壓熱水鍋爐,從而降低燃料成本,且燃燒效率高,能清潔排煙,達到環保標準。
[0004]一種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爐體設有外部水夾套,爐體內分隔為爐膛區和煙塵區,爐膛區下方設有爐箅,爐箅下方設有積灰室和出灰口,煙塵區上端設有排煙口 ;爐膛由下部互通的秸杆爐膛和燃煤爐膛組成,該兩爐膛各自設有加料口 ;燃煤爐膛以一個含有環形內腔的環形風盤將燃煤爐膛分為互通的上部的二次燃燒室和下部的一次燃燒室,環形風盤的環形內腔設有可外接風機的進風口,環形風盤的內圈壁面排布有多個出風小孔,由風機鼓入的二次助燃風經環形風盤的環形內腔,再通過多個出風小孔通入二次燃燒室;所述煙塵區上部設有豎向隔擋,豎向隔擋使二次燃燒室與爐體的排煙口之間形成兩個折流煙道;所述二次燃燒室及兩個折流煙道內均分布有水管。
[0005]所述秸杆爐膛和燃煤爐膛之間以一個內部水夾層相隔。
[0006]所述煙塵區上部以另一個內部水夾層作為豎向隔擋。
[0007]所述各內部水夾層及水管均與所述的爐體的外部水夾套互通為一個熱水系統。
[0008]所述爐箅下方的積灰室設有對應於秸杆爐膛的前出灰口和對應於燃煤爐膛的中出灰口。
[0009]所述煙塵區的下方設有針對煙氣降塵的後積灰室,後積灰室設有後出灰口。
[0010]所述二次燃燒室上端設有觀火口。
[0011 ] 本熱水鍋爐中,秸杆和煤可協同燃燒,秸杆爐膛產生的煙氣通入煤炭爐膛,利用秸杆燃燒煙氣中含有的大量甲烷、氫氣、一氧化碳等可燃成分協同煤炭一起燃燒,加之本熱水鍋爐除含有常規的從爐箅下方一次進風(可利用爐箅下方自然進風或用鼓風機鼓風)助燃夕卜,還通過環形風盤對秸杆爐膛的上方設置二次配風,即風機鼓動入的二次風通過環形風盤的出風小孔分散後吹入煤炭爐膛上方的二次燃燒室助燃,使燃燒達到最佳效果。本爐提高了煤的燃燒效率,同時可將農村大量廢棄的植物莖、葉、秸杆(曬乾)直接作為燃料使用,不僅可節省大量煤炭資源,而且可改變大部分農田因為無法處理這些秸杆廢棄物而採用落後的就地燒禾方式,使農作物廢棄的秸杆得以應用,從而解決了因燒禾而帶來的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為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熱水鍋爐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環形風盤放大示意圖。
[0014]圖中,I一外部水夾套,2—秸杆投料口,3—二次燃燒室,3-1—熱煙氣出口,4一觀火口,5—排煙口,6—隔板,7、7』 一內部水夾層,8—清灰口,9一水管,10—第二折流煙道,11一第一折流煙道,12—降塵室,13一後積灰室,14一後出灰口,15—中出灰口,16—前積灰室,17—前出灰口,18—爐箅,19一煤炭投料口,20—爐膛通道,21—燃煤爐膛,22—秸杆爐腔,23一環形風盤,23-1一出風小孔,23-2一進風口,23-3一中心環孔(或稱聚火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5]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熱水鍋爐的實施例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實施例熱水鍋爐的結構。
[0016]如圖1,本鍋爐的爐體設有外部水夾套I,爐體內設有內部水夾層7和內部水夾層7』。隔板6將爐體內分隔為燃燒區和煙塵區,燃燒區包括秸杆爐膛22和燃煤爐膛21,二爐膛的上部由內部水夾層7』相隔,下部以爐膛通道20相通,兩爐膛分別設有秸杆加料口 2和煤炭投料口 19。爐膛區下方設有爐箅18,爐箅18下方設有前積灰室16,前積灰室16設有前出灰口 17和中積灰口 15,煙塵區上端設有排煙口 5 ;燃煤爐膛21設置有環形風盤23,環形風盤23的中心環孔上方為二次燃燒室3,下方為一次燃燒室,上、下兩燃燒室通過環形風盤23的中心環孔23-3 (聚火口)互通(參見圖2) ;二次燃燒室3的上部設有熱煙氣出口 3_1。環形風盤23的上方為二次燃燒室3,下方為一次燃燒室,二次燃燒室3的上部設有熱煙氣出口 3-1。秸杆爐膛22及燃煤爐膛21的一次燃燒室分別由前出灰口 17和中出灰口 15通過爐箅送入自然風助燃,二次燃燒室3則由環形風盤23外接風機配送二次風助燃。
[0017]煙塵區上部設有清灰口 8 ;煙塵區上部空間由內部水夾層V分隔成第一折流煙道11和第二折流煙道10,兩個折流煙道內和上述二次燃燒室3內均分布有水管9。兩折流煙道使熱煙氣出口 3-1的出口熱煙氣經連續兩次折彎後從爐體的排煙口 5排放。上述內部水夾層7、內部水夾層V和水管9均與爐體外部水夾套I連為互通的熱水系統。煙塵區的下部是降塵室12,降塵室12的下方設有後積灰室13和後出灰口 14。
[0018]圖2表示環形風盤23含有環形內腔,環形風腔的內圈壁面開有多個出風小孔23-1,環形風腔的底面設有進風口 23-2,用於外接風機,並由此向環形風盤23的環形風腔內鼓風,隨後經出風小孔23-1均勻分散後吹入二次燃燒室3進行助燃。
[0019]本鍋爐工作時,先從煤炭投料口 19向燃煤爐膛21中加入燃煤,並將燃煤點燃。待燃煤爐膛21起火後,再將打捆的秸杆從秸杆投料口 2向秸杆爐膛22中加入秸杆,同時從前積灰室16通過爐箅18將秸杆燃料點燃。正常燃燒時,秸杆產生的甲烷、氫氣、一氧化碳等可燃氣體通過爐膛通道20進入燃煤爐膛21,與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未完全燃燒的煙氣混合。混合煙氣向上從環形風盤23的中心環孔23-3中通過而進入二次燃燒室3時,與出風小孔23-1吹出的二次風混合,上升煙氣中的可燃成分被助燃而得以充分燃燒。煙氣燃燒產生的大量熱量被排布在二次燃燒室3和兩折流煙道中的水管9以及內部水夾層7、7』、外層水套I逐步吸收,產生的熱水可以用於供暖,在此過程中,煙氣向著排煙口 5的方向流動並逐漸降溫,最後從排煙口 5排放。秸杆爐膛22內燃燒產生的草木灰和燃煤爐膛21內燃燒產生的灰渣均可通過爐箅18縫隙下落至前積灰室16,通過前出灰口 17和中出灰口 15進行清除。其餘細微灰塵隨煙氣進入煙塵區並逐步沉降,經降塵室12進入後積灰室13,通過後出灰口 14進行清除。沉積在各水管9和內部水夾層7、7』表面的積灰可通過觀火口 4及清灰口 8進行清理。
【權利要求】
1.一種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包含爐體及其外部的水夾套,爐體設有外部水夾套,爐體內分隔為爐膛區和煙塵區,爐膛區下方設有爐箅,爐箅下方設有積灰室和出灰口,煙塵區上端設有排煙口 ;爐膛由下部互通的秸杆爐膛和燃煤爐膛組成,該兩爐膛各自設有加料口 ;燃煤爐膛以一個含有環形內腔的環形風盤將燃煤爐膛分為互通的上部的二次燃燒室和下部的一次燃燒室,環形風盤的環形內腔設有可外接風機的進風口,環形風盤的內圈壁面排布有多個出風小孔;由風機鼓入的二次助燃風經環形風盤的環形內腔,再通過多個出風小孔通入二次燃燒室;所述煙塵區上部設有豎向隔擋,豎向隔擋使二次燃燒室與爐體的排煙口之間形成兩個折流煙道;所述二次燃燒室及兩個折流煙道內均分布有水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秸杆爐膛和燃煤爐膛之間以一個內部水夾層相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煙塵區上部以另一個內部水夾層作為豎向隔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內部水夾層及水管均與所述的爐體的外部水夾套互通為一個熱水系統。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爐箅下方的積灰室設有對應於秸杆爐膛的前出灰口和對應於燃煤爐膛的中出灰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煙塵區的下方設有針對煙氣降塵的後積灰室,後積灰室設有後出灰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二次燃燒室上端設有觀火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秸杆-煤協同燃燒常壓熱水鍋爐,其特徵在於所述煙塵區上部設有清灰口。
【文檔編號】F24H9/18GK204006639SQ20142038950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明者】高俊華, 趙利華, 張亮, 張廣安, 李明標 申請人:遼寧合百意生物質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