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
2023-05-26 08:57:01 2
專利名稱:一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生態修復型植物的育苗移栽,屬於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ー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術:
甘草(Radix Glycyrrhiza),又名國老,美草等,系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ー種補益中草藥。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還廣泛應用於食品エ業,精製糖果、蜜餞和ロ香糖。甘草浸膏是製造巧克カ的乳化剤,還能增加啤酒的酒味及香味,提高黑啤酒的稠度和色度,製作某些軟性飲料喝甜酒;香菸矯味。在化工、印染エ業中也廣有用途。我國甘肅民勤冬寒夏熱,多風沙、少降雨,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植被覆蓋率降低,地表蒸發量增大形成鹽鹼地,所以屬於受損生態系統。有關受損生態的退化以及生態恢復的研究引起了廣泛關注;我國開展受損生態系統的退化和生態恢復方面的研究也已有多年,還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與研究探索。甘草喜乾燥氣候,喜陽光充沛,日照長,耐寒,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帯,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在沙漠邊緣地區發揮防風固沙作用,因此人工種植甘草不僅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同時具有受損生態系統修復的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g在提供一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用該方法生產的甘草解決了傳統種植甘草模式僅単一種植甘草的缺陷,本發明利用甘草特性,將其種子經過處理後置於誘導培養基、生根培養 基 培養,然後移栽於大田,從而使得種植甘草的時間大大縮短同時起到防風固沙作用,不僅給種植農戶帶來經濟效益,還具有生態修復作用,同時有效地解決了鹽鹼地甘草種植出苗保苗難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ー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包括甘草育苗的生產技術、大田移栽、後續管理,其特徵在於:一、移栽生產技術:將甘草用流水衝冼20 30分鐘,再用98%的濃硫酸浸泡其表面15 25min,然後用I %氫氧化鈉浸泡12 30分鐘,無菌水衝洗8 10分鐘;將經上述步驟處理的甘草種子接入誘導培養基中,培養20 30天,得到甘草初生苗;將甘草初生苗轉接於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培養30 45天即得到甘草苗;所述誘導培養基為:每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0.5mg 6_苄基腺嘌呤、0.02mg萘こ酸、0.3mg赤黴素、2g活性碳、30g鹿糖、6g瓊脂;生根培養基為:每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IL蒸餾水、1.0mg吲哚丁酸、0.02mg萘こ酸、40g蔗糖、12g瓊脂;ニ、大田移栽:起苗:甘草苗在10 15cm用於移栽;移栽:邊起甘草苗,邊移栽,將用於甘草移栽的土地施足底肥、耙耱整平,噴施自製混合農藥,噴完立即覆膜,按IOcmX 20cm株行距移栽,移栽後立即灌水,畝保苗達到3.5萬株左右;所述自製混合農藥為:每畝噴0.37 0.38%地樂胺溶液21kg、0.22 0.27%辛硫磷溶液或氟樂靈溶液14kg、0.22 0.27%辛硫磷溶液14kg混合;每畝施40kg/畝,霧狀噴施。三、後續管理:苗移好後,灌水保持土壌墒情為當年追肥2次,毎次追施尿素IOkg ;第二、三年分別澆3次水,六月下旬、10月下旬、乾旱年份在8月澆ー個水;第二、三年結合澆水進行一次追肥,畝追尿素20kg,硫酸鉀複合肥20kg,硫酸鉀複合肥20kg,即返青前結合第一次燒水溝施或撒施祀耱。
·
本發明所述ー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其有益效果在於:甘草移栽於荒漠生態修復帶,有效地保護了野生甘草資源,而且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由於種子的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減少了農藥和化肥使用量提高了甘草質量;因而,與以往生態修復技術相比,此種方法能更快速、持久的使荒漠土壤形成固沙結構;同時甘草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產生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一、育苗技術:將甘草用流水衝冼30分鐘,再用98%的濃硫酸浸泡其表面15min,然後用I %氫氧化鈉浸泡24分鐘,無菌水衝洗10分鐘;將經上述步驟處理的甘草種子接入誘導培養基中,培養30天,得到甘草初生苗;將甘草初生苗轉接於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培養45天即得到甘草苗;所述誘導培養基為:每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0.5mg 6_苄基腺嘌呤、0.02mg萘こ酸、0.3mg赤黴素、2g活性碳、30g鹿糖、6g瓊脂;生根培養基為:每升MS基本培養基中加入IL蒸餾水、1.0mg吲哚丁酸、0.02mg萘こ酸、40g蔗糖、12g瓊脂;ニ、大田移栽:起苗:甘草苗在10 15cm用於移栽;移栽:邊起甘草苗,邊移栽,將用於甘草移栽的土地施足底肥、耙耱整平,噴施自製混合農藥,噴完立即覆膜,按IOcmX 20cm株行距移栽,移栽後立即灌水,畝保苗達到3.5萬株左右;所述自製混合農藥為:每畝噴0.375%地樂胺溶液21kg、0.25%辛硫磷溶液或氟樂靈溶液14kg、0.25%辛硫磷溶液14kg混合;每畝施40kg/畝,霧狀噴施;三、後續管理:苗移好後,灌水保持土壤墒情。當年追肥2次,毎次追施尿素IOkg ;第二、三年分別澆3次水,六月下旬、10月下旬、乾旱年份在8月澆ー個水;第二、三年結合澆水進行一次追肥,畝追尿素20kg,硫酸鉀複合肥20kg,硫酸鉀複合肥20kg ;所述澆水、施肥都為返青前;採收:甘草生長期大於等於3年後,在10月下旬進行採收,採收前60天內嚴禁噴施有毒農藥或其他化學藥劑。
權利要求
1.一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包括甘草育苗移栽的生產技術、大田移栽、後續管理,其特徵在於:所述移栽生產技術為將甘草用流水衝冼20 30分鐘,再用98%的濃硫酸浸泡其表面15 25min,然後用I %氫氧化鈉浸泡12 30分鐘,無菌水衝洗8 10分鐘;將經上述步驟處理的甘草種子接入誘導培養基中,培養20 30天,得到甘草初生苗;將甘草初生苗轉接於生根培養基中誘導生根,培養30 45天即得到甘草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ー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徵在於:大田移栽:起苗:在10 15cm 用於移栽。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生態修復型甘草的育苗移栽方法,涉及一種生態修復型植物的育苗移在,屬於植物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利用甘草特性,將其種子經過處理後置於誘導培養基、生根培養基培養,然後移栽於大田。其有益效果在於甘草苗移栽於荒漠生態修復帶,保護了地中的甘草,而且起到了防風固沙的作用;由於種子的繁殖能力強,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減少了農藥和化肥使用量提高了甘草質量;因而,與以往生態修復技術相比,此種方法能更快速、持久的使荒漠土壤形成固沙結構;同時甘草帶來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產生巨大的生態環境效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120085SQ20111037055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8日
發明者陳芳 申請人: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