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裱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09:42: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裱紙機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全自動裱紙機。
背景技術:
裱紙機為一種屬於紙品製作機械領域的生產機器,裱紙機可以將兩張紙裱糊粘貼在一起,然而,用裱紙機裱貼時,送紙過程中連接不緊密,結構不合理,導致生產效率也較為地下,並且送紙過程中面紙容易彎曲或摺疊狀態,裱貼後將造成面紙與瓦楞紙板對不齊的現象,使得產品報廢率居高不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全自動裱紙機,具備結構合理,工作強度高,產品牢固,生產可靠的特點,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裱紙機,包括飛達座、印刷紙輸送部、瓦楞紙輸送部、主機部和輸送機,所述飛達座的一側與印刷紙輸送部相互連接,飛達座的一側設置有真空幫浦,真空幫浦設置在飛達座和印刷紙輸送部的連接處,所述飛達座的下表面設置有升降馬達,升降馬達的輸入端搭載有託紙架,飛達座的一側設置有飛達頭,所述飛達頭設置在託紙架的左側,託紙架的右側設置為印刷紙輸送部,所述印刷紙輸送部由傳動輪、壓紙膠輪縱杆、壓紙膠輪、壓紙條、印刷輸送皮帶和平面壓克力板組成,所述傳動輪間隔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的兩側,傳動輪的外表面套接有印刷輸送皮帶,所述傳動輪之間還設置有壓紙膠輪縱杆,壓紙膠輪縱杆的下方安裝有壓紙膠輪,壓紙膠輪縱杆的外端面設置有壓紙條,所述壓紙膠輪縱杆的底部設置有平面壓克力板,平面壓克力板安裝在印刷紙輸送部的底部,印刷紙輸送部的一側連接有主機部,所述主機部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上下紙對齊機構和紙張上糊貼合機構,上下紙對齊機構的一側設置有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所述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與主機部的連接處,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的外表面設置有壓紙鋼片,所述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的一側還設置有推爪,推爪的另一端連接有紙張上糊貼合機構,所述紙張上糊貼合機構的一側設置有咬紙輪組,紙張上糊貼合機構的內部還設置有糊輪,糊輪與咬紙輪組間隔設置,所述主機部的一側連接有瓦楞紙輸送部,瓦楞紙輸送部的一側設置有吸風鼓風機,吸風鼓風機的輸入端連接有吸風切換器,所述主機部的右側連接有輸送機,主機部與輸送機緊密相連,輸送機的下方設置有動力馬達,動力馬達的輸入軸套接有滾輪,滾輪間隔設置輸送機的兩側,滾輪之間設置有皮帶,皮帶均勻套接在滾輪的外圈,輸送機的一側還連接有收紙桌。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飛達座適用三層平板和克重範圍為250gsm-800gsm的紙張。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飛達座與印刷紙輸送部、輸送機與主機部均緊密連接,且連接處不產生縫隙。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糊輪與咬紙輪組並列設置,糊輪和咬紙輪組均設置在推爪的延伸方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全自動裱紙機,包括飛達座、印刷紙輸送部、瓦楞紙輸送部、主機部和輸送機,飛達座的一側與印刷紙輸送部相互連接,印刷紙輸送部的一側連接有主機部,主機部的一側連接有瓦楞紙輸送部,主機部的右側連接有輸送機,飛達座適用三層平板和克重範圍為250gsm-800gsm的紙張,能夠適用於不同的紙張,提高設備通用性能,增廣生產設備的使用範圍,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與主機部的連接處,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的外表面設置有壓紙鋼片,壓紙鋼片將紙產品壓平,防止出現卷邊和摺疊的現象,飛達座與印刷紙輸送部、輸送機與主機部均緊密連接,且連接處不產生縫隙,結構更加合理,相互零部件配合更加密切,生產效率也穩固提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俯視圖。
圖中:1-飛達座;10-真空幫浦;11-升降馬達;12-託紙架;13-飛達頭;2-印刷紙輸送部;20-傳動輪;21-壓紙膠輪縱杆;22-壓紙膠輪;23-壓紙條;24-印刷輸送皮帶;25-平面壓克力板;3-瓦楞紙輸送部;31-吸風鼓風機;32-吸風切換器;4-主機部;40-上下紙對齊機構;41-紙張上糊貼合機構;42-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3-壓紙鋼片;44-推爪;45-咬紙輪組;46-糊輪;5-輸送機;51-動力馬達;52-滾輪;53-皮帶;54-收紙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全自動裱紙機,包括飛達座1、印刷紙輸送部2、瓦楞紙輸送部3、主機部4和輸送機5,飛達座1的一側與印刷紙輸送部2相互連接,飛達座1適用三層平板和克重範圍為250gsm-800gsm的紙張,能夠適用於不同的紙張,提高設備通用性能,增廣生產設備的使用範圍,飛達座1的一側設置有真空幫浦10,提供吹風動力源,真空幫浦10設置在飛達座1和印刷紙輸送部2的連接處,飛達座1與印刷紙輸送部2、輸送機5與主機部4均緊密連接,且連接處不產生縫隙,結構更加合理,相互零部件配合更加密切,生產效率也穩固提升,飛達座1的下表面設置有升降馬達11,升降馬達11的輸入端搭載有託紙架12,升降馬達11提供印刷紙張的動力,飛達座1的一側設置有飛達頭13,飛達頭13設置在託紙架12的左側,託紙架12的右側設置為印刷紙輸送部2,印刷紙輸送部2由傳動輪20、壓紙膠輪縱杆21、壓紙膠輪22、壓紙條23、印刷輸送皮帶24和平面壓克力板25組成,傳動輪20間隔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2的兩側,傳動輪20的外表面套接有印刷輸送皮帶24,印刷輸送皮帶24傳動的方式,傳輸穩定,功耗低,操作安全,傳動輪20之間還設置有壓紙膠輪縱杆21,壓紙膠輪縱杆21的下方安裝有壓紙膠輪22,壓紙膠輪縱杆21的外端面設置有壓紙條23,設置壓紙條23防止紙張彎曲,壓紙膠輪縱杆21的底部設置有平面壓克力板25,平面壓克力板25安裝在印刷紙輸送部2的底部,印刷紙輸送部2的一側連接有主機部4,主機部4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上下紙對齊機構40和紙張上糊貼合機構41,上下紙對齊機構40的一側設置有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2與主機部的連接處,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的外表面設置有壓紙鋼片43,壓紙鋼片43將紙產品壓平,防止出現卷邊和摺疊的現象,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的一側還設置有推爪44,提供推出操作,推爪44的另一端連接有紙張上糊貼合機構41,紙張上糊貼合機構41的一側設置有咬紙輪組45,紙張上糊貼合機構41的內部還設置有糊輪46,糊輪46與咬紙輪組45間隔設置,糊輪46與咬紙輪組45並列設置,糊輪46和咬紙輪組45均設置在推爪44的延伸方向,推爪44推出將主機部4的一側連接有瓦楞紙輸送部3,瓦楞紙輸送部3的一側設置有吸風鼓風機31,吸風鼓風機31的輸入端連接有吸風切換器32,主機部4的右側連接有輸送機5,主機部4與輸送機5緊密相連,且連接處不產生縫隙,輸送機5的下方設置有動力馬達51,動力馬達51的輸入軸套接有滾輪52,滾輪52間隔設置輸送機5的兩側,滾輪52之間設置有皮帶53,皮帶53均勻套接在滾輪52的外圈,輸送機5的一側還連接有收紙桌54,收紙桌54收集產品,便於回收操作。
綜上所述:本全自動裱紙機,包括飛達座1、印刷紙輸送部2、瓦楞紙輸送部3、主機部4和輸送機5,飛達座1的一側與印刷紙輸送部2相互連接,印刷紙輸送部2的一側連接有主機部4,主機部4的一側連接有瓦楞紙輸送部3,主機部4的右側連接有輸送機5,飛達座1適用三層平板和克重範圍為250gsm-800gsm的紙張,能夠適用於不同的紙張,提高設備通用性能,增廣生產設備的使用範圍,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設置在印刷紙輸送部2與主機部的連接處,印刷紙輔助進紙輪組42的外表面設置有壓紙鋼片43,壓紙鋼片43將紙產品壓平,防止出現卷邊和摺疊的現象,飛達座1與印刷紙輸送部2、輸送機5與主機部4均緊密連接,且連接處不產生縫隙,結構更加合理,相互零部件配合更加密切,生產效率也穩固提升。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