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6 17:46:01 1
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包含在一雙軸樞軸器設有一第一軸及一第二軸,於第一軸及第二軸的軸身至少組接連動分別設有定位角度凹缺口的一上限位塊及一下限位塊,一定位軸銷設於上下限位塊之間;上限位塊的底緣與所述下限位塊凹缺口之間具有一距離,軸銷的軸身上套設一配合所述距離的彈性軸套,供在彈性軸套內表面與所述軸銷外表面之間形成一裕度間隙,限位塊於轉動至定點角度與彈性軸套幹涉配合消除裕度間隙,使掀開到達定點角度位置的電子設備上蓋顯示熒幕穩固定位,有效改善開啟後的偏移或晃動現象。
【專利說明】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尤指可適用於由顯示端及系統端所構成,可將顯示端及系統端相對開啟及閉合的筆記型電腦之類電子設備,使開啟端在到達定點角度時,能穩固定位以防止產生開啟端的偏移及晃動現象。
【背景技術】
[0002]以筆記型電腦之類電子設備為例,大致上含有一主機系統端(主機)及一可供掀開的液晶熒幕顯示端(上蓋),兩者在一相對端部以樞軸器連接,供在使用時能以該樞軸器為動作軸心掀開上蓋的液晶顯示熒幕進行操作,或在不使用時反向將兩者相對閉合。
[0003]目前已有可將此類行動電子設備的顯示端與系統端分離的設計,使顯示端可單獨攜帶使用,具有如平板電腦般的優點,或透過雙軸樞軸器的設置,使顯示端及系統端能以更大角度彎折互疊成平板狀,提供一類如平板電腦的操作及使用型態。
[0004]現有使用於如筆記型電腦之類電子設備的雙軸式樞軸器結構主要是具有一第一轉軸與顯示端一同轉動,及一第二轉軸與系統端一同轉動,同時,透過相關構件設置,亦可使兩個轉軸能同步轉動。但現有此類使用雙軸式的樞軸器為使顯示端掀開到達一定角度時能達到確實定位的功能,通常會在雙軸設置限位機構,使顯示端掀開後能限制在定點角度位置,但習用的雙軸樞軸器此類限位機構卻容易使顯示端掀開後有晃動的現象。
[0005]圖1即顯示其中一種雙軸樞軸器的限位結構,此類現有的限位結構在相對限位塊12與限位塊13之間設有一軸銷14,每一限位塊12、限位塊13分別預設缺口部15、16,作為定點角度的限定裝置。為使顯示端10能以較順暢的動作與相對的系統端11翻轉打開,通常會在限位塊12與軸銷14之間保留間隙a。但是,如圖2所示,所預留的間隙a在如圖示的顯示端10到達設定角度,也就是軸銷14與限位塊13預設缺口部16到達相對位置時,會在軸銷14與限位塊13缺口部16之間含有預留間隙量17,造成顯示端10會有一小角度Θ的偏移空間,使顯示端10雖然已經定位在該設定角度位置,卻會有小幅度偏移及晃動的現象,對使用者的操作會造成相當大的困擾。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能在雙軸樞軸器其中一軸到達設定角度位置時,可消除預留的轉動間隙,以改善偏移及晃動的現象。
[0007]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包含在一雙軸樞軸器設有一第一軸及一第二軸,於所述第一軸及第二軸的軸身至少組接連動一上限位塊及一相對下限位塊,一定位軸銷設於所述上限位塊及下限位塊之間,所述上限位塊及下限位塊分別設有依設定角度定位所需的一個以上的凹缺口 ;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限位塊的底緣與所述下限位塊凹缺口最低位置之間具有一設定距離,所述軸銷直徑小於所述距離,並在所述軸銷的軸身上套設一彈性軸套,所述彈性軸套在所述彈性軸套內表面與所述軸銷外表面之間形成一裕度間隙。[0008]其中,所述彈性軸套設有至少一受力缺口。
[0009]其中,所述受力缺口為一軸向槽縫。
[0010]其中,所述軸向槽縫為一弧形槽縫。
[0011]其中,所述軸銷設有一大於軸銷直徑的肩部。
[0012]通過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所述雙軸樞軸器其中一軸連動所述限位塊到達設定角度位置時,所述限位塊與彈性軸套的幹涉配合,消除預先在所述彈性軸套內表面與軸銷外表面之間所形成的裕度間隙,使掀開到達定點角度位置的電子設備上蓋顯示熒幕穩固定位,有效改善開啟後的偏移或晃動現象,防止所述彈性軸套在長期使用後,因材料疲勞所可能造成的失效狀況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顯示現有雙軸樞軸器在顯示端打開時的限位機構相關結構圖。
[0014]圖2:顯不圖1的所可能廣生的晃動狀態不意圖。
[0015]圖3:顯示本實用新型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圖。
[0016]圖4:顯示圖3的元件分解圖,其中,
[0017]圖4A:顯示雙軸限位塊與軸銷放大分解圖,
[0018]圖4B:顯示軸銷分解圖。
[0019]圖5:顯示本實用新型限位機構斷面剖視圖。
[0020]圖6:顯示圖5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3及圖4所示,於圖示其中一種可行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雙軸樞軸器包含一第一軸20及一第二軸30,於所述第一軸20及第二軸30的軸身一側分別設有組接件21、31供分別接合如筆記型電腦之類電子設備的顯示端(如上蓋顯示熒幕)及系統端(如主機),於所述第一軸20及第二軸30的另側軸身則分別組裝兩相對隔板22、23,以及設於兩隔板22、23之間的上限位塊40及相對下限位塊50,以及設於所述上限位塊40及下限位塊50之間的定位軸銷60,並在軸身上依序套設凹凸輪裝置24、34,彈性裝置25、35,摩擦片26、36以及固定裝置27、37,並將上述套設於第一軸20及第二軸30的樞軸器構件裝設於一外殼體100內部。所述的雙軸樞軸器結構僅用為方便舉例說明,並非加以限制,依以下說明可了解,其他型式的雙軸樞軸器亦可適用於本實用新型。
[0022]如圖4、4A及圖4B所示,所述上限位塊40及相對下限位塊50分別設有依設定角度(如90°、130° )定位所需的一個以上的凹缺口 41、51,以將所述上限位塊40與電子設備上蓋顯示熒幕組接連動為例,在上蓋顯示熒幕轉動到設定角度(如90° )時,請參圖4A,上限位塊40的底緣將與下限位塊50凹缺口 51相對,此時,上限位塊40的底緣將與下限位塊50凹缺口 51最低位置之間的距離為d。如圖4A及圖4B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於設有一直徑小於所述距離d的軸銷60,並在該軸銷60的軸身上套設一配合所述距離d大小的彈性軸套70,所述彈性軸套70的圈徑在未受力時略大於所述距離d。於此一實施例中,所述彈性軸套70設有一如軸向槽縫之類供形成一受力缺口 71,且所述軸向槽縫最好為一弧形槽縫,供在受力後形成一彼此相靠接的較大接觸面。[0023]如圖5及圖6所示,所述彈性軸套70在未受力的自然彈張狀態下,套設於軸銷60時,使所述彈性軸套70內表面與軸銷60外表面之間形成一裕度間隙72。
[0024]同時,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為防止所述彈性軸套70在長期使用後,因材料疲勞所可能造成的失效狀況發生,於所述軸銷60可預設一大於軸銷直徑的肩部61,如圖5所示,使所述肩部61在常態略小於所述彈性軸套70在未受力的自然彈張狀態下的圈徑。
[0025]本實用新型依上述改良結構因而可在上限位塊40隨電子設備上蓋顯示熒幕掀開到達設定角度(如90° )位置時,使上限位塊40底緣迫壓位於上限位塊40的底緣將與下限位塊50凹缺口 51之間的彈性軸套70,透過所述上限位塊40與彈性軸套70的幹涉配合,使彈性軸套70預設受力缺口 71 (軸向槽縫)因受力而靠合,消除預先在所述彈性軸套70內表面與軸銷60外表面之間所形成的裕度間隙72,使掀開到達定點角度位置的電子設備上蓋顯示熒幕穩固定位,有效改善開啟後的偏移或晃動現象。
[0026]以上實施例僅用為方便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並非加以限制,對於熟習此一技藝人士依該實施例所可作的各種簡易變形與修飾,均仍應含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
【權利要求】
1.一種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包含在一雙軸樞軸器設有一第一軸及一第二軸,於所述第一軸及第二軸的軸身至少組接連動一上限位塊及一相對下限位塊,一定位軸銷設於所述上限位塊及下限位塊之間,所述上限位塊及下限位塊分別設有依設定角度定位所需的一個以上的凹缺口 ;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限位塊的底緣與所述下限位塊凹缺口最低位置之間具有一設定距離,所述軸銷直徑小於所述距離,並在所述軸銷的軸身上套設一彈性軸套,所述彈性軸套在所述彈性軸套內表面與所述軸銷外表面之間形成一裕度間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軸套設有至少一受力缺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受力缺口為一軸向槽縫。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軸向槽縫為一弧形槽縫。
5.如權利要求1所述雙軸樞軸器晃動抑制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軸銷設有一大於軸銷直徑的肩部。
【文檔編號】F16C11/10GK203560286SQ201320725815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5日
【發明者】陳嘉輝, 林子鬱, 呂科延 申請人:連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