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區創建文明城市(零陵區委書記唐燁)
2023-05-26 06:46:11 4
零陵區創建文明城市?永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好「城鎮提質」戰役,吹響建設瀟湘城市群的動員令和集結號零陵作為永州中心城區,突出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城市形態,大力實施「城市 」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品味,彰顯零陵獨特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於零陵區創建文明城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零陵區創建文明城市
永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好「城鎮提質」戰役,吹響建設瀟湘城市群的動員令和集結號。零陵作為永州中心城區,突出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城市形態,大力實施「城市 」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質品味,彰顯零陵獨特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城市之美。
一、實施城市 文化工程,擦亮城市名片
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們必須堅持在保護中傳承、在傳承中發展,統籌實施文化保護、文化傳承和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城市文化由固化到活化的提升。
一是要做到搶救性保護文物古蹟。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擔當名城保護責任,成立專門機構和專家委員會,編制名城保護規劃、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及系列文物保護規劃。先後投入14.8億元用於文物古蹟保護修繕和風貌展示,柳子廟、文廟、武廟、廻龍塔、節孝亭、香零山、張俊故居、周家大院等重點文物古蹟得到修繕保護,人民路、水晶巷、三多坊、大西門等歷史街巷修舊如舊,古城格局和街巷肌理得以充分保留。柳子街入選國家首批歷史文化街區、「永州八記」正在申報國家大遺址公園。
二是要做好業態化傳承文化遺產。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開發與傳承,實施文化「六進」活動,組建專門機構和專業團隊,修訂編撰一套共6冊《零陵文化叢書》,定期舉辦「柳學研討會」「懷素書藝節」「文化旅遊節」活動。創新非遺文化專業化、市場化發展,在柳子景區、蘋洲書院等旅遊景區專場演藝零陵漁鼓和零陵花鼓戲280餘場,委託湖南科技學院、市群藝館和花鼓劇院開展非遺文化專業培訓,培養市級以上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8人,零陵漁鼓入選國家「非遺」保護名錄,零陵花鼓戲等省、市級非遺項目達9個。培育打造了柳子街木雕、異蛇科技研發、懷素公園寫生等一批文化創意基地。
三是要做實普惠式推進文化惠民。實施「一刻鐘文化服務圈」工程,打造「文化零陵」微實事品牌。完成16個鄉鎮街道文化服務站和299個村級圖書室建設,每年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1200餘場;高標準改造工人文化宮、圖書館、體育館、文化館等共同文化場館,新建東山廣場、人民公園、樟樹腳公園等市民廣場,「廣場文化月月樂」成為廣大群眾「沒有圍牆的劇場」,城區公共場所「免費書吧」「圖書驛站」成為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二、實施城市 景觀工程,提升城市顏值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發展,要和現代化結合,按照城區即景區的理念,全面加強城市景觀打造、舊城改造和夜景亮化,推進城市景觀由精緻到精品的提升。
一是加大節點打造。按照「城南古城區、河西經開區、城北新城區城、城東生態區」的城市功能布局,加大節點景觀建造。城南片區,依託文化底蘊,打造零陵古城、零陵樓、沿江大道、人民路、懷素公園、東山文化廣場等歷史文化景觀,構建古城文化旅遊核心;河西片區,興建萍洲大橋、瑞祥大道、標準廠房、創新創業大廈等園區配套設施,推動園區擴園西移,打造全市產城融合的典範;城北片區,新建瀟湘汽車城、紅星美凱龍、卜蜂蓮花、活禽交易市場等現代商貿物流項目,形成新城核心商業圈;城東片區,培育「自在香零」、雙牌灌渠百裡花果帶等田園綜合體,打造市民休閒觀光新樂園。
二是加大舊城改造。突出以歷史文化名城為城市主格調,統籌推進大零陵古城風貌改造。先後投入30餘億元,加大古城風貌、街道立面、棚戶區改造和古城核心區「第五立面」改造,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36個,完成棚改面積133萬平方米,改造城市主幹道26公裡,新建仿古候車亭38座,柳子街、人民路、大西門、古東門等歷史街區風貌逐步恢復,新城與古城風貌日益協調統一,展現「古城有新貌、新城有古韻」的城市風景。
三是加大夜景再造。著力實施「瀟水為軸、道路為帶」的立體亮化,打造瀟湘不夜城。先後投入1.4億元,對沿河沿路的樓宇橋梁、島嶼碼頭、花草樹木進行亮化改造,香零山至萍島段的瀟湘夜景即將完工,主次街道、單位院落、背街小巷亮化率達95%以上,水光山色、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增添古城的嫵媚與多姿。
三、實施城市 生態工程,厚植城市底色
城市發展要秉持「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理念,統籌城市生態環保建設,推進城市環境由宜居到樂居的提升。
一是要織密生態綠網。深入開展規劃造綠、見縫插綠、拆牆透綠、垂直掛綠,全面推進以小遊園、城市空地、城市節點為重點,以沿路、沿河為主線,以園、院、山、景區為基本面的立體綠化,新建虎嘯花壇等交通綠島13個,提質改造南津路、萍洲路、陽明大道等綠化走廊,新建人民公園、瀟水溼地公園、懷素公園和城市小遊園27個,打造了「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生態畫卷。
二是疏浚地下管網。城市建設重地上,更要重地下。著力實施供水管網、納汙管道和管線下地工程。加強供水增容增壓,投資2.3億元,新建供水加壓泵站1座,提質改造老城區供水管網130餘公裡,新建給水管網160餘公裡,全面保障居民供水需求。完善汙水收集系統,對南津路、瀟水路等23公裡主街道實施雨汙分流,新建納汙管道70多公裡,治理河道排汙口10個、黑臭水體30餘處,杜絕汙水下河,城區汙水處理率達95%以上,瀟水、湘江零陵段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飲用水Ⅱ類以上標準。推進空中管線下地,對接永州大道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全面加強市政道路提質改造,統籌實施電力、通訊管線下地,做到「一次開挖,五網並進」,有效解決馬路「拉鏈」和「蜘蛛網」,提升城市整體美。
三是暢安交通路網。實施路網聯通工程,新建零雙一級公路、朝陽大道、瑞祥大道、瀟湘大道、陽明大道,打通城際交通外環線;完成旭日路、萍陽路、沿江路和城區橋頭匝道建設,暢通城市內環線;加強公共停車場和城市綠道建設,投放共享單車1000輛,改造背街小巷183條,打通城市斷頭路37條,打開住宅小區道路,疏通城市微循環,全面構建「外成環、內成網、微循環」的暢安城市交通體系。
四、實施城市 文明工程,豐富城市內涵
老城市要樹新風,歷史文明要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堅持把「以文化人」作為倡導文明新風、提升市民素質的重要手段,促進城市內涵由文化到文明的提升。
一是聯動化抓文化薰陶。堅持突出寓教於樂,利用高校集聚優勢和道德講堂作用,聯動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加強社區文化、鎮村文化、企業文化、廣場文化、校園文化、小區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市民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感,塑造了零陵開放包容、誠信友善、熱情好客、文明衛生的良好形象,彰顯城市現代文明。
二是全民化抓規範養成。深入開展「創建文明城市,爭當文明市民」、「小手牽大手,文明齊步走」、「告別陋習樹新風、走向文明見行動」、「黨員幹部進社區」和文明志願者等活動,引導廣大市民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2014年成功創建湖南省文明城區,2016年全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考核一路領先。
三是網格化抓城市管理。開展社區網格化「1 N」組團式服務,常態長效推進控違拆違、小區整治、交通秩序、建築施工、網吧治理、文明勸導、幹部夜巡、禁燃治氣、食品安全、民生微服務等十大專項行動,鐵腕整治不文明行為,城市管理更趨精細化、更具人性化,群眾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大為提升。中心城區入選中國幸福城市20強。
四是常態化抓示範引導。深入開展文明市民、文明街道、文明社區、文明星級戶、文明誠信示範街、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機關等十大創聯活動,認真實施「十星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道德之星」「愛崗敬業」「見義勇為」等文明創建細胞工程,湧現了一批道德標兵、中國好人、湖南好人和永州好人,樹立了學習標杆,展示零陵形象,引領零陵風尚。在抗禦「7.1」特大洪災和災後恢復重建中,廣大群眾不等不靠、人人行動、同舟共濟,讓世人看到了一個有大愛、有品格、有力量的文明零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