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的製造方法
2023-05-26 16:10:21 1
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它包括售水機外殼、進水電磁閥、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控制面板、抽水泵、流量計、蓄水桶、臭氧發生器、臭氧輸出頭、定時臭氧發生器、定時旋鈕、售水槽、灌裝口、3個自壓式過濾桶組成;控制面板由電腦模塊、顯示屏、蜂鳴器、感應器、投幣口組成,其優點在於,自壓式濾桶內含多種濾料,保證出水品質,採用超濾膜過濾,既不產生廢水,不浪費水源,蓄水桶內設置紫外線燈管及臭氧輸出頭,防止蓄水桶內滋生細菌造成水源的二次汙染,獨有的水桶臭氧消毒功能,每次打水之前轉動定時旋鈕為水桶消毒,保證水桶乾淨,控制系統提供多種購水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專利說明】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於自動售水機改進技術,尤其是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
【背景技術】
[0002]自動售水機是一種設置在社區內的集自動制水與自動售水兩種功能於一體的設備,24小時供用戶自取飲用純淨水,以使用過濾淨化技術為社區居民提供國際標準的飲用水為設計初衷,已風行歐美、日韓多年。它佔地面積僅I平方米,一般放置在社區、便利店、市場、單位、學校等地,充分發揮出了這些場所廉價租金、穩定消費群、密切人脈關係等優勢,有利於長久經營。目前已經由投幣型自動售水機發展成投幣IC卡型自動售水機。其內部結構為:1前置4道濾芯(PP+活性炭+碳棒+精密模)、RO面板(進口反滲透模、泵、變壓器等元器件)、後置礦化濾芯、水箱、打水泵面板(含有殺菌器)、控制面板(主板、刷卡器、投幣器、流量計)。原理分為制水與售水兩部分,制水部分:通過水泵增壓經過多道過濾器,包括活性炭過濾器,PP棉濾芯,RO模等等,製造出純淨水保存到水箱。售水部分:通過投幣或者IC卡方式,消費者可以打水,控制板控制出水開關,有的廠家是根據流量,有的是根據時間來計費售水。
[0003]由於現有的自動售水機採用RO模過濾,RO模純水機出水精度高(除了水分子,任何物質都過無法通過反滲透模)口感較好,其缺點是淨化後的水過於純,缺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平均出I杯純水,要產生3-4杯廢水,非常浪費水源。
[0004]針對上述問題,開發一種採用超濾模過濾,不產生廢水,不浪費水源,又可以保證出水品質的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是十分必要的。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它是由售水機外殼、進水電磁閥、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控制面板、抽水泵、流量計、臭氧發生器、蓄水桶、灌裝口、3個自壓式過濾桶、定時臭氧發生器組成的,其特點在於:
[0006]特點一:自壓式濾桶內含多種濾料,保證出水品質。
[0007]特點二:採用超濾模過濾,既不產生廢水,不浪費水源。
[0008]特點三:利用微動開關控制進水電磁閥開啟和關閉。
[0009]特點四:每個自壓過濾桶均採用水位浮球控制補水。
[0010]特點五:控制面板提供多種購水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0011]特點六:臭氧發生器隨著抽水泵的啟動,為蓄水桶消毒。
[0012]特點七:蓄水桶內設置紫外線燈管,防止蓄水桶內滋生細菌造成水源的二次汙染。
[0013]特點八:獨有的水桶臭氧消毒功能,每次打水之前轉動定時旋鈕為水桶消毒,保證水桶乾淨。
【發明內容】
[001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該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具有不產生廢水、不浪費水源、控制精準、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的特點。
[001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加以實現的: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它包括售水機外殼、進水電磁閥、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控制面板、抽水泵、流量計、蓄水桶、臭氧發生器、臭氧輸出頭、定時臭氧發生器、定時旋鈕、售水槽、灌裝口、3個自壓式過濾桶組成;控制面板由電腦模塊、顯示屏、蜂鳴器、感應器、投幣口組成,其特徵是:
[0016]在售水機外殼的右上方設置水桶架;
[0017]在水桶架下部設置定時臭氧發生器並將臭氧輸出頭從售水機外殼與水桶架穿出;
[0018]在售水機外殼的中間設置售水槽,該售水槽的右側設置控制面板
[0019]在售水機外殼的下部設置進水電磁閥,該進水電磁閥的後面依次設置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
[0020]在3個自壓式過濾桶內分別設置水位浮球、生物過濾層、氧化過濾層、活化過濾層、兩個活性炭過濾層、紫外線燈管,並在I號自壓式過濾桶內的水位浮球上設置微動開關;
[0021]將超濾模過濾桶的出水口分別與3個自壓式過濾桶內的水位浮球並聯;
[0022]在蓄水桶的內部設置水位浮球、紫外線燈管、臭氧輸出頭;
[0023]將3個自壓式過濾桶的出水口並聯後,與蓄水桶的水位浮球連接;
[0024]將蓄水桶的出水口與抽水泵連接,該抽水泵與灌裝口連接;
[0025]在抽水泵與灌裝口之間設置流量計;
[0026]將進水電磁閥的電源與微動開關連接;
[0027]將控制面板中的電腦模塊分別與抽水泵、流量計、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殺菌燈的電源連接。
[002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自壓式濾桶內含多種濾料,保證出水品質,採用超濾模過濾,既不產生廢水,不浪費水源,蓄水桶內設置紫外線燈管及臭氧輸出頭,防止蓄水桶內滋生細菌造成水源的二次汙染,獨有的水桶臭氧消毒功能,每次打水之前轉動定時旋鈕為水桶消毒,保證水桶乾淨,控制面板提供多種購水方式,使用方便,操作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結構示意圖。
[0030]圖中:1為售水機外殼、2為進水電磁閥、3為PP棉過濾桶、4為前置活性炭過濾桶、5為後置活性炭過濾桶、6為超濾模過濾桶、7為I號自壓式過濾桶、8為水位浮球、9為微動開關、10為生物過濾層、11為氧化過濾層、12為活化過濾層、13為活性炭過濾層、14為活性炭過濾層、15為紫外線燈管、16為2號自壓式過濾桶、17為3號自壓式過濾桶、18為蓄水桶、19為控制面板、20為電腦模塊、21為顯示屏、22為蜂鳴器、23為感應器、24為投幣口、25為抽水泵、26為流量計、27為臭氧發生器、28為臭氧輸出頭、29為定時臭氧發生器、30為定時旋鈕、31為水桶架、32為售水槽、33為灌裝口、34為水桶。
【具體實施方式】
[003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加以進一步說明:
[0032]本實用新型的售水機外殼I的尺寸為寬1000mm,高1800mm,進水電磁閥2型號為HRl,微動開關9型號為LMFK-1-28EX,蓄水桶18尺寸為長300mm,寬550mm,紫外線燈管15瓦數為7瓦,自壓式過濾桶7、16、17尺寸為長300mm,寬550mm,抽水泵25的型號為EC-101-75,臭氧發生器27型號為HY — 012。
[0033]上述結構的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的使用過程是:當用戶購買水之前,將水桶33放在水桶架31上,轉動定時旋鈕30,定時臭氧發生器29啟動,向水桶內打入臭氧對水桶進行殺菌,到達預定時間後定時臭氧發生器29關閉,停止殺菌,將水桶34放入售水槽32內,將IC卡與感應器23觸碰,抽水泵25與臭氧發生器27同時啟動,臭氧發生器27向蓄水桶18內輸出臭氧,抽水泵25將蓄水桶18內的水抽出並從灌裝口 33流出,同時由流量計26記錄流量,顯示屏21顯示IC卡餘額與流量,水桶34的水滿後,在次將IC卡與感應器23觸碰,抽水泵25與臭氧發生器27停止工作,當用戶使用I元硬幣投入投幣口 24後,抽水泵25將蓄水桶18內的水抽出並從灌裝口 33流出,顯示屏21顯示流量,到達預設流量時,抽水泵25停止工作,當自壓式過濾桶7內的水位下降,水位浮球8下沉,微動開關9電源接通,進水電磁閥2開始放水,自來水從常開電磁閥2進入PP棉過濾桶3、前置活性炭過濾桶4、後置活性炭過濾桶5並同時為自壓式過濾桶7、16、17補水,經過自壓式過濾桶內的濾料淨化將水變為淨化水後,流入蓄水桶18,由電腦模塊20控制自壓式過濾桶7、16、17、蓄水桶18內的紫外線燈管15定時進行殺菌處理,到達預定用水量時蜂鳴器22發出聲音報警,提示更換濾芯。
【權利要求】
1.一種節能型自壓式超濾自動售水機,它包括售水機外殼、進水電磁閥、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控制面板、抽水泵、流量計、蓄水桶、臭氧發生器、臭氧輸出頭、定時臭氧發生器、定時旋鈕、售水槽、灌裝口、3個自壓式過濾桶組成;控制面板由電腦模塊、顯示屏、蜂鳴器、感應器、投幣口組成,其特徵是: 在售水機外殼的右上方設置水桶架; 在水桶架下部設置定時臭氧發生器並將臭氧輸出頭從售水機外殼與水桶架穿出; 在售水機外殼的中間設置售水槽,該售水槽的右側設置控制面板在售水機外殼的下部設置進水電磁閥,該進水電磁閥的後面依次設置PP棉過濾桶前置活性炭過濾桶、後置活性炭過濾桶、超濾模過濾桶; 在3個自壓式過濾桶內分別設置水位浮球、生物過濾層、氧化過濾層、活化過濾層、兩個活性炭過濾層、紫外線燈管,並在I號自壓式過濾桶內的水位浮球上設置微動開關; 將超濾模過濾桶的出水口分別與3個自壓式過濾桶內的水位浮球並聯; 在蓄水桶的內部設置水位浮球、紫外線燈管、臭氧輸出頭; 將3個自壓式過濾桶的出水口並聯後,與蓄水桶的水位浮球連接; 將蓄水桶的出水口與抽水泵連接,該抽水泵與灌裝口連接; 在抽水泵與灌裝口之間設置流量計; 將進水電磁閥的電源與微動開關連接; 將控制面板中的電腦模塊分別與抽水泵、流量計、臭氧發生器、紫外線殺菌燈的電源連接。
【文檔編號】G07F13/00GK203931003SQ201420353191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錦林 申請人:王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