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7:11:46
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包括第一回程氮氣彈簧、旋轉凹模和旋轉凹模安裝座,旋轉凹模能夠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還包括:活杆和滾輪;在旋轉凹模安裝座上,對應旋轉凹模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開口;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和活杆垂直安裝於與所述開口對應的位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與活杆的底端相抵靠;滾輪設置於活杆的頂端,滾輪容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的開口中,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與旋轉凹模的底端滾動接觸,減少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損耗,延長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使用壽命,節約採購成本,也無需對第一回程氮氣彈簧頭部進一步加工,使用更為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冷衝壓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翼子板作為車身外覆蓋件,對其產品質量要求很高,目前多數翼子板輪罩處翻邊在衝壓方向局部為負角,需要用斜楔側翻邊才能實現。由於此處形狀與翼子板和前門的搭接處需要在模具同一工序中完成。考慮到模具空間限制,使用傳統的雙動斜楔、拉合斜楔、對向斜楔已經無法滿足要求,因此輪罩處翻邊負角形狀必須使用旋轉斜楔才能完成。
[0003]現有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如圖1a所示,回程氮氣彈簧11直接固定在旋轉凹模12的安裝面上,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工作時,上模滑動塊13接觸到導板14後產生豎直向下的力,使旋轉凹模12在旋轉凹模安裝座裡旋轉,並壓縮回程氮氣彈簧11,直至旋轉凹模12處於閉合狀態,此時,導板14運動到水平位置。當上模滑動塊13與導板14脫離時,回程氮氣彈簧11釋放彈力,使旋轉凹模12旋轉至初始狀態。
[0004]當旋轉凹模12在初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切換時,回程氮氣彈簧頭部15與導板14的下表面之間滑動接觸,回程氮氣彈簧頭部15的摩擦阻力較大,對回程氮氣彈簧11壽命產生影響,需要經常更換,增加了採購成本。為了減小回程氮氣彈簧11與導板14之間的摩擦阻力,如圖1b所示,需要對回程氮氣彈簧11標準件的頭部進行加工,即將回程氮氣彈簧頭部15由平面加工成弧形。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回程氮氣彈簧11的損耗,延長其使用壽命,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在回程氮氣彈簧11使用前還增加了加工工序,存在使用不便的缺點。
[0005]因此,亟需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用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用以解決回程氮氣彈簧損耗大、壽命短、使用不便的問題。
[0007]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8]—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包括:第一回程氮氣彈簧、旋轉凹模和旋轉凹模安裝座,旋轉凹模能夠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活杆和滾輪;
[0009]在旋轉凹模安裝座上,對應旋轉凹模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開口 ;
[0010]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和活杆垂直安裝於與所述開口對應的位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與活杆的底端相抵靠;
[0011]滾輪設置於活杆的頂端,滾輪容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的開口中,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與旋轉凹模的底端滾動接觸。
[0012]優選的,旋轉凹模的底端與滾輪接觸的部分為平面;
[0013]滾輪的軸向與旋轉凹模的軸向一致,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與旋轉凹模的底端平面相對滾動。[0014]進一步的,該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與旋轉凹模安裝座的底部連接的下模座;
[0015]在下模座上,與所述開口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導套安裝座,導套安裝座內設置有導套,活杆設置於導套內,活杆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能夠沿導套的導向方向作垂直運動。
[0016]優選的,導套安裝座的頂端和導套的頂端設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與導套安裝座和下模座形成容置空間,活杆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能夠在所述容置空間內沿導套垂直運動;
[0017]活杆包括:第一活杆和與第一活杆連接的第二活杆,第一活杆的直徑小於第二活杆的直徑,第一活杆與第二活杆的連接處形成凸臺,凸臺能夠與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靠。
[0018]優選的,活杆的底端開設有凹槽,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置於所述凹槽內,並與凹槽的底部相抵靠。
[0019]優選的,下模座的底端設置有用於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垂直固定於下模座上的固定板,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底部與固定板卡接。
[0020]進一步的,所述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上模滑動塊和側翻邊凸模,側翻邊凸模與上模滑動塊連接,當旋轉凹模處於開啟狀態時,上模滑動塊與旋轉凹模的一端點接觸;
[0021]側翻邊凸模的下表面設置有用於消除側翻邊凸模的側向力的防側導板,當旋轉凹模處於閉合狀態時,上模滑動塊與旋轉凹模面接觸,防側導板的下表面與旋轉凹模相抵靠。
[0022]本發明通過在旋轉凹模安裝座上對應旋轉凹模底部的位置設置開口,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垂直設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底部的下模座上,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與活杆的底端相抵靠,在活杆的頂端設置滾輪,並將滾輪容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的開口中,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能夠與旋轉凹模的底端滾動接觸,解決了第一回程氮氣彈簧頭部與旋轉凹模的導板之間滑動摩擦產生摩擦阻力較大的問題,減少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損耗,延長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使用壽命,節約採購成本,另一方面,也無需對第一回程氮氣彈簧頭部進一步加工,使用更為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a為現有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1b為經過加工的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旋轉凹模初始狀態示意圖;
[0026]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旋轉凹模閉合狀態示意圖;
[0027]圖4為本圖2中A部分結構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發明中的附圖,對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2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如圖2、3所示,包括: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旋轉凹模22和旋轉凹模安裝座23,旋轉凹模22能夠在旋轉凹模座23內旋轉,該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活杆25和滾輪26。
[0030]在旋轉凹模安裝座23上,對應旋轉凹模22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開口 231,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和活杆25垂直安裝於與開口 231對應的位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頭部與活杆25的底端相抵靠。
[0031]滾輪26設置於活杆25的頂端,滾輪26容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23的開口中,當旋轉凹模22在旋轉凹模座23內旋轉時,滾輪26與旋轉凹模22的底端滾動接觸。
[0032]該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上模驅動塊27、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上模滑動塊29和側翻邊凸模30,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設置於上模驅動塊27上,上模滑動塊29與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連接,側翻邊凸模30與上模滑動塊29連接。
[0033]旋轉凹模22上設置有導板221,當旋轉凹模22處於初始狀態時,上模滑動塊29與旋轉凹模22的一端點接觸,即上模滑動塊29與旋轉凹模22上的導板221點接觸。
[0034]當上模驅動塊27向下運動時,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受力壓縮,且上模滑動塊29受力向下運動,使得導板221受力下壓,帶動旋轉凹模22在旋轉凹模座23中旋轉。
[0035]為了使活杆25上滾輪26與旋轉凹模22底面產生滾動並使旋轉凹模22順利回程復位,可以將旋轉凹模22的底端與滾輪26接觸的部分設計為平面。
[0036]在現有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中,側翻邊凸模30靠近側翻工作部分是懸空的,由於側翻刀塊(圖中未繪示)會在懸空部分產生側向力,使得側翻邊凸模30容易損毀,減少側翻邊凸模30的使用壽命。為了增加側翻邊凸模30的使用壽命,本發明實施例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在側翻邊凸模30的下表面設置防側導板31,以消除側翻邊凸模30受到的側向力。當旋轉凹模22處於閉合狀態時,上模滑動塊29與旋轉凹模22面接觸,即上模滑動塊29的下表面與旋轉凹模22的導板221的上表面相抵靠,防側導板31的下表面與旋轉凹模22相抵靠。
[0037]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上模驅動塊27和旋轉凹模安裝座23為鑄件,材質為HT300,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防側導板31、導套242和固定板244均選用標準件。導板221、上模滑動塊29、滾輪26、活杆25和導套安裝座241為鍛件,比如可以採用45鋼材質。
[0038]以下結合圖4,對滾輪26、活杆25、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下模座24及其連接關係進行詳細說明。
[0039]如圖4所示,在活杆25的頂端,滾輪26可以通過銷軸與活杆25的頂端連接,滾輪26的軸向與旋轉凹模22的軸向一致,當旋轉凹模22在旋轉凹模座23內旋轉時,滾輪26與旋轉凹模22的底端平面相對滾動。
[0040]結合圖3所示,該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下模座24,下模座24與旋轉凹模安裝座23的底部連接。在下模座24上,與開口 231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導套安裝座241,導套安裝座241內設置有導套242,活杆25設置於導套242內,活杆25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能夠沿導套242的導向方向作垂直運動。
[0041]優選的,導套安裝座241的頂端和導套242的頂端還可以設置有限位板243,限位板243與導套安裝座241和下模座24可以形成容置空間,活杆25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能夠在該容置空間內沿導套242垂直運動。
[0042]相應的,活杆25可以包括第一活杆251和與第一活杆251連接的第二活杆252,第一活杆251的直徑小於第二活杆252的直徑,第一活杆251與第二活杆252的連接處形成凸臺253,當旋轉凹模22處於初始狀態時,凸臺253與限位板243的下表面相抵靠。[0043]限位板243為鍛件,優選的,可以採用45鋼材質。
[0044]通過設置限位板243,能夠控制活杆25的行程,保證旋轉凹模22在旋轉凹模安裝座23內順利旋轉。
[0045]活杆25的底端開設有凹槽254,即第二活杆252的底端開設有凹槽254,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頭部置於凹槽254內,並與凹槽254的底部相抵靠。
[0046]在活杆25的底端開設凹槽254,以容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頭部,可以使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與活杆25之間的連接更為緊密,不易滑脫。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知,在活杆25的底端不設置凹槽結構,而是直接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頭部與活杆25相抵靠,同樣能夠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
[0047]為了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固定於下模座24上,可以在下模座24的底端設置固定板244,用以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垂直固定於下模座24上,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底部與固定板244卡接。
[0048]固定板244的形態以及與下模座24的連接方式不限,任何能夠實現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固定於下模座24的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0049]為了清楚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以下結合圖2、3、4,對旋轉斜楔回程機構的工作過程做詳細的說明。
[0050]當旋轉凹模22處於初始狀態時,如圖2所示,此時旋轉凹模22上的導板221與水平方向呈一角度,此角度為旋轉凹模22的旋轉角度,此刻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為自由狀態,限位板243的下表面與凸臺253相抵靠。優選的,旋轉凹模22的旋轉角度在30-50°範圍,例如,旋轉凹模22的旋轉角度可以取35°、40°等。
[0051]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工作時,上模驅動塊27在衝壓機作用下向下運動,並使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壓縮,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壓縮至最大壓縮狀態後,上模驅動塊27繼續向下運動,並帶動上模滑動塊29向下運動,進而壓動旋轉凹模22的導板221,使得旋轉凹模22在旋轉凹模安裝座23中旋轉。旋轉凹模22在旋轉過程中,旋轉凹模22的底端平面與滾輪26滾動接觸,活杆25藉助導套242的導向,豎直向下運動,並壓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
[0052]如圖3所示,旋轉凹模22上的導板221旋轉到與衝壓方向垂直(即水平方向)後,由於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產生的力大於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產生的力,上模驅動塊27上的第二回程氮氣彈簧28在衝壓機作用下繼續壓縮,側翻邊凸模30藉助導板221導向,開始水平運動,直至旋轉凹模22復位,處於閉合狀態,此時,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處於最大壓縮狀態,限位板243與活杆25的凸臺253之間的距離為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壓縮量,優選的,該距離設置為2mm,以保證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不受壓力。導板221呈水平狀態,上模滑動塊29的下表面與導板221的上表面相抵靠,側翻邊凸模30與旋轉凹模22接觸,以進行側翻邊處理。
[0053]側翻邊過程結束後,當上模驅動塊27與旋轉凹模22上的導板221脫離時,第一回程氮氣彈簧21的頭部藉助導套242的導向,推動活杆25豎直向上運動,直至活杆25的凸臺253與限位板243相抵靠時,停止運動。活杆25上的滾輪26在旋轉凹模22的底部平面滾動,使旋轉凹模22旋轉至初始狀態。
[0054]本發明實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55]1、通過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垂直設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底部的下模座上,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與活杆的底端相抵靠,在活杆的頂端設置滾輪,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能夠與旋轉凹模的底端滾動接觸,解決了第一回程氮氣彈簧頭部與旋轉凹模的導板之間滑動摩擦產生摩擦阻力較大的問題,減少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損耗,延長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使用壽命,節約採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0056]2、無需對第一回程氮氣彈簧頭部進一步加工,使用更為方便。
[0057]3、通過在側翻邊凸模的下表面設置防側導板,消除側翻邊凸模的側向力,增加側翻邊凸模的使用壽命。
[0058]4、現有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是定製組件,採購周期長,除了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導板和側翻邊凸模(鑄態空冷鋼)之外,其餘部件均為鋼件,尤其是上模驅動塊和旋轉凹模安裝座加工量大,材料消耗大,加工成本高。而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上模驅動塊和旋轉凹模安裝座均為鑄件,材質為HT300,這些部件只加工安裝面、導滑面、螺釘孔和銷釘孔即可,成本降低,周期縮短。
[0059]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的原理而採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發明並不局限於此。對於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包括:第一回程氮氣彈簧、旋轉凹模和旋轉凹模安裝座,旋轉凹模能夠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活杆和滾輪; 在旋轉凹模安裝座上, 對應旋轉凹模底部的位置設置有開口 ; 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和活杆垂直安裝於與所述開口對應的位置,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與活杆的底端相抵靠; 滾輪設置於活杆的頂端,滾輪容置於旋轉凹模安裝座的開口中,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與旋轉凹模的底端滾動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旋轉凹模的底端與滾輪接觸的部分為平面; 滾輪的軸向與旋轉凹模的軸向一致,當旋轉凹模在旋轉凹模座內旋轉時,滾輪與旋轉凹模的底端平面相對滾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還包括與旋轉凹模安裝座的底部連接的下模座; 在下模座上,與所述開口對應的位置設置有導套安裝座,導套安裝座內設置有導套,活杆設置於導套內,活杆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能夠沿導套的導向方向作垂直運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導套安裝座的頂端和導套的頂端設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與導套安裝座和下模座形成容置空間,活杆和第一回程氮氣彈簧能夠在所述容置空間內沿導套垂直運動; 活杆包括:第一活杆和與第一活杆連接的第二活杆,第一活杆的直徑小於第二活杆的直徑,第一活杆與第二活杆的連接處形成凸臺,凸臺能夠與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靠。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活杆的底端開設有凹槽,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頭部置於所述凹槽內,並與凹槽的底部相抵靠。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下模座的底端設置有用於將第一回程氮氣彈簧垂直固定於下模座上的固定板,第一回程氮氣彈簧的底部與固定板卡接。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旋轉斜楔回程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斜楔回程機構還包括:上模滑動塊和側翻邊凸模,側翻邊凸模與上模滑動塊連接,當旋轉凹模處於開啟狀態時,上模滑動塊與旋轉凹模的一端點接觸; 側翻邊凸模的下表面設置有用於消除側翻邊凸模的側向力的防側導板,當旋轉凹模處於閉合狀態時,上模滑動塊與旋轉凹模面接觸,防側導板的下表面與旋轉凹模相抵靠。
【文檔編號】B21D37/12GK103894496SQ201410152783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張健 申請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