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面板及移動終端的製作方法
2023-05-26 10:5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移動通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移動終端。
背景技術:
移動終端,特別是手持移動終端,例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已經日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娛樂工具。
現有的手持移動終端通常需要手動開關機、開關屏幕或者調節音量等,用戶通過按壓相應的按鍵或者觸控面板來完成這些動作,不便於手持移動終端的操作,並且這些按鍵的存在,也會影響手持移動終端的美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和移動終端,能夠方便用戶的操作,並且有利於改善移動終端的外觀。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以及位於所述顯示區一側的非顯示區,所述非顯示區設有音量觸控鍵和主鍵,觸控所述音量觸控鍵能夠實現音量的增大和減小,按壓所述主鍵能夠實現移動終端的鎖屏、開機和關機。
其中,所述音量觸控鍵包括觸控感應層及音量標識,所述音量標識設置於所述非顯示區朝向使用者的表面;所述觸控感應層設置於所述非顯示區背離所述音量標識的表面。
其中,所述音量觸控鍵的數量為兩個,所述音量觸控鍵均連接有電容傳感器,所述主鍵位於兩個所述音量觸控鍵之間。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如前述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
其中,還包括指紋識別模塊,所述指紋識別模塊與所述主鍵集成為一體。
其中,所述音量觸控鍵包括觸控感應層,所述觸控感應層為電容傳感器,所述移動終端還包括中央處理模塊,所述電容傳感器與所述中央處理模塊電連接。
其中,所述非顯示區的材料為塑料或者玻璃,所述音量觸控鍵的材料與所述非顯示區的材料相同。
其中,所述音量觸控鍵被觸控時,所述中央處理模塊使所述移動終端發出提示聲音或者點亮光源。
其中,所述光源為移動終端的顯示模組的背光源。
其中,所述中央處理模塊還設置有音量開關模塊,所述音量開關模塊的虛擬開關鍵通過所述顯示區顯示,用以開啟或關閉所述觸控感應層。
本實用新型的顯示面板中,音量觸控鍵能夠實現音量的調整,主鍵能夠以不同方式按壓來實現移動終端的鎖屏、開機和關機,側面無按鍵縫隙,提高了移動終端整體防護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移動終端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移動終端的平面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功能模塊的連接關係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中央處理模塊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其包括機體10及設於機體10上的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11以及位於顯示區11一側的非顯示區12,非顯示區12設有兩個音量觸控鍵13、14和主鍵15,其中,音量觸控鍵13為音量增加鍵13,音量觸控鍵14為音量減小鍵14,音量增加鍵13及音量減小鍵14內均設置有觸控感應層,例如電容傳感器16,分別觸摸所述音量增加鍵13與音量減小鍵14,實現所述移動終端音量的增加及音量的減小。按壓主鍵15,例如按壓短於1s,能夠實現移動終端的鎖屏,長按主鍵15,例如長按超過1s,從而實現移動終端的開機或者關機。
需要說明,音量觸控鍵的數量可以為一個,例如該音量觸控鍵位於主鍵15的左側或右側,該音量觸控鍵的觸控方式可以為向左滑動或者向下滑動,以實現音量的降低,通過向右滑動或者向上滑動來實現音量的增大。此外,音量增加鍵13和音量減小鍵14的觸控方式也可以是滑動的方式,例如通過手指在音量增加鍵13和音量減小鍵14區域滑動,從而實現音量的增大或減小。
進一步地,主鍵15集成有指紋識別模塊17,用戶的手指接觸到主鍵15後,指紋識別模塊會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識別,從而保證移動終端的安全性。更進一步地,該指紋識別模塊優選為超聲波指紋識別模塊,超聲波識別模塊能夠實現活體識別、非接觸識別等,安全性更強,使用更方便。
進一步地,主鍵15設置於非顯示區12的主鍵區域,音量增加鍵13及音量減小鍵14分別對稱設置在主鍵15的左右兩側,因而能夠保證移動終端的美觀,並且使用方便。
更進一步地,非顯示區12的材料為塑料或者玻璃,音量增加鍵13及音量減小鍵14表面的材料與非顯示區12的材料相同。如此使手機整體外觀視覺更為整體美觀。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移動終端還包括中央處理模塊18,電容傳感器16、指紋識別模塊17分別與中央處理模塊18連接,中央處理模塊18接收電容傳感器16和指紋識別模塊17的觸控信號後,相對應傳輸信號啟動相應的功能。例如本實施例中,當使用者的手指觸控音量觸控鍵時,電容傳感器16接收到觸控信號,該觸控信號會傳遞至中央處理模塊18,通過中央處理模塊18的控制從而實現音量的增加或減小。
進一步地,音量增加鍵13與音量減小鍵14被觸摸,中央處理模塊18控制移動終端發出提示聲音或者點亮光源。更進一步地,移動終端發出的提示聲音可以為震動或模仿物理按鍵聲音;光源為移動終端顯示屏的背光源。在本實施例中,當中央處理模塊18接收到音量增加鍵13與音量減小鍵14被觸摸或滑動的信號,驅動手機發出聲音和/或觸控屏幕背光源點亮。藉此,使用者可以更加明確操作是否成功。
進一步地,參閱圖4,中央處理模塊18設置有音量開關模塊19,該音量開關模塊19虛擬開關鍵通過觸控螢幕顯示,用以開啟或關閉兩個電容傳感器16。藉此,可以避免因為虛擬鍵設置在兩端或者其他地方被手碰到導致誤觸發。
更進一步地,音量觸控鍵13、14設有音量標識,該音量標識設置於非顯示區12朝向使用者的表面,觸控感應層即電容傳感器16設置於非顯示區12背離音量標識的表面,音量標記優選通過絲印印製在非顯示區12朝向使用者的表面,以起到標識音量增加鍵13與音量減小鍵14的作用。在本實施方式中,音量標記為三角形。可以理解,該標記還可以為四邊形等其他形狀。
本實施例的移動終端的開關鍵直接通過主鍵15實現,觸控音量增加鍵13與音量減小鍵14來實現音量調整,按壓主鍵15能夠實現移動終端的鎖屏,長按主鍵15實現移動終端的開機或者關機,實現移動終端外觀物理按鍵的簡化,全部觸控操作,不僅使外觀整體效果提升,而且整體外觀無按鍵縫隙,提高移動終端整體防護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範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並依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於實用新型所涵蓋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