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採暖熱水爐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2:07:21 1
燃氣採暖熱水爐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燃氣採暖熱水爐,包括帶有燃燒室的爐殼,燃燒室內設有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包括換熱直管,換熱直管的管壁設有若干等間距排列的吸熱片,換熱直管進口端處設有進水側水盒,換熱直管出口端處設有出水側水盒,所述進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進水口,該進水口和換熱直管進口端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出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出水口,該出水口和換熱直管出口端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換熱直管進口端和進水側水盒上進水口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及換熱直管出口端和出水側水盒上出水口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從而省略了傳統熱交換器中的進水連接管和出水連接管,使得熱交換器整體結構變得小巧,不僅節省了生產成本,而且降低了水盒內水的阻力。
【專利說明】燃氣採暖熱水爐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水爐,尤其是一種燃氣採暖熱水爐。
【背景技術】
[0002] 燃氣採暖熱水爐又稱為"燃氣壁掛爐"顧名思義他就是依靠天然氣來提供熱水和 供暖熱量的,現有燃氣採暖熱水爐是供暖和生活用水雙功能的機器,具有自動斷電,斷水, 斷氣的所有功能,安全性能也極佳。其工作原理為:當燃氣熱水採暖爐啟動之後,在系統 壓力正常之後,水泵啟動推動採暖媒介水流動,打開水流開關或水流傳感器,輸出水流信號 (開關信號或脈衝信號)給主控器,主控器接到水流信號之後,啟動風機進行前清掃,並檢測 各種安全裝置是否正常,在各種安全裝置正常的情況下,進行點火,再分別打開一、二級閥, 燃氣進入燃燒室在電火花的作用下點燃燃氣進行燃燒,通過離子感焰技術使火焰正常燃 燒,加熱媒介通過散熱器散發到空氣中或輻射出來,達到供暖的目的;達到設定的採暖溫度 後,熄火進入待機狀態;如此反覆循環。
[0003] 如圖1-2所示,圖1為現有燃氣採暖熱水爐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熱交換器的 結構示意圖,而熱交換器為燃氣採暖熱水爐的核心部件。燃氣採暖熱水爐包括有爐殼la,爐 殼la內設有燃燒室11a,而熱交換器2a安裝於燃燒室11a內。現有熱交換器2a包括有若 幹平行排列的換熱直管21a,換熱直管21a的管壁上設有等間距排列的吸熱片22a,換熱直 管21a進口端211a處設有進水接頭25a,換熱直管21a出口端212a處設有出水接頭26a。 為了提高熱交換器的工作效率,換熱直管21a進口端21 la -側和換熱直管21a出口端212a 一側分別設有水盒(23a,24a),換熱直管21a進口端21 la-側的水盒23a位於換熱直管21a 進口端211a和進水接頭25a之間,換熱直管21a出口端212a -側的水盒24a位於換熱直 管21a出口端212a和出水接頭26a之間,由於工藝需要,現有換熱直管21a進口端211a處 會外接有一小段進水連接管27a,以便換熱直管21a進口端211a -側和水盒23a連通;同 樣地,換熱直管21a出口端212a處會外接有一小段出水連接管28a,以便換熱直管21a出口 端212a -側和水盒24a連通。為了保護熱交換器2a上吸熱片22a的安全,所以在換熱直 管21a上靠近進口端211a和出口端212a的部位分別焊接有擋片3a,防止側向力撞擊而造 成吸熱片的彎折。
[0004] 雖然熱交換器上進水連接管、出水連接管和擋片的設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在 實際生產過程中,上述結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燃氣採暖熱水爐的工作效率及成本節省 等。另外,由於進水連接管和出水連接管的存在,從而使得換熱器整體結構顯得過於龐大, 如若不增加燃燒室的容積,就無法完全容納整個換熱器,為了節約成本和安裝控制項,所以換 熱器兩側的水盒會部分裸露於燃燒室外,從而導致熱量的損失。
【發明內容】
[0005]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合理,可以相應提高工作 效率,並降低生產成本的燃氣採暖熱水爐。
[0006]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燃氣採暖熱水爐,包括帶 有燃燒室的爐殼,燃燒室內設有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包括換熱直管,換熱直管的管壁設有 若干等間距排列的吸熱片,換熱直管進口端處設有進水側水盒,換熱直管出口端處設有出 水側水盒,所述進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進水口,該進水口和換熱直管進口端直接口對口連 接導通,出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出水口,該出水口和換熱直管出口端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
[0007]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換熱直管進口端和進水側水盒上進水口直接口對口連 接導通,及換熱直管出口端和出水側水盒上出水口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從而省略了傳統 熱交換器中的進水連接管和出水連接管,使得熱交換器整體結構變得小巧,不僅節省了生 產成本,而且降低了水盒內水的阻力。
[0008] 由於吸熱片自換熱直管進口端排列至換熱直管出口端,進水側水盒與相鄰吸熱片 間設有間隙,該間隙大於等於〇mm。因此,省略了傳統熱交換器中的擋片結構,但是同時進水 側水盒位於傳統擋片的位置,並發揮這擋片的作用,對吸熱片的側部起到保護作用。
[0009] 同理,由於出水側水盒與相鄰吸熱片間設有間隙,該間隙大於等於0mm。出水側水 盒位於傳統擋片的位置,並發揮這擋片的作用,對吸熱片的側部起到保護作用。
[0010] 進水側水盒和出水側水盒均位於燃燒室內,改善了傳統熱交換器和燃燒室的安裝 結構,避免進水側水盒和出水側水盒裸露在外,提高熱量的利用率。
[0011] 在改善熱交換器和燃燒室結構的同時,為了保證熱交換器進出水的正常運轉,所 以進水側水盒上設有進水接頭,出水側水盒上設有出水接頭,進水接頭和出水接頭分別貫 穿並延伸至燃燒室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現有燃氣採暖熱水爐的結構示意圖。
[0013] 圖2為現有熱交換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4]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5]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熱交換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7] 如圖3、4所示,本實施例包括帶有燃燒室11的爐殼1,燃燒室11內設有熱交換器 2,該熱交換器2包括若干換熱直管21,根據功能的不同,多根換熱直管21組成一組換熱直 管組,且分別用於取暖用水或者生活用水的加熱使用。由於兩組換熱直管21中的介質除了 用途不同外,其位於熱交換器2內的結構和功能是一致的,因此在本實施例中只對生活用 水所在組進行描述和標識。每組換熱直管組中均有若干換熱直管21相互平行排列,且相鄰 換熱直管21間通過U型連接管連接,從而使各換熱直管21間形成相互連通的通路。
[0018] 其中,換熱直管21的管壁設有若干等間距排列的吸熱片22,換熱直管21進口端 211處設有進水側水盒23,換熱直管21出口端212處設有出水側水盒24,所述進水側水盒 23上開設有一進水口(未畫出),該進水口和換熱直管21進口端211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 出水側水盒24上開設有一出水口(未畫出),該出水口和換熱直管21出口端212直接口對 口連接導通。由於吸熱片22自換熱直管21進口端211排列至換熱直管21出口端212,進 水側水盒23與相鄰吸熱片22間設有間隙,該間隙約為1_。因此,省略了傳統熱交換器中 的擋片結構,同時進水側水盒23位於傳統擋片的位置,並發揮這擋片的作用,對吸熱片22 的側部起到保護作用。同理,由於出水側水盒24與相鄰吸熱片22間設有間隙,該間隙約為 1_。出水側水盒24位於傳統擋片的位置,並發揮這擋片的作用,對吸熱片22的側部起到保 護作用。進水側水盒23和出水側水盒24均位於燃燒室11內,改善了傳統熱交換器和燃燒 室11的安裝結構,避免進水側水盒23和出水側水盒24裸露在外,提高熱量的利用率。在 改善熱交換器2和燃燒室11結構的同時,為了保證熱交換器2進出水的正常運轉,所以進 水側水盒23上設有進水接頭25,出水側水盒24上設有出水接頭26,進水接頭25和出水接 頭26分別貫穿並延伸至燃燒室11外。
[0019] 本實用新型中,換熱直管21進口端211和進水側水盒23上進水口直接口對口連 接導通,及換熱直管21出口端212和出水側水盒24上出水口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從而省 略了傳統熱交換器中的進水連接管和出水連接管,使得熱交換器2整體結構變得小巧,不 僅節省了本實施例的生產成本,而且降低了水盒內水的阻力。
【權利要求】
1. 一種燃氣採暖熱水爐,包括帶有燃燒室的爐殼,燃燒室內設有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 包括換熱直管,換熱直管的管壁設有若干等間距排列的吸熱片,換熱直管進口端處設有進 水側水盒,換熱直管出口端處設有出水側水盒,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進水 口,該進水口和換熱直管進口端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出水側水盒上開設有一出水口,該出 水口和換熱直管出口端直接口對口連接導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氣採暖熱水爐,其特徵是:所述吸熱片自換熱直管進口端 排列至換熱直管出口端,進水側水盒與相鄰吸熱片間設有間隙,該間隙大於等於〇_。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氣採暖熱水爐,其特徵是:所述出水側水盒與相鄰吸熱片 間設有間隙,該間隙大於等於Omm。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燃氣採暖熱水爐,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側水盒和出水側水盒 均位於燃燒室內。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燃氣採暖熱水爐,其特徵是:所述進水側水盒上設有進水接 頭,出水側水盒上設有出水接頭,進水接頭和出水接頭分別貫穿並延伸至燃燒室外。
【文檔編號】F24H9/00GK203880915SQ201420145474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7日
【發明者】鄧慶光, 劉偉俊, 梁豪權, 梁嘉明 申請人:中山市廣容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