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4:39:06 3
專利名稱: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
背景技術:
我國正在進軍風力發電這塊全新的「綠色產業」,為了使風力發電機提升發電效力,增大發電出力,葉片的長度、主軸、增速器、發電機等部位的尺寸也在不斷擴大,使風電軸承的外徑在1. 7m左右,同時風電軸承所負擔的荷重也逐漸增加,這就對風電軸承的加工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目前用於加工環形工件的徑向孔的鑽孔工具機大多採用半自動可編程序控制器,採用伺服電機驅動分度頭,分度頭底座設置手輪,通過打表手動旋轉角度進行分度後再手動鎖緊。床身為滑動導軌,手搖進給。這種工具機的工作效率低,並且加工精度也不高,而且只適應加工直徑不大的環形工件。因此有必要研製一種針對加工風電軸承的注油孔的工具機。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它能實現自動分度並能自動完成鑽削,並且加工的工件尺寸大,精度
尚ο實現上述目的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包括底盤、絲杆機構、床身、立柱、上下滑板、橫向滑板、鑽頭驅動電機、工作主軸、迴轉工作檯及電氣控制系統,其中所述底盤固定在地面上,該底盤的一邊設有一對橫嚮導軌,在導軌的外端設置一床身驅動電機,該床身驅動電機與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連接;所述床身安裝在所述底盤上的橫嚮導軌並連接在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螺母上;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床身的上端面,該立柱的前端面上設有一對豎直嚮導軌;所述上下滑板通過微調螺釘安裝在上所述立柱的豎直嚮導軌上;所述橫向滑板通過微調螺釘垂直安裝在所述上下滑板上;所述鑽頭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橫向滑板上;所述工作主軸水平向地安裝在所述橫向滑板上並通過一帶輪傳動機構與所述鑽頭驅動電機連接,該工作主軸上安裝一鑽頭夾具,該鑽頭夾具上安裝一鑽削頭;所述迴轉工作檯包括工作檯面、迴轉分度機構及升降機構,所述工作檯面以其軸線與所述工作主軸的軸線垂直相交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底盤的另一邊,該工作檯面上均布地安裝若干卡具;所述迴轉分度機構連接在所述工作檯面的底座上;所述升降機構連接在所述工作檯面的底座上;所述電氣控制系統包括人機界面並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上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中,所述床身驅動電機是通過一齒輪減速機構與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連接的。
3[0015]上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中,所述迴轉分度機構為由伺服電機驅動的蝸輪蝸杆傳動機構。上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中,所述升降機構為液壓油缸,該液壓油缸由設在所述底盤上的液壓站控制。上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中,所述卡具是通過調整螺杆安裝在所述迴轉工作檯的上端面上的。上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中,所述數控鑽孔工具機上還安裝有冷卻系統。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實現一次裝夾,能精確打鑽多孔的目的,並且加工精度高,適用直徑範圍在 Φ 1400mm Φ 3000mm大小的盤類工件加工,最小加工注油孔的直徑為Φ5 Φ 16mm,並能實現自動分度並自動完成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鑽削,還可根據工件的不同要求,進行參數的調整,如不等分孔、高低孔的加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正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俯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更好地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理解,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並結合附圖進行詳細地說明請參閱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包括底盤1、床身2、絲杆機構3、立柱4、上下滑板5、橫向滑板6、鑽頭驅動電機7、工作主軸8、迴轉工作檯9及電氣控制系統,其中,底盤1固定在地面上,該底盤1的表面左邊設有一對橫嚮導軌,在導軌的左端安裝一床身驅動電機20,該床身驅動電機20通過一齒輪減速機構21與絲杆機構3的絲杆連接;床身2安裝在底盤1上的橫嚮導軌並連接在絲杆機構3的絲杆螺母上;立柱4固定在床身2的上端面,該立柱4的前端面上設有一對豎直嚮導軌40 ;上下滑板5通過微調螺釘50安裝在上立柱的豎直嚮導軌40上;橫向滑板6通過微調螺釘60垂直安裝在上下滑板5上;鑽頭驅動電機7安裝在橫向滑板6上;工作主軸8水平向地安裝在橫向滑板6上並通過一帶輪傳動機構80與鑽頭驅動電機7連接,該工作主軸8上安裝一鑽頭夾具81,該鑽頭夾具81上安裝一鑽削頭82 ;迴轉工作檯9包括工作檯面、迴轉分度機構10及升降機構,工作檯面90以其軸線與工作主軸8的軸線垂直相交的方式安裝在底盤1的右邊,該工作檯面90上通過調整螺杆 92均布地安裝四套卡具91 ;迴轉分度機構10連接在工作檯面90的底座上,該迴轉分度機構10為蝸輪蝸杆傳動機構,並由伺服電機11控制的。[0034]升降機構連接在工作檯面90的底座上,該升降機構為液壓油缸,該液壓油缸由設在所述底盤1上的液壓站12控制。電氣控制系統包括一人機界面並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本實用新型的數控鑽孔工具機上還配置有冷卻系統13,用於衝洗鑽削鐵屑,也可冷卻工件。本實用新型的數控鑽孔工具機的工作原理是可根據工件的圖紙要求,利用迴轉工作檯面上的四套卡具91,以滿足工件30的定位,卡具91上帶有的微調螺杆92,可在工件安裝後進行校調圓心。工作主軸8水平向安裝在橫向滑板6上,可以保證在鑽削時的垂直性。 通過微調上下滑板5能實現不同位置的注油孔的鑽削,通過微調橫向滑板6能實現不同深度的注油孔的鑽削。通過電氣控制系統的程序控制,使床身驅動電機20、齒輪減速機構21 及絲杆機構3帶動床身2,進而帶動力柱4上的在鑽削頭82加工時的自動進給。用戶可通過人機界面設定絲杆機構3上絲杆螺母的運動距離來調整鑽削頭82的鑽削深度,並可通過可編程序控制器設定絲杆機構3運動的間隔時間。通過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可以使鑽頭驅動電機7能讓工作主軸8在結束一個孔的鑽削後迅速停止轉動。通過可編程序控制器的控制,可使迴轉分度機構10中的伺服電機11根據工件30上兩孔之間的角度設定迴轉角度,並配合絲杆機構3運動的間隔時間間隔地轉動,以完成整個工件30外周面上的孔的鑽削。迴轉工作檯9的升降機構能在工作檯面90上升後離開其底座後轉動,使工作檯面90的轉動靈活,待工作檯面90轉動到位後再下降工作檯面90,使工作檯面90穩定在其底座上, 可以在鑽削頭82鑽削時保證工件30的穩定。本實用新型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實現一次裝夾, 能精確打鑽多孔的目的。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並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範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包括底盤、絲杆機構、床身、立柱、上下滑板、橫向滑板、鑽頭驅動電機、工作主軸、迴轉工作檯及電氣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底盤固定在地面上,該底盤的一邊設有一對橫嚮導軌,在導軌的外端設置一床身驅動電機,該床身驅動電機與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連接;所述床身安裝在所述底盤上的橫嚮導軌並連接在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螺母上; 所述立柱固定在所述床身的上端面,該立柱的前端面上設有一對豎直嚮導軌; 所述上下滑板通過微調螺釘安裝在上所述立柱的豎直嚮導軌上; 所述橫向滑板通過微調螺釘垂直安裝在所述上下滑板上; 所述鑽頭驅動電機安裝在所述橫向滑板上;所述工作主軸水平向地安裝在所述橫向滑板上並通過一帶輪傳動機構與所述鑽頭驅動電機連接,該工作主軸上安裝一鑽頭夾具,該鑽頭夾具上安裝一鑽削頭;所述迴轉工作檯包括工作檯面、迴轉分度機構及升降機構,所述工作檯面以其軸線與所述工作主軸的軸線垂直相交的方式安裝在所述底盤的另一邊,該工作檯面上均布地安裝若干卡具;所述迴轉分度機構連接在所述工作檯面的底座上;所述升降機構連接在所述工作檯面的底座上;所述電氣控制系統包括人機界面並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床身驅動電機是通過一齒輪減速機構與所述絲杆機構的絲杆連接的。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迴轉分度機構為由伺服電機驅動的蝸輪蝸杆傳動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升降機構為液壓油缸,該液壓油缸由設在所述底盤上的液壓站控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卡具是通過調整螺杆安裝在所述迴轉工作檯的上端面上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其特徵在於,所述數控鑽孔工具機上還安裝有冷卻系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加工風電軸承上的注油孔的數控鑽孔工具機,包括底盤、絲杆機構、床身、立柱、上下滑板、橫向滑板、鑽頭驅動電機、工作主軸、迴轉工作檯及電氣控制系統。底盤的一邊設有一對橫嚮導軌,在導軌的外端設置一床身驅動電機,該床身驅動電機與絲杆連接;床身安裝在底盤上的橫嚮導軌並連接在絲杆螺母上;立柱固定在床身的上端面並設有一對豎直嚮導軌;上下滑板安裝在上立柱的豎直嚮導軌上;橫向滑板垂直安裝在上下滑板上;鑽頭驅動電機安裝在橫向滑板上;工作主軸水平向地安裝在橫向滑板上並通過一帶輪傳動機構與鑽頭驅動電機連接;迴轉工作檯包括工作檯面、迴轉分度機構及升降機構;電氣控制系統包括人機界面並採用可編程序控制器。
文檔編號B23B47/00GK201960156SQ20102068712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9日
發明者何曉勇, 陸雪忠, 高解農 申請人:上海聯合滾動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