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
2023-05-30 16:39:31 2
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屬中藥領域;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為:皂角刺、竹芋、洋蟲、紫金牛、相思藤、榆葉、遊草、柞木根、魚腦石、雲實、雪山林、吳茱萸、蜂房、浮萍、鳳尾草和釣蘭;本發明中藥顆粒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並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清熱利尿之功效,對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高熱、怕冷、頭痛、鼻塞、流涕、咽部紅腫疼痛、噁心嘔吐、咳嗽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能夠使流行性感冒患者迅速擺脫痛苦,治癒後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服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實用,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
所屬【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汙染物品的接觸等的方式傳播。
[0003]流感的典型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直徑80~120nm,球形或絲狀。流感病毒可分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
[0004]流感病毒不耐熱,IOO0C I分鐘或56°C,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敏感,耐低溫和乾燥,真空乾燥或_20°C以下仍可存活。甲型流感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愛滋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感染流感病毒後發生重症流感的危險性明顯增加,由於易出現流感病毒性肺炎,發病後可迅速出現發熱、咳嗽、呼吸困難及發紺,病死率高。
[0005]通常流感比感冒症狀重,併發症更多,而且可以伴隨肺炎等嚴重情況,死亡率也較聞。
[0006]目前中藥作為我國傳統醫學,在治療流行性感冒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若從中選擇一種中藥來治療流行性感冒能徹底解決患者發高熱、怕冷、頭痛、鼻塞、流涕、咽部紅腫疼痛,噁心嘔吐、咳嗽等症狀帶來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及製備方法;本發明中藥顆粒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並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清熱利尿之功效,對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高熱、怕冷、頭痛、鼻塞、流涕、咽部紅腫疼痛、噁心嘔吐、咳嗽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能夠使流行性感冒患者迅速擺脫痛苦,治癒後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服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實用,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實施如下:
[0009]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0]皂角刺54~78份竹芋52~76份洋蟲51~75份紫金牛51~75份 相思藤50~74份榆葉49~73份遊草49~73份柞木根48~72份 魚腦石48~72份萬實46~70份雪山林45~69份吳茱英45~69份
蜂房43~67份浮萍42~66份鳳尾草39~63份釣蘭34~58份。
[0011]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2]
皂角刺58~74份竹芋56~72份洋蟲55~71份紫金牛55~71份 相思藤57~70份榆葉53~69份遊草53~69份柞木根52~68份 魚腦石52~68份實50~66份雪山林49~65份吳茱英49~65份
蜂房47~63份浮萍46~62份鳳尾草43~59份釣蘭38~54份。
[0013]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4]
皂角刺62~70份竹芋60~68份洋蟲59~67份紫金牛59~67份 相思藤58~66份偷葉57~65份遊草57~65份作木根56~64份 魚腦石56~64份雲實54~62份雪山林52~61份吳萊英53~61份
蜂房51~59份浮萍50~58份鳳尾草47~55份釣蘭42~50份。
[0015]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0016]
皂角刺66份竹芋64份洋蟲63份紫金牛63份
[0017]
相思藤62份榆葉61份遊草61份作木根60份
魚腦石60份雲實58份雪山林58份吳茱萸57份
蜂房55份浮萍54份鳳尾草51份釣蘭46份。
[0018]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19](I)將皂角刺、竹芋、相思藤、榆葉、遊草和雲實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0020](2)將洋蟲、魚腦石、雪山林、蜂房和釣蘭去雜質烘乾,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21](3)將紫金牛、吳茱萸、浮萍和鳳尾草洗淨,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22](4)將柞木根洗淨,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0023](5)將上述步驟(1)~⑷所製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混合,製成顆粒,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
[0024]本發明所用中藥的藥性如下:
[0025]皂角刺:味辛,性溫;歸肝、肺經。主治癰疽腫毒,瘰癧,瘡疹頑癬,產後缺乳,胎衣不下,癘風。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皂角刺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
[0026]竹芋:味甘、淡,性涼;歸肺、膀胱經。清肺止咳,清熱利尿。主治肺熱咳嗽,小便熱痛。《新華本草綱要》載:「有清肺利尿的功能。用於肺熱咳嗽,小便赤痛。」
[0027]洋蟲:味辛、甘,性溫;歸肺、胃、大腸經。溫中理氣,活血止痛,祛風除溼。主心胃氣痛,腹脹吐瀉,跌打損傷,半身不遂,肢體痿痺,勞傷咳嗽,月經下調,赤白帶下。《綱目拾遺》載:「行血分,暖脾胃,和五臟,健筋骨,去溼搜風,壯陽道,治怯弱。」
[0028]紫金牛:味辛,性平。止咳化痰,祛風解毒,活血止痛。用於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小兒肺炎,肺結核,肝炎,痢疾,急性腎炎,尿路感染,通經,跌打損傷,風溼筋骨痛;外用治皮膚搔癢,漆瘡。《上海常用中草藥》載:「活血止痛,利尿,健胃,止血。治溼熱黃疸,肝炎,急性腎炎,膀胱炎,肺結核盜汗、咯血,脫力勞傷,筋骨酸痛,月經不調,副鼻竇炎。」
[0029]相思藤:味甘,性涼,無毒;歸肺、脾、肝經。生津潤肺,清熱利尿。主治喉痛,肝炎,支氣管炎。《廣西中草藥》載:「清熱利尿。治咽喉腫痛,肝炎,支氣管炎。」 [0030]榆葉:味甘,性平。清熱利尿,安神,祛痰止咳。主水腫,小便不利,石淋,尿濁,失目民,暑熱困悶,痰多咳嗽。《綱目》載:「同酸棗仁等分蜜丸,日服,治膽熱虛勞不眠。」
[0031]遊草:味平,性辛。疏風解表,利溼,通絡止痛。主治感冒,頭痛身疼,瘧疾,白帶,下肢水腫,小便不利,痺痛麻木。《四川中藥志》載:「能散寒解表,通經絡。治瘧疾,感冒頭身疼痛。」
[0032]柞木根:味苦,性平;歸肝、脾經。解毒利溼,散瘀催產。主黃疸,痢疾,水腫,肺結核咯血,瘰癧,跌打腫痛,難產,死胎不下。《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載:「除溼,行肝絡。治血氣腹
痛。」
[0033]魚腦石:味甘、鹹,性寒;歸膀胱經。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主治石淋,小便淋浙不暢,鼻炎,化膿性中耳炎。
[0034]雲實:味苦、澀,性溫,無毒。發表散寒、活血通經、解毒殺蟲。用於風寒感冒,風溼疼痛,跌打損傷,蛇咬傷。《民間常用草藥彙編》載:「風寒,治咳嗽。除寒溼,治腰痛,牙痛,痔瘡。」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雲實具有止咳、祛痰與平喘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
[0035]雪山林:味苦、辛,性涼;歸肝、腎經。祛風溼,舒筋活血,通經止帶。主治風溼熱痺,小腿轉筋,有經不調,白帶。
[0036]吳茱萸:味辛、苦,性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溼腳氣,痛經,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洩瀉;外治口瘡。聞血壓。
[0037]蜂房:味甘,性平;歸胃經。去腐生肌,消炎止痛,抗過敏。適用齲齒牙痛,瘡瘍腫毒,乳癰,瘰癧,皮膚頑癬,鵝掌風,過敏性體質。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蜂巢製劑有促進機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0038]浮萍:味辛,性寒;歸肺、膀胱經。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主風熱表症,麻疹不透,隱疹瘙癢,水腫,癃閉,瘡癬,丹毒,燙傷。《綱目》載:「主風溼麻痺,腳氣,打撲損傷,目赤翳膜,口舌生瘡,吐血,衄血,癱風,丹毒。」
[0039]鳳尾草:味淡、微苦,性寒;歸大腸、心、肝經。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用於痢疾,胃腸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發燒,咽喉腫痛,白帶,崩漏,農藥中毒;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廣西藥植志》載:「清大腸、肺熱。治熱性赤痢及齒痛,止吐血。」
[0040]釣蘭:味甘、酸,性涼。清熱去瘀,消腫解毒。治咳嗽,聲啞,吐血,經閉,跌打損傷,癰疽腫毒,聹耳,牙痛。《南寧市藥物志》載:「清熱去瘀。治聲撕喉啞、咳嗽;取汁洗滌耳流膿;搗爛填患處,治牙痛。」
[004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2]本發明中藥顆粒所選藥材配伍相宜,符合中醫藥學和現代醫藥學理論,並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清熱利尿之功效,對治療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高熱、怕冷、頭痛、鼻塞、流涕、咽部紅腫疼痛、噁心嘔吐、咳嗽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能夠使流行性感冒患者迅速擺脫痛苦,治癒後不復發,安全無毒副作用,服藥期間可正常工作和生活,奇效實用,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43]下面 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闡述。
[0044]實施例1
[0045]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46]
皂角刺74g竹芋72g洋蟲71g紫金牛71g
相思藤70g榆葉69g遊草69g柞木根68g
魚腦石68g雲實66g雪山林65g吳茱萸65g
蜂房63g浮萍62g鳳尾草59g釣蘭54g。
[0047]本發明中藥顆粒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0048](I)將皂角刺、竹芋、相思藤、榆葉、遊草和雲實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0049](2)將洋蟲、魚腦石、雪山林、蜂房和釣蘭去雜質烘乾,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0050](3)將紫金牛、吳茱萸、浮萍和鳳尾草洗淨,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0051 ] (4)將柞木根洗淨,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0052](5)將上述步驟(1)~⑷所製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混合,製成顆粒,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
[0053]用法用量:口服或開水衝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0.75g,兒童減半用量,3~7天即可痊癒,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0054]實施例2
[0055]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56]
皂角刺70g竹芋68g洋蟲67g紫金牛67g
相思藤66g榆葉65g遊草65g柞木根64g
魚腦石64g雲實62g雪山林61g吳茱萸61g
蜂房59g浮萍58g鳳尾草55g釣蘭50g。
[0057]本實施例的中藥顆粒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58]實施例3
[0059]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0]
皂角刺66g竹芋64g洋蟲63g紫金牛63g
相思藤62g榆葉61g遊草61g柞木根60g
魚腦石60g雲實58g雪山林58g吳茱萸57g
蜂房55g浮萍54g鳳尾草51g釣蘭46g。
[0061]本實施例的中藥顆粒製備方法工藝步驟 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2]實施例4
[0063]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4]
皂角刺62g竹芋60g洋蟲59g紫金牛59g
相思藤58g榆葉57g遊草57g作木根56g
魚腦石56g雲實54g雪山林52g吳茱萸53g
蜂房51g浮萍50g鳳尾草47g釣蘭42g。
[0065]本實施例的中藥顆粒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66]實施例5
[0067]本發明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為:
[0068]
皂角刺58g竹芋56g洋蟲55g紫金牛55g
相思藤57g榆葉53g遊草53g柞木根52g
魚腦石52g雲實50g雪山林49g吳茱萸49g
蜂房47g浮萍46g鳳尾草43g釣蘭38g。
[0069]本實施例的中藥顆粒製備方法工藝步驟及用法用量與實施例1相同。
[0070]臨床資料:
[0071]1、病例選擇:[0072]作為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選擇確診的流行性感冒患者620例臨床觀察,病人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治療組31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55例,年齡5~74歲,平均年齡39.5歲,平均病程20天;對照組31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155例,年齡6~75歲,平均年齡40.5歲,平均病程20天。
[0073]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的病程、症狀輕重程度基本一致,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0074]2、藥物選擇:
[0075]治療組服用本發明中藥顆粒,口服或開水衝服,每日2次,早晚各I次,每次0.75g,兒童減半用量,連續服用3~7天,病情嚴重者遵醫囑酌增用量。
[0076]對照組服用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療程視病情而定。
[0077]3、療效判定:
[0078](I)治癒:發燒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全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
[0079](2)顯效:上述症狀明顯減輕,身體明顯好轉。
[0080](3)有效:上述症狀有所減輕,身體有所好轉。
[0081](4)無效:通過治療後上述症狀無減輕或加重。
[0082]4、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皂角刺54~78份竹芋52~76份洋蟲51~75份紫金牛51~75份 相思藤50~74份榆葉49~73份遊草49~73份柞木根48~72份 魚腦石48~72份z?實46~70份雪山林45~69份吳萊英45~69份 蜂房43~67份浮萍42~66份鳳尾草39~63份釣蘭34~58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皂角刺58~74份竹芋56~72份洋蟲55~71份紫金牛55~71份 相思藤57~70份榆葉53~69份遊草53~69份柞木根52~68份 魚腦石52~68份z?實50~66份雪山林49~65份吳萊英49~65份 蜂房47~63份浮萍46~62份鳳尾草43~59份釣蘭38~54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皂角刺62~70份竹芋60~68份洋蟲59~67份紫金牛59~67份 相思藤58~66份偷葉57~65份遊草57~65份作木根56~64份 魚腦石56~64份z?實54~62份雪山林52~61份吳萊英53~61份 蜂房51~59份浮萍50~ 58份鳳尾草47~55份釣蘭42~50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其特徵在於:製成所述中藥顆粒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皂角刺66份竹芋64份洋蟲63份紫金牛63份 相思藤62份榆葉61份遊草61份昨木根60份 魚腦石60份雲實58份雪山林58份吳茱萸57份 蜂房55份浮萍54份鳳尾草51份釣蘭46份。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1)將皂角刺、竹芋、相思藤、榆葉、遊草和雲實洗淨,放入容器內,加入8~10倍量的蒸餾水,浸泡5~6小時後,煮沸3~4小時,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餾水,煮沸2~3小時,提取;最後,加入4~6倍量蒸餾水,加熱煮沸I~2小時,提取;合併三次提取液,過濾,得濾液,濃縮成60°C下相對密度為1.10~1.13的稠膏,備用; (2)將洋蟲、魚腦石、雪山林、蜂房和釣蘭去雜質烘乾,放入容器內,進行粉碎處理,研末,過180目細粉,備用; (3)將紫金牛、吳茱萸、浮萍和鳳尾草洗淨,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4)將柞木根洗淨,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I~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濃縮為65°C下相對密度為1.12~1.16的稠膏,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所製得的稠膏、細粉以及汁液混合,製成顆粒,即得本發明所述的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中藥顆粒。
【文檔編號】A61P31/16GK103977295SQ201410243530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日
【發明者】徐玉梅 申請人:徐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