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31 07:52:56
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屬於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外筒、內筒、布水器、穿孔板等,外筒的底部為漏鬥形,其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其上部筒壁上開有一體式反應器的出水口,內筒置於外筒內,內筒的頂部固定在外筒的筒蓋上,布水器置於內筒上部,內筒頂部的筒蓋上開有反衝洗出水口。穿孔板相互平行固定在內筒中,內筒的底部為漏鬥形,其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沉澱物出口與反衝洗閥和排泥閥相連。曝氣頭置於內筒中多個穿孔板的下部,曝氣頭上部的內筒壁上設有穿孔。本一體式反應器,集絮凝、沉澱於一體,能夠減少水處理的佔地面積,降低水處理的耗能,節省了水處理的成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適用於廣大的農村偏遠地區。
【專利說明】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屬於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國內外飲用水淨化領域已經有著較成熟的技術,但因經濟落後等農村及偏遠地區供水措施仍然相當落後,由於在很多農村及偏遠山區不適宜建設自來水廠,不宜建造較大構築物,佔地及運行成本等多種限制因素使得小型供水設備的開發成為當前供水領域的一大重任,同時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0003]飲用水常規處理工藝,即混凝、沉澱、過濾、消毒工藝,能夠有效去除水中濁度、有機物等,但是已有的處理工藝需要建設絮凝池、沉澱池,佔地面積較大,不適用於農村及偏遠地區的小面積供水。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集絮凝、沉澱於一體,以及能減少佔地和耗能,使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05]本發明提出的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包括:外筒、內筒、布水器、多個穿孔板和曝氣頭,所述的外筒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外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外筒通過支腿支撐,外筒的上部筒壁上開有一體式反應器的出水口 ;所述的內筒置於外筒內,內筒的頂部固定在外筒的筒蓋上,所述的布水器置於內筒上部,布水器與內筒頂部的進水相連,內筒頂部的筒蓋上安裝有壓力調節閥,內筒頂部的筒蓋上開有反衝洗出水口 ;所述的多個穿孔板相互平行固定在內筒中,內筒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內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內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伸入外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沉澱物出口與反衝洗閥和排泥閥相連;所述的曝氣頭置於內筒中多個穿孔板的下`部,曝氣頭與曝氣管相連;所述的曝氣頭上部的內筒壁上設有穿孔。
[0006]上述一體式反應器,還可以包括斜管或斜板,斜管或斜板置於外筒和內筒之間的間隙中,斜管或斜板的端部通過固定栓固定在內筒的外壁或外筒的內壁上。
[0007]上述一體式反應器,還可以包括填料,所述的填料置於上、下兩層穿孔板之間。
[0008]本發明提出的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其優點是:
[0009]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能夠有效去除水中的小顆粒物、氨氮、重金屬、氟和有機物等汙染物質,降低水的濁度。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集絮凝、沉澱於一體,能夠減少水處理的佔地面積,降低水處理的耗能,從而節省了水處理的成本,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適用於廣大的農村偏遠地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發明一體式反應器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2]圖1-圖2中,I是布水器,2是出水口,3是反衝洗閥,4是反衝洗出水口,5是排泥閥,6是穿孔板,7是穿孔,8是曝氣管,9是曝氣頭,10是壓力調節閥,11是外筒,12是支腿,13是內筒,14是沉澱物,15是斜管或斜板,16是固定栓,17是填料,18是沉澱物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本發明提出的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其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外筒11、內筒13、布水器1、多個穿孔板6和曝氣頭9,外筒11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外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 18,外筒13通過支腿12支撐,外筒11的上部筒壁上開有一體式反應器的出水口 2。內筒13置於外筒11內,內筒13的頂部固定在外筒11的筒蓋上,布水器I置於內筒13的上部,布水器I與內筒頂部的進水相連,內筒13頂部的筒蓋上安裝有壓力調節閥10,內筒頂部的筒蓋上開有反衝洗出水口 4。多個穿孔板6相互平行固定在內筒13中,內筒13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內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內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伸入外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 18,沉澱物出口 18與反衝洗閥3和排泥閥5相連。曝氣頭9置於內筒13中多個穿孔板的下部,曝氣頭9與曝氣管8相連。曝氣頭上部的內筒13壁上設有穿孔7。
[0014]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的實施例中,還設置了斜管或斜板15,其結構如圖2所示,斜管或斜板15置於外筒11和內筒13之間的間隙中,斜管或斜板15的端部通過固定栓16固定在內筒13的外壁或外筒11的內壁上。
[0015]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實施例中,還設置了填料17,如圖2中所示,填料置於上、下兩層穿孔板6之間。
[0016]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發明一體式反應器的工作原理:
[0017]進水採用下向流方式,原水與絮凝劑充分混合後,首先通過反應器內環進水區的布水器I均勻布水,然後向下依次流經不同孔徑的穿孔板6,在不同孔徑的穿孔板6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水流狀態,促使絮體產生並成長,形成的絮體流經絮凝反應區的穿孔板6,再經內部布水區流至沉澱區,水流經`曝氣頭上部內筒13壁上的穿孔7,能夠很好地使固液分離,使得絮體沉降,沉澱區的水自下向上穩定流動,絮體與水進一步分離從而將水中濁度去除。經處理後的水,在外筒11和內筒13之間的間隙中向上流動,最後從外筒11上部側壁上的出水口 2流出。外筒和內筒的底部的沉澱物出口 18相互連通,並通過排泥閥5連到最下面的排泥管道,通過反衝洗閥3與反衝洗系統相連,反應器運行時打開排泥閥5即可進行排泥。當反應器運行一段時間後,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反衝洗,以保證反應器的處理效率。進行反衝洗時先關閉進水、出水口 2及排泥閥5,打開反衝洗出水口 4、反衝洗閥3及曝氣管8,利用反衝洗系統,打開反衝洗閥3,用反向水流衝洗反應器,並利用曝氣裝置產生的氣泡協助衝洗反應器,以提高衝洗效率。
[0018]為了提高水處理的效果,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中,還可以設置斜管或斜板15,在外筒11和內筒13之間的間隙中向上流動的水,通過斜管,或直接經過斜板的攔截,增加了沉澱面積,縮短了沉澱時間,從而可以有效提高水處理效果。也可以在穿孔板6之間設置填料,以增加水的絮凝反應時間,提高水處理效果。
[0019]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中,所用的穿孔板為UPVC材料或不鏽鋼材料,多層穿孔板上穿孔的之間自上而下逐漸變大,例如上層為10-50mm,中層為50_80mm,下層為80_120mm,穿孔板之間的層間距可以為10-50cm,根據水的處理量具體設計。內筒13壁上的穿孔的孔徑尺寸可以為5-lOOcm,也根據水的處理量設定。
[0020] 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中,當內筒是一個整體時,多個穿孔板可以使用膨脹螺栓將其固定在內筒壁上,當內筒是由多節筒壁組成時,可以把穿孔板和其兩邊的筒壁端上的法蘭對接好後用螺栓或雙頭螺柱固定在一起。
[0021]本發明的一體式反應器的上部出水區,可以為出水口,也可以設置溢流堰。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水處理的絮凝沉澱一體式反應器,其特徵在於該一體式反應器包括:外筒、內筒、布水器、多個穿孔板和曝氣頭,所述的外筒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外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外筒通過支腿支撐,外筒的上部筒壁上開有一體式反應器的出水口 ;所述的內筒置於外筒內,內筒的頂部固定在外筒的筒蓋上,所述的布水器置於內筒上部,布水器與內筒頂部的進水相連,內筒頂部的筒蓋上安裝有壓力調節閥,內筒頂部的筒蓋上開有反衝洗出水口 ;所述的多個穿孔板相互平行固定在內筒中,內筒的底部為漏鬥形,漏鬥形內筒底部開有沉澱物出口,內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伸入外筒底部的沉澱物出口,沉澱物出口與反衝洗閥和排泥閥相連;所述的曝氣頭置於內筒中多個穿孔板的下部,曝氣頭與曝氣管相連;所述的曝氣頭上部的內筒壁上設有穿孔。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反應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斜管或斜板,所述的斜管或斜板置於外筒和內筒之間的間隙中,斜管或斜板的端部通過固定栓固定在內筒的外壁或外筒的內壁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體式反應器,其特徵在於還包括填料,所述的填料置於上、下兩層穿孔板之間。
【文檔編號】C02F1/62GK103864191SQ20141011620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張楊, 劉峰, 曹偉, 劉彥華, 李繼武, 王寶臣 申請人:北京國中科創環境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