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
2023-05-31 03:18:01 4
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攪拌器軸設置在罐體中,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在罐體內對攪拌器軸進行校直。無需將攪拌器軸再搬出罐體進行校直,也無需大型機械及工裝。勞動強度小,無安裝偏差,校直效率高。本發明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節約人工且校直效率高。
【專利說明】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煤化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煤直接液化裝置的油煤漿含有高比例固體煤粉(50.9%)和液體溶劑油(49.1%)。如圖1所示,為了防止固體煤粉沉積,在油煤漿罐罐體11』的罐頂垂直安裝渦輪式攪拌器,該渦輪式攪拌器的軸為三段法蘭剛性連接。在油煤漿罐罐體11的驅動軸2』上安裝軸承1』,軸承I』位於減速機與關口接筒8』中,軸承I』作為軸的支撐點,罐內軸的下端懸空,例如,中間軸5』沒有支撐點。
[0003]攪拌器的三段軸為罐內兩段,其中,分別為下段軸17』,長3m;中間軸5,長6.5m;罐外驅動軸2』,長1.5m。三段之間採用法蘭剛性連接,法蘭與軸採用焊接加平鍵方式連接。罐內的下段軸17』和中間軸5』上,分別布置三片和四片開啟渦輪式槳葉4』和槳葉7』。
[0004]在煤液化裝置的運行過程中,油煤漿的濃度、產量等隨著裝置的運行狀態、產品方案等因素變化,所以需要隨時進行操作調整。如果調整不當,該攪拌器的軸就可能因為油煤漿濃度、電機轉速等的突變而發生彎曲,彎曲一般發生在中間軸5』上位於中法蘭3』下部50mm至IOOOmm部位。彎曲至下段軸17』的底部圓跳動超標時,罐外驅動電機16』、減速機15』將產生嚴重晃動,導致攪拌器無法運行。
[0005]軸彎曲後,通常將三段軸在罐內拆開後,分別從罐底部與側面人孔12』和樓板13』移出罐外,在大型車床上或者製作大型專用工裝進行檢測,然後分別對各段軸進行校直(可三段軸連接在一起進行校直,安裝時須拆開)。對中法蘭3』、下法蘭6』、罐口法蘭10』和軸的垂直度進行修復,然後將三段軸在罐內組裝,安裝好聯軸器9』,盤動驅動電機16』、減速機15』,檢測下段軸17』的底部圓跳動量,如果不合適,則重新分段拆出軸進行校直。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節約人工且校直效率高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攪拌器軸設置在罐體中,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在罐體內對攪拌器軸進行校直。
[0008]進一步地,攪拌器軸為沿豎直方向布置的軸,在罐體內對攪拌器軸進行校直為採用火焰加熱校直。
[0009]進一步地,在罐體內對攪拌器軸進行火焰加熱校直的過程中,還採用機械牽引進行輔助校直。
[0010]進一步地,攪拌器軸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段軸、中段軸和下段軸,其中,上段軸作為驅動軸,上段軸伸出罐體的頂部,中段軸通過中法蘭連接在上段軸的下方,下段軸通過下法蘭連接在中段軸的下方,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用百分表測量下段軸的末端的圓跳動值並計算圓跳動量,其中,圓跳動量=圓跳動值/攪拌器軸的長度,當圓跳動量超過允許值Y時,則需要對攪拌器軸進行校直,進入步驟S2 ;步驟S2包括:步驟S21、步驟S22和步驟S23,其中:步驟S21:旋轉攪拌器軸一周使百分表的指針停留在最大讀數位置,在中段軸上並與中法蘭的距離為D處進行火焰加熱,其中,火焰加熱的方向與百分表的測量杆的方向相對;步驟S22:當圓跳動值小於等於K2時,停止加熱,攪拌器軸完全冷卻並重新測量下段軸的末端的圓跳動值;步驟S23:根據步驟S22中重新測量的圓跳動值計算圓跳動量,如果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則完成校直,否則,重複步驟S21和步驟S22直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11]進一步地,在步驟SI中,當圓跳動值小於Kl時,進行步驟S2,當圓跳動值大於等於Kl時,在進行步驟S2的同時進行步驟S3,步驟S3包括:在罐體內,用機械牽引方法朝向攪拌器軸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攪拌器軸,並同時進行步驟S2直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12]進一步地,上段軸長Im至2m,中段軸長5m至8m,下段軸長2m至4m, D為50mm至1000mm, K2為3_,圓跳動量的允許值Y為0.25mm/m, Kl為10_。
[0013]進一步地,機械牽引方法包括:用手拉葫蘆和鋼絲繩向攪拌器軸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14]進一步地,對攪拌器軸進行火焰加熱時,攪拌器軸的表面溫度小於等於260°C。
[0015]進一步地,在重複步驟S21時的火焰加熱點A』距離上一次的火焰加熱點A沿攪拌器軸的軸向上移或下移一個距離。
[0016]進一步地,罐體的側壁上具有人孔。
[0017]進一步地,攪拌器軸的末端連接有輔助重物。
[0018]應用本發明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中,攪拌器軸設置在罐體中,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在罐體內對攪拌器軸採用火焰加熱進行校直。這樣可以無需將攪拌器軸再搬出罐體進行校直,也無需大型機械及工裝。勞動強度小,無安裝偏差,校直效率高。本發明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節約人工且校直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0020]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油煤漿罐體及攪拌器軸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以及
[0021]圖2示出了本發明的攪拌器軸的火焰加熱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需要說明的是,在不衝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徵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並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23]如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中,攪拌器軸10設置在罐體20中,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在罐體20內對攪拌器軸10進行校直。這種方法無需將攪拌器軸搬出罐體進行校直,也無需大型機械及工裝,不需專用校直工具。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低,勞動強度小,無安裝偏差,校直效率高且實施工期短。所以,本發明提供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節約人工且校直效率高。
[0024]攪拌器軸10為沿豎直方向布置的軸,優選地,在罐體20內對攪拌器軸10進行校直為採用火焰加熱校直。在火焰加熱過程中,攪拌器軸10自身的重力加上內應力使得彎曲變形的攪拌器軸10變直。不需專用校直工具,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低。
[0025]為防止金屬變脆及影響衝擊韌性,在對攪拌器軸10進行火焰加熱時,攪拌器軸10的表面溫度小於等於260°C。在加熱過程中,可以用測溫儀器監控。
[0026]在重複步驟S21時的火焰加熱點A』距離上一次的火焰加熱點A沿攪拌器軸的軸向上移或下移一個距離。優選地,上移或下移50至70mm。反覆在同一個烤點進行火焰加熱,不但校直的效果不好,還會有損於金屬的金相組織。
[0027]為了校直的效果更好且進一步提高校直效率,在罐體20內對攪拌器軸10進行火焰加熱校直的過程中,還採用機械牽引進行輔助校直。
[0028]在進行火焰加熱校直過程中,或者火焰加熱和機械牽引共同校直過程中,可以在攪拌器軸10的末端設置有輔助重物。將輔助重物連接在攪拌器軸10的末端,不僅提高了校直效果,還能提高校直的效率。
[0029]如圖2所示,攪拌器軸10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段軸11、中段軸12和下段軸13。上段軸11作為驅動軸,上段軸11伸出罐體20的頂部,中段軸12通過中法蘭14連接在上段軸11的下方,下段軸13通過下法蘭15連接在中段軸12的下方。
[0030]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1]步驟S1:用百分表19測量下段軸13的末端的圓跳動值並計算圓跳動量,其中,圓跳動量=圓跳動值/攪拌器軸的長度,當圓跳動量超過允許值Y則需要對攪拌器軸進行校直,進入步驟S2。
[0032]步驟S2包括:步驟S21、步驟S22和步驟S23,具體如下:
[0033]步驟S21:旋轉攪拌器軸10 —周使百分表19的指針停留在最大讀數位置,在中段軸12上並與中法蘭14的距離為D處進行火焰加熱,其中,火焰加熱的方向相對於百分表19的測量杆的方向。
[0034]步驟S22:當圓跳動值小於等於K2時,停止加熱,攪拌器軸完全冷卻並重新測量下段軸13的末端的圓跳動值。
[0035]步驟S23:根據步驟S22中重新測量的圓跳動值計算圓跳動量,如果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則完成校直,否則,重複步驟S21和步驟S22直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36]優選地,在上述步驟SI中,當圓跳動值小於Kl時,進行步驟S2。當圓跳動值大於等於Kl時,在進行步驟S2的同時進行步驟S3。其中,步驟S3包括:在罐體20內,用機械牽引方法朝向攪拌器軸10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攪拌器軸10,並同時進行步驟S2直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37]其中,機械牽引方法包括:用手拉葫蘆和鋼絲繩向攪拌器軸10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0038]本實施例中,測量出軸的圓跳動過大,例如IOmm以上,則在罐體20的內壁上焊一個錨點,用手拉葫蘆加鋼絲繩向軸的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至百分表讀書符合要求,同時採用上述的火焰加熱方法。
[0039]在上述實施例中,上段軸11長Im至2m,中段軸12長5m至8m,下段軸13長2m至4m,D為50_至1000mm,K2為3_,圓跳動量的允許值Y為0.25mm/m,Kl為10_。優選地,驅動軸11長1.5m,中段軸12長6.5m,下段軸13長3m。
[0040]如圖2所示,罐體20的側壁上具有人孔21,便於工人對罐體20內的零部件的檢查、維修和更換。
[0041]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發明上述的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42]1、操作簡單,技術要求低;
[0043]2、勞動強度小,校直效率高;
[0044]3、不需專用校直工具;
[0045]4、節約人工成本且實施工期短。
[0046]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器軸(10)設置在罐體(20)中,所述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 在所述罐體(20)內對所述攪拌器軸(10)進行校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器軸(10)為沿豎直方向布置的軸,在所述罐體(20 )內對所述攪拌器軸(10 )進行校直為採用火焰加熱校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罐體(20)內對所述攪拌器軸(10)進行火焰加熱校直的過程中,還採用機械牽引進行輔助校直。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器軸(10)包括依次連接的上段軸(11)、中段軸(12)和下段軸(13),其中,所述上段軸(11)作為驅動軸,所述上段軸(11)伸出所述罐體(20)的頂部,所述中段軸(12)通過中法蘭(14)連接在所述上段軸(11)的下方,所述下段軸(13)通過下法蘭(15)連接在所述中段軸(12)的下方,所述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用百分表(19)測量所述下段軸(13)的末端的圓跳動值並計算圓跳動量,其中,圓跳動量=圓跳動值/攪拌器軸的長度,當所述圓跳動量超過允許值Y時,則需要對所述攪拌器軸進行校直,進入步驟S2 ; 步驟S2包括:步驟S21、步驟S22和步驟S23,其中: 步驟S21:旋轉所述攪拌器軸(10)—周使所述百分表(19)的指針停留在最大讀數位置,在所述中段軸(12)上並與所述中法蘭(14)的距離為D處進行火焰加熱,其中,所述火焰加熱的方向與所述百分表(19)的測`量杆的方向相對; 步驟S22:當所述圓跳動值小於等於K2時,停止加熱,所述攪拌器軸完全冷卻並重新測量所述下段軸(13)的末端的圓跳動值; 步驟S23:根據所述步驟S22中重新測量的所述圓跳動值計算圓跳動量,如果所述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則完成校直,否則,重複所述步驟S21和所述步驟S22直至所述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SI中,當所述圓跳動值小於Kl時,進行所述步驟S2,當所述圓跳動值大於等於Kl時,在進行所述步驟S2的同時進行所述步驟S3,所述步驟S3包括: 在所述罐體(20)內,用機械牽引方法朝向所述攪拌器軸(10)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所述攪拌器軸(10),並同時進行所述步驟S2直至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段軸(11)長Im至2m,所述中段軸(12)長5m至8m,所述下段軸(13)長2m至4m,所述D為50mm至1000mm,所述K2為3mm,所述圓跳動量的允許值Y為0.25mm/m,所述Kl為10mm。
7.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機械牽引方法包括: 用手拉葫蘆和鋼絲繩向所述攪拌器軸(10)彎曲的相反方向牽引至所述圓跳動量小於等於Y。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對所述攪拌器軸(10)進行火焰加熱時,所述攪拌器軸(10)的表面溫度小於等於260°C。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重複步驟S21時的火焰加熱點A』距離上一次的火焰加熱點A沿所述攪拌器軸的軸向上移或下移一個距離。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罐體(20)的側壁上具有人孔(21)。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攪拌器軸的校直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攪拌器軸(10)的末端連接有輔助 物。
【文檔編號】B01J8/10GK103447357SQ201310390539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30日
【發明者】劉慶華, 謝舜敏, 胡慶斌, 孔光躍 申請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