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處理設備及其循環鈔箱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21:45:26 4
專利名稱:紙幣處理設備及其循環鈔箱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紙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鈔箱機構。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鈔箱機構的紙幣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紙幣的處理量越來越大,人們對於紙幣處理設備的處理能力的要求也隨之提高。目前普遍使用的紙幣處理設備的主要功能包括取款、存款和轉帳等等,而在這些操作中,紙幣處理設備主要通過其循環鈔箱機構實現紙幣的存放和輸出。循環鈔箱機構能夠將客戶存入的紙幣存放起來,同時還能輸出客戶需要取出的紙幣,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目前普遍使用的循環鈔箱機構主要包括箱體以及設置於箱體內的傳送機構,該傳送機構主要包括堆疊輥、支承輥、閘門輥和毛刷輥等等,堆疊輥和支承輥相配合以夾住紙幣,閘門輥和毛刷輥用防止一張以上的紙幣同時輸送,上述堆疊輥、支承輥、閘門輥和毛刷輥還需要輔助機構與其配合工作,以保證紙幣能夠在箱體內整齊堆疊並順利輸出該箱體。上述循環鈔箱機構工作時,為了保證紙幣能夠被可靠地輸送,需要根據不同紙幣的厚度調整傳送機構中的各輥之間的配合間隙,這一調整過程致使該循環鈔箱機構的操作較為繁瑣。另外,由於上述傳送機構除了堆疊輥、支承輥、閘門輥和毛刷輥以外,還需要輔助機構與其配合工作,導致整個傳送機構較為複雜,而隨著循環鈔箱機構內的紙幣輸送量不斷增大,紙幣進入該循環鈔箱機構中時容易與箱體內的紙幣發生碰撞,造成紙幣變形和卡鈔現象。綜上所述,如何解決循環鈔箱機構的操作較為繁瑣的問題,已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該機構的操作較為簡單。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循環鈔箱機構的紙幣處理設備。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包括箱體以及能夠與所述箱體連接的傳送機構,所述傳送機構包括能夠位於所述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處的入鈔葉輪,以及能夠與所述箱體的落鈔板相對的出鈔滾輪,所述出鈔滾輪能夠位於所述入鈔葉輪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出鈔滾輪包括第一滾輪以及與所述第一滾輪轉動配合的第二滾輪,所述第一滾輪的轉軸和所述第二滾輪的轉軸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滾輪的轉軸能夠繞自身軸線旋轉。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出鈔滾輪為兩組或兩組以上,所述入鈔葉輪兩側分別至少設置有一組所述出鈔滾輪。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至少兩組分別位於所述入鈔葉輪兩側的所述出鈔滾輪的觸鈔點連線與所述入鈔葉輪的軸線平行。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與所述出鈔滾輪相連的滾輪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二滾輪的轉軸相固定的轉動件、與所述轉動件相作用以施加轉動驅動力的電磁部件以及與所述轉動件相連接的復位件。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入鈔葉輪和所述出鈔滾輪均能夠安裝於所述箱體外部,所述箱體上與所述入鈔葉輪和所述出鈔滾輪相對的一端可轉動地設置有閘門。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箱體上設置有所述閘門的一端設置有擋鈔杆,所述擋鈔杆位於所述出鈔滾輪和所述箱體中的壓鈔板之間。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擋鈔杆包括第一擋鈔杆和第二擋鈔杆,所述第一擋鈔杆和所述第二擋鈔杆分別位於所述壓鈔板的兩側。優選地,在上述循環鈔箱機構中,所述箱體內設置有紙幣輸送帶,所述落鈔板上具有輸送帶容置槽,所述紙幣輸送帶的上表面高於所述落鈔板的上表面。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提供的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包括箱體和傳送機構,該傳送機構能夠與箱體連接,其包括入鈔葉輪和出鈔滾輪,入鈔葉輪能夠位於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處,出鈔滾輪能夠與箱體的落鈔板相對,且出鈔滾輪能夠位於入鈔葉輪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該循環鈔箱機構工作時,自出入鈔口進入的紙幣由入鈔葉輪傳輸,且紙幣隨著入鈔葉輪轉動時將由出鈔滾輪所形成的擋鈔機構阻擋,進而落在箱體內的落鈔板上,且在箱體內不斷堆疊;當該循環鈔箱機構需要輸出紙幣時,箱體內的紙幣將沿著落鈔板不斷移向出鈔滾輪,出鈔滾輪不斷轉動即可將整疊紙幣分離為單張紙幣以便輸送。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採用入鈔葉輪和出鈔滾輪的組合實現紙幣的堆疊和輸出,紙幣的厚度變化不會影響該循環鈔箱機構的工作,相比於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上述機構工作時,無需根據不同紙幣的厚度變化調整機構中零部件的配合間隙,從而大大簡化了該循環鈔箱機構的操作。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紙幣處理設備,包括循環鈔箱機構,所述循環鈔箱機構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由於該循環鈔箱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循環鈔箱機構的紙幣處理設備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一種紙幣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的箱體內部結構示意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在入鈔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在出鈔階段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出鈔滾輪的結構示意圖。上圖1-8 中:出入鈔口 1、顯示裝置2、外殼3、卡和明細表處理裝置4、輸入裝置5、紙幣處理裝置
6、主體控制器7、前門8、金庫門9 ;出入鈔口 11、分鈔輪12、換向塊13、連接通道14、存款輸送通道15、循環輸送通道16、循環輸送通道17、循環輸送通道18、循環鈔箱機構19、存款鈔箱機構20、紙幣暫存裝置21、紙幣鑑別器22、箭頭a、箭頭b、箭頭c ;箱蓋26、閘門27、推動軸28、箱體29、掛鎖30、壓鈔板31、紙幣輸送帶32、第一擋鈔杆33、第二擋鈔杆34、第一驅動輪35、第一傳動輪36、第二傳動輪37、第三傳動輪38、第四傳動輪39、第五傳動輪40、出入鈔口 41、滑輪42、入鈔葉輪43、第二驅動輪44、電磁部件45、出鈔滾輪46、第一滾輪461、第二滾輪462、轉軸463、轉軸464、連接板465、出鈔輸送通道47、推送槓桿48、轉動件49、復位槓桿50、復位件51。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核心在於提供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該機構的操作較為簡單。本發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循環鈔箱機構的紙幣處理設備。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該循環鈔箱機構能夠應用於自動取款機、自動存取款機等紙幣處理設備中,下文以該循環鈔箱機構應用於自動存取款機時為例詳細介紹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的結構。如圖1所示,上述自動存取款機包括顯示裝置2、外殼3、卡和明細表處理裝置4、輸入裝置5、紙幣處理裝置6、主體控制器7、前門8和金庫門9,外殼3上具有出入鈔口 I。顯示裝置2用於顯示各種交易的詳細信息及選擇項的畫面等;外殼3為整個自動存取款機的安裝基礎;卡和明細表處理裝置4主要用於讀取卡的信息和發行明細表;輸入裝置5是用戶輸入必要信息的裝置,其主要包括鍵盤等;紙幣處理裝置6基於用戶的出入幣操作,收納投入到出入鈔口 I的紙幣或從出入鈔口 I放出紙幣;主體控制器7用於對自動存取款機進行整體控制,其主要通過對傳感器等發出的信號進行處理,以此準確控制自動存取款機中的各個零部件的工作狀態;打開前門8時能夠看到整個紙幣處理裝置6,打開金庫門9則能夠看到金庫內的存款鈔箱機構和循環鈔箱機構。如圖2所示,上述紙幣處理裝置6主要包括出入鈔口 11、分鈔輪12、換向塊13、連接通道14、金庫、存款輸送通道15、循環輸送通道16、循環輸送通道17、循環輸送通道18、循環鈔箱機構19、存款鈔箱機構20、紙幣暫存裝置21和紙幣鑑別器22 ;紙幣在該紙幣處理裝置6中通過多條紙幣輸送通道移動,而換向塊13則用於轉換不同的紙幣輸送通道,以使紙幣沿著目標路徑輸送,該換向塊13 —般由電磁機構驅動;金庫用於放置各循環鈔箱機構19和存款鈔箱機構20,位於金庫上方的紙幣輸送通道與位於金庫內的紙幣輸送通道通過連接通道14連通,金庫上開設有用於容置連接通道14的槽,該槽的長度為紙幣可以通過的長度,該槽的寬度為連接通道14中的傳動輪的寬度,該傳動輪用於夾住自連接通道14上方輸出的紙幣,且傳動輪的動力源可以採用獨立的驅動源,也可以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從紙幣處理裝置的其他部分引入;存款鈔箱機構20主要用於存放客戶存入的紙幣,而循環鈔箱機構19不僅可以存放客戶存入的紙幣,還可以提供客戶需要取出的紙幣,當然,存款鈔箱機構20和循環鈔箱機構19的數目根據具體使用場合靈活設置即可。客戶在存款過程中,首先將紙幣放入出入鈔口 11內,出入鈔口 11中的紙幣由分炒輪12分離為單張紙幣以便於輸送;在換向塊13的作用下,紙幣由箭頭a所指示的紙幣輸送通道輸送至紙幣鑑別器22中,其中鑑定為合格的紙幣被送入紙幣暫存裝置21中,而鑑定為不合格的紙幣則通過箭頭b所指示的紙幣輸送通道回到出入鈔口 11中並返還給客戶;當所有的紙幣鑑定完畢後,紙幣暫存裝置21中的合格紙幣經過紙幣鑑別器22,並由箭頭c所指示的紙幣輸送通道穿過連接通道14,最終通過存款輸送通道15進入存款鈔箱機構20,或通過循環輸送通道16、循環輸送通道17和循環輸送通道18中的一者進入相應的循環鈔箱機構19中。客戶需要取款時,循環鈔箱機構19中的紙幣由對應的循環輸送通道16、循環輸送通道17或循環輸送通道18輸送至紙幣鑑別器22中,並進一步被輸送至出入鈔口 11內,最終由客戶取出。如圖3-7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包括箱蓋26、箱體29、掛鎖30、把手、壓鈔板31、出入鈔口 41、滑輪42、傳送機構和出鈔輸送通道47,傳送機構能夠與箱體29連接,其包括入鈔葉輪43和出鈔滾輪46 ;箱蓋26和箱體29構成紙幣的放置空間,箱體29的底部具有落鈔板,一般地,該落鈔板為箱體29的底板,並且箱體29為循環鈔箱機構中的大部分零部件的安裝基礎,上述掛鎖30、壓鈔板31、出入鈔口 41、滑輪42、入鈔葉輪43、出鈔滾輪46和出鈔輸送通道47均可安裝於箱體29上;掛鎖30用於實現箱體29相對於金庫的定位;操作人員可通過把手拆裝上述循環鈔箱機構,進而實現循環鈔箱機構中的紙幣的補充、回收,或循環鈔箱機構的維修等;壓鈔板31可相對於箱體29滑動,且其通過彈簧等復位部件與箱體29連接,以便於在出鈔時自動復位;滑輪42可將由出入鈔口 41進入的紙幣導向入鈔輸送通道,而入鈔輸送通道則與入鈔葉輪43對接,即入鈔葉輪43位於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 41處;出鈔滾輪46能夠與落鈔板相對,即落鈔板上的紙幣可通過出鈔滾輪46向出鈔輸送通道47移動,該出鈔滾輪46能夠位於入鈔葉輪43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為了避免紙幣碰觸出鈔滾輪46後停滯不動,出鈔滾輪46可以以一定的速度緩慢轉動,從而帶動紙幣到達落鈔板上。當客戶進行存款操作時,紙幣暫存裝置中的合格紙幣由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41進入,在滑輪42的作用下,紙幣沿著入鈔輸送通道運動,並由轉動的入鈔葉輪43傳輸,且紙幣隨著入鈔葉輪43轉動時將由出鈔滾輪46所形成的擋鈔機構阻擋;此時,入鈔葉輪43的葉片轉動時將向紙幣施加推力,使得紙幣落在箱體29內的落鈔板上,且在箱體29內不斷堆疊,而紙幣進一步向壓鈔板31施加作用力,壓鈔板31將相對於落鈔板滑動,位於壓鈔板31與箱體29之間的彈簧將處於拉伸狀態。客戶進行取款操作時,入鈔葉輪43停止轉動,位於壓鈔板31與箱體29之間的彈簧將回復原始狀態,從而驅使箱體29內的紙幣沿著落鈔板不斷移向出鈔滾輪46,而出鈔滾輪46不斷轉動即可將整疊紙幣分離為單張紙幣,以便紙幣進入出鈔輸送通道47,進而被輸送至出入鈔口 41。
通過上述描述可知,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採用入鈔葉輪43和出鈔滾輪46的組合實現紙幣的堆疊和輸出,紙幣的厚度變化不會影響該循環鈔箱機構的工作,相比於背景技術中所介紹的內容,上述機構工作時,無需根據不同紙幣的厚度變化調整機構中零部件的配合間隙,從而大大簡化了該循環鈔箱機構的操作。如圖5-8,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出鈔滾輪46包括第一滾輪461以及與第一滾輪461轉動配合的第二滾輪462,第一滾輪461的轉軸463和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固定連接,且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能夠繞自身軸線旋轉。一般地,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可定位於箱體29上。在入鈔階段,出鈔滾輪46需位於入鈔葉輪43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SP,第一滾輪461初於入鈔葉輪43的側部,整個出鈔滾輪46位於紙幣在入鈔葉輪43中的轉動行程內;在出鈔階段,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在驅動機構的帶動下繞自身軸線轉動,而第一滾輪461的轉軸463和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固定連接,使得第一滾輪461相對於第二滾輪462轉動,此時,整個出鈔滾輪46大面積地與堆疊好的紙幣相作用,進而更好地實現紙幣的分離和輸送。上述用於實現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轉動的滾輪驅動機構可採用伺服電機,以此根據循環鈔箱機構的工作狀態控制出鈔滾輪46的工作狀態。另外,第一滾輪461的轉軸463和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可通過連接杆固定連接,本發明優選為採用連接板465固定連接,該連接板465可採用鈑金。相比於採用單個滾輪實現阻擋紙幣和分離紙幣的功能,上述由第一滾輪461和第二滾輪462共同組成的出鈔滾輪46與紙幣的作用面積大大提高,顯然,該出鈔滾輪46有效地優化了整個循環鈔箱機構的工作可靠性。鑑於紙幣處於入鈔葉輪43中時,其兩端通常均外伸於入鈔葉輪43的葉片,由此,為了避免出鈔滾輪46僅與紙幣的一端作用而產生的紙幣不穩現象,本發明實施例將出鈔滾輪46設置為兩組或兩組以上,且入鈔葉輪43的兩側分別至少設置有一組出鈔滾輪46,以保證紙幣的兩端均能夠與出鈔滾輪46接觸,進而實現上述目的。同時,隨著出鈔滾輪46的組數增加,其在出鈔階段與紙幣的作用面積將進一步增大,其分鈔力度也就更好。然而,上述兩組或兩組以上的出鈔滾輪46工作時,如果兩組分別位於入鈔葉輪43兩側的出鈔滾輪46的觸鈔點存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或者分布比較雜亂,那麼一部分紙幣並非同時與上述兩組出鈔滾輪46接觸,也就導致紙幣還是會出現微小的擺動,其運動仍然存在較明顯的不穩定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發明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中,至少兩組分別位於入鈔葉輪43兩側的出鈔滾輪46的觸鈔點連線與入鈔葉輪43的軸線平行。可以理解地,紙幣運動至入鈔葉輪43中後,其底部的延伸方向大致與入鈔葉輪43的軸線平行,因此,上述設置方式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紙幣與兩組分別位於入鈔葉輪43兩側的出鈔滾輪46同時接觸的概率。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上述與出鈔滾輪46相連的滾輪驅動機構包括與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相固定的轉動件49、與該轉動件49相作用以施加轉動驅動力的電磁部件45以及與轉動件49相連接的復位件51,復位件51 —般為彈簧,其一端可直接固定於箱體29上。如圖5所示,當循環鈔箱機構處於入鈔階段時,電磁部件45失電,復位件51向轉動件49施加推力,使得出鈔滾輪46位於入鈔葉輪43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當循環鈔箱機構處於出鈔階段時,電磁部件45得電,其向轉動件49施加拉力,使得轉動件49轉動,進而帶動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轉動,最終使得第一滾輪461轉動至第二滾輪462的上方,實現整個出鈔滾輪46大面積地與紙幣接觸的目的。相比而言,此種驅動機構的結構較為簡單。當然,上述電磁部件45也可在得電時使得出鈔滾輪46位於入鈔葉輪43的側部,因此,電磁部件45和復位件51的具體設置方式本文並不限制。具體實施時,上述滾輪驅動機構中,轉動件49可通過推送槓桿48與電磁部件45相作用,且其還可通過復位槓桿50與復位件51相連,S卩,電磁部件45向推送槓桿48施加吸引力,而復位件51則與復位槓桿50直接連接。此種設置方式使得轉動件的轉動更為可
罪、聞效。為了簡化箱體29內部的結構,本發明實施例將入鈔葉輪43和出鈔滾輪46均安裝於箱體29外部,箱體29上與入鈔葉輪43和出鈔滾輪46相對的一端可轉動地設置有閘門27,閘門27上連接有推動軸28。當閘門27關閉時,紙幣在閘門27的阻擋下可靠地放置於箱體29內;將循環鈔箱機構裝入金庫內的過程中,可先將箱體29裝入金庫內,當箱體29上的推動軸28與金庫上的阻擋塊接觸時,閘門27即處於打開狀態,此時,便可將傳動機構與箱體29連接。由於閘門27處於打開狀態,箱體29的內部空間與傳送機構所處的空間相連通,紙幣即可在傳送機構與箱體29之間輸送。相比於將傳送機構整個設置於箱體29內的技術方案,上述設置方式顯然減少了箱體29內的零部件數量,使得箱體29的結構達到簡化,進而便於其拆裝及後期維修。並且,由於箱體29內的結構被簡化,紙幣進入箱體29的過程中不會與箱體29中已經堆疊的紙幣以及其他部件發生碰撞,也就不易發生變形和卡鈔現象。優選的技術方案中,箱體29上設置有閘門27的一端設置有擋鈔杆,該擋鈔杆位於出鈔滾輪46和壓鈔板31之間。上述檔鈔杆的設置使得紙幣堆疊於箱體29內部時將受到更多的限制力,從而避免紙幣自壓鈔板31與入鈔葉輪43之間的空間衝出,同時避免紙幣向入鈔葉輪43施加壓力,有利於降低入鈔葉輪43的工作負擔。進一步地,該擋鈔杆包括第一擋鈔杆33和第二擋鈔杆34,該第一擋鈔杆33和第二擋鈔杆34分別位於壓鈔板31的兩側。顯然,第一擋鈔杆33和第二擋鈔杆34同時作用於紙幣能夠更可靠的制約紙幣,使其處於更為穩定的狀態。為了保證紙幣在入鈔階段能夠整齊地堆疊於箱體29內,本發明實施例在箱體29內設置有紙幣輸送帶32,落鈔板上具有輸送帶容置槽,紙幣輸送帶32的上表面高於落鈔板的上表面。當紙幣與入鈔葉輪43共同轉動,並受到出鈔滾輪46的阻擋時,其將滑落至落鈔板上並與紙幣輸送帶32接觸,此時,紙幣的頂部具有向壓鈔板31運動的趨勢,而紙幣輸送帶32施加於紙幣的拉力則使得紙幣的底部也具有向壓鈔板31運動的趨勢。可見,在紙幣輸送帶32的作用下,紙幣能夠以近似直立的狀態堆疊在壓鈔板31上。為了便於循環鈔箱機構的動力傳遞,箱體29外部設置有第一驅動輪35、第一傳動輪36、第二傳動輪37、第三傳動輪38、第四傳動輪39和第五傳動輪40,外部驅動源驅動第二驅動輪44,第二驅動輪44與第一驅動輪35嚙合,從而帶動第一驅動輪35轉動,而第一驅動輪35則可通過皮帶帶動第一傳動輪36、第二傳動輪37、第三傳動輪38、第四傳動輪39和第五傳動輪40,最終驅動紙幣輸送帶32工作。更優地,上述紙幣輸送帶32的橫截面為圓形,以此更好地帶動紙幣運動。上述各方案中的滑輪42、入鈔葉輪43和第二驅動輪44可由電機驅動,本發明優選為馬達。另外,本發明各實施例提供的循環鈔箱機構不僅能夠沿水平方向布置,還可沿豎直方向布置,具體實施時適當調整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即可,因此,上述循環鈔箱機構在任意布置方向上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紙幣處理設備,包括循環鈔箱機構,該循環鈔箱機構為上述任一方案所描述的循環鈔箱機構。由於該循環鈔箱機構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循環鈔箱機構的紙幣處理設備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贅述。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紙幣處理設備及其循環鈔箱機構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於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包括箱體(29)以及能夠與所述箱體(29)連接的傳送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傳送機構包括能夠位於所述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41)處的入鈔葉輪(43),以及能夠與所述箱體(29)的落鈔板相對的出鈔滾輪(46),所述出鈔滾輪(46)能夠位於所述入鈔葉輪(43)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鈔滾輪(46)包括第一滾輪(461)以及與所述第一滾輪(461)轉動配合的第二滾輪(462),所述第一滾輪(461)的轉軸(463 )和所述第二滾輪(462 )的轉軸(464 )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二滾輪(462 )的轉軸(464 )能夠繞自身軸線旋轉。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出鈔滾輪(46)為兩組或兩組以上,所述入鈔葉輪(43)兩側分別至少設置有一組所述出鈔滾輪(46)。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至少兩組分別位於所述入鈔葉輪(43)兩側的所述出鈔滾輪(46)的觸鈔點連線與所述入鈔葉輪(43)的軸線平行。
5.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與所述出鈔滾輪(46)相連的滾輪驅動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二滾輪(462)的轉軸(464)相固定的轉動件(49)、與所述轉動件(49)相作用以施加轉動驅動力的電磁部件(45)以及與所述轉動件(49)相連接的復位件(51)。
6.按照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入鈔葉輪(43)和所述出鈔滾輪(46)均能夠安裝於所述箱體(29)外部,所述箱體(29)上與所述入鈔葉輪(43)和所述出鈔滾輪(46)相對的一端可轉動地設置有閘門(27)。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29)上設置有所述閘門(27)的一端設置有擋鈔杆,所述擋鈔杆位於所述出鈔滾輪(46)和所述箱體(29)中的壓鈔板(31)之間。
8.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擋鈔杆包括第一擋鈔杆(33)和第二擋鈔杆(34),所述第一擋鈔杆(33)和所述第二擋鈔杆(34)分別位於所述壓鈔板(31)的兩側。
9.按照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箱體(29)內設置有紙幣輸送帶(32),所述落鈔板上具有輸送帶容置槽,所述紙幣輸送帶(32)的上表面高於所述落鈔板的上表面。
10.一種紙幣處理設備,包括循環鈔箱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循環鈔箱機構為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循環鈔箱機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紙幣處理設備的循環鈔箱機構,包括箱體以及能夠與箱體連接的傳送機構,傳送機構包括能夠位於循環鈔箱機構的出入鈔口處的入鈔葉輪,以及能夠與箱體的落鈔板相對的出鈔滾輪,出鈔滾輪能夠位於入鈔葉輪的側部以形成擋鈔機構。該循環鈔箱機構工作時,紙幣隨著入鈔葉輪轉動時將由出鈔滾輪所形成的擋鈔機構阻擋,進而落在落鈔板上;需要輸出紙幣時,箱體內的紙幣不斷移向出鈔滾輪,出鈔滾輪轉動即可將整疊紙幣分離為單張紙幣以便輸送。該機構採用入鈔葉輪和出鈔滾輪的組合實現紙幣的堆疊和輸出,其工作時無需根據不同紙幣的厚度變化調整機構中零部件的配合間隙,從而大大簡化了該循環鈔箱機構的操作。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紙幣處理設備。
文檔編號G07D13/00GK103177504SQ20131010985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9日
發明者羅攀峰, 譚棟 申請人: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