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網張力自動補償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8:42:56 2
專利名稱:接觸網張力自動補償器的製作方法
專利說明 目前國內外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輸導線和承力線張力補償是採用重錘式的水泥塊或鐵塊,當導線伸長時重錘下降,當導線縮短時重錘上升,這樣就能保持導線熱脹冷縮時始終保持直線水平狀態,使電流永遠不斷輸入到電氣化列車的電氣設備上。這種重錘既不美觀,又容易在運行過程中產生自鎖等缺點。
本發明是針對目前國內外重錘式補償器的弱點而設計的完全新型的張力自動補償裝置。
現結合附圖
詳細敘述本發明結構原理 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是螺母、2是後壓板、3是碟形彈簧、4是導向杆、5是前壓板、6是碟簧拉杆、7是拉杆軸、8是力臂調節螺母、9是迴轉框架軸、10是迴轉框架、11是扇形齒輪、12是扇形齒輪轉軸、13是聯結軸、14是限位軸、15是接觸網補償繩、16是齒輪、17是補償繩固定軸、18是擺輪軸、19是擺輪、20是固定框架、21是生根聯結孔、22是碟簧外殼。本發明主要由上述零部件組成。
本發明結構形式是接觸網補償繩(15)一端用補償繩固定軸(17)固定在擺輪(19)上,而且補償繩(15)單繞在擺輪(19)槽中,擺輪(19)的圓周長略大於補償器位移量,齒輪(16)與擺輪(19)同心固定在擺輪軸(18)上,並且與固定框架(20)絞結作來回<360°的擺動,齒輪(16)在擺動過程中帶動扇形齒輪(11)擺動,當齒輪(16)擺動<360°時,扇形齒輪(11)跟著擺動,但擺動既定的角度(<90°)在達到既定角度時,扇形齒輪(11)被限位軸(14)阻定不再擺動。扇形齒輪(11)用聯結軸(13)與迴轉框架(10)絞結,迴轉框架(10)用迴轉框架軸(9)與固定框架(20)絞結,迴轉框架(10)又用拉杆軸(7)與碟簧拉杆絞結,這樣當扇形齒輪(11)
8)柔性補償繩也可採用鏈條結構; (9)利用本發明原理可製成適應各種熱位移的恆力吊架,載荷5~400KN,位移10~500mm。
(10)當補償器設計位移小於500mm時,這時補償器最大力矩為2Pf/π,並且不用齒輪(16)和扇形齒輪(11),迴轉框架(10)直接和擺輪(19)用聯結軸(13)絞結,迴轉框架(10)聯結軸孔採取特殊結構。
本發明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體積小,重量輕,是目前全世界重錘式補償器最理想的更新換代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由擺輪、齒輪、扇形齒輪、固定框架、迴轉框架、碟簧拉杆、碟形彈簧和柔性補償繩組成的張力自動補償器其特徵在於
a、碟形彈簧是採取厚度(t)與內錐高(h。)之比近似於√2(h。/t≈√2)規格,單片碟簧預壓高度為0.75h。,工作範圍在0.75h。~0.95h。之間,數量最少為1~2片(組);
b、齒輪與扇形齒輪嚙合擺動角度之比近似於4∶1;
c、迴轉框架轉動角度4°~15°之間;
d、擺輪圓周長略大於補償器的設計位移量;
e、補償器最大力矩M=fP/2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碟簧拉杆作直線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柔性補償繩也可採取鏈條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碟簧的導向杆採取在碟簧外圓處設置三根或四根導向杆,導向杆與碟簧之間有規定的間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可以製成正安裝、倒安裝、水平安裝、組合安裝形式,以適應各種場合需要;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齒輪最少齒數可設計成兩個齒;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扇形齒輪上聯結軸孔、迴轉框架上拉杆軸孔必須是橢圓孔,在迴轉框架聯結孔下方設計一個長方形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載荷可設計為8~30KN,最大位移量為1200mm;
9、根據權利要求(1)、(2)、(4)、(5)、(6)、(7)所述的補償器其特徵在於利用該結構原理,可以製造成適應各種熱位移的恆力吊架,載荷5~400KN,位移10~500mm。這時補償器最大力矩為2Pf/π,並且不用齒輪(16)和扇形齒輪(11),迴轉框架(10)直接和擺輪(19)用聯結軸(13)絞結,迴轉框架(10)連接軸孔採取特殊結構,擺輪只作90°擺動。
全文摘要
接觸網張力自動補償器屬於鐵路系統機械領域之產品。 目前全世界電氣化鐵路接觸網輸電導線和承力線張力補償是採用重錘式的水泥塊或鐵塊,這種重錘有很多弱點。本發明是一種新型的自動補償裝置,它主要是由柔性補償繩、碟形彈簧、迴轉框架、固定框架、扇形齒輪、齒輪、擺輪等組成。 本發明結構簡單,製造容易,體積小,重量輕,是目前全世界重錘式補償器最理想的更新換代產品。
文檔編號B60M1/26GK1068074SQ9210765
公開日1993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18日
發明者帖德順 申請人:帖德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