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車車圈噴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5:08:46 2

本實用新型屬於電動車配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動車車圈噴漆裝置。
背景技術:
電動車車圈是電動車上的重要部件,車圈是車輪的主體。車圈的質量和外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電動車銷售。在車圈的生產製造過程中,需要在車圈表面進行噴漆。傳統技術中,車圈噴漆的工作由人工手持噴槍在開放的環境中完成車圈噴漆,這種方式費時費力,效率低,汙染環境,且容易出現噴塗不均勻的情況,影響噴塗質量。另外,現有車圈噴漆加工過程中,噴漆完成的車圈需要自然風乾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處理,加工效率低。車圈在噴漆過程中會產生刺激性氣味,汙染廠房內環境。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動車車圈噴漆裝置,本實用新型中一級環形管上的一級噴頭對車圈的上表面進行噴漆,二級環形管上的二級噴頭對車圈的側面進行噴漆,三級環形管上的三級噴頭對車圈的底部進行噴漆,實現上、下、側面全方位噴漆,無死角、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電動車車圈噴漆裝置,包括噴漆室、噴漆支架、儲漆箱,所述噴漆室的底端中心部位設有一級氣缸,所述一級氣缸的氣缸軸伸入到噴漆室內並與噴漆支架相連,所述噴漆支架的底部通過軸承與一級氣缸的氣缸軸頂端轉動連接,所述噴漆室內自上而下依次設有一級環形管、二級環形管、三級環形管,所述一級環形管的下側外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噴嘴朝下的一級噴頭,所述二級環形管的內緣上均勻設有若干二級噴頭,所述二級噴頭呈放射狀排布,所述三級環形管的上側外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噴嘴朝上的三級噴頭,所述噴漆室上端左右對稱設有兩個二級氣缸,所述二級氣缸的氣缸軸均與支撐板相連,所述支撐板下端中心部位設有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的輸出端連有轉軸,所述轉軸下端伸入到噴漆室內且與軸套相連,所述軸套下部設有至少三條鏈條,所述鏈條的末端設有固定車圈的卡爪,所述儲漆箱設於噴漆室右側,所述儲漆箱上端連有一級管道,所述一級管道分別與二級管道、三級管道、四級管道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二級管道伸入到噴漆室內並與一級環形管的進口相連,所述三級管道伸入到噴漆室內並與二級環形管的進口相連,所述四級管道伸入到噴漆室內並與三級環形管的進口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的左側壁上設有室門,所述室門通過合頁與噴漆室的左側壁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內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風扇,所述風扇位於一級環形管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內頂部還對稱設有吸風罩,所述吸風罩頂端分別通過抽風管與外界相連通,所述抽風管上貫通空氣泵和除味過濾器,所述除味過濾器內設有吸附活性炭。
進一步的,所述二級管道、三級管道、四級管道上分別設有一級泵、二級泵、三級泵。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底部設有支撐腿。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底壁右側設有排汙管,所述排汙管上設有閥門。
進一步的,所述噴漆室內壁上設有多個分別用於支撐一級環形管、二級環形管、三級環形管的一級支撐塊、二級支撐塊、三級支撐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中一級環形管上的一級噴頭對車圈的上表面進行噴漆,二級環形管上的二級噴頭對車圈的側面進行噴漆,三級環形管上的三級噴頭對車圈的底部進行噴漆,實現上、下、側面全方位噴漆,無死角、效率高。
2.噴漆結束後,開啟二級氣缸,軸套帶著車圈向上運動,開啟風扇,對車圈進行風乾,加快風乾速度,在工作過程中,有味氣體通過吸風罩、抽風管排出,除味過濾器可吸附有味氣體中的氣味,保障工作人員的健康。
附圖說明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是應當知道,這些附圖僅是為解釋目的而設計的,因此不作為本實用新型範圍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別指出,這些附圖僅意在概念性地說明此處描述的結構構造,而不必要依比例進行繪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二級環形管結構示意圖。
圖中:1.噴漆室、2.一級氣缸、3.噴漆支架、4.軸承、5.一級環形管、6.二級環形管、7.三級環形管、8.一級噴頭、9.二級噴頭、10.三級噴頭、11.二級氣缸、12.支撐板、13.旋轉電機、14.轉軸、15.軸套、16.鏈條、17.卡爪、18.儲漆箱、19.一級管道、20.二級管道、21.三級管道、22.四級管道、23.室門、24.風扇、25.吸風罩、26.抽風管、27.空氣泵、28.除味過濾器、29.一級泵、30.二級泵、31.三級泵、32.支撐腿、33.排汙管、34.閥門、35.一級支撐塊、36.二級支撐塊、37.三級支撐塊。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將以示例方式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特點和優點等,然而所有的描述僅是用來進行說明的,而不應將其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實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隱含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徵,或者被顯示或隱含在各附圖中的任意單個技術特徵,仍然可在這些技術特徵(或其等同物)之間繼續進行任意組合或刪減,從而獲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實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實施例。另外,為了簡化圖面起見,相同或相類似的技術特徵在同一附圖中可能僅在一處進行標示。
將理解,當據稱將部件「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它可以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或可以存在中間部件。相反,當據稱將部件「直接連接」到另一個部件時,則表示不存在中間部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二級環形管結構示意圖。下面就結合圖1和圖2來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電動車車圈噴漆裝置,包括噴漆室1、噴漆支架3、儲漆箱18,所述噴漆室1的底端中心部位設有一級氣缸2,所述一級氣缸2的氣缸軸伸入到噴漆室1內並與噴漆支架3相連,所述噴漆支架3的底部通過軸承4與一級氣缸2的氣缸軸頂端轉動連接,所述噴漆室1內自上而下依次設有一級環形管5、二級環形管6、三級環形管7,所述一級環形管5的下側外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噴嘴朝下的一級噴頭8,所述二級環形管6的內緣上均勻設有若干二級噴頭9,所述二級噴頭9呈放射狀排布,所述三級環形管7的上側外壁上均勻設有若干噴嘴朝上的三級噴頭10,所述噴漆室1上端左右對稱設有兩個二級氣缸11,所述二級氣缸11的氣缸軸均與支撐板12相連,所述支撐板12下端中心部位設有旋轉電機13,所述旋轉電機13的輸出端連有轉軸14,所述轉軸14下端伸入到噴漆室1內且與軸套15相連,所述軸套15下部設有至少三條鏈條16,所述鏈條16的末端設有固定車圈的卡爪17,所述儲漆箱18設於噴漆室1右側,所述儲漆箱18上端連有一級管道19,所述一級管道19分別與二級管道20、三級管道21、四級管道22相連。
所述二級管道20伸入到噴漆室1內並與一級環形管5的進口相連,所述三級管道21伸入到噴漆室1內並與二級環形管6的進口相連,所述四級管道22伸入到噴漆室1內並與三級環形管7的進口相連。
所述噴漆室1的左側壁上設有室門23,所述室門23通過合頁與噴漆室1的左側壁相連。
所述噴漆室1內上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風扇24,所述風扇24位於一級環形管5上方。
所述噴漆室1內頂部還對稱設有吸風罩25,所述吸風罩25頂端分別通過抽風管26與外界相連通,所述抽風管26上貫通空氣泵27和除味過濾器28,所述除味過濾器28內設有吸附活性炭。
所述二級管道20、三級管道21、四級管道22上分別設有一級泵29、二級泵30、三級泵31。
所述噴漆室1底部設有支撐腿32。
所述噴漆室1底壁右側設有排汙管33,所述排汙管33上設有閥門34。
所述噴漆室1內壁上設有多個分別用於支撐一級環形管5、二級環形管6、三級環形管7的一級支撐塊35、二級支撐塊36、三級支撐塊37。
工作原理:根據車圈安裝在噴漆支架3上,開啟一級氣缸2使得一級氣缸2的氣缸軸向上運動直至將車圈提升到與二級環形管6同一高度,關閉一級氣缸2,開啟空氣泵27,通過吸風罩25將噴漆室1內的有味氣體排出,開啟一級泵29,一級環形管5上的一級噴頭8對車圈的上表面進行噴漆,待漆幹後,將鏈條16上的卡爪17固定在車圈上,開啟一級氣缸2使得一級氣缸2的氣缸軸向下運動,此時開啟二級泵30、三級泵31,二級環形管6上的二級噴頭9對車圈的側面進行噴漆,三級環形管7上的三級噴頭10對車圈的底部進行噴漆,實現上、下、側面全方位噴漆,無死角、效率高,噴漆結束後,關閉一級泵29、二級泵30、三級泵31,開啟二級氣缸11,軸套15帶著車圈向上運動,運動至車圈位於一級環形管5上方時關閉二級氣缸11,開啟風扇24,對車圈進行風乾,加快風乾速度,在工作過程中,有味氣體通過吸風罩25、抽風管26排出,除味過濾器28可吸附有味氣體中的氣味,保障工作人員的健康,風乾完成後,解開卡爪17,將車圈取出,噴漆、風乾完成。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一級環形管上的一級噴頭對車圈的上表面進行噴漆,二級環形管上的二級噴頭對車圈的側面進行噴漆,三級環形管上的三級噴頭對車圈的底部進行噴漆,實現上、下、側面全方位噴漆,無死角、效率高。
以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範圍。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於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