鑲嵌式牆體模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2:39:36 1
專利名稱:鑲嵌式牆體模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模板,特別涉及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模板為大型整張的全鋼模板或竹木模板等,鋼質牆體模板具有模板重 量大,保養費用高,與混凝土粘和性大,操作流程繁瑣,勞動時間長的缺點;竹木質牆體模 板的重量相對較輕,但屬於建築領域的一次性消耗品,循環利用率極低,消耗大量的木材資 源,建築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能對牆體模板的局部進行 更換,並能工業化生產的鑲嵌式牆體模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在模板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在模板的邊緣處 設有連接筋,且模板與加強筋和連接筋一體成型。進一步的,模板背面設置有至少兩條連接筋。進一步的,連接筋分別設置在模板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設置在距邊緣lmm-4mm 處。進一步的,連接筋分別設置在模板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設置在距邊緣 2mm-Ilmm 處。進一步的,模板一側邊上設置有連接子口。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原有牆體模板的傳統結構形式,使原有大型整張的全塑結構 的牆體模板標準化、單元化,當牆體模板局部出現損壞時,只需更換損壞處的模板。2、對模板的修復和利用靈活度極大,減少浪費材料資源。3、能實現標準化,便於工業化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又一種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再一種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圖5的仰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其中1模板,2加強筋,3連接筋,3A連接筋,3B連接筋,4連接子口,5L型邊框,6背楞,7模板框架,8鑲嵌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圖2所示,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模板1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 2,在模板1的邊緣處設有連接筋3,且模板1與加強筋2和連接筋3 —體成型,模板1背面 設置有兩條連接筋3,連接筋3分別設置在模板1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3A設置在距邊 緣2mm處,另一連接筋3A設置在距邊緣2mm處,這種結構的模板1為鑲嵌在牆體模板的中 間單元模板(101)。實施例2如圖3、圖4所示,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模板1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 2,在模板1的邊緣處設有連接筋3,且模板1與加強筋2和連接筋3 —體成型,模板1背面 設置有兩條連接筋3,連接筋3分別設置在模板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3A設置在距邊緣 2mm處,另一連接筋3B設置在距邊緣Ilmm處,這種結構的模板1為鑲嵌在牆體模板的邊單 元模板(102)。實施例3如圖5、圖6所示,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模板1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 2,在模板1的邊緣處設有連接筋3,且模板1與加強筋2和連接筋3 —體成型,模板1背面 設置有兩條連接筋3,連接筋3分別設置在模板1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3A設置在距邊緣 2mm處,另一連接筋3B設置在距邊緣1 Imm處,並在模板1 一側邊上設置有連接子口 4,可以 用於電梯井筒和牆體陰角框架上,這種結構的模板1可以稱為子口模板(103)。本實用新型在製作及使用時,首先要製作框架7,作為模板1的鑲嵌載體,框架7包 括矩形框和井字型架兩部分,矩形框由4根L型邊框焊接組成,矩形框長寬外形須與模板1 的平整面長寬外形的整數倍相一致,L型邊框的底邊上設有鑲嵌槽8,與連接筋3B配合使 用,起緊固模板1的作用,考慮鑲嵌式牆體大模板的使用要求,L型邊框高度應不小於80毫 米,L型邊框的立邊上設有燈籠孔,可供相鄰鑲嵌式牆體大模板連接鎖件穿過,燈籠空間隔 約300毫米,提供一定密度的鎖位,孔徑不小於13毫米,確保鑲嵌式牆體大模板間連接鎖的 強度,燈籠孔須避讓背楞6,確保連接鎖能夠順利使用,井字型架由若干背楞6焊接組成,背 楞6底部設有一對鑲嵌槽8,與連接筋3A配合使用,起緊固模板1的作用,背楞6與L型邊 框5高度一致,井字型架長寬方向各背楞6中心距須與模板1平整面長寬外形一致,其中長 度方向上使用整根的背楞6,能夠確保鑲嵌式牆體大模板使用時的平整度和抗壓性能,整根 的背楞6 —端設有若干圓孔,供支撐腳手板的挑架和吊環連接使用,圓孔須允許Φ 16螺栓 穿過,確保模板使用時操作人員安全,井字型架坐裝於矩形框內,二者焊接在一起組成框架 7,鑲嵌槽8位於框架7同一側,此時,整根背楞6到平行相鄰的L型邊框5 (矩形框長邊)外 邊的距離與模板1的平整面寬度一致,短根背楞到平行相鄰的L型邊框(矩形框短邊)外 邊的距離與模板1的平整面長度一致,模板1 一側附著有加強筋2、連接筋3Α和連接筋3Β, 連接筋3Α設置在模板邊緣2毫米處,連接筋3Β設置在模板邊緣11毫米處,模板1上設置 有兩條連接筋,若兩條連接筋在連接筋3Α位置,模板1處於中間單元模板101使用狀態,若
4有隻一條連接筋在連接筋3B位置,模板1處於邊單元模板102使用狀態,當使用狀態為邊 單元模板102的連接筋3B邊緣有子口結構時,構成模板1的另一種使用狀態,即子口模板 103,連接筋3A與背楞6底部的鑲嵌槽8配合,連接筋3B與L型邊框底部的鑲嵌槽8配合, 進行使用,鑲嵌槽8比連接筋3A和連接筋3B稍小,二者發生過盈配合,使模板1緊扣在框架 7上,鑲嵌槽8深度應大於連接筋3A和連接筋3B的高度,確保鑲嵌後模板1與框架7間無 空隙,連接筋3A和連接筋3B與鑲嵌槽8的咬合深度應大於15毫米,以提高模板1與框架 7配合的牢固性,確保鑲嵌式牆體大模板的一體性,加強筋2處於框架7的各洞口位置,不 影響鑲嵌式牆體大模板的整體平整度,加強筋2成網格狀,網格間距在50-80毫米,對模板 1起增加強度的作用,此為鑲嵌式牆體大模板,此鑲嵌式牆體大模板隨周轉次數的增加或其 他原因造成模板1的損壞,以致鑲嵌式牆體大模板無法使用時,從框架7側將損壞的模板頂 起,更換損壞的模板1即可,達到快速修複利用的效果。
權利要求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模板(1)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2),在模板(1)的邊緣處設有連接筋(3),且模板(1)與加強筋(2)和連接筋(3)一體成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模板(1)背面設置有至 少兩條連接筋(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筋(3)分別設 置在模板(1)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3A)設置在距邊緣lmm-4mm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筋(3)分別設 置在模板(1)背面兩側,其中一連接筋(3B)設置在距邊緣2mm-llmm處。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模板(1)一側邊上設置 有連接子口(4)。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鑲嵌式牆體模板,其特徵在於所述模板(1)一側邊上設置 有連接子口(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鑲嵌式牆體模板,模板背面等份設有橫豎交叉的加強筋,在模板的邊緣處設有連接筋,且模板與加強筋和連接筋一體成型。本實用新型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原有牆體模板的傳統結構形式,使原有大型整張的全塑結構的牆體模板標準化、單元化,當牆體模板局部出現損壞時,只需更換損壞處的模板;對模板的修復和利用靈活度極大,減少浪費材料資源;能實現標準化,便於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E04G11/06GK201649624SQ20102011669
公開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1日
發明者劉琦 申請人: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