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墊按摩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3:34:56 1
專利名稱:坐墊按摩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坐墊按摩結構,特別是一種坐墊、按摩裝置的組合設計,提供按摩球頭以高速或慢速、正轉或反轉的變化,進行對使用者按摩,以符合多方位的按摩需求,並且於使用一段時間後,控制器即完全切斷電源,進行安全保護的坐墊按摩結構。
背景技術:
慣用的按摩椅結構,主要由椅背、左、右扶手、坐墊及腳墊所組成,雖然,此類按摩椅雖然可以解除使用者的疲勞、腰酸背痛,但是按摩椅的體積過於大,以及重量頗重,並無法隨時移動按摩椅,達到使用的機動性,因此,只能到按摩椅擺設的地方,才能享受按摩的舒適感,所以此類按摩椅的機動性實有改善的必要。
有鑑於上述缺失弊端,本實用新型人認為其有急待改正的必要,遂以其從事相關產品設計製造的多年經驗,及其一貫秉持具有的優良設計理念,針對以上不良處加以研究創作,在經過不斷的努力後,終乃推出本實用新型的坐墊按摩結構改良,其以更正優良的產品結構提升產品的功效。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讓按摩球頭具有轉向及速度的變化,以符合多方位的按摩需求,且於使用一段時間,控制器即完全切斷電源,進行安全保護的坐墊按摩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是一種坐墊按摩結構,主要由坐墊、按摩裝置所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坐墊,其包括布套及後坐墊,布套外側連接有用於減少按摩球頭接觸使用者身體力度的布體,並在布套底端裝有一海綿體;後坐墊,為凹狀的墊體,其內連接有一固定框,且固定框上端具有一上固定板,並在上固定板側端固定有一上固定杆;此上固定杆具有若干固定孔,且每一固定孔均套有一墊塊;以及,所述固定框下端具有下固定板,該下固定板側端固定有一下固定杆;此下固定杆具有若干下固定孔,且每一下固定孔均套有一下墊塊;上固定杆與下固定杆間連接有一用於將齒輪前蓋固定定位的固定杆;以及,所述墊體連接有電源線及控制器;
按摩裝置,其具有齒輪前蓋與齒輪後蓋,齒輪前蓋與齒輪後蓋內左、右端各具有一齒輪,所述齒輪間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底端固定連接有一用於帶動齒輪轉動的驅動馬達;齒輪軸心固定有一傳動軸,該傳動軸穿在齒輪前蓋中,且穿在轉帽塊的穿孔中;固定在轉帽塊的螺栓穿在按摩杆的貫穿孔中;每一支按摩杆的側端具有若干用於按摩使用者身軀的按摩球頭。
圖1本實用新型的零件立體外觀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立體外觀圖。
圖3本實用新型的縱剖面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的A-A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坐墊按摩結構〔請參閱圖1〕,主要由坐墊1、按摩裝置2所構成;其中坐墊1,其包含了一L形的布套11及後坐墊12,於布套11外側連接有布體111,主用以減少按摩球頭272接觸使用者身體的力度,並於布套11底端裝設一海綿體112,後坐墊12,指凹狀的墊體121,於其內預接一固定框122,且於固定框122上端預設一上固定板123,並於上固定板123側端固設一上固定杆1231,與此上固定杆1231預設若干固定孔1232,於每一固定孔1232均套設一墊塊1233,以及於其下端預設下固定板124,並於下固定板124側端固設一下固定杆1241,與此下固定杆1241預設若干下固定孔1242,於每一下固定孔1242均套設一下墊塊1243,另外,於上固定杆1231與下固定杆1241間連設一固定杆125,以將齒輪前蓋21固著定位,又,於墊體121連設電源線126及控制器127;按摩裝置2,包括於齒輪前蓋21與齒輪後蓋22內左、右端各裝設的一齒輪23,並於齒輪23間夾設一螺杆24,於螺杆24底端固定連接一驅動馬達25,以帶動齒輪23轉動,又於齒輪23軸心固設一傳動軸26,而此傳動軸26穿過齒輪前蓋21,且穿設於轉帽塊27的穿孔271,且固定在轉帽塊27的螺栓272穿設定位於按摩杆28的貫穿孔281,另外,與每一支按摩杆28的側端預設若干按摩球頭282,以按摩使用者的身軀。
組裝實施坐墊按摩結構時,首先〔請參閱圖1〕,於後坐墊12的凹狀墊體121內預接一固定框122,並於固定框122適當地方固設齒輪後蓋22,於齒輪後蓋22內部左、右端固設兩齒輪23,再將齒輪前蓋21蓋合固定於齒輪後蓋22,且於兩齒輪23間連設一螺杆24,螺杆24固接一驅動馬達25,以轉動螺杆24,進而帶動齒輪23轉動,接著,於每一個齒輪23軸心穿設一傳動軸26,並穿越齒輪前蓋21後,再於傳動軸26的端末固設轉帽塊27,然後,把預設於轉帽塊27的螺栓272穿設於按摩杆28的貫穿孔281,並通過墊圈273限位固定,接續,將上固定杆1231固設於上固定板123的側端,及下固定杆1241固設於與下固定板124的側端,且於上固定杆1231的每一固定孔1232套設一墊塊1233,以及下固定杆1241的下固定孔1242,皆套設一下墊塊1243,然後,將固定杆125固設於上固定杆1231與下固定杆1241間,最後將L形的布套11套合於後墊體12上,並於布套11外側預接布體111,及布套11底部裝設海綿體112,以成一坐墊按摩結構;使用時〔請參閱圖2〕,使用者可按最適按摩球頭272接觸身體的力度,於布套11外側預接布體111,於電源線126取得電源後,操作控制器127,以控制驅動馬達25正轉或反轉,及轉速的快慢,當驅動馬達25轉動後〔如圖3所示〕,以轉動螺杆24,進而帶動齒輪23轉動,而齒輪23的轉動,帶動了傳動軸26旋轉,以讓固設於前端的轉帽塊27做偏心轉動,因而帶動了按摩杆28及按摩球頭282的移動〔如圖4所示〕,進而揉捻使用者的身軀,以達按摩的功效,因此,本組合設計,可讓按摩球頭282高速或慢速、正轉或反轉的變化,進行對使用者按摩,以符合多方位的按摩需求,並且於使用一段時間後,控制器127即完全切斷電源,進行坐墊按摩結構的安全保護,進而達到產品使用安全的需求,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安全性,達迎合廣大使用者需求的坐墊按摩結構。
坐墊按摩結構,其於坐墊1、按摩裝置2作為坐墊按摩的結構,見諸同範疇產品未曾思及、作為的新穎性,且坐墊1、按摩裝置2的使用功效增進確實,並可於使用時,可讓按摩球頭282高速或慢速、正轉或反轉的變化,進行對使用者按摩,以符合多方位的按摩需求,並且於使用一段時間後,控制器127即完全切斷電源,進行坐墊按摩結構的安全保護功效等優點,為具備新型專利要素及符合產業利用性的坐墊按摩結構。
綜上所述,當知本實用新型具有新穎性,且本實用新型未見的於任何刊物,符合專利法的規定。
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即大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坐墊按摩結構,主要由坐墊、按摩裝置所構成;其特徵在於所述坐墊,其包括布套及後坐墊,布套外側連接有用於減少按摩球頭接觸使用者身體力度的布體,並在布套底端裝有一海綿體;後坐墊,為凹狀的墊體,其內連接有一固定框,且固定框上端具有一上固定板,並在上固定板側端固定有一上固定杆;此上固定杆具有若干固定孔,且每一固定孔均套有一墊塊;以及,所述固定框下端具有下固定板,該下固定板側端固定有一下固定杆;此下固定杆具有若干下固定孔,且每一下固定孔均套有一下墊塊;上固定杆與下固定杆間連接有一用於將齒輪前蓋固定定位的固定杆;以及,所述墊體連接有電源線及控制器;按摩裝置,其具有齒輪前蓋與齒輪後蓋,齒輪前蓋與齒輪後蓋內左、右端各具有一齒輪,所述齒輪間夾有一螺杆,所述螺杆底端固定連接有一用於帶動齒輪轉動的驅動馬達;齒輪軸心固定有一傳動軸,該傳動軸穿在齒輪前蓋中,且穿在轉帽塊的穿孔中;固定在轉帽塊的螺栓穿在按摩杆的貫穿孔中;每一支按摩杆的側端具有若干用於按摩使用者身軀的按摩球頭。
專利摘要一種坐墊按摩結構,主要由坐墊、按摩裝置所構成;其中坐墊,其包含L形的布套及後坐墊,後坐墊,指凹狀的墊體,於墊體內固設按摩裝置;按摩裝置,指於齒輪前蓋與齒輪後蓋內左、右端各裝設齒輪,並於齒輪間夾設螺杆,於螺杆底端固接驅動馬達,帶動齒輪轉動,又於齒輪軸心固設傳動軸,而此傳動軸穿過齒輪前蓋,且穿設於轉帽塊的穿孔,且固設於轉帽塊的螺栓穿設定位於按摩杆的貫穿孔,於每一支按摩杆的側端預設若干按摩球頭。因此本實用新型,可讓按摩球頭具轉向及速度的變化,進行對使用者按摩,以符合多方位的按摩需求,且於使用一段時間,控制器即完全切斷電源,進行坐墊按摩結構的安全保護。
文檔編號A61H7/00GK2810584SQ200520114378
公開日2006年8月30日 申請日期2005年7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7月28日
發明者李文靖, 仲向智 申請人:李文靖, 仲向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