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指南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2:06:41 1
專利名稱:一種指南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向器具,具體涉及一種指示方向的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指南針是我國的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用來確定方位。到了近代,特別是現代技術 中的GPS定位更是方便精準。而採用機械傳動方式來定方位的指南車也是祖國文化瑰寶, 中國古代科技成果傑出的代表,早已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注意,但已失傳,本世紀初即 開始了對指南車的研究。從現有資料判斷,推論知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有兩種可能性利用機械系統之定向 性或磁鐵的指極性。若以考古資料為據可知,中國齒輪出現的時間,在戰國到西漢之間。《宋 史》記載了宋代兩種指南車的具體結構,可知宋代的指南車肯定是齒輪傳動系統,依靠機械 傳動系統的定向性。則此種指南車出現時間不可能早在齒輪之前,所謂黃帝或周公造指南 車之說都不能成立,尤其黃帝發明之說更早於車的發明時間。以劉仙洲所說西漢已有指南 車較為妥當。至於王振鐸主張三國有指南車說,則就更穩妥了,但將這說成指南車出現的時 間就保守了些。現今雖可知宋代兩種指南車的內部結構確是機械系統,與指南針無關,但對其他 朝代指南車的內部結構,未見任何古籍及參考資料,也就無法證明其他朝代指南車內部是 利用了什麼原理。
發明內容為了復原古代文明,盡顯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 指南車,此車可採用機械傳動方式來定方位。本實用新型為實現其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一種指南車,包括左、右輪和車軸, 所述車軸上設置可自動離合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設在車軸中部的連接 座和左、右垂面錐齒輪;所述左、右垂面錐齒輪設於左輪與右輪內側的車軸上,所述車軸中 部設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設左、右柱,左柱和右柱的上、下端分別置於連接板和連接座的 左、右安裝孔中;在左柱的下部設左柱雙聯齒輪,其由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平錐齒輪組成, 在右柱上下部位分別設右柱直齒輪和右柱水平錐齒輪;在左、右柱的中間設中間柱和套筒; 中間柱串接在連接板和套筒的連接孔中,中間柱上部設上雙聯齒輪,套筒上設下雙聯齒輪, 其由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平錐齒輪組成;套筒兩側各設一個行星垂面錐齒輪;左垂面錐齒 輪與左柱雙聯齒輪上的水平錐齒輪嚙合,左柱雙聯齒輪上的直齒輪與下雙聯齒輪上的直齒 輪嚙合;上、下雙聯齒輪和行星垂面錐齒輪相互嚙合,構成差速機構;上雙聯齒輪的直齒輪 與右柱直齒輪嚙合,右垂面錐齒輪與右柱水平錐齒輪嚙合;中間柱的上端設指向物,連接座 上連接拉杆機構。本實用新型使用差速機構實現指南車的指向功能。輪子的動力經傳動軸進入差速 器,直接驅動行星輪架,再由行星輪帶動左、右兩條邊柱,分別驅動左、右輪。差速機構的設計要求滿足(左柱轉速)+ (右柱轉速)=2(行星輪架轉速)。當車輛直行時,左、右車輪 與行星輪架三者的轉速相等處於平衡狀態,而在車輛轉彎時三者平衡狀態被破壞,導致內 側輪轉速減小,外側輪轉速增加。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內部設置一套可自動離合的齒輪傳動機構。當車子行進中偏 離正南方向,向東(左)轉彎時,東轅前端向左移動,而後端向右(向西)移動,即將右側傳 動齒輪放落,使車輪的轉動能帶動小人下方的齒輪向右轉動,恰好抵消車輛向左轉彎的影 響,使小人手臂仍指南方。當車子向西(右)轉彎時,則左側的傳動齒輪放落,使小人下方的 齒輪向左轉動,以抵消車子右轉的影響。而車子向正前方行進時,車輪與齒輪系是分離的, 因此小人手臂所指的方向不受車輪轉動的影響。本實用新型設計獨特,形象直觀,工作性能可靠,運行摩擦力小,使用壽命長,方向 指示精度高,具有一定的使用觀賞和研究價值,是對指南針和GPS定位的補充,使定向器具 多元化。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包括左、右輪7、7',車軸中部為連接座8,在左輪7與右輪 7'內側的車軸上各設一個左、右垂面錐齒輪1、1',連接座8上設左、右柱6、6',左柱和右 柱的上、下端分別置於在連接板10和連接座8的左、右安裝孔中。在左柱6的下部設左柱 雙聯齒輪2,左柱雙聯齒輪有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平錐齒輪組成,在右柱6 『上下部位分別 固設直右柱齒輪5和右柱水平錐齒輪5'。在左柱和右柱的中間設中間柱9和套筒11。中 間柱9依次串接在連接板10和套筒11的連接孔中。中間柱9上部設上雙聯齒輪3',套筒 11上設下雙聯齒輪3。上、下雙聯齒輪均有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平錐齒輪組成。套筒11兩 側各設一個行星垂面錐齒輪4、4'。左垂面錐齒輪1與左柱雙聯齒輪2上的水平錐齒輪齧 合,左柱雙聯齒輪2上的直齒輪與下雙聯齒輪3上的直齒輪嚙合。上、下雙聯齒輪3、3'和 行星垂面錐齒輪4和4'相互嚙合,構成差速機構。上雙聯齒輪3'的直齒輪與右柱直齒輪 5嚙合,右垂面錐齒輪1'與右柱水平錐齒輪5'嚙合。中間柱的上端設指向物12,指向物 為指向小木人。連接座8上連接拉杆機構。拉杆機構包括拉杆13,拉杆銲接在固定板上,固 定板設兩個螺孔。用梅花螺絲、短套筒和螺套把固定板固定在連接座上。本實用新型的兩個相同直徑的車輪——左輪與右輪,若沿直線行駛,則兩個車輪 走過相等的路程;若沿著一個固定圓心轉彎時,內外車輪行駛兩個同心圓弧,而外車輪經過 的圓弧較長,並且指南車轉彎的角度和內外車輪所走的距離差成正比。如果指南車轉彎時並不沿一定圓弧行走,那麼可以將每小段行駛距離看作繞某一 個圓心的行程,因此,轉彎的角度仍與內外車輪所走的距離差成正比。因此根據兩輪行駛的 距離差,使指南車上的方向指針往迴轉相同的角度,即可達到「始終保持一個方向」的目的。
權利要求1.一種指南車,包括左、右輪(7、7')和車軸,其特徵在於所述車軸上設置可自動離 合的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設在車軸中部的連接座(8)和左、右垂面錐齒 輪(1、1');所述左、右垂面錐齒輪(1、1')設於左輪與右輪(7、7')內側的車軸上;所 述連接座(8)上設左、右柱(6、6'),左柱和右柱的上、下端分別置於連接板(10)和連接座 (8)的左、右安裝孔中;在左柱(6)的下部設左柱雙聯齒輪O),其由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 平錐齒輪組成,在右柱(6')上下部位分別設右柱直齒輪(5)和右柱水平錐齒輪(5'); 在左、右柱(6,6')的中間設中間柱(9)和套筒(11);中間柱(9)串接在連接板(10)和 套筒(11)的連接孔中,中間柱(9)上部設上雙聯齒輪(3'),套筒上設下雙聯齒輪(3),其 由一個直齒輪和一個水平錐齒輪組成;套筒兩側各設一個行星垂面錐齒輪G、4');左垂 面錐齒輪(1)與左柱雙聯齒輪( 上的水平錐齒輪嚙合,左柱雙聯齒輪( 上的直齒輪與 下雙聯齒輪C3)上的直齒輪嚙合;上、下雙聯齒輪(3、3')和行星垂面錐齒輪G、4')相 互嚙合,構成差速機構;上雙聯齒輪(3')的直齒輪與右柱直齒輪( 嚙合,右垂面錐齒輪 (1')與右柱水平錐齒輪(5')嚙合;中間柱(9)的上端設指向物(12),連接座上連接拉 杆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南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拉杆機構包括拉杆,拉杆銲接在固 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連接座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指南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指向物為指向小木人。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指南車,車內設置了一套可自動離合的齒輪傳動機構,不管車子的運動方向是東西南北,或不斷變化,車上木人的手臂總是指向南方,起著指引方向的作用。本實用新型設計獨特,形象直觀,工作性能可靠,運行摩擦力小,使用壽命長,方向指示精度高,具有一定的使用觀賞和研究價值,是對指南針和GPS定位的補充,使定向器具多元化。
文檔編號G01C17/00GK201844836SQ20102056311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15日
發明者周健, 符建軍, 錢文萍 申請人:合肥弘恩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賽迅機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