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8:29:46
專利名稱: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房間空氣冷暖調節裝置,尤其是水、氟熱交換器結合不同進風方式,以不同的結構形式組合使用,共同調節區域內溫度恆定的櫃式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櫃式空調器是單純的以氟利昂為製冷劑的蒸氣壓縮式空調系統。當氣溫低於0℃,室外機結霜後需要及時除霜操作,降低了效率;但是不除霜,霜越結越多,效率更低,直至無法工作。氣溫低於-7℃或-10℃,壓縮機的效率大大降低,甚至個別無法啟動。在這些最迫切需要溫暖的日子裡,單純的氟利昂櫃式空調系統卻大都無法正常供熱。因此在華北、東北和西北等三北地區,常常需要額外安裝一套暖氣系統來保證冬天的供熱。單氟櫃式空調器在漫長的供暖期成了一種擺設。
通常水在4℃時密度最大,低於4℃開始膨脹,結冰後體積膨脹更大。因此在三北地區冬天經常出現暖氣片、自來水管、風機盤管等被凍壞現象,對系統的使用和維護帶來極大的損害和障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單一氟利昂櫃式空調系統冬天無法可靠供熱,提高櫃式空調器的利用率,減少溫度調節設備投資,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櫃式至暖空調器,該櫃式空調器不僅可以同普通的單一氟利昂櫃機一樣夏天製冷,春、秋以及冬天氣溫較高時的制熱,更能保障在冬天惡劣氣候條件下,如≤-15℃,依然可靠、高效供熱,保證空調區域內溫度恆定。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保持普通單一氟利昂熱泵型櫃式空調器基本結構不變,在靠近內風機出風側位置加裝水熱交換器,進、出水管從室內機背部穿出並與獨立熱源等的水管路連接。氟利昂系統熱交換器的結構保持不變。水、氟系統熱交換器同處內風機出風側時,二者通過機械方式平行固定在一起,二者散熱肋片互不接觸,水熱交換器位於近風側;氟熱交換器位於內風機進風側時,水熱交換器通過支架、側板和後板固定在內風機出風側。每個熱交換器上分別安裝溫度傳感器測定蒸發溫度和進水溫度並隨時將測量結果傳送到中央控制器進行調控——進水溫度過低時,停機狀態下可以啟動電輔熱等保護措施,同時內風機低速運行,達到設定溫度範圍後二者同時停;蒸發溫度低於設定溫度範圍時,外壓機停止,同時內風機高速運轉,達到設定溫度後外壓機才自動開機。水、氟兩大系統的熱交換器在功能上相互補充,可以分別獨立工作,又可以在中央控制器控制下協調運行——制熱模式下,進水溫度高於某一設定值時,外壓機停,內風機繼續運行;低於某一設定值時,外壓機重新啟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套櫃式空調器,在擁有製冷功能的同時,擁有兩套相對獨立的採暖系統。當室外環境溫度不太低情況下,利用氟裡昂系統制熱,經濟節能;當室外環境溫度降低至氟利昂系統制熱不經濟或無法正常運行時,如-5℃,甚至-45℃以下時,啟動水系統,櫃式至暖空調器仍然可以正常運轉,通過水管路送來的熱量就會被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整個系統結構簡單,供熱速度快,低溫運行可靠,保障性強。同時通過不同進風方式和不同的結構形式,配合中央控制器對相應溫度的處理,有效的預防了冬天整機不用時以及夏天氟系統缺氟時對水系統管路,尤其是水系統熱交換器的凍裂等破壞現象,大大降低了事故隱患和操作難度,對設備的有效、長期使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室內機主視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內機縱剖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的內機縱剖示意圖。
圖4是櫃式至暖空調器整機系統示意圖。
圖中1、出風格柵2、控制面板3、進風格柵4、內風機電機5、風葉6、風道7、中央控制器8、上接水盤9、氟熱交換器10、水熱交換器11、電輔助加熱器12、下接水盤13、室外機14、氟連接管15、水連接管16、熱水源17、室內機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2所示第一實施例中,水和氟利昂熱交換器都位於風道(6)的出風側,水熱交換器在前,氟熱交換器在後,二者通過機械方式平行固定在一起,中間保持一定的間距。製冷或制熱時,內風機電機(4)帶動風葉(5)轉動,從進風格柵(3)不斷吸入的待處理空氣流經風道(6)和水熱交換器(10)後進入氟熱交換器(9),在氟熱交換器(9)的散熱片表面進行熱交換後從出風格柵(1)進入空調區域內、從而達到制熱或製冷的目的。通常在氣溫較低的時候(如-5℃以下時),只需開啟熱水源(16)將水系統熱交換器內注入熱水流,水管路上設置的溫度探頭將相關數據傳送中央控制器(7),自動調節室外機(13)的工作狀態,共同保證熱量的不間斷供應;也可以在控制面板(2)上選擇相應工作模式(如採暖),根據進水溫度自動調節室內機(17)的運轉狀態。當系統不工作時,如果水熱交換器(10)溫度低於某一設定值(如3~6℃),電輔助加熱器(11)自動開啟,內風機電機(4)以低速運行,當溫度達到設定值後(如8~12℃)則自動停止,防止水熱交換器(10)的凍裂。製冷時氟熱交換器(9)溫度低於某一設定值(如0~8℃)時,室外機(13)停止工作,內風機電機(4)高速運轉,防止冷凝水凍結對氟熱交換器(9)和水熱交換器(10)的破壞。
在圖3所示第二實施例中,室內機(17)中氟熱交換器(9)在風道(6)的吸風側,居下水熱交換器(10)在風道的出風側,居上,兩個熱交換器完全獨立,各自固定。運行和保護措施與圖2實施例相同。
權利要求1.一種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室內機熱交換器採用多排肋片管式直接蒸髮式表面空氣冷卻器,其特徵是室內機有水熱交換器和氟熱交換器兩個獨立的熱交換器,水熱交換器靠近內風機出風側,水、氟熱交換器的肋片互不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其特徵是水熱交換器和氟熱交換器同在內風機的出風側時,水熱交換器位於近風側,二者平行固定在一起但肋片保持一定的間距;氟熱交換器位於內風機吸風側時,水熱交換器位於出風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其特徵是在氟熱交換器系統上安裝溫度傳感器,通過中央控制器對蒸發溫度進行監控,當蒸發溫度低於設定值(0~8℃,可調)時,外壓縮機停,內風機高速運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氟組合式櫃式至暖空調器,其特徵是在水熱交換器系統上安裝溫度傳感器,通過中央控制器對進水溫度進行監控,當進水溫度低於設定值(3~6℃、可調)時,電輔助加熱器等在停機狀態下自動開啟,同時內風機低速運行;達到某一設定值(6~12℃,可調)之後,恢復停機狀態。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普通熱泵型空調器所有功能特點,同時又能在低溫環境下(如-45℃)正常取熱採暖,還可以水、氟利昂系統自動交替使用的櫃式至暖空調器。它是在櫃式空調器室內部分設置兩個獨立的熱交換器系統,同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加強保護,防止夏天缺氟和冬天低溫對水系統管路的破壞。只要內風機電機(4)工作,不論水熱交換器(10)或氟利昂熱交換器(9)對應系統工作,都會有空氣被加熱或降溫,從進風格柵(3)經風道(6)和出風格柵(1)吹出,從而把熱量(或冷量)送到空調區域內,達到制熱(或製冷)的目的。
文檔編號F24F13/00GK2795720SQ20042011548
公開日2006年7月1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11月29日
發明者戴源禮, 陳學光 申請人:北京澳美爾冷暖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