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0 18:20:16 2
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製造技術,具體的說是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為了降低電力變壓器製造成本,其線圈由圓柱形設計為橢圓柱形或長圓柱形(截面為跑道形),導致外線圈承受短路的能力嚴重下降。短路故障是變壓器常見故障之一,短路能使變壓器損毀,所以增強變壓器的抗短路能力不可輕視。
[0003]目前,電力變壓器提高抗短路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在線圈端部採取壓緊措施,但是只能對變壓器在軸向方向的抗短路能力起到關鍵作用,而不能對線圈徑向的抗短路能力起到良好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電力變壓器的橢圓柱形或長圓柱形(截面為跑道形)線圈存在抗短路能力差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本實用新型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在兩柱線圈之間和/或線圈與旁軛之間設置第一支撐結構,在線圈外側設置第二支撐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變壓器原線圈壓緊結構固定。
[0007]所述第一支撐結構採用絕緣材料,形狀為可填充兩柱線圈之間的空間形狀;所述第二支撐結構採用絕緣材料,靠近線圈側的形狀為可支撐線圈外側的形狀;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沿油箱短軸方向尺寸為可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的位置。
[0008]所述可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的位置為在油箱短軸方向延伸至完全包覆線圈或露出部分線圈。
[0009]所述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線圈平齊或至少有一端伸出線圈。
[0010]所述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設有散熱油道。
[0011 ]第二支撐結構外設有拉帶結構。
[0012]拉帶結構兩端由連接上下夾件的拉螺杆定位,拉帶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形成器身的一部分。
[0013]拉帶結構包繞在每相線圈及第一支撐結構和/或第二支撐結構的外側圓周,為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提供徑向支撐力。
[0014]每柱內所有相鄰線圈之間均採用撐條進行支撐。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優點:
[0016]1.本實用新型在兩相線圈之間及線圈外側採用了支撐結構,能很好滿足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要求,限制了變壓器在短路故障下線圈的變形,降低了電力變壓器短路情況下的故障率。
[0017]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實現,安全性高、可靠性高。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截面為橢圓形線圈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截面為接近圓角矩形線圈結構示意圖;
[0020]其中,I為第一支撐結構,2為第二支撐結構,3為高壓線圈,4為低壓線圈,5為低壓偵挾件,6為拉帶結構,7為鐵芯,8為夾件拉螺杆,9為高壓側夾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在兩柱線圈之間和/或線圈與旁軛之間設置第一支撐結構,在線圈外側設置第二支撐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變壓器原結構固定。
[0022]本實施例以三相三柱橢圓形線圈電力變壓器為例,在相鄰兩相線圈之間設置第一支撐結構I,在線圈外側設置第二支撐結構2,第一支撐結構I及第二支撐結構2上下兩端與變壓器原壓緊結構固定。
[0023]第一支撐結構I及第二支撐結構2均採用層壓木或層壓紙板作為絕緣材料,第一支撐結構I填充在兩柱線圈之間的空間內,形狀與該空間吻合;第二支撐結構在線圈外側,靠近線圈側形狀與線圈外側形狀吻合;第一支撐結構I及第二支撐結構2沿油箱短軸方向尺寸為可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的位置,本實施例將該位置設置在與鐵芯疊厚一致的位置,也可以包覆整個線圈,只要能夠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即可。第一支撐結構I及第二支撐結構2的高度方向必須滿足其上下兩端與線圈平齊或至少有一端伸出線圈,保證將線圈在高度方向全部約束。
[0024]為了滿足線圈散熱要求,在第一支撐結構I及第二支撐結構2中設置了多個軸向油道。
[0025]為了保證每柱內線圈之間的有效距離,本實施例在每柱內所有相鄰線圈之間均採用撐條進行支撐。
[0026]本實用新型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通過以下方法實現:
[0027]線圈套裝後將第一支撐結構I安裝於兩柱線圈之間和/或線圈與旁軛之間;
[0028]第二支撐結構放置於線圈外側,由拉帶結構6拉緊,拉帶結構兩端由上下夾件的拉螺杆8定位。
[0029]本實施例中,在安裝第一支撐結構時,將第一支撐結構分成兩個部分安裝在兩柱線圈之間,如果兩部分緊密程度不夠,則需通過調節紙板,用來撐緊第一支撐結構和線圈;
[0030]待乾燥後,由於層壓木或層壓紙板水分流失,尺寸變小,可能出現支撐結構鬆動現象,可通過調節紙板加入第一楔形結構進行整理,第二支撐結構通過整理拉帶結構,保證第二支撐結構對線圈的有效支撐。
[0031]如圖2所示,為三相三柱圓角矩形線圈的電力變壓器,線圈截面為圓角矩形,在器身高低壓側也同樣設置第二支撐結構,其裝配過程與前述裝配過程相同。
【主權項】
1.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在兩柱線圈之間和/或線圈與旁軛之間設置第一支撐結構,在線圈外側設置第二支撐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變壓器原線圈壓緊結構固定。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撐結構採用絕緣材料,形狀為可填充兩柱線圈之間的空間形狀;所述第二支撐結構採用絕緣材料,靠近線圈側的形狀為可支撐線圈外側的形狀;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沿油箱短軸方向尺寸為可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的位置。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可滿足抗短路能力要求的位置為在油箱短軸方向延伸至完全包覆線圈或露出部分線圈。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線圈平齊或至少有一端伸出線圈。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設有散熱油道。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第二支撐結構外設有拉帶結構。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拉帶結構兩端由連接上下夾件的拉螺杆定位,拉帶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形成器身的一部分。8.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拉帶結構包繞在每相線圈及第一支撐結構和/或第二支撐結構的外側圓周,為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提供徑向支撐力。9.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其特徵在於:每柱內所有相鄰線圈之間均採用撐條進行支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提高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支撐結構,在兩柱線圈之間和/或線圈與旁軛之間設置第一支撐結構,在線圈外側設置第二支撐結構,第一支撐結構及第二支撐結構上下兩端與變壓器原線圈壓緊結構固定。本實用新型在兩相線圈之間及線圈外側採用了支撐結構,能很好滿足電力變壓器抗短路能力的要求,限制了變壓器在短路故障下線圈的變形,降低了電力變壓器短路情況下的故障率。
【IPC分類】H01F27/30
【公開號】CN205384932
【申請號】CN201620169780
【發明人】黨豔陽, 馬嬙, 王恩龍
【申請人】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7月1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