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在建築用竹材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5-31 01:07:0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竹材切割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基於在建築用竹材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
背景技術:
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枝杆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倍受中國人民喜愛。竹材的利用有原竹利用和加工利用兩類。原竹利用時是把大竹用作建築材料,運輸竹筏,輸液管道;中、小竹材製作文具、樂器、農具、竹編等。加工利用有多種用途,如竹材層壓板可製造機械耐磨零件等;竹木複合板曾製成第一架竹材單翼高級教練機;竹材人造板可作工程材料。此外竹黃還可製成多種工藝美術品。竹材也是造紙、制纖維板和醋酸纖維、硝化纖維的重要原料。竹炭表面硬度高於木炭,可用於冶煉工業和製取活性炭。
在建築工地上經常會用到竹片,但是工地上運進來的原材料都是長竹筒,只能手工將其切成需要的竹片,不但勞動強度大,還容易造成工人受傷,得到的竹片尺寸也不統一,造成廢品率高。也有採用機械方式來進行竹材切割,能夠降低勞動強度並且獲得符合尺寸的竹片,但是加工時通常是單向切割,只能手動方式進行換向,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竹材切割設備手能手動更換切割方向,效率低,因此設計了一種基於在建築用竹材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該結構能夠實現在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提高了切割平穩性和切割效率。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基於在建築用竹材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方設置有切割平臺,切割平臺中設置有貫穿切割平臺的導向槽,安裝架中設置有動力機構,動力機構連接有能夠與導向槽中心線方向平行運動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設置在切割平臺下方,傳動機構上設置有連接柱,連接柱和切割平臺之間設置有換向板,換向板的底部內凹形成換向槽,連接柱頂端設置在換向槽中,底端與傳動機構固定,且連接柱能夠在換向槽中向著與傳動機構運動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動,在換向板上方固定有導向塊,導向塊插入到導向槽中並能夠沿著導向槽移動,在切割平臺上方設置有撞塊,且撞塊的底部與導向塊頂部固定,撞塊能夠隨著導向塊移動。在建築工地上會採用竹片作為原材料使用,不管是混凝土中還是一些位置進行支撐,而通常購入的竹材都是為圓筒狀的竹節,這就需要在工地上進行二次加工,一般都是人工將竹節沿著徑向劃開,根據使用尺寸選擇劃開刀數得到適合的尺寸,在小批量使用時勞動強度不大,能夠滿足使用要求,但是工地上經常會大量使用,如果完全依靠人工方式進行加工,其勞動強度就增大,同時劃開得到的尺寸也不統一,廢品率較高,而且竹片和刀具都容易造成工人受傷,因此人們採用機械來替換人工,其減緩了勞動強度,但是現在的機械都是單向運動,效率低,而往復運動需要電機實現正轉或反轉,對電機傷害大,衝擊力也大,或者是採用位置傳感器等返程開關元件控制,精密度高,設備運行成本高,維護的成本增加,本方案設計了一種能夠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其通過在換向板的底部內凹形成換向槽,連接柱頂端設置在換向槽中,底端與傳動機構固定,且連接柱能夠在換向槽中向著與傳動機構運動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動,並且將換向槽的橫截面優選設計為橢圓狀或長條狀,且換向槽中與導向槽呈垂直狀態的端面開口大於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直徑。這樣換向時更加順暢,減少與槽壁面的擠壓,而且最好將傳動機構設計為齒輪與鏈條的形式,齒輪包括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且主動齒輪與動力機構連接,從動齒輪與安裝架固定,安裝架和切割平臺之間設置有首尾連接為環形的鏈條,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與鏈條的內壁嚙合,鏈條的移動軌跡和導向槽平行,連接柱的底端插入到鏈條中並與鏈條固定。這樣傳動平穩,換向也平穩。而連接柱包括相互連接的連接柱一和連接柱二,且連接柱一和連接柱二的中心線重合,連接柱二的直徑大於連接柱一的直徑,連接柱一的底端插入到鏈條中並與鏈條固定,連接柱二的頂端設置在換向槽中。減少部件體積佔據,同時重量減輕,換向靈敏。
在切割平臺頂面設置有兩組刀具安裝架,刀具安裝架中均設置有切割刀具,且切割刀具能夠在刀具安裝架中進行鉛垂方向移動,切割刀具與切割平臺相互垂直,傳動機構、換向板以及它們的移動軌跡均在兩組刀具安裝架之間;切割平臺上固定有兩個平行設置且均為梯形體或三角體的導向平臺,且在導向平臺之間形成導向滑槽,導向滑槽和導向槽平行且導向滑槽和導向槽相互連通,導向滑槽與切割刀具的中心線平行。並且導向平臺、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與切割刀具之間存在間隙。通過將竹材沿著導向滑槽推動到切割刀具處利用切割刀具將竹材劃開,能夠得到符合要求的竹片,刀具本身能夠進行快速裝夾,定位精度高,穩定性也高,劃開的竹片尺寸統一,竹材在撞塊兩端分別放置,根據撞塊移動方向實現頂緊竹材,推動竹材被刀具滑開,大大提高效率。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該結構通過在鏈條轉動到端頭位置進行自動更改撞塊的移動方向,能夠雙向實現對竹材的切割,提高了切割平穩性和切割效率。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換向板的連接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1-導向塊,2-換向板,3-防撞板,4-導向平臺,5-撞塊,6-鏈條,7-切割平臺,8-導向槽,9-連接柱一,10-換向槽,11-連接柱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實施例:
如圖1、圖2所示,基於在建築用竹材切割過程中實現自動換向的結構,包括安裝架,所述安裝架上方設置有切割平臺7,切割平臺7中設置有貫穿切割平臺7的導向槽8,安裝架中設置有電機作為動力機構,動力機構連接有能夠與導向槽8中心線方向平行運動的傳動機構,傳動機構包括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且主動齒輪與動力機構連接,從動齒輪與安裝架固定,圖中為畫出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安裝架和切割平臺7之間設置有首尾連接為環形的鏈條6,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與鏈條6的內壁嚙合,鏈條6的移動軌跡和導向槽8平行,連接柱的底端插入到鏈條6中並與鏈條6固定,主動齒輪、動力機構和鏈條6均設置在切割平臺7下方,傳動機構上設置有連接柱,連接柱和切割平臺7之間設置有換向板2,換向板2的底部內凹形成換向槽10,連接柱包括相互連接的連接柱一9和連接柱二11,且連接柱一9和連接柱二11的中心線重合,連接柱二11的直徑大於連接柱一9的直徑,連接柱一9的底端插入到鏈條6中並與鏈條6固定,連接柱二11的頂端設置在換向槽10中,且連接柱能夠在換向槽10中向著與鏈條6運動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動,在換向板2上方固定有導向塊1,導向塊1插入到導向槽8中並能夠沿著導向槽8移動,在切割平臺7上方設置有撞塊5,且撞塊5的底部與導向塊1頂部固定,撞塊5能夠隨著導向塊1移動。最好將換向槽10的橫截面設計為橢圓狀或長條狀,且換向槽10中與導向槽8呈垂直狀態的端面開口大於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的直徑。
切割平臺7頂面設置有兩組刀具安裝架,刀具安裝架中均設置有切割刀具,切割刀具與切割平臺7相互垂直設置,傳動機構、換向板2以及它們的移動軌跡均在兩組刀具安裝架之間,在切割平臺7上固定有兩個平行設置且均為梯形體或三角體的導向平臺4,且在導向平臺4之間形成導向滑槽,導向滑槽和導向槽平行且導向滑槽和導向槽8相互連通,導向滑槽與切割刀具的中心線平行,這樣竹材和撞塊5都能夠在導向滑槽中移動。導向平臺4、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均與切割刀具之間存在間隙。在切割平臺7上安裝有防撞板3,其設置在導向平臺4和與其靠近的刀具之間,固定在導向平臺4朝向刀具的端面上,避免撞塊5脫落後飛出造成人員受傷或刀具受損。
在使用時,選擇在其中一組刀具與撞塊5的距離大於竹材的長度區域中放置竹材,開啟電機,齒輪帶動鏈條轉動,連接柱在換向槽10中的某一半區域保持不動並貼緊在換向槽10壁面,使得撞塊5開始在導向滑槽中向著該刀具移動,當撞塊與竹材端頭接觸時能夠推動竹材沿著導向滑槽向著該刀具移動,直到竹材另一端與刀具接觸,在鏈條6帶動下,繼續向著該方向移動,利用刀具開始將竹材劃開,當鏈條6與連接柱固定的部位移動到齒輪處,即竹材完全被劃開,此時撞塊5與另一組刀具的距離大於竹材長度,將竹材放入該區域,隨著齒輪的轉動,連接柱也進行弧形移動軌跡,使得連接柱能夠在換向槽10中向著與鏈條6運動方向垂直的方向水平移動,移動的距離為該齒輪的直徑,當鏈條6與連接柱固定的部位完全轉過該齒輪開始直線運動時,連接柱在換向槽10中移動到另一半區域,並再次保持不動並貼緊在換向槽10壁面,使得撞塊5開始在導向滑槽中反向移動,即向著另一刀具移動,又推動將後放置的竹材向另一組刀具移動,實現往復工作,本方案提高了切割效率,並且在同一根鏈條上實現了自動往返,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