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是一座怎樣的城市(贛州是座什麼樣的城市)
2023-06-30 11:53:58
說到贛州,有些人可能馬上想到臍橙,但也許會追加一句:「贛州在哪裡?」是啊,贛州在哪裡呢?如果不是江西人,或者粵北人與閩西人,恐怕只有知道江西簡稱是「贛」的國人才會弱弱地回答一句:「應該是在江西吧?」
最近讓贛州上了熱搜的是贛深高鐵的開通。贛深高鐵實際上是2016版《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之一的京港通道的一部分,然而在贛深高鐵開通之際,多數報導中提到的多是南昌至深圳可在三個半小時內到達,而贛州到深圳需要幾小時,幾乎只有贛州人自己才會關心。
贛州的存在感如此低,首要原因是其所在的江西省在全國的存在感低。江西省的存在感低到什麼程度?被網友冠名為阿卡林省,這個帶有濃濃的二次元風格的地域梗源自日漫中一個存在感極低的主角。沒錯,是主角。江西也曾當過風光的主角,不過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是贛州,所以江西的曾經的風光暫且按下不表。
實際上贛州的一些基本面並不差,比如它幾乎佔到江西全省四分之一的面積(如果只是看地圖,贛州幾乎佔了江西的整個南部,感官上就是一省中的「南霸天」),以及多達十八個區縣,另外還有一個新區和一個經開區,在全國的地級市下轄區縣數量上僅次於河北的保定。
我們再來看贛州在經濟方面的基本面。在江西的2020年各地市經濟總量排名中,贛州僅次於省會南昌居省內第二,超過了長江經濟帶城市九江。同時,贛州4.92%的名義經濟增速也是當年全省最高的。不過,被贛州排名全省第一的接近九百萬的人口一平均,人均GDP就落到了全省倒數第三。
按照人口和面積,贛州可以坐上江西的頭把交椅;按照經濟總量,贛州也算是省內二哥,但何以成為周邊泯然眾城市的一員?首個原因就是江西大而不強,尤其省會南昌偏弱,自己強不起來,更帶動不了省內城市的發展;其次是贛州所處的地理位置貌似四通八達,但在發展上卻等於是四面不靠。
贛州東連福建,西接湖南,南部和西南與廣東為鄰,但一看地形圖,就發現被東邊的武夷山、南邊的南嶺和西邊的羅霄山三面合圍。贛州內部雖然沒有過於高聳的山峰,但仍以山地和丘陵為主,間或有面積不大的盆地成為主要的聚居區。貢水和章水在贛州市區匯合後成為江西簡稱得名的贛江,這也許是贛州古代最重要的與外部世界聯繫的交通了。
山區的農業難以大規模耕種,工業發展更不好施展拳腳,而贛州沒有趕上多次發展機遇的另一個原因,則是佔據贛州民系主流的客家人在經濟生活中的相對保守。或者,也可以說佔贛州95%以上人口的客家人缺少一尾「鯰魚」。而周邊的粵東北、閩西、湘東南甚至北部的吉安和撫州皆非發達地區,這就是贛州既沒法自強又四面不靠的現實。
不過這樣的贛州對旅行者來說卻是個很大的福利:在贛州旅行不但性價比高,而且景色多樣且四季皆宜。對於吃貨們來說,吃遍十八個縣的贛州美食絕對不會重樣。最重要的是,這裡的廣闊天地多數時間都沒有洶湧的遊客潮,你自在獨行的同時,時不時可以在景區被動包場。
贛州的旅遊資源可以用江南宋城、客家搖籃、紅色古都和綠色寶庫四個主題來概括。與「江南宋城」相關的景點主要分布在贛州市區及周邊,國內唯一保存的宋代城牆、宋代六街巷之一的灶兒巷、八百多年歷史的宋代浮橋、宋代詞人辛棄疾筆下的鬱孤臺、建於宋代的八鏡臺、修於宋代的水利系統福壽溝……參觀之前最好先到宋城博物館取取經。
作為「客家搖籃」的贛州,主要遊覽範圍在贛州之南的三南地區。如果你曾看過福建的土樓,那麼你在這裡會對客家圍屋有顛覆性的認知:圓圍、方圍、虎形圍,背後是客家人對安定生活的嚮往;盛產黃金的瑞金偏處贛閩交界,這個綴滿紅旅遺址的「共和國搖籃」值得你前往,雖然景點分散,但你一點都不用發愁交通問題。
如果是喜歡自然風光,不管是徒步或登山,還是溯溪或漂流,贛州都能滿足你的願望。贛州東北部石城地質公園內的通天寨實力不遜於隔壁的武夷山;而在贛州西南角龍南縣的小武當景區內,九十九座丹巖平地而起,氣勢頗為壯觀。
不用顧慮在多山的贛州旅行會遭遇交通不便。贛州至福建龍巖的動車早在2015年就已開通,南昌至贛州的高鐵則在2019年底開通,剛剛通車的贛深高鐵進一步把旅遊景點密集的南三縣串在了一起。贛州人顧慮的是,次第開通的高鐵,會不會對贛州產生虹吸效應,從而讓這座城市更沒有了存在感。
#贛深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