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
2023-06-30 14:19:11 2
專利名稱: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佛珠,具體涉及一種採用牛角做原料,加工製作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佛珠又稱「念珠」或「數珠」,是佛教徒念經、拜佛用的物品,而現在佛珠除了作為念經、拜佛用之外,人們越來越習慣作為裝飾用品(例如項鍊和手鐲等等),這就對佛珠的選材有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佛珠選用木頭、水晶、玉石或者金剛子等作為基材,木頭分為一般木頭和檀香木,一般木頭容易破裂,質量低下,而檀香木與水晶、玉石或者金剛子一樣,材質昂貴並且不好加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這種佛珠採用天然原材料,機械強度高,牛角質地未遭破壞,色澤光亮,適宜人體佩戴,有益健康,並且生產方法簡單合理。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是這樣解決的提供一種採用牛角作為原料,能保留牛角天然花紋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1)選材可選不同材質,以天然顏色為主的牛角;2)下料根據選材規格下料成顆粒狀;3)打孔沿顆粒中心點打孔;4)定形將上一步驟中的顆粒採用車刀削磨稜角定形;
5)打磨將定形好坯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水和水砂粉攪拌;6)清洗拋光將打磨好的坯子取出洗淨,放入容器並加入散光臘攪拌;然後將坯子串成一串,用專用布盤拋光;7)成品入庫將清洗拋光後的佛珠用繩子串成一串,包裝入庫。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材步驟中的牛角原料為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的犛牛角或者河南南陽的黃牛角或者西南地區的水牛角。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料步驟中,可根據原材料大小或者生產所需大小控制下料顆粒的長度和寬度,並將顆粒放進沸水中煮5~10分鐘。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形步驟分為初步定形和精工定形,所述初步定形是將打孔後的顆粒用軸絲插入中心孔,將其固定在車床上,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形狀的車刀進行切削;所述精工定形是將初步定形的顆粒固定在車床上,採用兩片車刀進行切削,所述車刀可更根據需要變換切削角度和方向,完成顆粒坯子的圓滑形狀。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坯子可定形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所對應的加工完成後的佛珠珠子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拋光用布盤為不含纖維的棉布層層疊加壓制而成。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深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牛角材料可選用牛角角尖部位。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佛珠可根據需要進行染色。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成品佛珠珠子的長度為2~50mm,寬度為2~50mm;所述打孔孔徑為1~5mm。
根據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成品佛珠可為圓形,其直徑為2mm~50mm,孔徑1~50mm。
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主要優點如下該牛角佛珠主要採用黃牛角、水牛角或者寒冷高原犛牛角作原料和加工工藝沒有採用化學方法加工,沒有任何化學殘留和化學汙染,還有牛角本身的作用,對人體不會有任何傷害,而且還有益於人體健康;該牛角佛珠主要根據牛角角尖部位的自然材質形狀設計而成,保持了牛角原有的堅韌度和自然花紋和光澤,所以產品機械強度高,色澤光亮,自然美觀,已逐漸成為一種人們喜愛的裝飾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加工方法作詳細說明。
本發明所提供的牛角佛珠及其加工方法,其優化實施例如下1、選材,可不同材質,以天然顏色為主的牛角,一般有一定厚度,最好是牛角角尖部位,要求材質生長均勻,無腐蝕,平均100噸材料能選出1至3噸。牛角原料可選有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的犛牛角或者河南南陽的黃牛角或者西南地區的水牛角。
2、下料,可根據選材規格下料成顆粒狀,一隻牛角可以從角尖部位一次截取不同直徑的顆粒,不會造成材料的損失,也可以根據生產規格的需要控制下料顆粒的長度和寬度,另外可以將下料好的顆粒放在沸水中煮5~10分鐘,可根據不同的牛角材質控制水煮時間,使其軟化,方便操作,一般犛牛角或者其他偏老一點的牛角材質堅硬,可多煮一些時間,如10分鐘,一般黃牛角、水牛角6、7分鐘即可。
3、打孔,打孔一般沿顆粒中心孔操作,孔徑一般為1~5mm,可根據顆粒坯子的大小選擇孔徑大小,一般選2.5~4mm為最佳。
4、定形,定形步驟分為初步定形和精工定形,所述初步定形是將打孔後的顆粒用軸絲插入中心孔,將其固定在車床上,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形狀的車刀進行切削;所述精工定形是將初步定形的顆粒固定在車床上,採用兩片車刀進行切削,所述車刀可更根據需要變換切削角度和方向,完成顆粒坯子的圓滑形狀,如要把顆粒坯子定形為圓形,初步定形要選用內刃為圓形的車刀沿其徑向方位進行削磨,精工定形也稱為二刀合一削磨工藝,它是經過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才得到的一種顆粒坯子定形方法,一般是採用兩把內刃為圓形或者根據需要所打製成相應形狀的車刀對整個球面(包括徑向方位和軸向方位)進行削磨的定形工藝。一般定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所對應的加工完成後的佛珠珠子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
5、打磨,將定形好的顆粒坯子放進筒形容器內,加入水砂粉和水,利用電機進行攪拌,將其表面的毛刺磨掉,使其圓滑。一般打磨時間控制在12~24個小時。
6、清洗拋光,將打磨好的坯子取出洗淨,放入容器並加入散光臘攪拌,攪拌時間一般為8~14個小時,其中10個小時最佳;然後將坯子串成一串,用專用布盤拋光,布盤為不含纖維的棉布層層疊加壓制而成。
7、成品入庫,將清洗拋光後的佛珠用繩子串成一串,一串串有109顆珠子,其中成品佛珠珠子的成品佛珠珠子的長度為2~50mm,寬度為2~50mm,成品佛珠若為圓形,則其直徑為2mm~50mm,最常用的為10mm或者12mm或者15mm等等。
權利要求
1.一種採用牛角作為原料,能保留牛角天然花紋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1)選材可選不同材質,以天然顏色為主的牛角;2)下料根據選材規格下料成顆粒狀;3)打孔沿顆粒中心點打孔;4)定形將上一步驟中的顆粒採用車刀削磨稜角定形;5)打磨將定形好坯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水和水砂粉攪拌;6)清洗拋光將打磨好的坯子取出洗淨,放入容器並加入散光臘攪拌;然後將坯子串成一串,用專用布盤拋光;7)成品入庫將清洗拋光後的佛珠用繩子串成一串,包裝入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選材步驟中的牛角原料為四川西部和青藏高原的犛牛角或者河南南陽的黃牛角或者中國西南地區的水牛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下料步驟中,可根據原材料大小或者生產所需大小控制下料顆粒的長度和寬度,並將顆粒放進沸水煮5~10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定形步驟分為初步定形和精工定形,所述初步定形是將打孔後的顆粒用軸絲插入中心孔,將其固定在車床上,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形狀的車刀進行切削;所述精工定形是將初步定形的顆粒固定在車床上,採用兩片車刀進行切削,所述車刀可更根據需要變換切削角度和方向,完成顆粒坯子的圓滑形狀。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顆粒坯子可定形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所對應的加工完成後的佛珠珠子為圓形、橢圓形或者圓柱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拋光用布盤為不含纖維的棉布層層疊加壓制而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牛角材料可選用牛角角尖部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佛珠可根據需要進行染色。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成品佛珠珠子的長度為2~50mm,寬度為2~50mm;所述打孔孔徑為1~5m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成品佛珠可為圓形,其直徑為2mm~50mm,孔徑1~50mm。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採用牛角作為原料,能保留牛角天然花紋的牛角佛珠及其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選材可選不同材質,以天然顏色為主的牛角;下料根據選材規格下料成顆粒狀;打孔沿顆粒中心點打孔;定形將上一步驟中的顆粒採用車刀削磨稜角定形;打磨將定形好坯子放入容器中,加入水和水砂粉攪拌;清洗拋光將打磨好的坯子取出洗淨,放入容器並加入散光蠟攪拌;然後將坯子串成一串,用專用布盤拋光;成品入庫將清洗拋光後的佛珠用繩子串成一串,包裝入庫。這種佛珠採用天然原材料,機械強度高,牛角質地未遭破壞,色澤光亮,適宜人體佩戴,有益健康,並且生產方法簡單合理。
文檔編號A44C11/00GK1943481SQ20061002209
公開日2007年4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06年10月23日
發明者蔣華義, 蔣燦輝 申請人:蔣華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