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芯複合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14:52:46 1
專利名稱:夾芯複合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複合板,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築用設有巖棉夾芯層的複合板。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進程,建築物材料防火與保溫節能兩大功能都需同時解決, 目前市場上一般保溫材料防火性能極差,而防火性能較好的巖棉卻不能滿足節能使用年限,現有的巖棉夾芯複合板大多存在因受潮脫膠而塌陷脫落的現象,此外,目前採用的巖棉夾芯的複合板大多採用機械固定、現場粘結等方式進行加工,不但工藝複雜,而且製成的產品存在保溫效果以及使用壽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強度高、受潮不易塌陷、使用壽命長且兼具防火、保溫、裝飾功能的巖棉夾芯複合板。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夾芯複合板,包括面層、夾芯層與背層,夾芯層的一面通過第一粘結層與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第二粘結層與背層固定連接,所述夾芯層由交錯排列的巖棉((rock wool))條組成,所述巖棉條一面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層與所述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層與所述背層固定連接,巖棉條內的纖維垂直於所述面層和背層;每條巖棉條的厚度為160-200mm,寬度為200-300mm,長度為0. 5-0. 8m ; 所述面層設有向內側夾芯層方向的返邊收口,在返邊收口處每間隔150mm-M0mm設掛耳孔 2-3 個。其中所述巖棉又稱巖石棉、是礦物棉的一種,以天然巖石如玄武巖、輝長巖、白雲石、鐵礦石、鋁礬土等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熔化、纖維化而製成的無機質纖維,為本領域常用保溫材料,市場有售。本實用新型的夾芯複合板,所述第一粘結層或/和所述第二粘結層為PU發泡材料。所述PU發泡材料包括聚醚、多苯基多亞甲基異氰酸酯(Polymethylene polyphenyl polyisocyanate,簡稱PAPI,或稱粗MDI)和其它助劑,其它助劑包括二甲基乙醇胺、三乙醇胺、二甲氨基乙基醚、三亞乙基二胺、異辛酸鉀、二甲基環己胺、矽油、三磷酸酯、甲基磷酸二甲酯和一氟二氯乙烷等,PU發泡材料為本領域常用材料,市場有售。本實用新型的夾芯複合板,所述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的厚度均為2. 0-10mm。本實用新型的夾芯複合板,其中優選所述面層是金屬板,所述背層是鋁箔或金屬板;更優選所述金屬板是鋁合金板、鋁鎂錳合金板或彩鋼板。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面層和背層之間設有夾芯層,夾芯層由垂直交錯排列的巖棉條組成,巖棉條內的纖維垂直於所述面層和背層,並通過PU發泡材料與面層和背層固定連接,解決了巖棉因受潮脫膠而塌陷和強度不足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巖棉夾芯複合板具有使用年限長、防火保溫性能優良、強度和平整度良好,還可有效減輕建築物荷載,增強抗震能力,使用後回收率高。[0010]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夾芯複合板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巖棉夾芯複合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巖棉夾芯複合板去除面層與背層後顯示出的巖棉條排列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2-面層;3-第一粘結層;4-夾芯層;5-第二粘結層;6-背層;7_掛耳孔;41-巖棉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術特徵和優點作更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巖棉夾芯複合板,其依序包括面層2、夾芯層4與背層6,夾芯層4的一面通過第一粘結層3與面層2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第二粘結層5與背層6固定連接,所述夾芯層4由交錯排列的巖棉條41組成,所述巖棉條41 一面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層3與所述面層2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層5與所述背層6固定連接,所述巖棉條41內的纖維垂直於所述面層2和背層6,每條巖棉條41厚度為 160-200mm,寬度為200-300mm,長度為0. 5-0. 8m,所述面層2設有向內側夾芯層4方向的返邊收口(屬於熟知工藝,故未予圖示),在返邊收口處每間隔150mm-M0mm設有2_3個掛耳孔7。其中,所述第一粘結層3與所述第二粘結層5均為PU發泡材料。其中,所述第一粘結層3和第二粘結層5的厚度均為2. 0-10mm。其中,所述面層2是金屬板,所述背層6是鋁箔或金屬板;其中,所述金屬板是鋁合金板、鋁鎂錳合金板或彩鋼板。加工時,可先將面層2經脫脂處理再根據需要進行氧化、噴砂、噴塗或輥塗處理, 然後放入流水線開卷機上引入層壓機口,將根據需要經脫脂處理後的背層6放入上託架, 並引入層壓機口。將PU發泡材料噴塗在面層2和背層6的內側,中間直立向錯位放置已經裁剪好的巖棉條41進行流水層壓線,使巖棉層兩側滲透2. O-IOmm左右的PU發泡材料,通常在30-50°C,優選40°C的恆溫下8-12分鐘固化出流水層壓線。熟化8- 小時後,根據需要對複合板進行切口收邊加工。 在引入層壓機口前使面層2和背層6在流水生產線的帶動下自動返邊收口,並在返邊收口處設立掛耳孔7。面層2向內側夾芯層4返邊收口,使所得巖棉夾芯複合板四周封邊,在返邊收口處每間隔150mm-M0mm設掛耳孔7 二到三個,在掛耳孔7上設置掛耳7,掛耳7安裝於龍骨上。利用本領域常規方法測量傳統產品和本實用新型產品的抗壓強度和熱傳導係數。承載的壓力為300kg/m2,分別測量各產品的平均彎曲長度。表1傳統產品和本實用新型產品的抗壓強度對比數據
權利要求1.一種夾芯複合板,包括面層、夾芯層與背層,夾芯層的一面通過第一粘結層與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第二粘結層與背層固定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夾芯層由交錯排列的巖棉條組成,所述巖棉條一面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層與所述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層與所述背層固定連接,巖棉條內的纖維垂直於所述面層和背層;每條巖棉條的厚度為160-200mm,寬度為200-300mm,長度為0. 5-0. 8m ;所述面層設有向內側夾芯層方向的返邊收口,在返邊收口處每間隔150mm-M0mm設掛耳孔2_3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芯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粘結層或/和所述第二粘結層為PU發泡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芯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粘結層和第二粘結層的厚度均為2. 0-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芯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面層是金屬板,所述背層是鋁箔或金屬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夾芯複合板,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板是鋁合金板、鋁鎂錳合金板或彩鋼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築用設有巖棉夾芯層的複合板。其包括面層、夾芯層與背層,夾芯層的一面通過第一粘結層與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第二粘結層與背層固定連接,所述夾芯層由交錯排列的巖棉條組成,所述巖棉條一面通過所述第一粘結層與所述面層固定連接,另一面通過所述第二粘結層與所述背層固定連接,巖棉條垂直於所述面層和背層;每條巖棉條的厚度為160-200mm,寬度為200-300mm,長度為0.5-0.8m;所述面層設有向內側夾芯層方向的返邊收口,在返邊收口處每間隔150mm-240mm設掛耳孔2-3個。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年限長、防火保溫性能優良、強度和平整度良好的特點。
文檔編號B32B7/12GK202248340SQ20112055182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6日
發明者蔡伯中 申請人:北京超達幕牆裝飾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