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04:05:41 4
專利名稱: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粒機用環模,特別涉及一種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其屬於生物質制粒設備用模具。
背景技術:
我國每年產生的農作物秸稈多達6億多噸,其中大約0. 28億噸用於造紙,1. 13億噸用於飼料,1. 08億噸用於還田,3. 5億噸用作燃料或者就地焚燒,近年來出現大面積的燒荒現象,每年造成數億噸生物質能源白白浪費,還造成了嚴重的大氣汙染。社會的需求把科學研究推向了前沿,各種處理生物質的技術應運而生,緻密成型技術是將廢棄秸稈等生物質轉化為優質商品燃料,減輕了化工能源消耗對環境的汙染,並能夠有效避免秸稈等生物質隨地焚燒所引起的大氣汙染,為促進環保事業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確實可行的途徑。如
公開日為2007年8月8日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CN101012404A,公布了一種生物質顆粒燃料及其生產方法,生物質顆粒燃料由含水量在14%以下的粒度小於8mm的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燃料和紅薯或馬鈴薯混合,然後壓製成粒狀或條狀成型燃料。上述對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進行處理必須使用制粒機用環模。目前市場上的普通制粒機用環模如圖2所示。其包括環模內側1、環模外側3和環模製粒段5,環模製粒段5 在環模內側1和環模外側3之間,環模製粒段5上設有環模製粒孔2。在生產過程中,環模外側3經常因熱脹冷縮產生開裂,其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易損壞、不易開裂變形、且使用壽命長的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包括環模內側,環模外側和環模製粒段,環模製粒段在環模內側和環模外側之間,環模製粒段上設有環模製粒孔,所述環模外側上設有套箍。進一步,所述套箍是含鉻合金鋼構成的套箍。更進一步,所述含鉻合金鋼構成的套箍是40Cr的套箍。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環模外側上設有套箍,其採用簡單的防護結構,避免環模外側變形,增加環模整體強度,環模不易損壞,不易開裂變形,提高環模使用壽命。2、套箍為易損件,可更換,避免環模其它部件的浪費,節約成本,進一步提高環模使用壽命。3、含鉻合金鋼構成的套箍,尤其是40Cr的套箍,更進一步提高套箍的物理性能, 防止環模因熱脹冷縮而發生開裂、變形等問題。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的環模結構示意圖。圖中1、環模內側,2、環模製粒孔,3、環模外側,4、套箍,5、環模製粒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包括環模內側1、環模外側3和環模製粒段5,環模製粒段5在環模內側1和環模外側3之間,環模製粒段5上設有環模製粒孔2,在環模外側3上設有套箍4。套箍4是含鉻的合金鋼,優選是40鉻的合金鋼,即套箍4優選是40Cr,其性能指標符合GB/T 1591-1994《低合金結構鋼》的要求。生物質制粒機正常制粒時,環模發生熱脹冷縮現象。一般情況下,環模外側3首先發生變形。因為在環模外側3上設套箍4,環模外側3的變形將發生在套箍4上,所以套箍 4能有效的保護環模外側3,防止環模外側3發生開裂等情況,提高環模的使用壽命。當環模上的套箍4發生損壞時,只需要更換套箍4,提高整個環模的使用壽命。套箍4採用40Cr,進一步提高套箍4的物理性能,防止環模因熱脹冷縮而發生開裂、變形等問題。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實施例,凡採用等同替換或等效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也均屬於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包括環模內側(1)、環模外側(3 )和環模製粒段(5 ),環模製粒段(5 )在環模內側(1)和環模外側(3 )之間,環模製粒段(5 )上設有環模製粒孔(2 ),其特徵在於所述環模外側(3)上設有套箍(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其特徵在於所述套箍(4)是含鉻合金鋼構成的套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其特徵在於所述含鉻合金鋼構成的套箍是40Cr的套箍。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制粒機用環模,特別涉及一種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本實用新型屬於生物質制粒設備專用模具。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生物質制粒機用環模,包括環模內側(1)、環模外側(3)和環模製粒段(5),環模製粒段(5)在環模內側(1)和環模外側(3)之間,環模製粒段(5)上設有環模製粒孔(2),所述環模外側(3)上設有套箍(4)。由於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結構簡單、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B01J2/22GK202169160SQ20112028101
公開日2012年3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4日
發明者楊永君 申請人:溧陽市振楊機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