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酒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30 09:49:46

本發明涉及釀酒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蒸酒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蒸酒設備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加熱型,另一類是間接加熱型。直接加熱型的蒸酒設備利用火力或者電力直接加熱酒醅,產生酒蒸汽,然後冷凝酒蒸汽,獲得蒸餾酒。間接加熱型的蒸酒設備則先用火力或者電力對水進行加熱,獲得水蒸汽,再用該水蒸汽加熱酒醅,產生酒蒸汽,酒蒸汽冷凝後獲得蒸餾酒。直接加熱型的蒸酒設備具有結構簡單、造價較低的優點,但同時存在容易糊鍋的缺陷;間接加熱型的蒸酒設備則存在結構較複雜、造價較高的缺陷,但同時又具有不易糊鍋的優點。
現有的蒸酒設備,無論是直接加熱型,還是間接加熱型,都存在出酒速率慢、接酒時間長、能耗高的缺陷。特別地,酒尾的蒸餾,用時長、能耗高,出酒量又少,成了蒸酒過程的「雞肋」。另一方面,隨著蒸餾過程的進行,酒醅的溫度持續升高,一些高沸點的雜質逐漸被蒸餾出來,混入酒蒸汽,影響酒的質量。這也是產生蒸酒過程需要「掐頭去尾」的「去尾」的主要原因。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蒸酒設備,它能提高出酒速率,縮短接酒時間。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蒸酒設備,包括用於產生加熱酒醅所需水蒸汽的蒸汽發生器、盛裝酒醅的蒸餾桶、蓋合所述蒸餾桶的天鍋冷凝器;所述蒸汽發生器呈空心的圓柱形,圓柱內側為盛裝水和水蒸汽的蒸汽產生空間,圓柱的側面上端設有若干根下半段導汽管,所述下半段導汽管的下端與所述蒸汽產生空間相連通;所述蒸餾桶內側盛裝酒醅的空間為酒醅蒸餾空間,所述蒸餾桶壁上設有若干根上半段導汽管;所述上半段導汽管的一端與所述酒醅蒸餾空間相連通,上半段導汽管的另一端與相應的所述下半段導汽管上端可拆卸性連接;所述上半段導汽管和下半段導汽管共同構成連通所述蒸汽產生空間和酒醅蒸餾空間的導汽管;所述蒸汽產生空間生成的水蒸汽進入所述下半段導汽管後、離開所述上半段導汽管前所經空間為導汽管路空間,所述導汽管路空間與所述蒸汽產生空間共同構成蒸汽空間;所述蒸酒設備還設有一根導氣管道和一個吹氣機,所述導氣管道的一端與所述蒸汽空間相連通,導氣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吹氣機的出氣口相連。
進一步,所述導氣管道包括一根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為一根「L」形導氣管,「L」形導氣管的水平直管與蒸汽發生器焊接連接,「L」形導氣管的水平直管與所述蒸汽產生空間相連通;位於蒸汽發生器外側的「L」形導氣管上設有閥門。
再進一步,所述「L」形導氣管的水平直管末端還連接有布氣管,所述布氣管為圓形管,布氣管上設有兩個以上孔徑為2-10mm的氣孔。
替代地,所述導氣管道包括一根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與所述下半段導汽管相連,固定管的管內空間與下半段導汽管的管內空間相連通;所述固定管上還設有閥門。
替代地,所述導氣管道包括一根固定管,所述固定管與所述上半段導汽管相連,固定管的管內空間與上半段導汽管的管內空間相連通;所述固定管上還設有閥門。
進一步,所述吹氣機為鼓風機,鼓風機的出風口與一根金屬管的一端焊接連接,所述金屬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管螺紋連接。
進一步,所述天鍋冷凝器設有出酒管和出氣管。
進一步,所述蒸酒設備還包括一根導氣迴路管道,所述導氣迴路管道的一端與所述吹氣機的進氣口相連,導氣迴路管道的另一端與所述出氣管相連;所述出氣管上還設有一根與大氣相連通的支管,或者所述導氣迴路管道上還設有一根與大氣相連通的支管。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於:
1、根據物理規律,增大氣液接觸面積能加快液體蒸發速度。本發明利用向酒醅中鼓入空氣的方式來增大酒醅與空氣的氣液接觸面積,可提高出酒速率,縮短接酒時間。
2、縮短蒸餾過程,降低能耗。
3、由於提高了在較低溫度下的出酒速率,使得更多的酒在較低溫度下被蒸餾出來,從而整體上降低了出酒溫度,減少了高沸點雜質,提高了酒的質量。
4、氣泡上升過程加大了對酒醅的擾動,增強了對香味物質的提取;同時,氣泡上升過程便於將酒醅底部的香味物質提取出來,從而提高了酒的質量。
5、本發明蒸酒設備將吹氣機吹入的空氣導入到蒸汽空間,然後由導汽管將蒸汽空間中的空氣導入到酒醅中,此種設計能充分利用導汽管,具有結構簡單,改造容易,製造成本低的優點。
6、優選方案中,蒸酒設備還包括一根導氣迴路管道,該導氣迴路管道將從天鍋冷凝器排出的尾氣輸送給吹氣機,由吹氣機重新將其吹入酒醅中,一方面,它減少了隨尾氣排出的酒蒸汽的浪費;另一方面,它減少了隨尾氣排出的熱能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一中蒸汽發生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蒸餾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布氣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的天鍋冷凝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一的天鍋冷凝器的剖視圖。
圖6為實施例二的天鍋冷凝器的剖視圖。
圖7為一種蒸餾桶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包括用於產生加熱酒醅所需水蒸汽的蒸汽發生器501、盛裝酒醅的蒸餾桶400、蓋合所述蒸餾桶400的天鍋冷凝器300,以及用於向蒸餾桶400中吹入空氣的鼓風機和導氣管道。
如圖1所示,蒸汽發生器501呈空心的圓柱形,圓柱內側為盛裝水和水蒸汽的蒸汽產生空間,圓柱的側面上端設有四根下半段導汽管504,下半段導汽管504的下端與蒸汽產生空間相連通。蒸汽發生器501的側面上還設有用於觀察蒸汽產生空間的水位的石英管503,以及用來向蒸汽產生空間中加注水的進水管506。進水管506上設有閥門,其頂端還連接有一個便於加水的圓桶。蒸汽發生器501的側面下方還設有一個用來安裝電熱棒的安裝孔(圖中未示出),在未安裝電熱棒時,可用堵頭將安裝孔堵住,在蒸汽發生器501下方生火,用火力加熱蒸汽產生空間的水;安裝電熱棒後,可用電力加熱蒸汽產生空間的水。蒸汽發生器501的側面底部還設有排水管505,用來排盡蒸汽產生空間的廢水,排水管505上設有閥門。此外,蒸汽發生器501的側面上端還連接有一根洩壓管(圖中未示出),洩壓管為一根水平直管,洩壓管的管內空間與蒸汽發生器501的內側空間相連通,洩壓管的末端還連接有閥門。洩壓管的作用是方便向蒸汽發生器501中加水。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所述導氣管道包括一根固定管,固定管為一根「L」形導氣管502,「L」形導氣管502的水平直管與蒸汽發生器的側面焊接連接,「L」形導氣管502的水平直管插入到蒸汽發生器501內側,進入到蒸汽產生空間,「L」形導氣管502的水平直管末端連接有布氣管490。如圖3所示,布氣管490為圓形管,布氣管490上設有十個孔徑為6mm的氣孔491。布氣管490的設置主要是利用增大空氣與蒸汽產生空間中的水的氣液接觸面積,加快水蒸汽的生成速度,增加水蒸汽的生成量,提高蒸汽產生空間向酒醅蒸餾空間的傳熱速率,進而提高出酒速率。氣孔491的孔徑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孔徑過大,則吹入蒸汽產生空間中的氣泡體積過大,增加的氣液接觸面積小,降低布氣效果。孔徑過小,則易堵塞。因此,氣孔491的孔徑最好在2-10mm範圍內。如圖1所示,位於蒸汽發生器501外側的「L」形導氣管502的豎直直管下端與「L」形導氣管502的水平直管一體連接。位於蒸汽發生器501外側的「L」形導氣管502上設有閥門。本實施例的鼓風機的出風口與一根金屬管的一端焊接連接,金屬管的另一端與位於蒸汽發生器501外側的「L」形導氣管502的上端螺紋連接。
如圖2、圖4所示,蒸餾桶400上端設有水槽402,天鍋冷凝器300的下端插入水槽402中後,向水槽402中加水,實現蒸餾桶400與天鍋冷凝器300間的密封,即蒸餾桶400與天鍋冷凝器300之間為水封連接。
如圖2所示,蒸餾桶400內側盛裝酒醅的空間為酒醅蒸餾空間。通常蒸餾桶400內側空間並不能全部用來盛裝酒醅,為防止沸騰的酒醅液濺出而進入水槽402,通常蒸餾桶400內側上方會留出一定的不裝填酒醅的空間。蒸餾桶壁上設有四根上半段導汽管403,上半段導汽管403具有一截上升段和一截下降段,上升段和下降段的上端於稍低於水槽402的高度處一體連接,上半段導汽管403的下降段下端從蒸餾桶400外側穿過蒸餾桶壁進入到酒醅蒸餾空間,並與酒醅蒸餾空間相連通。上半段導汽管403與蒸餾桶壁之間焊接連接。之所以需將上半段導汽管403設計成具有上升段和下降段的形狀,主要是為了防止蒸餾桶400中的酒醅液倒流到蒸汽產生空間去。上半段導汽管403的上升段下端與相應的下半段導汽管504上端通過活接頭可拆卸性連接。上半段導汽管403和下半段導汽管504共同構成連通蒸汽產生空間和酒醅蒸餾空間的導汽管。蒸餾時,水蒸汽通過該導汽管由蒸汽產生空間進入酒醅蒸餾空間,對酒醅進行加熱。蒸餾桶400底部還設有排糟管401,排糟管401上設有閥門。
如圖4、圖5所示,天鍋冷凝器300包括甑子301,甑子301的形狀類似圓臺側面,其上端比下端稍小一些。甑子301的上端設有一個外鍋309,外鍋309呈向下凹陷的錐面狀,外鍋309的頂端與甑子301的頂端焊接連接。甑子301內側設有內鍋313,內鍋313也呈向下凹陷的錐面狀。內鍋313內側設有一個換熱管式冷凝器,換熱管式冷凝器包括一塊圓形的上連接板311、一塊圓形的下連接板312、數根連接上連接板311和下連接板312的換熱管317以及以下連接板312為其上底面的空心圓柱形酒液匯流室316。換熱管317的上端與上連接板311焊接連接,換熱管317的下端與下連接板312焊接連接,上連接板311上方的空間與酒液匯流室316內側空間通過換熱管317相連通。上連接板311與內鍋313之間設有圓臺側面形的導汽板318,導汽板318的下端與上連接板311的周緣焊接連接,導汽板318的上端與內鍋313的上端焊接連接。上連接板311的中部上方還焊接有第一出水管310,第一出水管310的管內空間與內鍋313的內側空間相連通。第一出水管310穿過外鍋309伸出到外鍋309上方,外鍋309與第一出水管310焊接連接。外鍋309與甑子301之間還設有第二出水管308,第二出水管308用於排出外鍋309內的冷卻水。內鍋313下端與第一冷卻水管307-1焊接連接,酒液匯流室316底部連接有第一排酒氣管306-1,第一排酒氣管306-1設於第一冷卻水管307-1內。內鍋313與第一冷卻水管307-1連接處的稍上方設有一個接酒擋板315,接酒擋板315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圓臺側面形,接酒擋板315的下端與內鍋313焊接連接。內鍋313的內側下方還設有一根短小的接酒管314,接酒管314的一端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相連接,接酒管314的另一端與內鍋313焊接連接。接酒管314與內鍋313的連接處位於內鍋313與接酒擋板315的連接處的稍上方位置。內鍋313外側的空間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的管內空間通過接酒管314相連通。第一冷卻水管307-1的外側套有第一隔熱管302-1,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一隔熱管302-1之間焊接連接。甑子301內側下方焊接有第二隔熱管302-2,第二隔熱管302-2與第一隔熱管302-1通過卡箍319和密封圈(圖中未示出)緊密連接。第一冷卻水管307-1的下端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的下端一起穿過第二隔熱管302-2伸出到甑子301的外側。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二冷卻水管307-2、第一排酒氣管306-1與第二排酒氣管306-2通過卡箍320和密封圈(圖中未示出)緊密連接。第二排酒氣管306-2設於第二冷卻水管307-2的內側,兩者之間焊接連接。第二冷卻水管307-2的下方還設有進水口303。第二排酒氣管306-2的末端與出氣管305和出酒管304相連,出酒管304豎直向下,出氣管305的末端有一截豎直向上的管道。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二冷卻水管307-2共同構成冷卻水管307,第一排酒氣管306-1與第二排酒氣管306-2共同構成排酒氣管306,第一隔熱管302-1與第二隔熱管302-2共同構成隔熱管302。蒸酒時,冷卻水池中的冷卻水從進水口303進入冷卻水管307中,並經排酒氣管306與冷卻水管307之間的空間流入到內鍋313內,然後,經第一出水管310流入外鍋309內,最後,經第二出水管308流回冷卻水池,整個冷卻水的循環須由水泵驅動。以上所述的冷卻水循環方式為串聯式,即冷卻水先流經內鍋313,再流經外鍋309。除此之外,冷卻水的循環方式還可以為並聯式,並聯式包括兩支水循環路徑,第一支水循環路徑中,冷卻水依次流經冷卻水池、水泵、冷卻水管307、內鍋313、第一出水管310、冷卻水池;第二支水循環路徑中,冷卻水依次流經冷卻水池、水泵、外鍋309、第二出水管308、冷卻水池。蒸酒過程中,酒蒸汽和空氣進入甑子301後,沿著內鍋313上升。在酒蒸汽和空氣上升過程中,部分酒蒸汽在內鍋313外側凝聚成酒液,然後沿著內鍋313外側流入到接酒擋板315中,再後,經接酒管314流入到排酒氣管306中。上升到內鍋313上方的酒蒸汽和空氣,則經過外鍋309與導汽板318之間的區域後,進入到換熱管317中。在酒蒸汽和空氣流經外鍋309與導汽板318之間的區域時,部分酒蒸汽經外鍋309冷凝,成為酒液,沿著外鍋309、第一出水管310外側流入到換熱管317中。部分流經換熱管317的酒蒸汽經換熱管317冷凝成為酒液,流入到酒液匯流室316中。少量經過換熱管317後還未冷凝的酒蒸汽,則進入到排酒氣管306中,由冷卻水管307中的冷卻水對其進行最後的冷凝。經過冷凝後,所有酒液從出酒管304流入到裝酒容器中,而經冷卻後的空氣則由出氣管305排出。酒精是易揮發性物質,因此,應儘量將酒液保存在密閉容器中。出氣管305的增設,使得酒液與空氣在酒液進入裝酒容器前就實現了分離,從而便於在接酒過程中對裝酒容器進行密封。此外,隔熱管302的作用是在隔熱管302與冷卻水管307之間形成一個與外界相連通的空氣層,避免甑子301中的酒蒸汽和空氣直接與冷卻水管307進行熱量交換。
第一出水管310與外鍋309之間、第一出水管310與上連接板311之間還可以是可拆卸性連接方式,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內鍋313之間也可以是可拆卸性連接方式。這類可拆卸性天鍋冷凝器在現有技術中十分常見,在此不另作詳細說明。
蒸酒時,起初關閉「L」形導氣管502上的閥門。至酒醅被加熱到開始出酒時,打開「L」形導氣管502上的閥門,並開啟鼓風機,向蒸汽產生空間中吹入空氣。空氣的吹入加大了水蒸汽的生成量,水蒸汽和空氣一起沿著下半段導汽管504、上半段導汽管403進入到酒醅蒸餾空間,對酒醅進行加熱。蒸完酒後,關閉鼓風機,打開排糟管401上的閥門,排出酒糟,清洗乾淨蒸餾桶400即可。
實施例二
參照圖1、圖2、圖3、圖6,本實施例包括用於產生加熱酒醅所需水蒸汽的蒸汽發生器501、盛裝酒醅的蒸餾桶400、蓋合所述蒸餾桶400的天鍋冷凝器300,以及用於向蒸餾桶400中吹入空氣的鼓風機、導氣管道和導氣迴路管道。
蒸汽發生器501、蒸餾桶400、鼓風機、導氣管道的具體結構參照圖1、圖2、圖3所示和實施例一的文字說明。
如圖6所示,天鍋冷凝器300包括甑子301,甑子301的形狀類似圓臺側面,其上端比下端稍小一些。甑子301的上端有一塊圓形蓋板309,圓形蓋板309與甑子301的上端焊接連接。甑子301內側設有內鍋313,內鍋313呈向下凹陷的錐面狀。內鍋313的上端與一塊圓形上連接板311焊接連接,上連接板311的中部上方焊接有一根出水管308,出水管308的管內空間與內鍋313的內側空間相連通。出水管308穿過甑子301伸出到甑子301外側,甑子301與出水管308焊接連接。內鍋313內側設有一個換熱管式冷凝器,換熱管式冷凝器包括上連接板311、一塊圓形的下連接板312、數根連接上連接板311和下連接板312的換熱管317以及以下連接板312為其上底面的空心圓柱形酒液匯流室316。換熱管317的上端與上連接板311焊接連接,換熱管317的下端與下連接板312焊接連接,上連接板311上方的空間與酒液匯流室316內側空間通過換熱管317相連通。內鍋313下端與第一冷卻水管307-1焊接連接,酒液匯流室316底部連接有第一排酒氣管306-1,第一排酒氣管306-1設於第一冷卻水管307-1內。內鍋313與第一冷卻水管307-1連接處的稍上方設有一個接酒擋板315,接酒擋板315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圓臺側面形,接酒擋板315的下端與內鍋313焊接連接。內鍋313的內側下方還設有一根短小的接酒管314,接酒管314的一端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相連接,接酒管314的另一端與內鍋313焊接連接。接酒管314與內鍋313的連接處位於內鍋313與接酒擋板315的連接處的稍上方位置。內鍋313外側的空間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的管內空間通過接酒管314相連通。第一冷卻水管307-1的外側套有第一隔熱管302-1,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一隔熱管302-1之間焊接連接。甑子301內側下方焊接有第二隔熱管302-2,第二隔熱管302-2與第一隔熱管302-1通過卡箍319和密封圈(圖中未示出)緊密連接。第一冷卻水管307-1的下端與第一排酒氣管306-1的下端一起穿過第二隔熱管302-2伸出到甑子301的外側。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二冷卻水管307-2、第一排酒氣管306-1與第二排酒氣管306-2通過卡箍320和密封圈(圖中未示出)緊密連接。第二排酒氣管306-2設於第二冷卻水管307-2的內側,兩者之間焊接連接。第二冷卻水管307-2的下方還設有進水口303。第二排酒氣管306-2的末端與出氣管305和出酒管304相連,出酒管304豎直向下,出氣管305的末端有一截豎直向上的管道,出氣管305上還設有一根與大氣直接相連通的支管321。本實施例的所述導氣迴路管道為一根波紋管,波紋管的一端與出氣管305可拆卸性連接,波紋管的另一端與鼓風機的進風口可拆卸性連接。第一冷卻水管307-1與第二冷卻水管307-2共同構成冷卻水管307,第一排酒氣管306-1與第二排酒氣管306-2共同構成排酒氣管306,第一隔熱管302-1與第二隔熱管302-2共同構成隔熱管302。蒸酒時,冷卻水池中的冷卻水從進水口303進入冷卻水管307中,並經排酒氣管306與冷卻水管307之間的空間流入到內鍋313內,然後,經出水管308流回冷卻水池,整個冷卻水的循環須由水泵驅動。蒸酒過程中,酒蒸汽和空氣進入甑子301後,沿著內鍋313上升。在酒蒸汽和空氣上升過程中,部分酒蒸汽在內鍋313外側凝聚成酒液,然後沿著內鍋313外側流入到接酒擋板315中,再後,經接酒管314流入到排酒氣管306中。上升到內鍋313上方的酒蒸汽和空氣,則進入到換熱管317中。部分流經換熱管317的酒蒸汽經換熱管317冷凝成為酒液,流入到酒液匯流室316中。少量經過換熱管317後還未冷凝的酒蒸汽,則進入到排酒氣管306中,由冷卻水管307中的冷卻水對其進行最後的冷凝。經過冷凝後,所有酒液從出酒管304流入到裝酒容器中,而經冷卻後的空氣則主要沿著出氣管305、導氣迴路管道再次進入到鼓風機中,被鼓風機重新吹入到蒸餾桶400中。支管321主要用於均衡氣壓,當蒸餾桶400內的氣壓發生波動時,與大氣相連通的支管321可以通過吸氣、排氣方式平衡這種氣壓波動,確保蒸酒設備的工作穩定。支管321除了可以設置在出氣管305上外,還可以設置在導氣迴路管道上。此外,隔熱管302的作用是在隔熱管302與冷卻水管307之間形成一個與外界相連通的空氣層,避免甑子301中的酒蒸汽和空氣直接與冷卻水管307進行熱量交換。
實施例三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蒸汽發生器側面上沒有「L」形導氣管502及與「L」形導氣管502相連接的布氣管490。本實施例的導氣管道包括一根與一根下半段導汽管504連接的固定管,該固定管為一根水平直管,水平直管上設有閥門。該固定管的管內空間與所述下半段導汽管504的管內空間相連通。本實施例的鼓風機的出風口與一根金屬管的一端焊接連接,金屬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管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實施例四
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蒸汽發生器側面上沒有「L」形導氣管502及與「L」形導氣管502相連接的布氣管490。參照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導氣管道包括一根與一根上半段導汽管403連接的固定管,該固定管位於蒸餾桶400外側,並與所述上半段導汽管403的上升段相連接,固定管為一根水平直管,水平直管上設有閥門。該固定管的管內空間與所述上半段導汽管403的管內空間相連通。本實施例的鼓風機的出風口與一根金屬管的一端焊接連接,金屬管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管螺紋連接。
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知,對於本發明的蒸餾桶,其每一根上半段導汽管還可以是由兩根管子可拆卸性連接而成,上半段導汽管也可以通過蒸汽盤與酒醅蒸餾空間相連通。例如,如圖7所示,蒸餾桶400上端設有一個水槽402,位於水槽402稍下方的蒸餾桶壁上焊接有兩根固定管401,固定管401的一端在蒸餾桶400外側,另一端在蒸餾桶400內側。蒸餾桶400內側下方設有一個空心圓柱體形蒸汽盤404,蒸汽盤404的下底面上布有多個氣孔405,進入蒸汽盤404內的水蒸汽通過氣孔405進入到蒸餾桶400內側的酒醅中。蒸汽盤404的側壁上焊接有兩根連接管403,連接管403的管內空間與蒸汽盤404的內側空間相連通。連接管403的上端與固定管401位於蒸餾桶400內側的一端通過活接頭可拆卸性連接。連接管403與固定管401共同構成上半段導汽管,而上半段導汽管則通過蒸汽盤404與酒醅蒸餾空間相連通。固定管401位於蒸餾桶400外側的一端則與下半段導汽管可拆卸性連接。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通過閱讀本發明說明書各部分的內容可知,本發明的創新原理在於,利用吹氣機和導氣管道向水蒸汽中吹入空氣,進而增大空氣與酒醅的氣液接觸面積,加快酒液的蒸發速度,提高出酒速率,縮短接酒時間。對於天鍋冷凝器與蒸餾桶之間的連接方式,除了實施例所公開的水封連接外,還可以是通過卡箍連接、通過搭扣連接等方式,這些連接方式均為現有技術中的慣用手段,故不作詳細介紹。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知,若通過簡單變換各實施例中蒸餾桶、天鍋冷凝器,以組合成新的不同於各實施例的蒸酒設備,則該蒸酒設備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此外,通過閱讀本發明的說明書可知,本發明的吹氣機並不僅限於鼓風機,空氣泵、空氣壓縮機等空氣動力機器也可用作吹氣機,只要是能實現嚮導氣管道中吹入空氣、並適於蒸酒使用的機器都可作吹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