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23:21:26 2
專利名稱: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尤指一在更換軟管過程中,使用 者無需通過拆開外殼,而是將該軟管向外拉出至預定位置即可進行更換,以簡化更換軟管 作業。
背景技術:
工商產業日益發達,隨著工商業的進步,已發展出更多具便利性的產品以提供給 相關產業或個人使用,以自動卷線器而言,特別是自動卷軟管器,已廣泛地被使用在各個 工作場所中,令使用者能輕易的將軟管由自動卷軟管器內向外彈性拉出使用與自動彈性收 回。公知自動卷軟管器結構大多利用一殼體內設有一與發條彈簧相結的卷盤,且將軟 管繞卷於卷盤上,並使軟管的內端由卷盤中央經由一固定接頭與殼體外的一銜接管路連 接,使軟管的內端隨卷盤轉動時,仍可保持與殼體外的銜接管路連接狀態,而軟管的外端則 直接向殼體外延伸,且卷盤並結合一棘輪機構;當使用時,抽拉軟管的外端並連動卷盤及其 發條彈簧,並由棘輪機構防止卷盤反向轉動而使軟管保持向外伸出一適當長度以利使用; 當使用完畢時,使棘輪機構釋放卷盤再利用發條彈簧的回覆彈力,使卷盤正向轉動以將殼 體外的軟管自動卷收於殼體內。當自動卷軟管器的軟管因為材質劣化或外在因素造成損傷,而需要更換軟管時, 公知技術的更換步驟如下1、先將自動卷軟管器的外殼拆開。2、拆卸下軟管內端的固定接頭。3、自外殼內取出棘輪及繞卷於棘輪上的軟管。4、將軟管自棘輪上卸下。5、更換軟管且繞卷於棘輪的輪軸上。6、依步驟4、3、2、1依序回復而完成更換動作。然,公知技術在更換軟管的步驟與工作內容是複雜且困難,對於現場的使用者無 疑是加重工作負擔,且需要耗費很多更換軟管的工作時間,而影響正常的工作效率,因此, 如何提出一可取代公知技術的設計結構,用以解決上述的問題,一直是業者所急迫在尋求 解決的方案以及改進的處;而本實用新型即針對公知自動卷軟管器的缺點而加以改良設 計。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提供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包含一外殼,由二外形 對稱的殼體組合而成;一棘輪,設於該外殼內且可彈性迴轉以收卷或釋放軟管;一軟管,其 內端固接且可隨該棘輪正向轉動而彈性卷收於該棘輪的輪軸上,其外端為一活動端,其中, 該軟管在其適當位置設一連接管件並可隨該軟管繞卷於該棘輪上,並使該軟管的外端與該連接管件之間形成一外段管,而該軟管的內端與該連接管件之間形成一內段管且其部分保 持於該外殼內;當該軟管的外段管更換時,使用者無需拆開外殼,而是先將該外段管向外拉 出且使該連接管件位於該外殼的外側,再將該連接管件分離即可更換,以利軟管的更換,並 縮短更換軟管的工時,而達成簡化更換軟管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又一目的提供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中該連接管件由一萬 向接頭的組合件所構成,具有容易拆卸、組合的功效,並且可供彎折以隨該軟管繞卷於該棘 輪上,由此,可提升更換軟管的簡便性與縮短工作時間,以達成簡化更換軟管的目的。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包含一外殼,其上設一開孔;一棘輪,其軸設於 該外殼內且能夠彈性迴轉以收卷或釋放軟管;一軟管,其彈性繞卷於該棘輪的輪軸上,其內 端固接在該棘輪上,其外端為一活動端且通過該外殼的開孔向外伸出;其中該棘輪的一側 內設一彈性件,而另一相反側內設多個環狀排列的單向棘齒,又對應該等棘齒設一棘爪以 彈性卡制於該等棘齒上,該棘爪彈性固定於該外殼的內側面上,由該彈性件的復位彈力,驅 使該棘輪正向轉動以使該軟管自動卷收於該棘輪的輪軸上,通過該棘爪與該等棘齒的卡制 動作,使該棘輪停止正向轉動,用以防止該軟管在向外拉引的途中突然自動向內卷收,更使 該軟管保持向外伸出一適當長度以供使用;該軟管在其預定位置設一連接管件,以在該軟 管上形成一能夠全部拉伸且顯露於該外殼的開孔外側的外段管及一能夠部分保持於該外 殼內部的內段管;其中該連接管件為一萬向接頭的組件且能夠供彎折以隨該軟管繞卷於該 棘輪的輪軸上;當更換該外段管時,先將該外段管向外拉出至該連接管件位於該外殼的開 孔外側,通過棘爪與棘齒的卡制動作使該棘輪停止正向轉動,以將該連接管件保持不動在 該外殼的開孔外側,再將該連接管件拆離。該連接管件包含一第一接頭及一第二接頭,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上分別設有 能夠對應鎖合的螺紋部以鎖合連接,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之間能夠相對自由彎折轉 動。該第二接頭更利用一螺帽套接於該第二接頭所設的接頭部上以作為該第二接頭 的螺紋部供與該第一接頭的螺紋部鎖合連接,並使該第二接頭上的接頭部能在該螺帽內自 由轉動。該軟管的預定位置為將軟管全部拉伸時,能使該軟管上的連接管件全部外露於該 外殼的開孔外側的預定位置,並且接近於該軟管的內端。該連接管件外側進一步套設一線圈彈簧。該彈性件為發條彈簧。該軟管的內端由一固定接頭固接於該棘輪上並且與該外殼外的一銜接管路連接。該外殼的外部進一步設有固定用的腳架。本實用新型可提升更換軟管的簡便性與縮短工作時間,以達成簡化更換軟管的目 的。
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卷軟管器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卷軟管器分解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卷軟管器的連接管件分解放大圖;[0026]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動卷軟管器的連接管件套接線圈彈簧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自動卷軟管器1 ;外殼10 ;開孔101 ;上殼體IOa ;下殼體IOb ;腳架11 ;棘輪20 ;軸 心21 ;彈性件22 ;棘齒23 ;棘爪24 ;輪軸25 ;定位孔26 ;軟管30 ;外段管30a ;內段管30b ; 內端31 ;外端32 ;端緣32a ;連接管件40 ;第一接頭41 ;螺紋部41a ;第二接頭42 ;螺紋部 42a ;接頭部42b ;螺帽421 ;固定接頭50 ;管路60 ;線圈彈簧7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更加明確詳實,茲列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下列圖示,將本實用新 型的結構及其技術特徵詳述如後請參考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的外觀圖、分解圖及 連接管件分解放大圖,該自動卷軟管器ι 一般包含一外殼10、一設於該外殼10內的棘輪20 及一繞卷於該棘輪上的軟管30 ;其中該外殼10由二外形對稱的殼體10a、10b組合而成,該 外殼10在其外緣的適當處設置一開孔101以供該軟管30自該外殼10內向外伸出,又該外 殼10的外部設有固定用的腳架11供可固定在指定位置上如支架上、地面上、牆壁上或垂直 天花板下(圖未示)。該棘輪20由一軸心21軸設於該外殼10內,並使該軸心21至少與該外殼10的其 中一殼體IOb (IOa)固定接合,該棘輪20的一側內設一彈性件22如發條彈簧,但不限制,另 一相反側內設有環狀排列的單向棘齒23及對應卡制於棘齒23上的棘爪24彈性設於該外 殼10的殼體IOa的內側面上,由該彈性件22的彈力特性,驅使該棘輪20正向轉動以使該 軟管30自動卷收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上,通過棘齒23與棘爪24之間的卡制,以使棘輪 20停止正向轉動而防止該軟管30在向外拉引的途中突然自動向內卷收,還可使該軟管30 保持向外伸出一適當長度以供使用;又該棘輪20相對於該彈性件22的對應面上設有缺口 槽(圖未示)以供該彈性件22的外端卡制固定。該軟管30的內端31固接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內所設的一固定接頭50上且可 隨該棘輪20正向轉動而彈性卷收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上,又該軟管30的內端31由該固 定接頭50而與該外殼10外的一銜接管路60連接,該固定接頭50固定於該棘輪20所設的 定位孔26上,該軟管30的外端32通過該外殼10上的開孔101向外伸出於該外殼10夕卜, 並形成一可自由拉引的活動端且其端緣32a可連接一快速接頭(圖未示)供與適當的工具 快速對應連接用,又該自動卷軟管器1能提供流體如空氣、水、油等由該管路60導入,通過 該固定接頭50而由該軟管30的內端31流入軟管30內再由其外端32流出以供使用。本實用新型主要特徵在於該軟管30在其適當位置設置一連接管件40並可隨該 軟管30繞卷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上,上述適當位置是指將軟管30全部拉伸時,能讓該連 接管件40全部外露於該外殼10的開孔101外側的預定位置,並且以接近該軟管30的內端 31為較佳;使該連接管件40與該軟管30的外端之間形成一外段管30a,而與該軟管30的 內端之間形成一內段管30b,通過該連接管件40的組合與拆卸能使該外段管30a與該內段 管30b迅速連結與分離;其中該連接管件40以可彎折且能隨該軟管30繞卷於該棘輪20上, 又具備容易拆卸、組合的使用功效,並依據設計需要可為單件式管件如撓性伸縮管件,但不 限制或為多件式管件的結構組成如萬向接頭管件,但不限制。[0034]以本實施例圖3所示,該連接管件40利用一萬向接頭的組合件構成以提供可自由 轉動的動作型態,該連接管件40包含一第一接頭41及一第二接頭42並以可相對自由彎折 的方式連接,該第一接頭41及該第二接頭42上分別設有可對應鎖合的螺紋部41a、42a,通 過螺紋方式鎖合連接,用以提供一容易拆卸及組合的使用功效;又該第二接頭42可利用一 螺帽421套接於該第二接頭42所設的接頭部42b上以作為所述的螺紋部42a,供與該第一 接頭41的螺紋部41a鎖合連接,並且使該第二接頭42的接頭部42b能在該螺帽421內自 由轉動,當軟管30卷收時,通過萬向接頭的動作型態而使該連接管件40可隨該軟管30彎 折並繞卷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上如圖2所示;如圖4所示,該連接管件40外側進一步套 設一線圈彈簧70,該線圈彈簧70同樣可隨該軟管30彎折並繞卷於該棘輪20的輪軸25上, 用以避免該連接管件40在收卷的過程中或軟管30的使用上,可能對該外殼10與該軟管30 的表面造成磨損或碰傷。由上述組成結構,當該軟管30的外段管30a更換時,使用者無需拆開外殼10,而 是先將該外段管30a向外拉出至該連接管件40位於該外殼10的開孔101外側,並由該棘 齒23與該棘爪24之間的卡制效果以使軟管30停止卷收移動,再將該連接管件40拆開分 離即可進行更換,以利於該軟管30的外段管30a更換作業,以明顯縮短該外段管30a所需 要的更換工時而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提升更換軟管30的簡易性與便利性,以達成簡化 更換軟管30的目的。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專業技術人員理解,在權 利要求限定的精神與範圍之內可對其進行許多修改、變化或等效,但是它們都將落入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包含一外殼,其上設一開孔;一棘輪,其軸設於該外殼內且能夠彈性迴轉以收卷或釋放軟管;一軟管,其彈性繞卷於該棘輪的輪軸上,其內端固接在該棘輪上,其外端為一活動端且通過該外殼的開孔向外伸出;其中該棘輪的一側內設一彈性件,而另一相反側內設多個環狀排列的單向棘齒,又對應該等棘齒設一棘爪以彈性卡制於該等棘齒上,該棘爪彈性固定於該外殼的內側面上,由該彈性件的復位彈力,驅使該棘輪正向轉動以使該軟管自動卷收於該棘輪的輪軸上,通過該棘爪與該等棘齒的卡制動作,使該棘輪停止正向轉動,用以防止該軟管在向外拉引的途中突然自動向內卷收,更使該軟管保持向外伸出一適當長度以供使用;其特徵在於該軟管在其預定位置設一連接管件,以在該軟管上形成一能夠全部拉伸且顯露於該外殼的開孔外側的外段管及一能夠部分保持於該外殼內部的內段管;其中該連接管件為一萬向接頭的組件且能夠供彎折以隨該軟管繞卷於該棘輪的輪軸上;當更換該外段管時,先將該外段管向外拉出至該連接管件位於該外殼的開孔外側,通過棘爪與棘齒的卡制動作使該棘輪停止正向轉動,以將該連接管件保持不動在該外殼的開孔外側,再將該連接管件拆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管件包含一第 一接頭及一第二接頭,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上分別設有能夠對應鎖合的螺紋部以鎖合 連接,該第一接頭及該第二接頭之間能夠相對自由彎折轉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第二接頭更利用一 螺帽套接於該第二接頭所設的接頭部上以作為該第二接頭的螺紋部供與該第一接頭的螺 紋部鎖合連接,並使該第二接頭上的接頭部能在該螺帽內自由轉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軟管的預定位置為 將軟管全部拉伸時,能使該軟管上的連接管件全部外露於該外殼的開孔外側的預定位置, 並且接近於該軟管的內端。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連接管件外側進一 步套設一線圈彈簧。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彈性件為發條彈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軟管的內端由一固 定接頭固接於該棘輪上並且與該外殼外的一銜接管路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其特徵在於,該外殼的外部進一步 設有固定用的腳架。
專利摘要一種自動卷軟管器的改良結構,包含一外殼,由二外形對稱的殼體組成;一棘輪,設於該外殼內且可彈性迴轉以收卷或釋放軟管;一軟管,其繞卷於該棘輪的輪軸上,其內端為入口且固接在該棘輪上,其外端為出口且呈一活動端;該軟管的適當處設一連接管件,使該軟管的外端及內端與該連接管件之間分別形成一外段管與一內段管,且該內段管部分保持於該外殼內,而該連接管件為一萬向接頭的組合件且可供彎折以隨該軟管繞卷於該棘輪上;當該軟管的外段管更換時,使用者無需拆開外殼,而是先將該外段管向外拉出且使該連接管件位於該外殼的外側,再將該連接管件拆離即可更換,以利更換作業,並提升更換軟管程序的簡易性與便利性,達成簡化更換軟管作業的目的。
文檔編號B65H75/18GK201703922SQ201020152959
公開日2011年1月12日 申請日期2010年4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4月6日
發明者葉春淵 申請人:仁裕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