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1:47:51 1
專利名稱: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口腔頜面外科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下頜骨內置型雙 向式牽張器。
背景技術:
牽張成骨術(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DO)是通過骨切開後,應 用特製的牽引裝置,緩慢牽拉,使截骨間隙中形成新骨從而達到骨骼延長 的目的。牽張成骨技術最常應用於延長下頜骨,治療各類原因導致的小頜 畸形,可以使下頜骨延長10 30mm。
最早應用於臨床的下頜骨DO裝置是外置型單一方向的牽張裝置,這種 牽張器只能在單一方向延長下頜骨,而下頜骨畸形的患者往往同時存在升 支(垂直向)和體部(水平向)的骨量不足。其後出現了外置型雙向牽張 器,通過在下頜骨上做兩個截骨線(升支水平向和體部垂直向),可以同 時在兩個方向上延長下頜骨。雙向外置型牽引器的引入明顯增加了下頜骨 畸形牽張成骨的適用範圍,但是外置型下頜骨牽張器的主要缺點是體積較 大,患者不適感明顯,以及會在面部遺留永久性的皮膚疤痕。隨後誕生的 內置型牽張器有效地解決了以上問題,但對於下頜骨小頜畸形的患者,應 用單一方向的內置型牽張器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則需要同時在兩
個部位安置不同方向的牽張器,這無疑增加了手術難度、手術創傷和手術時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應下頜骨小頜畸形的患者的下頜骨 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設計一種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 器,其特徵是雙聯固定翼3將兩個不同牽引方向的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 體4連接在一起,上導向體1內連接上活動翼2;下導向體4內連接下活
動翼5,上活動翼2和下活動翼5上的內螺紋分別與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 引螺杆6的外螺紋形成螺紋傳動連接,上牽引螺杆9通過上微型萬向聯軸 節10與上轉柄11相連接,下牽引螺杆6通過下微型萬向聯軸節7與下轉 柄8相連接。
所述的上活動翼2與上導向體1以及下活動翼5與下導向體4之間採 用柱面間隙配合連接。
所述的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體4截面是"U"形,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 引螺杆6置於其"U"形槽內。
所述的雙聯固定翼3包括連接弧13、連接弧13兩端的通孔固定端12 和盲孔固定端14;連接弧13兩端頭向弧外彎折,連接弧13向弧外彎折一 個端頭是通孔固定端12,連接弧13向弧外彎折另一個端頭是盲孔固定端 14。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它能夠應用於頜面部小頜畸形的手術治療,尤 其能在下頜骨體部和升支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牽張成骨。下頜骨內置型 雙向式牽張器釆用雙聯固定翼將兩個不同牽引方向的導向體有機聯接在 一起,每個導向體內各安裝一個活動翼,活動翼上的內螺紋與牽引螺杆的 外螺紋形成螺紋傳動,牽引螺杆由微型萬向聯軸節與轉柄相聯接,手術時 將兩個轉柄置於同一方向(位置)並轉動之,即可實現兩個活動翼依靠導 向體的導向在不同方向上移動,從而實現與活動翼聯接成一體的頜骨在不 同方向上的牽張。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在手術過程中只需實施一個 截骨線,即能同時對下頜骨進行體部和升支部不同方向的牽張成骨,可以 降低手術創傷、手術難度和手術時間,減輕患者不適感。
下面結合實施例結構示意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l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2是圖1中雙聯固定翼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導向體;2、上活動翼;3、雙聯固定翼;4、下導向體; 5、下活動翼;6、下牽引螺杆;7、下微型萬向聯軸節;8、下轉柄;9、 上牽引螺杆;10、上微型萬向聯軸節;11、上轉柄;12、通孔固定端;13、 連接弧;14、盲孔固定端。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上活動翼2與上導向體1以及下活動翼5與下導向體4之間 採用柱面間隙配合連接。牽張時上活動翼2在上導向體1內沿導向方向自由 移動,下活動翼5可在下導向體4內沿導向方向自由移動。上活動翼2與上 牽引螺杆9、下活動翼5與下牽引螺杆6之間均採用普通螺紋聯接。旋轉牽 引螺杆即可使活動翼移動。上牽引螺杆9與上轉柄11以及下牽引螺杆6與下 轉柄8之間分別採用上微型萬向聯軸節10和7聯接。可最大限度實現牽張方 向與轉柄軸線不一致時的牽張。將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體4截面加工成"U" 形,使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引螺杆6置於其"U"形槽內。導向體既能靠內 圓柱面導向,又能對牽引螺杆起保護作用,實現內置螺杆牽引。使用時將 雙聯固定翼3橫跨過截骨線,使上、下導向體1和4置於截骨線的兩側,通 過螺釘將上活動翼2、下活動翼5固定於骨表面。通過轉動上轉柄ll、和下 轉柄8來調節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引螺杆6的轉動,從而實現兩個方向延 長距離的效果。
如圖2所示,雙聯固定翼3包括連接弧13、連接弧13兩端的通孔固定端 12和盲孔固定端14;連接弧13兩端頭向弧外彎折,連接弧13向弧外彎折一 個端頭是通孔固定端12,連接弧13向弧外彎折另一個端頭是盲孔固定端 14。將通孔固定端12與上導向體1的尾部連接,連接採用鉚接方式。盲孔 固定端14和下導向體4的頭部連接,同樣採用鉚接方式連接。從而使上導 向體1和下導向體4的導向方向確定,進而確定兩個牽張方向。'
權利要求1、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其特徵是雙聯固定翼(3)將兩個不同牽引方向的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體(4)連接在一起,上導向體(1)內連接上活動翼(2);下導向體(4)內連接下活動翼(5),上活動翼(2)和下活動翼(5)上的內螺紋分別與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引螺杆(6)的外螺紋形成螺紋傳動連接,上牽引螺杆(9)通過上微型萬向聯軸節(10)與上轉柄(11)相連接,下牽引螺杆(6)通過下微型萬向聯軸節(7)與下轉柄(8)相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其特徵是所 述的上活動翼(2)與上導向體(1)以及下活動翼(5)與下導向體(4) 之間採用柱面間隙配合連接。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其特徵是所 述的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體(4)截面是"U"形,上牽引螺杆(9)和 下牽引螺杆(6)置於其"U"形槽內。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其特徵是所 述的雙聯固定翼(3)包括連接弧(13)、連接弧(13)兩端的通孔固定端(12)和盲孔固定端(14);連接弧(13)兩端頭向弧外彎折,連接弧(13) 向弧外彎折一個端頭是通孔固定端(12),連接弧(13)向弧外彎折另一 個端頭是盲孔固定端(14)。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口腔頜面外科器械領域,特別是一種下頜骨內置型雙向式牽張器,其特徵是雙聯固定翼(3)將兩個不同牽引方向的上導向體(1)和下導向體(4)連接在一起,上導向體(1)內連接上活動翼(2);下導向體(4)內連接下活動翼(5),上活動翼(2)和下活動翼(5)上的內螺紋分別與上牽引螺杆(9)和下牽引螺杆(6)的外螺紋形成螺紋傳動連接,上牽引螺杆(9)通過上微型萬向聯軸節(10)與上轉柄(11)相連接,下牽引螺杆(6)通過下微型萬向聯軸節(7)與下轉柄(8)相連接。手術過程中只需實施一個截骨線,即能同時對下頜骨進行體部和升支部不同方向的牽張成骨,可以降低手術創傷、手術難度和手術時間,減輕患者不適感。
文檔編號A61B17/24GK201070372SQ20072012601
公開日2008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26日
發明者周雁麓, 斌 薄 申請人:薄 斌;周雁麓;西安中邦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