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3:33:56 1
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且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半徑不同;中間軸上對應於第一齒輪設置有第四齒輪,對應於第二齒輪設置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通過軸承轉動支承在中間軸上;第四齒輪和第三齒輪之間設有第五齒輪,第五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第五齒輪外設有一齒套,齒套的內周面開設有內齒,齒套通過內齒與第五齒輪嚙合,且齒套活動設於中間軸的軸向上;中間軸上還設有第七齒輪;輸出軸上對應於第七齒輪固定設置有第六齒輪,第六齒輪與第七齒輪嚙合。本實用新型的速度變化範圍廣且體積小。
【專利說明】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開卷機,尤其涉及一種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開卷機是金屬板材校平的專用設備,用於校平線鋼板、不平整板可根據相關配置組成開卷、校平、剪切生產線和其它板材製品生產線,適用於機械、車輛、金屬製品、家用電器、鋼構、裝飾等行業。開卷機組用於將軋制的卷材進行開卷,輸送到主機進行軋制,並在軋制中產生帶材後張力。開卷機齒輪箱作為開卷機的主要傳動部件,由變頻調速電機通過其減速後驅動捲筒軸為開卷機提供主動力。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輸出速度變化範圍更大的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其創新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互相平行布置,其中:
[0005]所述輸入軸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輸入軸的軸向上間隔布置,且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半徑不同;
[0006]所述中間軸上對應於第一齒輪設置有第四齒輪,對應於第二齒輪設置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通過軸承轉動支承在中間軸上,第四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三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第四齒輪和第三齒輪之間設有第五齒輪,該第五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第五齒輪外設有一齒套,齒套的內周面開設有內齒,齒套通過內齒與第五齒輪嚙合,且齒套活動設於中間軸的軸向上,當齒套向第四齒輪移動時,齒套同時與第五齒輪和第四齒輪嚙合,當齒套向第三齒輪移動時,齒套同時與第五齒輪和第三齒輪嚙合;中間軸上還設有第七齒輪;
[0007]所述輸出軸上對應於第七齒輪固定設置有第六齒輪,第六齒輪與第七齒輪嚙合。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0009]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齒輪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二齒輪嚙合,另一段與齒套相配合,當齒套移至第三齒輪時,第三齒輪的另一段與齒套的內齒嚙合。
[0010]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四齒輪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一齒輪嚙合,另一段與齒套相配合,當齒套移至第四齒輪時,第四齒輪的另一段與齒套的內齒嚙合。
[0011]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和優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中間軸上轉動設置第四齒輪和第三齒輪,第五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當齒套向第三齒輪移動,齒套同時與第三齒輪和第五齒輪嚙合,即齒套起到連接第三齒輪和第五齒輪的作用,此時,第三齒輪、第五齒輪和齒套連為一體,輸入軸的轉動帶動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轉動,第二齒輪與第三齒輪嚙合,故第二齒輪的轉動通過第三齒輪、齒套和第五齒輪傳遞到中間軸,再通過第七齒輪傳遞給輸出軸,第一齒輪帶動第四齒輪空轉;當齒套向第四齒輪移動,齒套同時與第四齒輪和第五齒輪嚙合,及齒套起到連接第四齒輪和第五齒輪的作用,此時,第四齒輪、第五齒輪和齒套連為一體,輸入軸的轉動帶動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轉動,第一齒輪與第四齒輪嚙合,故第一齒輪的轉動通過第四齒輪、齒套和第五齒輪傳遞到中間軸,再通過第七齒輪傳遞給輸出軸,第二齒輪帶動第三齒輪空轉。本實用新型由於第一齒輪與第四齒輪、第二齒輪與第三齒輪的傳速比不同,故當齒套位於不同位置時,輸出的速度也不同,提供速度變化範圍更加廣泛,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均水平且互相平行布置,更縮小了體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剖視圖;
[0013]附圖2為附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4]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工作狀態剖視圖;
[0015]附圖4為附圖3的局部放大圖;
[0016]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另一種工作狀態剖視圖;
[0017]附圖6為附圖5的局部放大圖。
[0018]以上附圖中:1、輸入軸;2、中間軸;3、輸出軸;4、第一齒輪;5、第二齒輪;6、第三齒輪;7、第四齒輪;8、第五齒輪;9、齒套;10、第六齒輪;11、第七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0]實施例:一種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
[0021]參見附圖1和附圖2所示,包括水平設置的輸入軸1、中間軸2和輸出軸3,輸入軸
4、中間軸2和輸出軸3互相平行布置,其中:
[0022]所述輸入軸I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在輸入軸I的軸向上間隔布置,且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的半徑不同。
[0023]所述中間軸2上對應於第一齒輪4設置有第四齒輪7,對應於第二齒輪5設置有第三齒輪6,第三齒輪6和第四齒輪7分別通過軸承轉動支承在中間軸2上,第四齒輪7與第一齒輪4嚙合,第三齒輪6與第二齒輪5嚙合;第四齒輪7和第三齒輪6之間設有第五齒輪8,該第五齒輪8固定在中間軸2上,第五齒輪8外設有一齒套9,齒套9的內周面開設有內齒,齒套9通過內齒與第五齒輪8嚙合,且齒套9活動設於中間軸2的軸向上,當齒套9向第四齒輪7移動時,齒套9同時與第五齒輪8和第四齒輪7嚙合,當齒套9向第三齒輪6移動時,齒套9同時與第五齒輪8和第三齒輪6嚙合;中間軸2上還設有第七齒輪11 ;齒套9與一撥叉或直線驅動機構(如直線電機,氣缸等)連接,用於改變齒套9的位置。
[0024]所述輸出軸3上對應於第七齒輪11固定設置有第六齒輪10,第六齒輪10與第七齒輪11嚙合。
[0025]所述第三齒輪6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二齒輪5嚙合,另一段與齒套9相配合,當齒套9移至第三齒輪6時,第三齒輪6的另一段與齒套9的內齒嚙合。
[0026]所述第四齒輪7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一齒輪4嚙合,另一段與齒套9相配合,當齒套9移至第四齒輪7時,第四齒輪7的另一段與齒套9的內齒嚙合。
[0027]參見附圖3和附圖4所示,當齒套9向第四齒輪7移動,齒套9同時與第四齒輪7和第五齒輪8嚙合,及齒套9起到連接第四齒輪7和第五齒輪8的作用,此時,第四齒輪7、第五齒輪8和齒套9連為一體,輸入軸I的轉動帶動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轉動,第一齒輪4與第四齒輪7嚙合,故第一齒輪4的轉動通過第四齒輪7、齒套9和第五齒輪8傳遞到中間軸2,再通過第七齒輪11傳遞給輸出軸3,第二齒輪5帶動第三齒輪6空轉。
[0028]參見附圖5和附圖6所示,當齒套9向第三齒輪6移動,齒套9同時與第三齒輪6和第五齒輪8嚙合,即齒套9起到連接第三齒輪6和第五齒輪8的作用,此時,第三齒輪6、第五齒輪8和齒套9連為一體,輸入軸I的轉動帶動第一齒輪4和第二齒輪5轉動,第二齒輪5與第三齒輪6嚙合,故第二齒輪5的轉動通過第三齒輪6、齒套9和第五齒輪8傳遞到中間軸2,再通過第七齒輪11傳遞給輸出軸3,第一齒輪4帶動第四齒輪7空轉。
[0029]上述實施例將第三齒輪6和第四齒輪7設置成沿軸向由外徑不同的兩段組成,其目的在於使得第三齒輪6和第四齒輪7能夠與齒套9相配合,而在實際應用中,若第三齒輪6和第四齒輪7不採用上述結構,將齒套9設置為三段內徑不同的結構,一段與第三齒輪6配合,一段與第五齒輪8配合,一段與第四齒輪7配合,也可達到相同小姑,只要齒套9能夠連接第五齒輪8和第三齒輪6、第五齒輪8和第四齒輪7即可。
[0030]本實用新型由於第一齒輪4與第四齒輪7、第二齒輪5與第三齒輪6的傳速比不同,故當齒套9位於不同位置時,輸出的速度也不同,提供速度變化範圍更寬,且由於本實用新型的輸入軸1、中間軸2和輸出軸3均水平且互相平行布置,更縮小了體積。
[0031]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其特徵在於:包括水平設置的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輸入軸、中間軸和輸出軸互相平行布置,其中: 所述輸入軸上固定設置有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在輸入軸的軸向上間隔布置,且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的半徑不同; 所述中間軸上對應於第一齒輪設置有第四齒輪,對應於第二齒輪設置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和第四齒輪分別通過軸承轉動支承在中間軸上,第四齒輪與第一齒輪嚙合,第三齒輪與第二齒輪嚙合;第四齒輪和第三齒輪之間設有第五齒輪,該第五齒輪固定在中間軸上,第五齒輪外設有一齒套,齒套的內周面開設有內齒,齒套通過內齒與第五齒輪嚙合,且齒套活動設於中間軸的軸向上,當齒套向第四齒輪移動時,齒套同時與第五齒輪和第四齒輪嚙合,當齒套向第三齒輪移動時,齒套同時與第五齒輪和第三齒輪嚙合;中間軸上還設有第七齒輪; 所述輸出軸上對應於第七齒輪固定設置有第六齒輪,第六齒輪與第七齒輪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齒輪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二齒輪嚙合,另一段與齒套相配合,當齒套移至第三齒輪時,第三齒輪的另一段與齒套的內齒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雙速開卷機的換檔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齒輪在其軸向上由兩段組成,一段與第一齒輪嚙合,另一段與齒套相配合,當齒套移至第四齒輪時,第四齒輪的另一段與齒套的內齒哨合。
【文檔編號】F16H3/083GK203926628SQ201420282638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9日
【發明者】範玉坤, 蔡宏宇, 丁筱軒, 姜波, 王潔雲 申請人:寶鋼蘇冶重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