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電影日子(世界電影進入北京時間)
2023-06-17 03:57:18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於8月13日至20日舉辦,九大主體活動及相關周邊活動將逐一展開,並在線上舉辦為期兩周的「雲上北影節」——世界電影再度迎來「北京時間」。
北京元素
從海報到宣傳片 體現濃濃的京味兒
從獎項名稱「天壇獎」等都能體現出歷年北京國際電影節濃鬱的北京元素,今年也不例外:主海報裡除了電影放映機外,長城貫穿畫面。在長城的懷抱中,象徵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和象徵著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首鋼滑雪大跳臺「雪飛天」相映成趣,展現著北京「雙奧之城」的榮光。
而組委會發布的今年北影節動畫宣傳片,是用30秒的定格動畫向電影人致敬。北京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徐滔介紹,「這支動畫短片的主角是十二個生肖福娃,採用的是定格動畫的拍攝方式,定格動畫是最古老、最經典的動畫類型之一」,藉此向電影人致敬。除此之外,動畫片中還有一個北京特有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這個四合院是用混合材料製成的,製作周期就長達500個小時。
北京特色
經典影片修復放映 片單很有誘惑力
北京展映、北京策劃、北京市場是北京國際電影節的特色活動。
今年北影節的「北京展映」於8月12日至21日進行展映,片單很有誘惑力,《茶館》2K修復、「安託萬的歷險」系列五部曲4K修復、《綠洲》4K修復、《黃飛鴻》4K修復、《少林寺》4K修復等多部修復經典放映,還將迎來一組最新影片在中國乃至亞洲的首次放映。8月10日,搶票通道開啟,果然手速驚人,最快售罄的三部電影是:《航海王:紅髮歌姬》《宇宙探索編輯部》和《教父》50周年杜比視界重製版。而出票量最多的十部電影是:《攻殼機動隊》《平家物語:犬王》《晨光正好》《霧中風景》《綠洲》(4K)《魚之子》《河畔須臾》《阿爾卡拉斯》《四百擊》(4K)和《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其中,《綠洲》《四百擊》和《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都來自每年影迷必爭之地「修復經典」單元,也證明了經典永不過時。
本屆北京策劃·主題論壇系列活動以電影強國建設主題為統領,助力中國電影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開幕論壇的主題是「奮進新徵程——光影不息燃夢未來」;另兩場論壇主題分別為「『高峰』電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以及「新時代電影評論的創新與提升」,聚焦電影高峰創作、電影評論兩大電影發展的重點課題,就精彩創作和影視評論進行觀點的交鋒。目前出席北影節相關論壇的嘉賓有於冬、龔宇、李衛強、王長田、王健兒、王中磊、趙海城、莊嚴、饒曙光、郝戎、胡智鋒等。
電影節還將舉辦兩位評委李雪健、柯文思以及開幕影片導演爾冬陞大師班,邀請他們從創作和製作的層面分享實用經驗與新銳觀點,講述他們對於電影夢想所散發的光與熱。據介紹,李雪健的大師班將圍繞著李雪健主演的主旋律電影《橫空出世》展開討論,對談嘉賓邀請到了本片的導演陳國星、編劇陳懷國、主演李幼斌等。嘉賓柯文思的大師班對談嘉賓邀請到了資深導演、製片人韓軼,她曾與柯文思有過多次合作,將圍繞著柯文思的創作生涯展開漫談。
北京市場板塊承擔著產業服務促進功能。根據2021年的統計,北影節舉辦11年來,「北京市場」共促進346個重點項目洽商籤約,交易總額累計達2002.51億元。其中,2020年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有110個項目在北京市場籤約發布,總金額達到330.89億元人民幣;2021年的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籤約總金額達到352.23億元。逐年上升的籤約額,充分證明了業界對北京國際電影節平臺的接受和認可。
北京創新
打造「元宇宙電影宮」首次設立藝術主席
當下熱度正盛的元宇宙將首次出現在北京市場中,並通過「雲上市場」在現有官網平臺基礎上,首次登陸「希壤」元宇宙空間,打造全球第一個「元宇宙電影宮」。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藝術主席。不同於「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主席帶領評選「天壇獎」的身份,「藝術主席」在國際電影節中大都擔任「特殊策展人」的角色,關注電影節入選影片,協助優秀影片、重量級嘉賓的邀約及推薦。藝術主席的設立將讓北影節在愈加專業、權威、國際化上邁出堅實的一步。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期間的「電影 」活動,將讓電影藝術疊加更多跨界新意,「微博電影之夜」「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中國·北京電影之夜」將首次作為北影節活動亮相。
看電影是最「浪漫的事」,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展映」還將首次在河北省秦皇島市蔚藍海岸舉辦「沙灘放映」活動。
北影節·數字
9大主體活動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本屆電影節主題為「同心·篤行」,9大主體板塊包括「天壇獎」評獎、開幕式及紅毯儀式、北京展映、北京策劃·主題論壇、北京市場、電影嘉年華、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電影 」活動。
除此之外,電影節還會舉辦「注目未來」單元、「一聲所愛」電影金曲線上系列音樂會、遊戲動漫電影單元、「剪輯的力量」論壇、「品牌助力中國電影」公益直播、E創志願者行動等跨界融合活動。
北影節的電影嘉年華則於8月14日至27日舉辦,以「逐夢光影、影向未來」為主題,圍繞5大場地,整體推出48項沉浸式文化活動,並首次融入短視頻競賽、影人歡樂跑、遊戲動漫電影單元主題活動。
7位「天壇獎」評委
本屆「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為中國著名演員李雪健,評委會其他6名成員為中國導演郭帆,英國導演柯文思,阿根廷導演盧奎西亞·馬特爾,義大利導演米開朗基羅·弗蘭馬汀諾,中國演員秦海璐和中國導演、演員吳京。其中,李雪健老師近年來極少參加各類活動,這是他從影以來首次擔任電影節評委。阿根廷導演盧奎西亞·馬特爾是2019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這次參與本屆北影節也是她首次參加亞洲電影節展。米開朗基羅·弗蘭馬汀諾導演日前剛剛官宣為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未來之獅」單元的評委會主席。
1450部報名影片
今年「天壇獎」全球報名影片數量達到1450部,總數較去年增長63%,其中國外影片來自88個國家和地區共計1193部,最終的16部入圍影片中共有4部中國電影——《海的盡頭是草原》《回西藏》《追月》《媽媽!》。
作為第十二屆北影節開幕影片,《海的盡頭是草原》由爾冬陞執導,陳寶國、馬蘇、阿雲嘎、王鏘、丁程鑫主演。它是爾冬陞導演繼《我是路人甲》之後,再次將鏡頭對準生活中的平凡個體,以細膩筆觸捕捉人物內心情感,描繪出一幅感動人心的歷史畫卷。
853部創投新作
今年電影節的創投單元報名數再創新高,300餘名擁有短片拍攝經驗的青年導演報名。853部作品經過三輪篩選,最後呈現到爾冬陞、張雨綺、梁琳、朱瑋傑、亞寧5位評審面前。北影節「創投訓練營」,將以「北京·未來」為主題,緊扣科幻內核進行創作,計劃拍攝、推出5部短片,並將首次邀請郭濤等演技派演員以藝術顧問身份參與。
600部新人作品
「注目未來」單元旨在「用中國的眼光發現國際影壇新人,以世界電影新潮流倡導藝術原創」,增進各國青年影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面向全球徵集不同題材、類型與風格的導演首部或第二部劇情長片。
今年的「注目未來」單元共收到來自全世界88個國家和地區近600部影片報名,並邀請3位知名電影人組成國際評審團,從最終的入選影片中評選出「最受注目影片」「最受注目導演」「最受注目編劇」「最受注目女演員」「最受注目男演員」「最受注目藝術貢獻」「評審團特別提及影片」7個榮譽稱號。
84部佳片線上展映
「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雲上北影節」8月10日開幕上線。8月10日至23日,有84部題材多樣、類型豐富的國內外優質佳片在愛奇藝進行線上展映。
「雲上北影節」設置了「第一視角」「阿根廷電影周」「特展·迎接二十大」「天壇獎評委會主席作品回顧」「網絡新浪潮」「港影流芳」和「環球視野」等9大放映單元。其中,由本屆「天壇獎」評委會主席李雪健出演的影片《焦裕祿》《有話好好說》《四渡赤水》《紅星照耀中國》,會在「天壇獎評委會主席作品回顧」單元與觀眾見面;《長津湖》《懸崖之上》《奇蹟·笨小孩》等,收錄在「特展·迎接二十大」單元;而《胭脂扣》《毒戰》《警察故事》《2046》等經典港片,則出現在「港影流芳」單元。「網絡新浪潮」單元中,有《目中無人》《草原上的薩日朗》《對立面》《飛吧,冰上之光》等網絡電影作品;而在觀眾期待的「環球視野」單元,有曾獲得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編劇獎的《幸福的拉扎羅》,也有在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奪得「全景單元-最佳電影獎」的《漫漫尋子路》,更有眾星雲集的伍迪·艾倫喜劇片《紐約的一個雨天》等精品力作。
北影節·人物
藝術主席 鞏俐
曾是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鞏俐,今年出任北京國際電影節首次設立的藝術主席。從影三十餘載,鞏俐憑藉精湛演技,從獲獎人到評獎人,再到被聯合國評選為影響人類文化藝術的16位藝術家之一,「希望通過北京國際電影節讓全世界的人更加了解我們中國的文化、藝術和中國的故事」,一直是她的心願。
宣傳推廣大使 郭富城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特別邀請香港國際電影節形象大使郭富城,擔任本屆電影節宣傳推廣大使。郭富城也因此成為年度兩個電影節的雙大使。郭富城主演影片曾多次亮相北影節展映單元,例如,《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麥路人》《柔道龍虎榜》《道士下山》《B 偵探》《最愛》等。
導演 寧瀛
導演寧瀛為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評審團主席。她的代表作有「北京三部曲」——《找樂》《民警故事》《夏日暖洋洋》,以及《希望之旅》《無窮動》《警察日記》等,這些作品在國內外電影節上多次獲獎。2005年,她曾獲義大利共和國騎士勳章,瑞士國際和平婦女聯盟提名她為全球1000名諾貝爾和平女性,曾出任中國金雞獎評委及其他國際電影節評委,如柏林、洛迦諾、都靈、日本山形國際電影節等。
傳播官 意公子
作家、自媒體人意公子將作為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傳統文化傳播官,出席北影節開幕式典禮。2014年起,她率先嘗試以短視頻方式講述文化故事,打造的文化藝術脫口秀微綜《藝術很難嗎》,曾採訪過導演張藝謀、作曲家譚盾等人。在北影節開幕式典禮上,她將講述中國電影中的傳統文化,致敬所有以電影方式傳播中國文化的電影人。
本組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劉江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