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寫景作文600字
2023-12-03 20:06:21 2
1.仇池山
仇池山位於西和縣城南50公裡處,地處大橋鄉南部,海拔1793米,相對高度791米,西漢水自西北繞山腳南下,洛峪河從東南沿山麓西來匯入西漢水,二水匯流山下,形成三面環水,一面銜山的天險勝地。這裡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神話傳說中刑天葬首的地方,氐人的發祥地,仇池國的故土。海內89部典籍文獻有對仇池山的記載。《水經注》描述仇池山為:「絕壁峭峙,孤險雲高,望之若覆壺。高二十餘裡,羊腸蟠道,三十六回。,謂之仇夷,所謂積石嵯峨,岑隱阿者也。上有平田百頃,煮土成鹽,困以百頃為號。山上有水泉,所謂清泉湧沸,潤氣上流者也」。
據宋代羅泌著的《路史》載,仇池山的出名始源於五千年前的上古時代。人文始祖伏羲「生於仇夷(仇池),長於成起(成紀),」漢《遁甲開山圖》說:「仇池山,四絕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處」。經專家學者考證神話傳說中炎帝的一位氏族首領刑天被葬的常羊山,即今之仇池山。
仇池山的出名還與古仇池國有關。公元296年,氐人首領楊茂搜統領四千戶氐人部落返回仇池山,建立了仇池國,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前仇池國「並氐搜為一國」,抗衡前趙,控制後蜀,鼎峙三國,雄霸一隅。公元371年,前仇池國被前秦符堅攻滅,氐人楊定奔隴右,領關中徒氐,又返回仇池,自稱龍驤將軍、仇池公,建立了後仇池國。元嘉十三年春三月,氐王楊難當自稱大秦王,改元建義,立妻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後仇池國疆域擴展到隴南全境,天水、陝南和川北,虎視關中,南圖四川。公元442年,後仇池國被南朝劉宋政權攻滅。仇池國先後擊敗前趙、後趙、成漢、前秦、西秦、後秦、大夏、東晉和劉宋政權的多次進攻,與中原23個政權抗衡達數百年。《資治通鑑·晉記》、《宋書·氐胡傳》對建國358年之久的仇池國的興衰有載。四川大學教授李祖桓撰有《仇池國志》。1981年9月,仇池山「仇池國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代詩人杜甫、宋代文學家蘇東坡等都有對仇池山吟詠的詩作遺世。
仇池山峽谷幽深,奇峰競秀。山上景致奇妙,著名勝跡有伏羲仙崖、石勺奇潭、金龍滾珠、八仙上壽、麻崖古洞、東水無根、洞湧神魚、小有洞天等八大景觀,構成了仇池山「峰、泉、雲、洞、石」五絕的特有美景。當地民謠唱道:「伏羲仙崖第一景,軒轅神修滾龍珠。東石無根西石勺,中洞潛藏小有天。四大菩薩雲霄殿,八仙上壽吉祥山。一上仇池百頃田,麻姑仙洞幾千年」。
在仇池山上,還出產仇池石,傳說這種石頭「海石來珠宮,秀色如娥綠。坡陀尺寸間,宛轉陵巒足」,「幽光先五夜,冷氣壓三伏」,用其製作的硯臺為書家爭購上品。這種石頭系赭紅色,俏麗有致,風姿俊逸,且吸水性強,石上可栽樹植卉,是高級的假山盆景石。宋朝大文學家蘇軾得到一塊仇池石,「藏以為希代之寶」。他不僅把自己的一部著作題名為「仇池筆記」,還寫下了:「夢時良是覺時非,汲井埋盆故自痴。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眉。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一點空明是何處,老夫真欲住仇池」的詩篇,表達了對仇池山的無限嚮往。
2.綠樹陰濃夏日長
過了端午節,首先感到的是陽光兇猛起來。相對於「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溫柔,夏天濃鬱的氣息來自太陽的熱烈。夏天的陽光,光線稠密,明晃晃的,很是刺眼。特別是中午,走在街上灼熱的烈焰中,一陣風吹過來,夾著一股熱浪湧上身來。陽光好像不是灑下來的,而是打在身上、手臂上,似有千萬枚鋼針在扎。烈日炙烤著大地的每一寸肌膚,空氣中瀰漫著濃度很重的熱氣,讓人無法喘息。難怪有人要把夏天稱為「苦夏」。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除了兇猛的陽光,霸道的還有綠色。「朱明時節櫻桃熟,捲簾嫩筍初成竹。」夏天是生命茁壯成長的季節,院牆裡的樹木早已經是蔥綠欲蓋、枝枝蔓蔓了。抬眼觀,遠處、近處,初春時節枝頭上那醉人的淺綠淡黃已在不覺然中悄悄溜走,滿眼間是一片一片、簇擁的深綠。在風中,這些綠們伴著陣陣自鳴得意的「簌簌」聲音作響,宛若向人們昭示著這個世界是它們的了。「長夏江村風日清,簷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曬粉花枝午,蛛網添絲屋角晴。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久拼兩鬢如霜雪,直欲樵漁過此生。」這樣的日子,誰人不願享有?
天熱自然要避暑,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大暑時節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我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餘飯後有以鬥蟋蟀為樂的風俗。蛙鼓陣陣,百蟲聲聲。古曆書向有大暑時「腐草化為螢」之說,顯然是謬誤,但是鄉村的夏夜,樹林裡,草叢中,螢火蟲翩翩起舞,忽明忽暗,與夜空閃爍迷離的星光交相輝映,給夜色帶來動感,又增添幾分曠遠,把夏夜點綴得更加美麗。在夏夜,看柳蔭飛舞,也不失為一樂事。炎熱的大暑時節,也給人們在茶餘飯後吟詠提供了良機。外出納涼,是古代詩人經常描寫的題材。楊萬裡《夏夜追涼》詩云:「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作為現代人,在酷暑的日子可以深居簡出,享受空調的切膚涼爽,領略網絡時空的神秘快感,如此,又怎麼會覺得暑之苦呢,又何來吟詠之樂呢?
生活總是以不同的形式,展開它的另一個層面。夏天的陽光,給了我們又一輪季節的感受。在夏天廣闊的田野阡陌上,我聞到了撲面而來的芬芳。「不但春妍夏亦佳,隨緣花草是生涯。」夏日靜好,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豔麗芙蓉圖,有「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的寧靜水鄉景……
一個漫畫家曾在他的漫畫裡說,年輕人啊,總有用不完的夏天。感謝生命萬物,感謝流水詩意,讓你我的生活常常充滿希冀。
3.旁晚的麥田
如果是傍晚,你走近幾近收割的麥田,鳥兒飛了,雲彩落了,只有風還在,如慈母一般撫摸著一片片金黃的麥田。
遠處是村莊,是一抹淺淺的綠,燥熱的一天即將結束,村莊還在回味從早到晚的所有聲響,孩子的哭鬧、牛羊的反芻、水井旁婦女們的歡暢……再近處是路,彎彎折折的路,像一根繩子躺在大地上,繩子連接著村莊與村莊,村莊與麥田,麥田與麥田,簡簡單單,綿綿長長,多少年不會更變。剩下的,滿眼全都是麥子,它們是孩子,一群討人喜歡的孩子,一律的金黃,就連夕陽照耀也是一律的金黃,多麼英武、神勇的一群孩子!
只有這麼短暫的幾天,你一定知道,布穀鳥一叫,這裡就是歡樂的海洋,是農人的狂歡節,鐮刀已經被取消了資格,牛馬車已經被取消了資格,麥田將比村莊更低,低過腳踝,讓六月在歡悅中徐徐而過。現在是傍晚,讓我們醉在這暖暖的甚至有些熱度的麥子芳香裡,時光也在裡面,時光趕了一天的路,現在因勞累變得溫柔。
這就是樸實的平原所能給你的全部,似乎又不是。我就是從麥田裡走出來的孩子,人到中年,愈來愈能感覺到身體裡的血液與骨骼全部來自麥子,也許你走近我尚能聞到獨屬於麥子的味道。是不是那一年手握鐮刀一不留神劃開了手指?還是那一年麥收過後在麥垛上不知不覺睡過一夜?麥子的味道乘機而入,或許都不是。應該是糧食,滋養一個人的糧食讓那個人此生永遠擺脫不掉莊稼的味道,麥子是其中之一。
我再一次一個人站在傍晚的麥田裡。時光倒轉,我仿佛看見福慶爺爺趕著他的驢車從麥田的盡頭緩慢走來,這麼多年過去他的樣子依舊那麼老,咳嗽聲由遠及近。誰都知道他是伺弄莊稼的一把好手,從地主家的長短工再到一塊三畝地的主人,他種養的麥子粗壯,顆粒飽滿,自然多收一兩成。我見過他一個人蹲坐在地頭低頭不語,我見過他的驢車拉著捆好的麥子從傍晚走過,我見過他跪在麥茬的上面甚至乾脆趴下去撿拾遺漏的麥粒,我還見過他在狂風暴雨裡奔跑,跑回家去搶救屋頂上晾曬著的麥子。幾年以後,我放暑假從外地回去,再也沒有見過福慶爺爺,收割後的麥田一片寂靜。
總是年年歲歲麥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步一步走出傍晚的麥田,村莊上空已經沒有炊煙將我召喚,而我只要沿著如繩的小路走下去,不用抬頭看村莊就能站在面前,還是那麼憨厚,還是那麼純粹。站在村莊邊上,天已擦黑,遠處的麥田像一幅油畫被帷幕隱隱地遮上,倘若是有月光的夜晚它將更加詩意,並非金黃,而是一大片柔和恬靜的明亮,沒有見過此景的人會不會臨興吟詩一首呢?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