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12:18:21 1
專利名稱: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具體是一種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
背景技術:
汽車腳踏墊是人們為保持車內整潔經常使用的車內飾品。現有的汽車腳踏墊種類 繁多,但其中大部分腳踏墊使用時只是簡單地放置在車身內,與車身之間不存在固定安裝, 這不但造成腳踏墊與車身的貼合度不佳,而且腳踏墊容易在車內移動,影響車內乘員的舒 適感。針對這個缺點,目前出現了一種與車身能安裝連接的腳踏墊,在該腳踏墊與車身之間 設有定位用的卡扣,該卡扣包括固定於車身的下卡扣和定位在腳踏墊上並與下卡扣適配的 上卡扣,在下卡扣的本體上設有可轉動的定位柱,而上卡扣上設有供定位柱穿過的腰形定 位孔。安裝腳踏墊時,定位柱穿過腰形定位孔後轉動一角度(偏離180° ),即可將腳踏墊 定位在車身上。不足之處是用於安裝該腳踏墊的的卡扣需要用兩個動作(插入、轉動)才 能完成腳踏墊的安裝,操作起來還是較為不便。並且,下卡扣是事先固定於車內,腳踏墊尺 寸則受該下卡扣的位置所限,故無法隨意擺放。因此仍有待於進一步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提供一種用於汽車腳踏墊 的卡扣,使汽車腳踏墊方便地固定在車身上不發生移動。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該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包括 下卡扣和與其適配的上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下卡扣向下部分設計成自攻螺絲的結構, 向上延伸有一凸柱,所述凸柱的頭部成型有錐形導向面的凸臺,所述凸柱縱向設有槽溝,所 述槽溝將該凸柱拆分為多個卡腳,所述上卡扣則由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組合而成,組 合而成的所述上卡扣中部具有與所述卡腳相卡接的安裝孔。進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上卡扣包括帶有第一通孔的底板和沿該第一通孔周圈向與 底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環形壁,所述第二上卡扣包括帶有第二通孔的頂板和沿所述第二 通孔周圈向與頂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環形壁。所述第一環形壁和第二環形壁可以通過多 種配合方式來構成所述的安裝孔。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環形壁與第一環形壁通過相互 套接而形成所述的安裝孔,同時在所述第一環形壁和所述第二環形壁的相對應壁上設有多 個帶斜導向面的卡塊和容所述卡塊嵌入的定位孔。由於所述卡塊具有斜導向面,一方面可 使卡塊輕鬆卡入定位孔內,另一方面使卡入的卡塊下邊沿抵在定位孔的下邊沿上,使得卡 塊卡入定位孔後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不能輕易分離。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帶斜導向面的卡塊分布在所述第一環形壁的內表面上,而 所述的定位孔則位於所述第二環形壁上。當然,也可以將帶斜導向面的卡塊分布在所述第 二環形壁的內表面上,而所述的定位孔則位於所述第一環形壁上,這樣的方案同樣可以實 現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相連接成一體的目的。進一步地,為使安裝孔與帶有凸臺的卡腳更好地相配合,所述第二環形壁內表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卡腳相卡接的臺階。當卡腳卡入到安裝孔後,該臺階一方面可使卡腳的凸 臺與安裝孔的孔壁之間留有一定空間,從而使安裝完畢的上卡扣和下卡扣能相互轉動,另 一方面便於設計成使卡入安裝孔的卡腳頂部不暴露於安裝孔,起到保護卡腳的作用。進一步地,為使套接後的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不發生相互轉動,在所述第一 環形壁和第二環形壁的相對應壁上設有縱向限位槽和與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凸筋。在卡塊 卡入所述定位孔的同時,所述凸筋嵌入所述的限位槽內,這樣,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便 配合組成上卡扣。為簡化卡扣的結構,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卡腳設計成兩個,所述的卡塊及定位 孔、所述的定位槽及凸筋也分別設計成兩個。進一步地,為使卡塊能更容易地卡入到定位孔內,所述第二上卡扣的頂板上開有 與所述的定位孔相貫通的開口,通過該開口,可使卡塊卡入到定位孔過程中,卡塊頂部不會 受到所述第二上卡扣的頂板的壓迫,使卡入動作更為順利。為使卡扣的結構更為完整,所述的第二上卡扣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與該第二上卡扣 相扣合的蓋板。通過該蓋板,不但可以起到裝飾作用,而且可以防止灰塵等異物落入到安裝 孔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可以將汽車腳踏墊裝在第一上卡扣和 第二上卡扣之間,接著將下卡扣上的卡腳插入到上卡扣的安裝孔中,即可將上卡扣輕鬆地 扣在下卡扣上,然後再通過工具伸入凸柱的槽溝中,旋轉凸柱,使汽車腳踏墊按需固定在車 身上不發生移動,顯然,本實用新型只需一個簡單的「插」動作即可完成上、下卡扣的連接, 而通過旋轉凸柱,可以使腳踏墊隨意安裝於車身,因此本實用新型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實 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的仰視方向的立體示意圖;圖3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圖4為圖2的立體分解圖;圖5為圖1中的A-A向剖視圖;圖6為圖1中的B-B向剖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上卡扣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如圖1至圖7所示,該卡扣包括下卡扣1和與其適配的上卡扣2,上卡扣2頂部設 置有蓋板18,其中上卡扣2由第一上卡扣21和第二上卡扣22組成。下卡扣1帶有一個圓 形的底板,底板之下部分設計成自攻螺絲19的結構,底板上表面中間向上延伸形成一凸柱 3,凸柱3的頭部成型有錐形導向面的凸臺4。凸柱3的縱向開有一個槽溝5,槽溝5將凸柱 3拆分為兩個卡腳6,又由於卡腳6由塑料製成,所以在卡腳6的凸臺4部分從外側向內側 施力,卡腳6的凸臺4能互相靠攏,便於卡腳6卡入到安裝孔7內。[0022]第一上卡扣21也帶有一個圓形的底板,底板中間開有第一通孔8,沿第一通孔8 周圈向與底板垂直方向延伸成第一環形壁9,該第一環形壁9的內表面的上端周圈分布兩 個具有斜導向面的卡塊10,兩個卡塊10為對立分布。對應地,第二上卡扣22帶有圓形的 頂板,頂板中間開有第二通孔11,沿第二通孔11周圈向與頂板垂直方向延伸成第二環形壁 12。第二環形壁12的上端周圈開有多個容卡塊10嵌入的定位孔13,與卡塊10相對應,定 位孔13也為對立分布。另外,為保證第一上卡扣21與第二上卡扣22能順利配合,第二環 形壁12的外徑尺寸略小於第一環形壁9的內徑尺寸,使第二環形壁12與第一環形壁9相 互套接而形成容卡腳6卡入的安裝孔7。進一步地,為使卡塊10能更容易地卡入到定位孔 13內,第二上卡扣21的頂板上開有與所述的定位孔13相貫通的開口 16,通過該開口 16,可 使卡入到定位孔13中的卡塊10頂部不與第二上卡扣22的頂板相抵。為進一步地使套接後的第一上卡扣21和第二上卡扣22之間不發生相互轉動,第 一環形壁9的側壁上設有兩個與卡塊10依次錯開排列的限位槽14,與卡塊10的分布相對 應,兩個限位槽14也為對立分布。而在第二環形壁12的側壁上設有與限位槽14相配合的 凸筋15,當卡塊10嵌入定位孔13後,凸筋15也嵌入到限位槽14中,具體的剖視圖如圖5 和圖6所示。這樣,第一上卡扣21和第二上卡扣22便配合組成上卡扣2。汽車腳踏墊與上卡扣2的配合如下先將第一上卡扣21的第一環形壁9穿過預留 在汽車腳踏墊邊角部位的小孔,然後將第一上卡扣21與第二上卡扣22相互套接,並使卡塊 10卡入到定位孔13內,使第一上卡扣21與第二上卡扣22相互緊固成一體。這樣汽車腳踏 墊就固定在第一上卡扣21和第二上卡扣22之間。為使安裝孔7與帶有凸臺4的卡腳6更好地相配合,第二環形壁12內表面上設置 有與卡腳6相卡接的臺階17。當卡腳6卡入到安裝孔7後,該臺階17 —方面可使卡腳6的 凸臺4與安裝孔7的孔壁之間留有一定空間,這樣下卡扣1的卡腳6 「插」入上卡扣2的安 裝孔7後,上卡扣2能繞著下卡扣1進行轉動,從而方便腳踏墊安裝。另一方面使卡腳6頂 部不暴露於安裝孔7,從而使上卡扣2的頂部更為平整,便於與蓋板18相扣。安裝汽車腳踏墊時,由於在下卡扣1的底板之下部分設計成自攻螺絲19的結構, 因此,先將下卡扣1的卡腳6插入到上卡扣2的安裝孔7內,使卡腳6卡接在臺階17上, 即此時,上、下卡扣已卡接成一體;然後通過一字螺絲刀等工具插入到凸柱的槽溝中旋轉凸 柱,通過自攻螺絲19將下卡扣1固定安裝在車內;最後在上卡扣2的頂部扣上蓋板18,即 可以迅速地完成腳踏墊的安裝定位。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包括下卡扣(1)和與其適配的上卡扣0),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下卡扣(1)向下部分設計成自攻螺絲(19)的結構,向上則延伸有一凸柱(3),所述 凸柱(3)的頭部成型有錐形導向面的凸臺G),所述凸柱C3)縱向設有槽溝(5),所述槽溝 (5)將該凸柱C3)拆分為多個卡腳(6);所述上卡扣( 則由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 (22)組合而成,組合而成的所述上卡扣中部具有與所述卡腳(6)相卡接的安裝孔(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上卡扣 包括帶有第一通孔(8)的底板和沿該第一通孔(8)周圈向與底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環形 壁(9),所述第二上卡扣0 包括帶有第二通孔(11)的頂板和沿所述第二通孔(11)周圈 向與頂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環形壁(12),該第一環形壁(9)與所述第二環形壁(1 的相 互套接而形成所述的安裝孔,同時在所述第一環形壁(9)和所述第二環形壁(1 的相對應 壁上設有多個帶斜導向面的卡塊(10)和容所述卡塊(10)嵌入的定位孔(1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帶斜導向面的卡 塊(10)分布在所述第一環形壁(9)的內表面上,而所述的定位孔(1 則位於所述第二環 形壁(12)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環形壁(12)內 表面上設置有與所述卡腳(6)相卡接的臺階(17)。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在所述第一環形壁(9) 和所述第二環形壁(1 的相對應壁上設有縱向限位槽(14)和與所述限位槽(14)相配合 的凸筋(15)。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卡腳(6)設計成 兩個,所述的卡塊(10)及定位孔(13)、所述的限位槽(14)及凸筋(1 也分別設計成兩個。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上卡扣02)的 頂板上開有與所述的定位孔(13)相貫通的開口(16)。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第二上卡扣0 的上表面上設置有與該第二上卡扣0 相扣合的蓋板(1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腳踏墊用的卡扣,包括下卡扣和與其適配的上卡扣,下卡扣向下部分設計成自攻螺絲的結構,向上延伸有一凸柱,凸柱的頭部成型有錐形導向面的凸臺,設置在凸柱縱向的槽溝將該凸柱拆分為多個卡腳;上卡扣由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組合而成,上卡扣中部具有與卡腳相卡接的安裝孔。先將汽車腳踏墊裝在第一上卡扣和第二上卡扣之間,然後把下卡扣上的卡腳插入上卡扣的安裝孔中,即完成上、下卡扣連接,最後用工具伸入凸柱的槽溝中旋轉凸柱,使汽車腳踏墊按需固定在車身上不發生移動。顯然,本實用新型只需一個簡單的「插」動作即可完成上、下卡扣的連接,而通過旋轉凸柱,可使腳踏墊隨意安裝於車身,因此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實用。
文檔編號B60N3/06GK201816492SQ20102052884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0日
發明者王群武 申請人:王群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