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牽引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6:38:26
專利名稱:外科用牽引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輔助器械,具體地說是外科用牽引架。
背景技術:
在外科和骨科的四肢手術過程中,術前需要消毒,術後需要包紮。這些醫 護工作需要將患者的臂、腿抬起,才能進行。特別是雙下肢多段骨折和雙下肢 俯臥位病人的術前消毒更是如此。目前,抬起患者臂、腿的動作,由護士人力 抬動,麻醉後的肢體很不靈活,時間一長,護士的體力消耗很大,甚至需要輪 換,常常影響消毒、包紮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合理、使用方 便、安全可靠的外科用牽引架。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牽引架包括橫梁、調 節架和固定架,橫梁的兩端與兩個調節架的頂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個調節架 的底端分別與兩個固定架滑動連接在一起,兩個固定架的底端都設置有連接件;
橫梁上設置有滑槽,滑槽內設置有可相對其滑動的滑塊,滑塊的下方設置有動 滑輪,橫梁的一側下方設置有定滑輪,定滑輪下方的固定架上設置有繞繩輥, 繞繩輥上的連接繩穿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後與掛套連接在一起,繞繩輥的一側設 置有轉動柄。
所述的固定架的上部設置有與調節架配合的鎖緊鈕。 所述的連接件上設置有與床體連接的固定螺栓。 使用時,將掛套通過動滑輪和滑塊調節到合適的位置,然後將需要處理的 病人肢體放入掛套,轉動繞繩輥,即可將病人的肢體抬起,之後消毒、包紮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用牽引架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 易於加工、體積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外科用牽引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橫梁,2、調節架,3、鎖緊鈕,4、固定架,5、連接件,6、固 定螺栓,7、滑塊,8、動滑輪,9、掛套,10、定滑輪,11、連接繩,12、繞繩 輥,13、轉動柄,14、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用牽引架,其結構包括橫梁l、調節架2和固定架4,橫 梁1的兩端與兩個調節架2的頂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個調節架2的底端分別 與兩個固定架4滑動連接在一起,固定架4的上部設置有與調節架2配合的鎖 緊鈕3,兩個固定架4的底端都設置有連接件5,連接件5上設置有與床體連接 的固定螺栓6。橫梁1上設置有滑槽14,滑槽14內設置有可相對其滑動的滑塊 7,滑塊7的下方設置有動滑輪8,橫梁1的一側下方設置有定滑輪10,定滑輪 10下方的固定架4上設置有繞繩輥12,繞繩輥12上的連接繩11穿過定滑輪10 和動滑輪8後與掛套9連接在一起,繞繩輥12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柄13。
本實用新型的外科用牽引架其加工製作非常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 加工製作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外科用牽引架,包括橫梁、調節架和固定架,其特徵在於橫梁的兩端與兩個調節架的頂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個調節架的底端分別與兩個固定架滑動連接在一起,兩個固定架的底端都設置有連接件;橫梁上設置有滑槽,滑槽內設置有可相對其滑動的滑塊,滑塊的下方設置有動滑輪,橫梁的一側下方設置有定滑輪,定滑輪下方的固定架上設置有繞繩輥,繞繩輥上的連接繩穿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後與掛套連接在一起,繞繩輥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柄。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牽引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架的上部 設置有與調節架配合的鎖緊鈕。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用牽引架,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連接件上設置 有與床體連接的固定螺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外科用牽引架,屬於醫療輔助器械,其結構包括橫梁、調節架和固定架,橫梁的兩端與兩個調節架的頂端固定連接在一起,兩個調節架的底端分別與兩個固定架滑動連接在一起,兩個固定架的底端都設置有連接件;橫梁上設置有滑槽,滑槽內設置有可相對其滑動的滑塊,滑塊的下方設置有動滑輪,橫梁的一側下方設置有定滑輪,定滑輪下方的固定架上設置有繞繩輥,繞繩輥上的連接繩穿過定滑輪和動滑輪後與掛套連接在一起,繞繩輥的一側設置有轉動柄。本實用新型的外科用牽引架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於加工、體積小、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點。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1384569SQ20092002447
公開日2010年1月2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6日
發明者吳愛英 申請人:吳愛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