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的製作方法
2023-06-17 00:25:56 1
專利名稱: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用注射針頭的改進,具體地說是一種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
技術背景目前在醫院臨床上使用的注射針頭一般均由針座、針體、針尖構成,針尖為斜面,出液孔從斜面上開口,此種注射針頭雖然是常用注射針,但在應用中也發現一些不足,一是由於針尖為斜面,中間開出斜口,故斜面的壁便成了刀刃樣,在穿刺瓶塞時,往往切削下一些橡膠粒,帶入藥液中,若進行肌肉注射,可將橡膠粒送入肌肉內,產生不安全因素;二是這種注射針的注射孔只有一個,使注射的藥液集中注入一處,易形成硬結,特別在注射較快時,患者感到有較重的疼痛;三是在某些情況下,需多次插入不同的瓶內抽取藥液,才能使注射器抽足藥液,然後再注射,這就更增加了切削瓶塞上的橡膠粒進入藥液的機會。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穿刺瓶塞時可防止產生切削橡膠粒產生,並防止對藥液的汙染,防止注射時產生硬結,可減輕患者疼痛的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該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由針座、針體構成,針座固定在針體的一端,其特徵在於針體的另一端為平口,在針體的平口的前端設錐頭,在錐頭的底面上設兩個垂直錐頭底面的對稱弧形片,兩個對稱的弧形片插入針體的平口內,當錐頭在穿刺瓶塞過程中受壓時,錐頭的底面座在針體的平口上,封堵針體的平口,不出現對瓶塞的切削現象,當在注射時,由於注射器向前推動藥液,針體內壓力增大,錐頭向前伸,此時,兩個對稱的弧形片之間的空隙則成為出液孔,出液孔露出後,針體內壓力減小,錐頭則不再向前伸。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如下措施實施錐頭的底面中心為向內凹的弧面,在弧形片的插入端邊沿上設外翻沿,在針體的平口的口沿上設內翻沿,以防止兩弧形片在拔出瓶塞受較大的阻力時容易脫離針體;所用的針體為大號針,以便能插入錐頭的兩個弧形片。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與目前使用的注射針頭相比,由於在穿刺瓶塞過程中,出液孔被堵塞,且無切削麵,故避免了在穿刺瓶塞過程中對藥液的汙染,使注射增加了安全感,同時,出液孔處在針體端面的兩側,使注射液分散注入,減少了硬結出現的機率,降低了注射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針尖為錐狀,容易穿刺。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沿圖1A-A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針體沿軸線剖視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錐頭前視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錐頭側視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錐頭仰視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1、2、3、4、5製作本實用新型。該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由針座1、針體2構成,針座1固定在針體2的一端,針體2的另一端為平口3,在針體2的平口3的前端設錐頭4,在錐頭4的底面上設兩個垂直錐頭4底面的對稱弧形片5,兩個對稱的弧形片5插入針體2的平口3內。錐頭4的底面中心為向內凹的弧面,在弧形片5的插入端邊沿上設外翻沿6,在針體2的平口3的口沿上設內翻沿7。
權利要求1.一種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由針座(1)、針體(2)構成,針座(1)固定在針體(2)的一端,其特徵在於針體(2)的另一端為平口(3),在針體(2)的平口(3)的前端設錐頭(4),在錐頭(4)的底面上設兩個垂直錐頭(4)底面的對稱弧形片(5),兩個對稱的弧形片(5)插入針體(2)的平口(3)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其特徵在於錐頭(4)的底面中心為向內凹的弧面,在弧形片(5)的插入端邊沿上設外翻沿(6),在針體(2)的平口(3)的口沿上設內翻沿(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由針座1、針體2構成,針座1固定在針體2的一端,針體2的另一端為平口3,在針體2的平口3的前端設錐頭4,在錐頭4的底面上設兩個垂直錐頭4底面的對稱弧形片5,兩個對稱的弧形片5插入針體2的平口3內。該錐體狀安全注射針頭,由於在穿刺瓶塞過程中,出液孔被堵塞,且無切削麵,故避免了在穿刺瓶塞過程中對藥液的汙染,使注射增加了安全感,同時,出液孔處在針體端面的兩側,使注射液分散注入,減少了硬結出現的機率,降低了注射過程中患者的疼痛感,另外,針尖為錐狀,容易穿刺。
文檔編號A61M5/32GK2820205SQ20052008728
公開日2006年9月27日 申請日期2005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05年9月12日
發明者朱恆美, 吳海燕, 王奉雲, 毛玉紅 申請人:朱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