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風淨化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5 22:26:07

本實用新型屬於空氣淨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適用於新風系統的淨化器設備,具體公開了一種新風淨化器。
背景技術:
新風系統是一種室內通風系統,通過風機配合管道的設置使室內外空氣形成開放式循環。在國內由於大氣汙染嚴重,室外空氣無法保證清潔,要保證新風系統向室內送入清潔空氣,新風系統還需加入空氣淨化功能。為了簡化新風系統、方便新風系統的安裝,將風機、過濾裝置、控制器等集成在一個殼體內形成新風系統的核心設備-新風主機,成為主流新風系統最優選擇。新風主機也叫新風淨化器,目前主流新風淨化器多安裝於室外,但新風淨化器上應用的空氣淨化技術、風機技術等,通常同樣適用於室內常見的可攜式空氣淨化器以及其它大、小型空氣淨器。
從結構上來說,新風淨化器主要包括外殼、及設置於外殼內的空氣過濾單元和風機單元,對於空氣過濾單元,現在最為優選的主流方案是,採用濾筒(筒形、一端封閉,一端開口,側壁由至少一層過濾材料圍合而成)作為單元的主要部件,或配有其它濾網。風機單元包括密閉的風機倉,及設置在風機倉內風機,風機倉設置在濾筒的開口側,風機倉內腔與濾筒內腔通過封閉通道連通,風機出風口穿過風機倉壁與送風管道連通。
雖然現有新風淨化器在過濾效率、機器穩定性、使用壽命等方面已經非常優秀,但為提高淨化效率、延長過濾裝置使用壽命、室外防雨、節約機體的成本、方便機體的拆裝維護、方便機體的安裝,在改進過濾材料和濾筒結構組成、增加有效過濾面積、優化殼體結構、簡化內部結構、優化殼體內部部件的裝配方式、減小機體的體積等方面,仍有著廣闊的創新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在現有新風淨化器基礎上,提出一種結構緊湊、體積小巧、成本更低、便於安裝、維護方便、防雨效果好,又有利於保證過濾效率的一種新風淨化器。
為實現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新風淨化器,包括底座、罩殼、濾筒、風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底座包括上下兩層底板,上下兩層底板之間設有間隙;
所述濾筒以開口端朝下的方式設置在上層底板上,上層底板將濾筒開口端封閉;濾筒側面與罩殼之間的間隙空間與兩層底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所述罩殼下端開口,除下端開口之外餘處全密封;下層底板位於罩殼下端開口處,下層底板與罩殼可拆卸聯接;
下層底板上設置有淨化器進風口和淨化器出風口,淨化器進風口將兩層底板之間的空間與淨化器外部連通;
風機設置於濾筒內,風機與上層底板相固定,風機出風口向下穿過上層底板通過一段連接管道與下層底板上設置的淨化器出風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濾筒由罩殼從頂部向下壓緊固定在上層底板上,上層底板上設有限制濾筒橫活動的限位結構,濾筒與上層底板相抵處設有閉環密封墊。安裝濾筒時,將濾筒對準安裝位置直接擱置在上層底板上,蓋上罩殼即可。拆卸濾筒時,去除外殼,即可自然取下濾筒。
進一步地,所述濾筒頂部與罩殼頂部之間設有彈性墊層。
進一步地,濾筒下端設有繞開口一圈的向上方凹入的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密封條,所述上層底板上對應環形凹槽設有向上凸的環形立邊,環形立邊上沿插入環形凹槽並壓緊密封條。
採用立邊與凹槽相配合結構, 一方面,可兼具密封和限位雙重功能,一舉兩得,另一方面,密封條直接嵌入凹槽即,無需粘接固定,第三方面,立邊上沿擠壓密封條,密封效果優於平面擠壓密封。
再進一步地,所述環形立邊為上層底板邊緣向上翻折形成的翻邊。所述環形凹槽設置於濾筒下端外側。採用翻邊結構,可以直接衝壓成型,無需另行焊接立邊。
進一步地,淨化器控制主板設置於濾筒內,安裝在上層底板之上。濾筒內部空氣經過過濾,可有效避免灰塵積累導致主板故障。
進一步地,所述淨化器進風口,為在下層底板上淨化器出風口位置以外的部位設置的陣列式網孔。採用網孔式進風口,進風更均勻,有利於均勻利用濾筒的過濾表面,提高過濾效率。
進一步地,所述罩殼一體注塑成型,所述罩殼與下層底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
具體地,所述罩殼底部開口邊緣端面設有向上伸入的螺母嵌入孔,螺母嵌入孔內嵌有螺母,下層底板上對應螺母嵌入孔處設置通孔,螺栓從通孔穿過旋入螺母。
進一步地,所述上層底板上開設有通風口,風機出風口與所述通風口密封對接,具體地,所述風機出風口設有法蘭邊,法蘭邊與上層底板之間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法蘭邊與上層底板之間圍繞風機出風口設有閉環密封墊。
所述的一段連接管道設置在上層底板與下層底板之間,連接管道上端與上層底板上的通過風口密封對接,下端與下層底板上的淨化器出風口密封對接。
所述連接管道為一段直管道,上層底板以及設置在上層底板上的濾筒和風機,僅由該段直管道支撐。本方案中,連接管道賺具支撐部件和送風管道雙重作用。無需額外設置支撐部件,簡化了結構,減輕了重量,節約了成本,一舉三得。
所述風機與濾筒之間互不接觸亦不相連接,所述上層底板與罩殼之間互不接觸亦不相連接。所述濾筒除頂面外,其餘部位與罩殼不相接觸亦不相連接。
作為改進,下層底板至少部分嵌入罩殼內。可以避免順罩殼外壁流下的雨水從罩殼與底板接縫處橫向滲入淨化器內部。
進一步地,下層底板底面設有支撐腳,及用於固定機體的安裝孔。以方便淨化器放置在設備平臺上,或固定於三角架上。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在於:
一、淨化器進出風口均設在淨化器底部,配以五面全密封罩殼,有效避免了雨水從上面或側面進入淨化器內部的可能,基本達到100%防雨水。
二、淨化器側面不設置進風口或出風口,安裝時,無需考慮牆角等處側面牆體對進風和出風構成阻擋,更便於選擇安裝位置。
三、風機內置於濾筒內,一方面,免除了單獨風機倉的設計,減少了淨化器內容空間佔用。不僅利於整機小型化,也減少了整機重量,更便於室外安裝作業,還簡化了結構,減少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風機不再妨礙濾筒尺寸的擴大,有利於濾筒充分利用淨化器內部空間,實現更大的有效過濾面積。
四、風機設置於濾筒內,拆換或維修風機時,去除罩殼,自然取下濾筒,風機便全面暴露在外,非常便於風機的拆裝、維修等操作。
五、雙層底座結構,為底板上預留了足夠的設置進風口的位置,無需為了設置足夠大的進風口而增加機體徑向尺寸。
六、濾筒採用從上向下壓緊固定方式,沒有螺栓,不設卡口,更換濾筒時,拆除罩殼後,濾筒可自然取下,沒有任何摩擦阻力。輕鬆更換濾筒。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風淨化器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風淨化器前視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風淨化器側視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風淨化器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一個具體實例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風淨化器的結構特點做出進一步的說明。
參照圖1-4,本實用新型所述新風淨化器,由罩殼1、濾筒2、風機3、底座四個部分組成。底座包括上下兩層底板,濾筒2和風機3均設置在底座上層底板41上,濾筒2將電機3罩於其內;罩殼1從上向下將除底座下層底板42之外的全部部件罩於其內。
罩殼一體注塑成型,下端開口,餘處全封閉,整體無接縫,上小下大,整體呈四角倒有直角的八稜長方錐筒狀,罩殼頂面平整,頂壁內面設加強筋,側壁設有起加強作用的稜。罩殼底部開口邊緣加厚,增加罩殼整體強度。
罩殼下端開口為四角倒直角的長方形,罩殼底部開口邊緣的端面上,對應四角及長邊中部共設六個豎直盲孔,每個豎直盲孔內嵌裝一個螺母。下層底板42上對應罩殼底部的六個豎直盲孔設六個通孔,六顆螺栓從下面向上分別穿過各通孔與盲孔內螺母連接。
下層底板42中心偏左位置設置一個圓形出風口421,圓形出風口421周圍設置四個風管連接孔,用於安裝送風管道的接頭。在下層底板上包括含圓形出風口的一個方形區域內,避開圓形出風口及風管連接孔的位置,以陣列式排布大量腰孔422,淨化器內部與外部通過該大量腰孔422連通。該大量腰孔即為淨化器的進風口。
下層底板上面對應設置進風口的方形區域兩側各設一根加強筋,所述加強筋為截面呈n形的槽式長條,每根加強筋由兩顆螺栓固定在下層底板上。
上層底板41之上向下對應圓形出風口421的位置設有一個方形通風口411,上層底板41的邊緣向上翻折形成環形立邊。
上層底板與下層底板相互平行,且上層底板與下層底板之間相隔一段距離,上層底板與下層底板之間通過且僅通過一段豎直設置的直圓管43連接。
直圓管43上口與上層底板上的方形通風口411對接,直圓管上口邊緣繞方形通風口一圈通過滿焊的方式,與上層底板密封連接並固定;直圓管43下口與下層底板上的圓形出風口421對接,直圓管下口邊緣繞圓形出風口一圈通過滿焊的方式,與下層底板密封連接並固定。
上層底板與罩殼之間無連接關係。上層底板與罩殼之間留有縫隙。濾筒側面與罩殼之間的間隙與上下兩層底板之間的空間相通。
濾筒2為四角倒有大圓角的長方筒,上端蓋201封閉,下端蓋202中間開口,中間濾芯包括三層過濾結構,分別為外層粗效濾層24、中層中效濾層21、內層高效濾層22,在三層過濾層之內還有起支撐作用的網筒23。
濾筒下端蓋外側繞下端蓋一圈設向下開口的凹槽,凹槽內嵌入密封條25。凹槽開口向下正對上層底板邊緣的環形立邊。
濾筒上端蓋與罩殼之間設海棉墊層5,蓋上罩殼,罩殼頂部向下擠壓海棉墊層5,間接推動濾筒向上層底板擠壓。上層底板邊緣的環形立邊的上沿對濾筒的反作用力將密封條擠壓變形,實現密封。
濾筒除通過海棉墊層與罩殼相互作用外,與罩殼無其他連接關係。
風機3為常見離心風機,風機以出風口朝下的方式設置,風機進風口位於側面,方形的風機出風口從上層底板上面向下與方形通風口411對接,風機出風口處設有法蘭邊,風機通過且僅通過出風口的法蘭邊與上層底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法蘭邊與上層底板之間設密封墊密封。風機與濾筒之間無連接關係。
上述新風淨化器的工作過程:在風機作用下,外部空氣從下底板的進風口進入到淨化器內部,然後在上層底板下方向四周分散,再向上進入濾筒與罩殼的間隙中。進入濾筒與罩殼間隙中的空氣從四周向內先後通過三層過濾層,濾進入濾筒內部。最後,濾筒內部經過過濾的清潔空氣經風機、直圓管後從淨化器出風口進入送風管道送入室內。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例僅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新風淨化器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基於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風機內置、單側進出風、全密封罩殼、雙層結構底座等思路,結合本領域常識可以做出的各種新風淨化器,均應在本實用新型保護範圍之內。而且,不難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淨化器方案同樣適用於可攜式空氣淨化器、以及其它各種大、中、小型空氣淨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