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16 10:03:01 2
專利名稱: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過濾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臥式超濾裝置,是由單環布水器構成的超濾膜組架構成,現有的臥式超濾 系統,是由單環布水器構成的,每套膜組架上最多裝備160支膜元件,單套處理能力最大僅 能達到18000m3/d。所以對於大規模的水廠,則需要很多套膜組架來完成,由於一套單環布 水器需要配套的一套閥門、控制儀表以及管道等,這樣多套單環布水器就需要多套閥門、控 制儀表以及相應管道,佔地大,而且操作部方便、系統維護也比較複雜,增加了系統運行的 維護成本。而且目前的超濾裝置中的膜組架與其下方的閥門、控制儀表以及管道都是散布 在膜組架的下方,比較雜亂而且維修不方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 最多可以裝備384支膜元件、處理能力最大能達到44000m3/d,減少閥門管道以及控制儀表 數量,減少佔地,降低維護成本,保證上部的超濾組件與下部的閥門等配件相互分隔設置, 便於維修操作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包括超濾膜組架及位於超濾膜組架下方支 撐所述超濾膜組架的閥架,所述超濾膜組架包括雙環布水器和雙環產水器,所述雙環布水 器包括四個倒置的U形布水管,所述每個U形布水管流通端與進水口相連通,所述U形布水 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端,所述封閉端底部封閉,所述兩個布水管位於前側,所述另外兩個布水 管位於後側,所述U形布水管的鉛垂管外壁左右兩側均由上至下依次水平平行排列有管狀 膜殼,所述膜殼水平設置於所述前側布水管與所述後側布水管之間,所述每個布水管的兩 個管壁左右兩側的對應膜殼設置高度相同,所述膜殼與所述U形布水管垂直且與所述布水 管相通,所述膜殼內設有至少兩套用於過濾水的膜元件,所述膜殼中央設有產水道,所述水 通過所述膜元件過濾後進入所述產水道內,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U形布水管的流通 端通過平均分配進入兩個布水管中水量的中間分水管連接,所述中間分水管中部與進水口 相連通;所述雙環產水器包括四個位於對應的布水管外側的倒置的U形產水管,所述產水 管與與其對應的布水管左右側的膜殼中央的產水道連通,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產水 管底部通過中通管連接,所述中通管中部與所述淨水出口連接,所述閥架為由水平架與鉛 垂架組成,所述進水口與所述淨水出水口伸入所述閥架頂端空隙處。本實用新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還可以是所述閥架內部還設有控制進水口進水和淨出水口出水的閥門以及儀表。所述中間分水管為直管,所述中間分水管與兩個布水管流通端通過相同的拐角管 連通,所述中間分水管位於所述兩個布水管的流通端中間位置處。每個所述膜殼內設置相同數量的膜元件。[0009]每個所述膜殼內設置4支膜元件。所述膜殼中央設有產水道,所述產水道外壁與所述膜殼內壁之間設有至少兩套膜 元件,所述產水道側壁上設有滲水孔。所述中通管為直管,所述中通管與兩個產水管通過相 同的拐角管連通,所述中通管管位於所述兩個布水管的流通端中間位置處。本實用新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的優點為由於包括 超濾膜組架及位於超濾膜組架下方支撐所述超濾膜組架的閥架,超濾膜組架包括雙環布 水 器和雙環產水器,雙環布水器包括四個倒置的U形布水管,每個U形布水管流通端與進水口 相連通,U形布水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端,封閉端底部封閉,兩個布水管位於前側,另外兩個布 水管位於後側,U形布水管的鉛垂管外壁左右兩側均由上至下依次水平平行排列有管狀膜 殼,膜殼水平設置於前側布水管與後側布水管之間,每個布水管的兩個管壁左右兩側的對 應膜殼設置高度相同,膜殼與U形布水管垂直且與布水管相通,膜殼內設有至少兩套用於 過濾水的膜元件,膜殼中央設有產水道,水通過膜元件過濾後進入產水道內,前側和後側同 側的兩個U形布水管的流通端通過平均分配進入兩個布水管中水量的中間分水管連接,中 間分水管中部與進水口相連通;雙環產水器包括四個位於對應的布水管外側的倒置的U形 產水管,產水管與與其對應的布水管左右側的膜殼中央的產水道連通,前側和後側同側的 兩個產水管底部通過中通管連接,中通管中部與淨水出口連接,閥架為由水平架與鉛垂架 組成,進水口與淨水出水口伸入閥架頂端空隙處。在運行過程中需要過濾的水通過進水口 進入並通過中間分水管平均分配到布水管內,並經由布水管進入排列在其兩側的多個膜殼 內,水通過膜殼內設置的膜元件進行過濾後進入膜殼內的產水道中,各產水道與產水管連 通,將過濾後乾淨的水排入產水管中,四個產水管內的水通過中通管排入淨水出口後排出。 這樣一套大型臥式超濾膜裝置中,最多可以設置384支膜元件,每套處理能力最大可以達 到44000m3/d大大增大了水處理能力,同時減少配套的管道、閥門和監控儀表的數量,降低 成本,相比現有相同處理能力的布水器,體積更小、佔地更少。同時又由於超濾膜組架是固 定在閥架的上方的,而且進水口和淨出水口均在閥架空隙處,使得整體空間減小,閥架處為 操作區,閥架架空一定空間保證人員具有一定的操作和維修空間,便於檢修和維護。
圖1為本實用新型大型臥式超濾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大型臥式超濾裝置超濾膜組架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大型臥式超濾裝置閥架示意圖。圖號說明L···布水管2…流通端 3…封閉端 4…膜殼5…中間分水管 6…拐角管 7…進水口 10…產水管1L···中通管 12···閥架 13…進水管 14…出水管15···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請參考圖1至圖3,包括超濾膜組架及位於超濾膜組架下方支撐所述超濾膜組架的閥架12,所述超濾膜組架包括雙環布水器和雙環產 水器,所述雙環布水器包括四個倒置的U形布水管1,所述每個U形布水管1流通端2與進 水口 7相連通,所述U形布水管1的另一端為封閉端3,所述封閉端3底部封閉,所述兩個布 水管1位於前側,所述另外兩個布水管1位於後側,所述U形布水管1的鉛垂管外壁左右兩 側均由上至下依次水平平行排列有管狀膜殼4,所述膜殼4水平設置於所述前側布水管1與 所述後側布水管1之間,所述每個布水管1的兩個管壁左右兩側的對應膜殼4設置高度相 同,所述膜殼4與所述U形布水管1垂直且與所述布水管1相通,所述膜殼4內設有至少兩 套用於過濾水的膜元件,所述膜殼4中央設有產水道,所述水通過所述膜元件過濾後進入 所述產水道內這樣的膜殼與內設的膜元件的過濾與目前使用的單環布水器中配置的膜殼 以及膜殼內的膜元件和產水道等均相同。,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U形布水管1的流通 端2通過平均分配進入兩個布水管1中水量的中間分水管5連接,所述中間分水管5中部 與進水口 7相連通;所述雙環產水器包括四個位於對應的布水管1外側的倒置的U形產水 管10,產水管10與布水器相同也包括流通端2和封閉端3,所述產水管10與與其對應的布 水管1左右側的膜殼4中央的產水道連通,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產水管10底部通過 中通管11連接,所述中通管11中部與所述淨水出口連接,所述閥架12為由水平架與鉛垂 架組成,所述進水口 7與所述淨水出水口伸入所述閥架12頂端空隙處。四個布水器的兩個 中間分水管5為三通管,兩個分水管與和它們垂直設置的進水管13連接,進水管13中間下 部開設有進水口 7。四個產水管10的兩個中通管11也為三通管,兩個中通管11和與它們 垂直的出水管14連接,出水管14中間下部設有淨水出口。在運行過程中需要過濾的水通 過進水口 7進入並通過中間分水管5平均分配到布水管1內,並經由布水管1進入排列在 其兩側的多個膜殼4內,水通過膜殼4內設置的膜元件進行過濾後進入膜殼4內的產水道 中,各產水道與產水管10連通,將過濾後乾淨的水排入產水管10中,四個產水管10內的水 通過中通管11排入淨水出口後排出。這樣一套大型臥式超濾膜裝置中,最多可以設置384 支膜元件,每套處理能力最大可以達到44000m3/d大大增大了水處理能力,同時減少配套的 管道、閥門15和監控儀表的數量,降低成本,相比現有相同處理能力的布水器,體積更小、 佔地更少。同時又由於超濾膜組架是固定在閥架12的上方的,而且進水口 7和淨出水口均 在閥架12空隙處,使得整體空間減小,閥架12處為操作區,閥架12架空一定空間保證人員 具有一定的操作和維修空間,便於檢修和維護。本實用新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請參考圖3,所述閥架12內部還設有控制進水 口 7進水和淨出水口出水的閥門15以及儀表。這樣,與超濾膜組架相配套的所有管道、閥 門15和儀表均設置在閥架12上或閥架12中,便於維修、檢修和操作。本實用新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請參考圖1至圖3,還可以是所述中間分水管為 直管,所述中間分水管與兩個布水管1流通端2通過相同的拐角管6連通,所述中間分水管 位於所述兩個布水管1的流通端2中間位置處。同樣地所述中通管11為直管,所述中通管 11與兩個產水管10通過相同的拐角管6連通,所述中通管11位於所述兩個布水管1的流 通端2中間位置處。這樣設置的優點在於直管和拐角管6均是比較常規形狀的配件,生產 和加工比較容易。而且容易清洗和更換。另外,每個所述膜殼4內設置相同數量的膜元件。 比較優選的是每個所述膜殼4內設置4支膜元件。儘可能大的擴大處理水的能力,而且可以 保證過濾效果。還可以是所述產水道外壁與所述膜殼4內壁之間設有至少兩套膜元件,所述產水道側壁上設有滲水孔。通過膜元件過濾後的水穿過滲水孔後進入產水道中並排出。 上述僅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幾種具體實施例加以說明,但並不能作為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範圍,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中的設計精神所作出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認為落入本 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超濾膜組架及位於超濾膜組架下方支撐所述超濾膜組架的閥架,所述超濾膜組架包括雙環布水器和雙環產水器,所述雙環布水器包括四個倒置的U形布水管,所述每個U形布水管流通端與進水口相連通,所述U形布水管的另一端為封閉端,所述封閉端底部封閉,所述兩個布水管位於前側,所述另外兩個布水管位於後側,所述U形布水管的鉛垂管外壁左右兩側均由上至下依次水平平行排列有管狀膜殼,所述膜殼水平設置於所述前側布水管與所述後側布水管之間,所述每個布水管的兩個管壁左右兩側的對應膜殼設置高度相同,所述膜殼與所述U形布水管垂直且與所述布水管相通,所述膜殼內設有至少兩套用於過濾水的膜元件,所述膜殼中央設有產水道,所述水通過所述膜元件過濾後進入所述產水道內,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U形布水管的流通端通過平均分配進入兩個布水管中水量的中間分水管連接,所述中間分水管中部與進水口相連通;所述雙環產水器包括四個位於對應的布水管外側的倒置的U形產水管,所述產水管與與其對應的布水管左右側的膜殼中央的產水道連通,所述前側和後側同側的兩個產水管底部通過中通管連接,所述中通管中部與所述淨水出口連接,所述閥架為由水平架與鉛垂架組成,所述進水口與所述淨水出水口伸入所述閥架頂端空隙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閥架內部還設有 控制進水口進水和淨出水口出水的閥門以及儀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間分水管 為直管,所述中間分水管與兩個布水管流通端通過相同的拐角管連通,所述中間分水管位 於所述兩個布水管的流通端中間位置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膜殼內設置 相同數量的膜元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每個所述膜殼內設置4 支膜元件。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膜殼中央設 有產水道,所述產水道外壁與所述膜殼內壁之間設有至少兩套膜元件,所述產水道側壁上 設有滲水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中通管為直 管,所述中通管與兩個產水管通過相同的拐角管連通,所述中通管管位於所述兩個布水管 的流通端中間位置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包括超濾膜組架及閥架,超濾膜組架有雙環布水器和雙環產水器,雙環布水器有四個倒置U形布水管,布水管一端封閉,各兩個布水管位於前側和後側,布水管之間平行排列有膜殼,兩側的對應膜殼高度相同,膜殼與布水管相通,膜殼內有膜元件,膜殼有產水道,同側兩個流通端通過與進水口連通的中間分水管連接;雙環產水器有四個位於對應的布水管外側的倒置的U形產水管,產水管與與其對應的產水道連通,同側的兩個產水管通過與淨水出口相通中通管連接,進水口與淨水出口伸入閥架頂端空隙處。本實用新型的大型臥式超濾裝置處理能力最大能達到44000m3/d,減少配件數量,減少佔地,降低維護成本,便於維修操作。
文檔編號C02F1/44GK201614310SQ20092027458
公開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21日
發明者張慧春 申請人:金科(北京)環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