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育苗附著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6:24:41 2
專利名稱:海帶育苗附著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海帶育苗附著器相當筒陋,其結構包括木材釘制而成的矩形框體, 框體外側滾動纏繞有附著繩,纏繞在木框體外的繩距難以做到均勻,影響繩間 的水流分布及透光效果,每片附著器上長出的海帶參差不齊,而對框體的木材 要求較高,除選擇具有一定強度的型材外,還需對木框體進行蒸煮等處理,否 則影響水質,導致海帶苗生長不良,現有附著器其附著繩是滾繞在框體外,處 於框體下側的附著繩上光照差,海帶苗不能生長,白白浪費一半的附著繩,為 了符合框體強度的要求,木質框體材料做的較厚,靠近及纏繞在其上的附著繩 也不能生長出合格的海帶苗,佔用了不少附著繩空間,也影響育苗廠的生產效 率,此外,木質框體為一次產品,每個季節需耗費大量的木材,造成不必要的 浪費,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成活率高,易於操作,框體一次成型, 可重複利用的海帶育苗附著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以克服目前海帶育苗附著 器成活率低,不能重複4吏用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包括矩形框體和附著繩,所述矩形框體的兩對稱短 邊上均勻分布有若干繞線齒柱,各繞線齒柱間纏繞有附著繩,所述各短邊的兩 端分別設有起繩口和結繩口,兩對稱短邊之間均勻分布有兩個引流器,引流器 與所述短邊平行;所述矩形框體的中部設有加強筋,所述引流器通過加強筋與 兩短邊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增加了引流:技術, 〃使池中水流經過引流器時產
生水面波浪,從而使海帶幼苗全面均勻受光,幼苗的成活率達到100%,矩形框
體一次成型,可重複利用,繞線齒柱間距標準,纏繞的附著繩間距均勻合理, 有利於水體流動和保證每一附著繩的受光均勻,促進苗體的健康生長,有利於
附著繩的資源和苗房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結構示意圖。
圖中1、矩形框體;2、附著繩;3、短邊;4、繞線齒柱;5、起繩口; 6、 結繩口; 7、引流器;8、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包括矩形框 體1和附著繩2,所述矩形框體1的兩對稱的短邊3上均勻分布有若干繞線齒 柱4,各繞線齒柱4間纏繞有附著繩2,所述各短邊3的兩端分別設有起繩口 5 和結繩口 6,兩短邊3之間均勻分布有兩個引流器7且引流器7與對稱短邊3 平行;所述矩形框體1的中部設有加強筋8,所述引流器7通過加強筋8與兩 短邊3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的矩形框體1由無毒環保型 塑膠材料一次成型,起繩口 5和結繩口 6方在了同一側,這樣更有利於育苗附 著器的操作。矩形框體規格為長邊56.5cm,短邊30.5 cm,兩對稱短邊上分布有 繞繩齒柱4,每邊共有齒口 66個,齒柱體厚2.5mm,齒柱長7.5mm,齒間隔6.2mm。 比原產品齒柱距離長,齒柱間間隔也寬,這樣可以充分加大水流空間,更有利 於幼苗的成長,能使幼苗充分享受光合作用,矩形框體1中部的兩個引流器7 為三角體,上面尖,下面厚,當水流經過引流器7時,就會受引流器7的影響, 產生水面波浪,從而使幼苗充平行受光,且增加成活率,可達100%。
權利要求1、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包括矩形框體(1)和附著繩(2),其特徵在於所述矩形框體(1)的兩對稱短邊(3)上均勻分布有若干繞線齒柱(4),各繞線齒柱(4)間纏繞有附著繩(2),所述各短邊(3)的兩端分別設有起繩口(5)和結繩口(6),所述兩短邊(3)之間均勻分布有兩個引流器(7)且引流器(7)與短邊(3)平行;所述矩形框體(1)的中部設有加強筋(8),所述引流器(7)通過加強筋(8)與兩短邊(3)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帶育苗附著器,包括矩形框體和附著繩,所述矩形框體的兩對稱短邊上均勻分布有若干繞線齒柱,各繞線齒柱間纏繞有附著繩,所述各短邊的兩端分別設有起繩口和結繩口,兩對稱短邊之間均勻分布有兩個引流器,引流器與所述短邊平行;所述矩形框體的中部設有加強筋,所述引流器通過加強筋與兩短邊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增加引流技術,使池中水流經過引流器時產生水面波浪,使海帶幼苗全面均勻受光,幼苗成活率達到100%,矩形框體一次成型,可重複利用,繞線齒柱間距標準,纏繞的附著繩間距均勻合理,有利於水體流動和保證每一附著繩的受光均勻,促進苗體健康生長,有利於節省附著繩的資源和提高苗房利用率,減少不必要浪費。
文檔編號A01G33/00GK201430827SQ200920151209
公開日2010年3月31日 申請日期2009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09年4月16日
發明者郭金遠 申請人:郭金遠